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揭露法 预测效果及方法评价

作者&投稿:酉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工程揭露法是综合运用槽探、坑探、钻探等探矿工程来勘探矿床、认识矿床的方法。

此方法与物、化探和重砂找矿法不同处在于,它是通过探矿工程在矿体的若干点上,直接观测矿体的边界点的空间位置、厚度、矿石的组分、品位、结构、构造和其他说明成矿规律的地质现象,进而确定矿体的形态、大小、产状、受构造破坏的情况、矿石的质量、数量和空间位置等影响采、选、冶方法的地质因素。物、化探和重砂找矿法一般只能间接反映矿体存在或可能存在,而工程揭露法可直接证实矿体的存在。

(一)探矿工程种类

探矿常用的工程,总的来说是坑探和钻探两类。坑探包括探槽、浅坑、剥土(图4-4-1)、浅井、平硐、竖井、斜井以及从平硐、竖井或斜井中挖掘的平巷(穿脉、沿脉和石门等的总称)和天井等。常用的钻探主要是岩芯钻和浅钻。

图4-4-1 剥土工程示意图

1.探槽(TC)

它是在地表挖掘的一种槽形坑道,其横断面为倒梯形,探槽深度一般不超过3~5m(图4-4-2、图4-4-3),视浮土性质,以利于工作,保证施工安全为原则。探槽的布置应垂直矿体走向或矿体平均走向来布置。探槽有两种,即主干探槽和辅助探槽。

(1)主干探槽:应布置在工作区主要的剖面上或有代表性的地段,以研究地层、岩性、矿化规律、揭露矿体等。

图4-4-2 垂直矿体布置的探槽

图4-4-3 探槽横断面示意图

(2)辅助探槽:是在主干探槽之间加密的一系列短槽,用于揭露矿体或地质界线,可平行主干探槽,也可不平行。

所有探槽适用于浮土厚不大于3m。当地下水面低时,覆盖层厚达5m时也可使用探槽。

2.坑探

从地表向矿体内部掘进的水平坑道。断面形状为梯形或拱形。主要用于揭露、追索矿体,也是人员出入、运输、通风、排水的通道。地质勘查中常采用的坑探工程主要有平硐、浅井、竖井、斜井等。

(1)平硐:可分为沿脉和穿脉两种。

① 沿脉(YM):在矿体中沿走向掘进的地下水平坑道。主要用以了解矿体沿走向的变化。

② 穿脉(CM):垂直矿体走向并穿过矿体的地下水平坑道。主要用以揭露矿体厚度、圈定矿体,了解矿石组分及品位,查明矿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等(图4-4-4)。

平硐只有在地形切割深,矿体位于山谷以上的部分才有条件考虑应用。平硐断面一般有1.8×1m、1.8×1.2~1.5m、1.8×1.5~2m、2.5×2m等几种规格,平硐的坡度一般为0.4%~0.7%。

(2)浅井(QJ):它是由地表垂直向下掘进的一种深度和断面均较小的坑道工程,主要用于揭露松散层掩盖下的矿体。浅井深度一般不超过20 m,断面形状可为正方形或圆形,断面面积为1.2~2.2 m2。矿体规模产状不同,浅井的布置形式也不同。当矿体产状较陡时,可在浅井下拉石门或穿脉,当矿体产状较缓时,浅井应布置在矿体上盘(图4-4-6)。

图4-4-4 沿脉平硐和穿脉平硐水平断面示意图

图4-4-5 平硐、暗井、石门工程剖面示意图

(3)竖井(SJ):是直通地表且深度和断面都较大的垂直向下掘进的坑道(图4-4-7)。竖井是人员出入、运输、通风、排水的主要坑道。竖井在矿床勘探和采矿时均可应用,采矿竖井有主井、副井及通风井之分。竖井应布置在矿体的下盘,以确保采矿时使用安全,即可减少矿量损失,保证其他地下坑道的稳固。竖井断面面积有4、4.5、5.5、6、6.5、7m2等。一般情况下,设计竖井不宜过多,一个矿床设计1~2个就可以了。

