卑微的套套这本书是如何一步步走进中国的?

作者&投稿:昔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个文文静静的姑娘在书店的正中央拿起一本书,书的封面上画着一个未成年不宜的用品形象。然后她翻开了书,发现内容严肃而有趣、专业又博学,令她爱不释手。这时,她面临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买,还是不买?”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是要拿起书走向收银台面对收银员异样的眼光?还是要“网上购买”,面对快递员与爸妈双重吃惊的神情?这似乎比莎翁的问题更难。

这本令人两难的书就是《卑微的套套——安全套进化史》。然而,这并不是少儿不宜的“小黄书”,而是一本有趣的文化史作品。本书的作者也不是什么“网红作家”,而是名副其实的“学院派”,名叫安妮·科利尔(Aine Collier),教育博士,马里兰大学英语言文学系助理教授,拥有欧洲史、国际贸易和英语教育方面的学位。埃及法老、哲学家、总统、平凡如我们,历史就这样被“套套”连在了一起。

这本书不适合严肃的历史文化学者,适合“犄角旮旯知识“的收集者,也适合喜欢无目的读书的“趣读”爱好者。它写了很多套套的“野史”,比如套套何时出现、形态材质如何演变,经历了怎样的“荣辱兴衰”,更重要的是它像“万历十五年”一样,在看似不重要的时间点契合着人类发展的历史。

安全套自古埃及就有了,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埃及人更喜欢“小型家庭”,这种观念非常超前,也源于它文明发展的程度很高,想想金字塔,不难想象他们在科学、医学方面的成就和发展。只是,最初的安全套是应用于女性的,材料也很特别——用鳄鱼粪便和蜂蜜调和在一起,至于形态和原理,恕我难以想象。

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套套模样也确实在古埃及就已经初具模样了,其中一种成份是阿拉伯树胶,除了制作套套,古埃及人发现里面加点蜂蜜后嚼起来口感不错,口香糖就这样诞生了……

比安全套的产生时间、最初形态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非常成熟的家庭观念——小型化家庭,而并不单纯出于防止传染病的目的。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就曾写过:“理想状态是一个家庭只抚养一个儿子,这样家庭中的财产就能累计并增加。”

想想我们曾经走过的历史,想想人口爆炸、贫穷依然在当今的很多国家存在、继续。我们的文明和古埃及、古希腊文明相比,真的是完全的“不断前行”吗?

大概对于安全套本身而言,它最大的进步就是材质的变化以及使用者的变化。毕竟在古埃及、古希腊时期,能够使用安全套的人还限于贵族的行列,经过岁月变迁,现在的它已经成为“唾手可得”之物了,人们再也不用四处寻找动物肠子,而只需到“便利店”随意购买。

像《卑微的套套——安全套进化史》一样的“趣读”书籍越来越多,很多严肃读者会觉得这些内容“并不新鲜”,或者是“史料堆砌”。然而,阳光之下并无太多新事,我们需要的只是激起阅读兴趣的一个点,让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能够被更多人接受。

那些我们忽略的、不甚在意的小物件,也许和人类社会的千百年发展有着强烈的共振,我们只需要对生活抱有热情,去喜欢、去发现、去思考。



《卑微的套套》是2013年4月23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这本书讲述了避孕套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根据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和以及其他社会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所以这本书一步步走向了中国。

主要这本书是作为正经的科普读物来引入中国的,所以一步一步被中国读者所接受。

首先,这本书不是不正经的读物,在原来的国家就属于比较畅销的科普读物。作者安妮是博士学历,而且博士专业属于教育学,对于语言的把控十分到位。在这本书中,作者引经据典,根据计生用品的进化史,以历史的框架来审视安全套的发展历史,这就解决了一个比较难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向公众科普计生用品的知识。

以往我们再想到这个书名时,往往会难以启齿,甚至很多人在超市购买计生用品的时候都会遮遮掩掩,究其原因,我认为这并不是正常的现象,而是人们对性这一观念没有正确的认知,总把他当作邪恶的东西。举个例子吧,这本书完全摒弃了那些不好的东西,它生动的讲述了古埃及时期就已经初具雏形的计生用品,还用树胶,口香糖等物品生动形象的比喻了安全套的材质问题,作为科普读物来说,他确实做到了历史和科学的真正结合,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它在诞生时就具备了走进中国的优势。

其次,这本书来到中国时正好顺应了科普教育的浪潮。当时恰好是我们国家大力推行全民科普的时候,很多科学类型的外国读物被翻译并引入中国,根据内容难易程度被划分成幼儿读物和成人读物,但当时有很难解决的问题是,性教育对于孩子还是一块比较空白的地方,没有合适的读物来让孩子正确的了解青春期的一些知识,这时候,这本书恰好满足了国内市场的空白,它不仅适合成人读,其中比较趣味的历史穿插着本书主题,也完全能让孩子了解计生用品的常识,所以它才会一步一步的走入中国。



好家伙,这就是青少年模式

开车?

