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体系中只有天地人三界,佛教为何还要搞出修罗界和魔界? 常说的天地六届,但玉帝只是三界之主,那么其他的三界呢?

作者&投稿:卓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是中国的神话只有天地人的体系,并不是全世界的神话都要这样,希腊神话的里神甚至都是有人格的,也有坏的,宙斯还有很多私生子呢。每个国家的神话体系都是不一样的,儒释道三家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佛教传到中国来,跟中国文化很好融合,已经本土化了。日本的朝鲜的佛教都是中国化的佛教。其实佛教已经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了。所以才会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南传佛教就是泰国东南亚那种,印度也有很多。
中国的神话体系也是受了佛教的影响,就像是地狱这个概念是佛教里面的,阎罗王也是佛教里面的。这在地藏经上都有记载。其实中国的神话体系,好多神仙都是来自于佛教。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图,讲的是佛教的世界观。

佛教的世界观,分为六道,天人阿修罗人,饿鬼畜生地狱。他们把所有的众生都归类为这六道。佛教天的系统,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六层天,最下层是四天王天,这个也融入中国的神话里面了,四大天王。再上面一层就是忉利天,忉利天和四天王天的天主在佛教里面称为帝释天,佛教徒一般认为道教里面的玉皇大帝就是帝释天。再上面一层夜摩天,再上面一层就是兜率天,兜率天分为内院外院,兜率内院由弥勒菩萨主持,是好多佛教徒的一个向往的净土。外院还是欲界天人居住。兜率天以上是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就是魔王波旬。兜率天以下的天修十善业就能往生,修的越好天越高。但是兜率天以上都需要休习禅定才能去。

接下来就是色界了,共18层天,修上品十善和禅定才能来到这里。禅定到了初禅,一共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就是大梵天统治的民众,辅佐他的大臣,还有他自己居住的天。因为大梵天生于万物之前,他认为自己造物主,所以有人说基督教等一神教的造物主就对应佛教里面的大梵天。二禅也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光音天用放光来交流信息。三禅也是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有九天,从下到上,无云天福生天,第三层并列两个天,广果天和无想天,无想天是外道休习无想定去的天。广果天以上的五层天,就是证果位的圣人才能去的,他们已经断除了欲界的烦恼,不用再下去了。最顶层是大自在天,婆罗门教的上神湿婆就住在这天。这是色界。

无色界有四层天,根据所入禅定的深浅来区分。最上面非想非非想处天,这无色界有人说是在大自在天上面,还有人说没有住处,我个人感觉一种比较哲学的状态,不懂。而佛陀是出离这三界的觉悟者,他无生也无死。他不是造物主,也不是神。 



佛教以慈悲为怀,就是为了感化和教导哪些还没有成佛的修罗与魔鬼撒旦,如果某些天神,天主,魔鬼,修罗,撒旦,上帝,暂时不愿意接受佛陀的教导,佛陀只能采取各种方式去教化他们,并不会消灭了他们。因为他们也有成佛的机会,佛陀是慈悲的,不会毁灭他们

不是魔界,没有魔界这个界。六道轮回是指(从低到高)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修罗道,天道。
人做善事积功德往上升,做坏事积恶往下降,做不善不恶的事情则等流。一个人在出生之后出生日期、父母、出生地点确定以后人的成就大致确定。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以上这些观点是正信佛教和道家全真教所共有的观点,而全真派更加提出三家合一,但是自从明代以后儒进入理学时代,没落了,全真派的道佛合修的正确途径,这也是近千年以来能够真正修炼成功的人基本使用的途径,道家的全真派和佛教的禅宗密宗,近千年以来修行成功的人占大多数。

每个人国家的神话体系有所不同,所以说不是不只有天地人三界,有修罗界和魔界也不足为奇。各国的神话体系会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从而本土化,发生一些改变。

因为佛家源自于印度,和我们国内的神话体系自然是不同,我们只有天地人三界,而佛家有着自己的分割体系,分化出来主要是为了更好细分里面的一些人物。

佛家慈悲,那么佛教为何还会出现修罗界?~

儒家是入世的学问与纲纪;佛教是出世的教法与行持。儒家的仁义——是有层次,亲疏,远近,上下的。。。子为父隐。。。先老吾老,然后才是以及人之老。。。不多举例了。

佛家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广及一切众生有情,甚至非生物界——所谓依报随着正报转,就是要关心大自然,视自然如我。儒家重视亲缘,社会秩序,所以才会有君君臣臣。。。三纲五常。仁义是为这个服务的。佛家主张解脱,身心拯救,所以才会有戒定慧,。。。六度万行。慈悲的目的在于此。