(4)斜井:是在地表有直接出口的倾斜坑道(图4-4-8)。适用于勘探产状稳定且倾角小于45 °的矿体。

图4-4-6 浅井工程示意图

(5)暗井:是地表没有直接出口的垂直或倾斜的坑道。垂直暗井又称天井,倾斜暗井又称上山或下山,暗井主要用于在地下坑道中向上或向下勘探矿体,追索圈定被错断的矿体、贯通相邻的中断水平坑道(图4-4-9)。

图4-4-7 竖井工程示意图

图4-4-8 斜井工程示意图

坑探工程由于成本高,施工困难,因此多用于矿床勘探阶段,在使用时应考虑矿床开采时的需要。

在矿体中沿走向掘进的地下水平坑道成为沿脉坑道,用以了解矿体沿走向的变化,在矿体之外的沿脉坑道,可供行人、运输、通风、排水之用。

图4-4-9 平硐、暗井、天井联合探矿示意图

垂直矿体走向并穿过矿体的地下水平坑道称为穿脉坑道。穿脉用以揭露矿体厚度、圈定矿体,了解矿石组分及品位,查明矿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等。

3.钻探

钻探工程是深部找矿的主要勘查手段。钻探工程是通过钻探机械向地下钻进钻孔,从中获取岩芯、矿芯借以了解深部地质构造及矿体的赋存变化规律,其钻进深度,对于固体矿产多为100~1 000m。钻探工程是主要的矿产勘查手段。

(1)浅钻:垂直钻进的浅型钻,其钻进深度多在100m之内,用以勘查埋深较浅的矿体。当涌水量大而无法用浅井勘探时,可采用浅钻。浅钻在矿点检查及物探、化探异常的验证时经常使用。

(2)岩芯钻:是机械回转钻,备有一整套的机械设备如钻塔、钻机、水泵、柴油机或电动机、钻杆及套管等。钻进深度300~1 000m。用以勘查深度较大的矿体,可垂直钻进,也可倾斜钻进(图4-4-10)。在矿产勘查的不同阶段均可使用。

(二)探矿工程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探矿工程虽然是揭露被松散沉积物掩盖和地下深处的各种地质现象,取得地质矿产资料的基本手段,但由于其成本较高和施工复杂,所以只有当利用其他手段无法达到地质目的时才使用。因此选择和应用探矿工程时,要充分考虑地质与经济效果,将探矿工程布置在最需要的地方,以期用最少的工作量取得最多的地质矿产资料。

图4-4-10 钻探工程

一般来讲,岩心钻比坑道的进度快,单位进尺费用低,受地形的限制小,还可在坑道中钻进(地下钻)。坑道的进度一般比岩芯钻慢,单位进尺费用高,但是坑道多能为今后生产所利用。而且所获得地质资料比钻探可靠。在一个矿区揭露矿床深部究竟采用哪种工程才合理呢?主要是根据这两种工程的特点,结合矿区影响其应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哪种工程在具体条件下,既能做到技术上合理,又能满足探明矿床的需要,经济方面节约资金,那么该种工程就是合理的。