~

求类似《饲养全人类》的小说
答:各种生物大大促进巫师世界发展。现实一天,游戏百年,现实三十秒,游戏三小时,史上最硬核游戏孢子进化,写论文才能进内测的游戏。剧情流畅有吸引力,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脑洞很惊奇,又不乏幽默,非常好看的一本书。起点收藏4万,强烈推荐!第二本:《地下城玩家》 作者:蓝白的天 书评:这本书题材很...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答:这本书主要讲了:年仅一岁九个月的小海伦被一场大病无情地夺取了听力和视力,使本来活泼健康的她永远与黑暗和孤独作伴。那个无声无影的世界带给了她太多无助与恐惧。但是,萨利文老师的到来却改变了这个可怜女孩的命运。从此,小海伦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亲人的关心下,更在她自己不懈的努力下,一步步...

请问,一步东欧电影,,描述三个男孩。他们中两个的家庭,一个的爱情的故事...
答:电影《西装》在俄罗斯的一个海边小镇,住着三个18岁的小伙子Asya、Botya、Platon,他们的世界很贫穷,偶尔会做些小奸小恶之事。三人有个共同的愿望,就是离开节奏缓慢、生活简陋的小镇,寻找人生更多的意义。他们去了一个很大的海滨城市,在橱窗里看到一套GUCCI套装,他们约定,付出任何代价都要买下这套...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原文?
答:他的伞装在套子里,怀表装在灰色的鹿皮套子里,有时他掏出小折刀削铅笔,那把刀也装在一个小套子里。就是他的脸似乎也装在套千里,因为他总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墨镜,穿绒衣,耳朵里塞着棉花,每当他坐上出租马车,一定吩咐车夫支起车篷。总而言之,这个人永远有一种难以克制的愿望──把自己包在壳里,...

《致一本为一切人又不为任何人所做的书》何晓芳散文赏析
答:这是一本酝酿着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书。我从没读过这样的书,书中的每一段话都让我足之蹈之,想要朝身边的人吼叫出来:打碎一切吧,去大大地否定,去三遍地肯定,上帝死于对人类的同情之中,人是一种必须被克服的东西,大地的意志,强力的意志…… 这就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本简单却晦涩的书。亨利希· ...

推荐几本耐看的虐心小说吧(要你自己亲眼看过的觉得好看的,即使只推荐...
答:毕竟很平常的出场没多久还一个人受重伤的被九雅所救...额,不得不说夫墨很出乎我意料之外啊!至于九雅,一个很可爱很可爱的小丫头,充满活力但是不任性,很善良也有点小脾气。有点贪财有点小呆~这个小丫头,从救了夫墨,到被赶出府跟着流浪,一点一点的进入夫墨的世界。虽然这本书大概讲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才出现真...

最近有一本让你印象深刻的书籍吗?
答:一梦之中,尽是称心如意,咋惊,不知人间何世,天不再冷了,夜不再昏了,人也不再少年,一觉醒来,人间原来暗换了芳华。——《生死桥》最近确实读了一本书《生死桥》,全书的内容围绕的是动荡时期,人如蜉蝣般的漂泊无定,里面的主人公命运有喜有悲,但是读完全书你就会感叹宿命,注定的事好像人力...

中科大史济怀的数学分析和卓里奇的数学分析相比哪一套数分教材更好?感...
答:如果不急着往后赶,可以先看龚升教授的简明微积分,掌握微积分的思路和方法,然后看卓里奇,这样才能体会这本书的深刻。卓里奇的习题难度较大,建议参考陈天权的书(内容可以不看,但是习题可以做一做。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就是习题设置的不错,把一个问题拆成几个小问,引导学生去思考,卓里奇的习题对大...

有关《韩非子》和《战国策》的资料
答: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 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27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

你看过最虐心的小说是哪一本?
答:里面关于黄帝和嫘祖的爱情的故事其实是我看的感触最深的,因为这个只是小说,所以我们不谈历史的问题,也不谈是不是抹黑了黄帝的事情。只是单纯的说一说这本小说吧,毕竟感觉自己好久都没有说过了,因为一说出来周围的人都觉得这部小说是在抹黑黄帝。但是小说是小说啊,小说仅仅是让我们感觉到心情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