相同点有两个:第一,是两者都是作为普遍的价值被提出来的,都被赋予对没有分别地遍及全体社会成员的意义。仁义是对所有人都具有意义自不必说,佛教慈悲也是指对所有人。第二,是两者都具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性,换句话说,两者都是以实践为实现的前提。

在中国传统社会,儒家仁义已经成为一个人生行为的现实标准,而佛教的慈悲也被民间理解为救苦救难的具体行为。不同之处我觉得也有两点是最关键的:第一,出发点不一样儒家的仁义被认为是出于人的本性,“是人性之应当”。比如,“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就是由己推及他人的例子。并且,儒家还认为仁义具有天道的规定性,《中庸》就明确以“天命’”规定“人性”。这样,儒家在天人合一的层面实现了仁义的统一。佛家的慈悲是从佛的角度提出来的,慈悲是佛的慈悲而不是人的慈悲。人如果可以对他人慈悲,必须成为佛的弟子以后,才有资格对他人慈悲。

神话传说中天地间分有六界,为何玉帝只掌管三界?其他谁在掌管?

1,三界指哪三界! 2,十方诸佛的悲心救度以什么为救度对象!3为什么佛说...
答:1、三界一般来说欲界,色界,无色界。2、悲心救度是以救济佛思想的出现而发现了一定的改变,早期佛教思想都是随缘教化。后来出现救济佛思想就出现了,因为早期大乘佛教是在家佛教,因为无法严格的按照戒律行事但是还想得到救济的话,就出现了,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今此三界,皆是我有,...

魂魄属于六界哪一界
答:首先,道家天地人三界和佛教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不是同等的。魄只存在于有情绪的欲界,高层天没有魄,但还有魂。到了色界色究竟天到四空天以上都没有魂,但是还有心识。魂,魄,都属于生灭无常的色蕴,而非常住真心。天魂和阿赖耶识不能混为一谈,全真教和茅山教对佛教三界的理解是不了义的。心...

三界是什么
答:三界指的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天地人三界。一、三界的定义 三界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指的是天地人三界。其中,“天界”代表高高在上的神灵居所,“地界”则是亡魂的归宿,“人界”则是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三界互相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宏大的神话体系。二、天界的特征 在天界中,居住着众多...

中国古代神话问题.感觉中国的神话人物好像比希腊的还要乱 我想知道...
答:鸿钧道人是《封神榜》杜撰出来的人物。菩提祖师是《西游记》历的人物,其实在西游记里他应该叫须菩提祖师,须菩提是释迦摩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本来是印度佛教神话里的人物,但是到西游记里到底是怎么回事变成个办道士的人这个没法说得清楚。给出的合理的说法就是,玉帝统领三界以及所有道家的仙,跳出三界轮回...

三界是哪三界
答:三界: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1、欲界众生具有情欲、色欲、食欲、淫欲等各种强烈欲念。居住在欲界的众生,从下往上分为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六种,称为“六道”。地狱、饿鬼和畜生称为三恶道;人、阿修罗和天称为三善道;众生在六道中生死轮回。2、色界位于欲界之上,此界诸天...

三界指天地人吗?为什么又有说是欲界、色界与无色界?
答:因三界迷苦如大海之无边际,故又称苦界、苦海。在佛教术语中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或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道。在萨满教术语中则指宇宙上、中、下三界。(1) 欲界(梵kāma -dhātu),为地狱、饿鬼、畜牲、修罗、人间及六欲天之总称。此界中众生贪于食、色、眠等诸欲。(2...

道教中三界明王是谁
答:道教无此号道教说所的三界是天地人三界佛教欲界、色界、无色界或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道不过道教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

什么是三界,天地人吗?
答:佛教和道教的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小说的三界,是指仙界、人间界、和冥界。

在神话三界中,地位最高的神仙是谁?
答:《尚书·汤誓》:“王曰:“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由此可见,早在先秦时代,昊天上帝就已经成为古籍当中“天”的化身了。在传统信仰里,昊天就是上天的人格化,因此,是管理天地人三界的至高无上的帝王。后来,宋代真宗,徽宗将其和道教的...

世上为何分为三界?
答:三界:三界本来为宗教术语。在佛教术语中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或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对治道。在萨满教术语中则指宇宙上、中、下三界。网络小说中也经常以三界作为设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