区域地质填图中的矿产调查方法~

填图区的矿化异常包括多种地质异常(蚀变、铁帽、石英脉带等)、化探异常(分散流、水化学、次生晕、地气等)、物探异常(重力、磁法、放射性等异常)以及遥感异常等。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查与评价:
1.异常资料的收集和综合研究
应全面收集图区内的各类异常,准确标绘在地质图上,结合地质背景综合分析后筛选和排序,尤其要重视成矿地质背景优越、构造条件有利、多种异常叠加和套合好的异常的综合研究工作,提出地质填图中应优先安排和选择适当工作手段的配合,如通过地质剖面控制和加密地质填图路线等。
2.异常检查
主要通过专门性和更大比例尺的剖面实测、加密地质填图路线等控制,对区内已有的各类异常(尤其是前人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或是专门性的地质调查圈定的各类异常)进行检查与评价,并采集必要的样品等加以验证。如矿化较好时,可考虑少量的槽探揭露和更大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剖面实测、地质填图中要重点进行矿化范围、蚀变类型与强度、与地质背景的相关性等方面的检查与分析。
(1)1∶20万地球化学异常检查
1∶20万地球化学测量与区域地球物理测量(布格重力、航磁)等已经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是研究成矿规律、发现新的矿产地的重要信息,在新的区域地质调查中应注意加强对该类异常的调查与检查。主要运用以下方法:
1∶20万地球化学测量资料收集 包括区域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图、综合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图,各异常元素组合的分类和强度划分等级,以及对各主要异常检查和评价的基本结论。此外,对某些重要异常还进行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次生晕),有矿化体样品和少量地表工程揭露。这些资料都应当注意收集和整理。
剖面和路线地质检查 在原异常区布设通过专门性的剖面测量和地质填图,检查原异常的基本地质特征,分析和评价异常区的地质背景,重点检查异常高点或重要矿化地段,必要时填制大比例尺地质图(草测),以研究控制异常的主要地质因素,推断异常源。对推测的异常源采集必要样品进行分析测试,证实其判断。
化探检查 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获得的异常,虽然在圈定异常时已考虑到异常的位移,在确定异常强度时也考虑了分散作用,但要进一步确定异常的确切位置、异常的真实强度,需要进行大比例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或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起到异常定位或缩小靶区的作用,而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剖面,可以确定矿化体、了解矿化特征和控制因素,包括富集层位、岩性富集程度、元素组合等。必要的话,还应投入一定的地气测量和生物测量工作,以探索覆盖层下矿化体的位置及分布。
地球物理检查 为了探索矿体埋藏状况,对出露矿体形态、产状、延深等做出推测,探测深部的盲矿体,以提供深部探矿工程设计的依据,需要投入一定的地球物理探测工作。常用方法包括磁法、激发电位法、自由电位法、激发极化法、中间梯度法等,对于获得的各种物探异常,应结合地质特征给予解释,并通过工程和样品予以验证或评价。
工程揭露 对地表露头不好的地段,尤其是通过物化探工作进一步确定的靶体,应投入一定的工程揭露。揭露矿(化)体、控矿构造、含矿层位等重要成矿标志,为评价异常提供定量资料。揭露工程主要采用探槽、浅井,甚至仅仅是剥土或剥去表层风化岩,应明确目的和主要任务,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揭露工程。
区域对比 区域对比也是评价异常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将已知矿床矿点分布区1∶20万化探异常与未知区化探异常,在类型、衬度、元素组合、区域异常分带性等方面的对比,判断未知区异常源和评价异常。
(2)大中比例尺土壤地球化学(次生晕)异常检查
在许多矿区外围、重要矿化地段和重要远景区,一般曾有过1∶5万至1∶5000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地球化学异常,并对测区内的异常分布和主要异常进行评述。在系统、全面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调查重点应放在对这些异常的分析和对比研究上。由于区调涉及的范围较大,区内可能已有多个小区完成过这类工作,因此应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对重要异常重新认识,进行地面检查、取样、室内研究,必要时应动用一定的工程揭露并取样。对于露头连续的异常,可以进行更大比例尺的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检查中在指导思想上必须避免“先入为主”,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断探索。许多矿产地就是在这样的反复探索、反复研究中发现的。
(3)重砂异常检查
