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的称十六两为一斤 为什么古人规定一斤为十六两?

作者&投稿:俞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真实历史原因是:由于六国度量衡不一致严重干扰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李斯上奏皇帝,建议废除六国旧制,把度量衡从混乱不清的状况下明确统一起来,得到了秦始皇的允许。

李斯开始酌人调查实践,衡制则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固定下来。

二十四铢为一两:有些物品很珍贵,比如药材,这些物品所有者会有精确地称,为了方便使用,所以为24,可称半两、三分之一两、四分之一两,六分之一两等等

十六两为一斤:天平可以将东西分割两份,那时生产力低下,因百姓多用简易公正的天平,所以百姓常用的斤为2的四次方。

三十斤为一钧:是一个士兵一周(古时有大小周之分,一月四周)的口粮,为了方便计算及运输定为30。

四钧为一石固定下来,也是如此,即为一个月口粮。



古人以月相变化而定制的称为十六两。

中国古代用的是十六进制。

老称为何十六两为一斤~

关于秦朝制定斤两的十六进位制,还有个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那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你在日常生活中一定听说过半斤八两这样的说法,半斤八两常用来表示两个人不相上下,而半斤为什么是八两呢?原因就是因为古代的一斤是十六两。

其实这可能只是因为古代和现代的计量单位不同罢了,现在我们认为整十比较好计算,所以一般我们都是将十作为一个计量。这就好比中国的人民币兑换美元也不是可丁可卯的整数,所以古人将一间设置为十六两,也仅仅是换算不同单位罢了。

但是秦始皇之后统一度量衡,将一斤规定为十六两,据说还有这样的一个典故,但是这个典故,真实与否就无从考证了。传说中,秦始皇将制定度量衡这项重任交给了李斯,而李斯对于一斤应该是多少两这个问题拿不定主意,所以他就去请教秦始皇,但无奈秦始皇并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答案,只是说了四个字,天下公平。
李斯仔细地研究这四个字,终究也没有参透秦始皇的意思,但还是要拿定个主意,所以他就将这四个字的笔画连起来,放在一起一共是16笔。因此他就设定一斤为十六两。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传说,这个传说在现在看来可信度很低,因为古代的字和现代的字是不同的,现在的天下公平四个字虽然是16笔画,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秦朝时期的汉字就是16笔。因此,这个小故事我们就听一听罢了。终究为什么将一斤定为十六两,原因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了。

为什么古代的人会定16两为1斤?
答:相传,杆秤是范蠡所制,利用杆杠原理,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由于有些商家缺斤少两,又添“福禄寿”三星,以16两为一斤。寓意: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以此告诫商人,必须光明正大。

古人一斤是多少?
答:1、现代采取十进制,一斤等于10两,古代采取十六进制,一斤等于16两。故有半斤八两之说,一般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不相上下。2、“斤”也作“觔” 质量单位:市制一~为十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两斤等于一公斤。"觔"另见筋(觔)。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所用的各种重量单位中,均在600克左右;亦指...

老称一斤为十六两有什么含义
答:139***4299:你好。【秤】,十六两,是起源于陶朱公范蠡。陶朱公以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福禄寿三星,共十六星。定十六两为一斤。由此得出,对缺斤短两的道德惩罚:“少一两,损福;少二两,损禄;少三两,损寿。”秤的提系:称为【毫】。——意指“明察秋毫”。秤砣称为:【权】。秤杆称...

古时候一斤等于多少两
答:汉唐制度,一石=120斤,一斤=16两,一两=24铢(宋代废铢,一两=10钱),明清沿袭宋制。古代【铜钱制度】与【斤两制度】有重大影响关系,宋代改制就是明证。又如秦半两、汉五铢、唐(宋、明)通宝钱,标准铜钱能当做砝码使用。但历代都有劣钱流通,又难禁缺斤短两现象,导致【斤两实际值】在【...

古人为什么规定16两为1斤?
答:跟钟律有关,也跟年岁、四方有关。《汉书》: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这都是基于四季和年岁产生的,譬如二年为两(二十四个月/铢),十六(四季×四方)两为斤,三十斤(天)为一钧(月)。大家都听说过千钧一发,记住这些大概的概念,就很容易知道千钧是多少斤了。

冷知识:祖先为什么定十六两为一斤?
答:卖东西少给人一两,福星就减少这个人的福:少给二两,禄星就给这个人减禄:要少给三两,寿星就给这个人减寿。所以,古人待别人都很厚道,给别人称东西时从不短斤少两。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 抢首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分享 ...

中国古代一斤等于多少两?
答:古代是一斤十六两,现行的一斤十两(合500克,0.5公斤)制,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是当时温州人 姜周元先生首倡的,十两一斤建议提出后,很快得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重视。1958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全国多个地方试点的基础上,开始在全国实施衡器计量全面改革,普遍使用十两秤。

...为什么是16两一斤 比斤还大的单位什么 懂得回答 不懂远点
答:过去(汉代)的一斤和现在的一斤相当,但过去的一两和现在一两不同,以前规定16两为一斤。比斤大的单位有钧、石等。古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16两秤的秤星,每一颗代表一颗星宿,它们是:北斗七星,南斗...

为什么一斤是16两?
答: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2、还有一个说话是,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

一斤十六两的来历是什么?
答:古代的十六两为一斤的文化意义 古人之所以要定一斤等于十六两,是为了让其具有“四时乘四方”的含义。“四时”表示一年四季,四方表示东西南北。“四时乘四方”,象征着在所有的时空中都成立。那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