重砂异常是区域地质调查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尤其是对原1∶20万基础地质调查的重砂异常检查尤为重要。重砂异常包括河流重砂和人工重砂两大类异常,绝大部分重砂样品是通过采集地表水系中重砂矿物获得的。重砂异常可以指示区域中的矿化类型、矿化区域,是寻找原生矿化地和砂矿床的重要线索。常见的重砂异常是根据出现的重砂矿物类型及数量来确定的。根据重砂矿物的稳定性序列可以判别其搬运距离,如一些硫化物只能近距离搬运,而一些副矿物可能远距离搬运。
对重砂异常的检查,包括对重砂异常区地质条件的调查和对重砂异常区水系沉积特征的研究两个方面。后者是为了了解重砂形成过程及条件,以便判别源区。通常有3种检查方法:
踏勘和路线地质检查 主要目的是确定异常区地质体的类型,各类地质体的出露面积和剥蚀程度等。收集和整理该区内的各种成矿现象、已知的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异常,进行综合分析,最终提出评价意见及进一步工作的建议和设计。
区域水系沉积物检查 了解区内水系的分布、分水岭位置,初步划出各级水系的流域范围。对现代水系沉积物及阶地水系沉积物,进行采样位置和剖面结构研究,调查其厚度、层序、分层组分、韵律等,对重点重砂异常点,还应分层采样,以了解异常出现的层位、共生矿物。
重砂验证检查 对于判别可能作为重砂源区的地质体,通过采集人工重砂样品进行验证。
(4)其他异常的检查
区域地球物理信息和区域遥感信息中,也有重要的异常。它们同样是矿产资源调查中的重要成矿线索和成矿标志,也应当进行必要的调查和评价。主要方法有:
收集与研究区域地球物理信息 包括航重、航磁、卫重、卫磁和地震联合地质剖面在内的多种地球物理异常,对于认识区域地壳结构、构造类型、岩浆活动,以及成矿史都有重要的意义。如认识莫霍面和康氏面的变化、断裂深度级别的划分、岩浆岩的分布规律及埋藏状态等。对于某些类型矿床,还具有直接的成矿意义,如与超基性岩有关的矿化、铁矿化等。对于这些异常的检查,重点是对它们与地质背景的空间和内在联系的分析。地球物理信息作为一种地壳的物理信息对于认识区域地质和成矿规律都是不能缺少的。此外,还有一些在矿区外围及深部的物探剖面、测井资料,都应注意收集和分析。
分析遥感信息 遥感地质是区域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之一。成矿作用和矿床的遥感标志研究,对于认识成矿条件,总结成矿规律,建立找矿标志系统是不可缺少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上可以直接观察和识别采矿遗址,并能判别矿床工业类型,对于出露矿体可根据影纹和色彩判别矿化类型及规模。对于某些成矿现象标志如铁帽、蚀变带、石英脉等,能准确定位,认识其客观分布特征。此外,还有植物、水体等可指示矿化作用存在的间接标志。对于这些指示找矿的标志,需通过地面调绘确定其真实性。遥感地质还提供了许多间接找矿的资料,如岩体(环状构造)和区域性断裂(线状构造),地层产状与变质相(影纹和色调),岩性(影纹和色调)等,应注意这些信息的识别。
气体地球化学异常查证 近年来在某些地区开展的航空气体地球化学测量也有重大意义。除Hg外,还测定了一些稀有气体,如氦、氩、氡及其同位素。包括对常规气体(CO2、CH4、H2、H2S等)的各种地球化学研究,已逐步派生出了一门新的地球化学分支——气体地球化学。内生气体包括地幔生气作用、变质作用及浅层生物作用等。已经认识到深部来源气体有较高含量的CO2、CH4及特殊组分的稀有气体,而在一些地热田会出现气体异常。许多区域性深大断裂都是深源物质的通道,因而对区域成矿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一些侵入体也有显著的地气标志。此外,许多有机矿产其标志更为明显。对这些异常的检查,主要是判别它们与地质作用和矿化元素的空间和成因联系。
3.矿(化)点检查
在地质填图中研究已知矿(化)点,发现新的矿(化)点是一项基本任务,其目标是为了发现新的矿产地(矿床或矿体),扩大本区的资源储量,提高研究程度。矿(化)点检查主要包括对矿(化)点产出地段成矿地质背景的调查,对区内一些重要成矿现象出现地进行解剖,在已知矿床外围及深部探测新的矿体(隐伏矿体)。地质填图中要注意以下工作:
古采矿活动的调查 如古代或近代人类冶炼、采矿活动的遗迹,包括地名、老矿坑、旧矿硐,炼铁遗址、废石堆等。许多矿床的地名本身指示了曾有过采矿活动,如银硐沟、铅硐山、铜厂坡等,多数小地名在1∶5万地形图上都有反映,应予注意。更直接的标志有老矿坑、矿硐等,更应重视。如果仍残留有少量矿石或矿化体,应采集样品。
对矿床周边地区的调查 主要依托对已知矿床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的研究。大多数的矿床勘探工作,其范围都是有限的,在延长方向进入新的填图区时,重点应放在矿体空间分布规律、控矿条件及找矿标志的综合分析上,提出本图区的矿体可能矿化层位、矿化岩性、矿化区段的预测。
4.成矿地质背景与控矿条件分析
地质填图中要注重地、物、化、遥多因素综合分析,而矿产调查中同时要地、物、化、遥多手段综合运用,这是二者在手段上的主要区别。
通过剖面实测、地质填图,结合邻区和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已发现各类矿产等情况,分析这些已有的和新发现的各类找矿线索、找矿标志等,重新认识和分析其与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地质背景的关系,探讨控矿条件。强调要用新的区域地质填图成果分析和解释可能的成矿机制、控矿因素,进而提出找矿方向。成矿的地质标志,如广义的铁帽(次生产物)、石英脉带、蚀变带,以及抗风化的原生矿物等都是有意义的。地球化学标志更为广泛,有原生晕、次生晕、分散流、水化学、地气等异常,地球物理标志包括磁法、电法、重力、放射性等异常。遥感成矿标志是近年来不断总结和认识的一些新标志,在多波段遥感信息中,容纳了大量成矿信息,可采用影纹解释、光谱解释、似彩色合成等方法,建立一个区域的遥感解译系统,其中包括成矿解译系统。

本次通过野外观察和构造填图,建立了以Q8号脉为代表的NWW—近EW向、S倾组矿脉构造控矿模型,以Q12号脉为代表的NE向、SE倾组矿脉构造控矿模型,总结盲矿预测指标。采集了原勘探报告和矿山生产探矿形成的勘探数据,利用“脉状矿床深部定位预测系统”(OPIS),模拟了Q8号、Q12号脉(断裂)容矿空间,结合构造叠加晕开展深部成矿预测。
Q8号脉预测了2个北西侧伏矿带,3处重点靶区(位)。预测的Ⅰ级靶位与目前矿山控制地段构造容矿空间基本一致,预测资源量较大。其中Ⅰ-1靶区600中段构造叠加晕出现前、尾晕叠加现象,指示深部成矿潜力较大。目前工程揭露560中段、400中段已见矿,矿体比较厚大、连续,但目前揭露只是位于东部的隐伏矿体的头部,其深部(尤其是偏西部深部)还有较大找矿价值,预测资源量超过5t。Ⅰ-2靶区位于与目前主采区和Ⅰ-1靶区构成的北西侧伏矿带的东侧;靶区南东侧伏方向西侧上部为目前主采矿区,南西侧伏方向东侧上部有原地质队探采区,均属已知成矿区,故该靶区成矿有利度大也比较大,是矿山重点勘查部位。由于受工程限制,未采集到构造原生晕样品,故未有地球化学方面的依据。
Q12号脉利用构造模拟预测方法预测7个Ⅰ级靶区和2个Ⅱ级预测靶区,构造叠加晕地球化学方法采集样品位于现控制段600中段和400中段,结果表明只是现控制矿体的下、尾部,指示其南西侧仅还有小矿体分布。而构造方法预测的矿体均在现控制段的水平延伸方向或侧部深部。目前还未有工程控制,为下一步重点进行揭露。
针对小秦岭金矿田,本次提出的“空间+物质”预测的思路和方法是快速、有效和经济的,是切实可行的。预测结果基本得到探矿实践的检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可以在矿田或类似条件矿田进行推广应用。

二元一次方程中什么叫整体代入法?
答:整体代入法,在求代数式值中应用 求代数式的值最常用的方法,即把字母所表示的数值直接代入,计算求值。例如:若3a²-a-2=0,则 5+2a-6a²= 解析:由3a²-a-2=0,得-2=-3a²+a 等式两边都乘以2,得-4=-6a²+2a 把2a-6a² 看作一个整体等于-4整体...

告诉我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过程要详细!
答: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方法:首先,你要了解一下他的两种最常用的解法:加减消元法和带入法。然后你要清楚一些有关于方程的解法(把相同的移到一边):如把数字带符号的把它已到另一边;懂得比例的关系。最后,你还懂得解法的运用:加减消元法:把两个式子弄成有相同的一部分(如:用乘法乘得相同的数),然后再用两个数加(...

公式法讲解!
答:公式法讲解 教学目标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法的概念,会熟练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复习具体数字的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的解题过程,引入ax2+bx+c=0(a≠0)的求根公式的推导公式,并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重难点关键 1.重点:求根公式的推导和公式法的应用.2....

我国选举法规定的选举程序
答:1、选民登记 在中国,依选举法规定,选民登记按选区进行。在进行选民登记以后,再编造选民名单、选民名单是选举机构依法确认的选民名册。2、候选人 中国《选举法》第29条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按选区或者选举单位提名产生。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

时程分析和反应谱分析的区别
答:1、分析时段不同:反应谱分析所用的反映谱是时程分析分析时用的地震波所产生的反映谱;多用于限於弹性阶段;时程分析限於弹性阶段,结构进入非弹性阶段,只有用时程分析。2、两者作用不同:反应普分析法有几个假设:结构是弹性反应,反应可以叠加;无土结的相互作用;时程分析质点的最大反应即为其最...

什么是delphi法?
答:delphi法就是德尔菲法,也称专家调查法。1946 年由美国兰德公司创始实行,其本质上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其大致流程是在对所要预测的问题征得专家的意见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至得到一致的意见。该方法是由企业组成一个专门的预测机构,其中...

宁可让“坏人逍遥法外”也要坚持程序正义 吗?
答:一般而言,要求受到平等的对待,源于“人类希望受到尊重的愿望”,“当那些认为自己同他人平等的人在法.律上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卑微感,亦即一种他们的人格与共同的人性受到侵损的感觉。”而“促使法.律制.度朝平等方向发展的力量乃是人类不愿受他人统.治的欲.望。”在刑事审判过程中,裁判者对...

刑法的强制措施有什么意义
答:一、强制措施是保障刑事诉讼法法治程序的必要手段 揭露犯罪并惩罚犯罪是刑事诉讼法的重要目的,为达到这个目的,统治阶级可以有多种选择。但是在现代法治国家,绝不允许以不择手段、不问是非、不计代价的方法来揭露犯罪、惩罚犯罪,而是必须通过制定一套符合法治理念的刑事诉讼程序来实现。这套法治程序包括...

请问如何用因式分解法解二元一次方程?
答:第一步,将ax^2+bx+c=0化为x^2+bx/a+c/a=0形式。第二步,观察c/a能否化为两个数x1、x2的积,且此两数的和是否为-b/a;如果可以,此两数就是方程的跟或x-x1、x-x2为所求的因式。例如x^2+x-6=0,其中c/a=-6=(-3)×2,-b/a=(-3)+2=-1,那么-3、2为方程的根,(...

崩塌调查评价的技术方法
答:覆盖地段应采取人工揭露。 7)观测点布置应目的明确、密度合理,崩塌边界、地质构造、裂缝等要有足够的点控制。观测点的类型分为:岩性点、地貌点、地质构造点、裂隙统计点、水文地质点、外动力地质现象点、裂缝调查点、崩塌壁调查点、崩塌体调查点、崩塌变形点、灾情调查统计点、人类工程活动调查点、采样点、试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