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淬火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表面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作者&投稿:戈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表面淬火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件表面的硬度及耐磨性,常用的表面有:齿轮的齿表面、机床的铸铁导轨表面、低碳合金钢渗碳处理后的表面等。

表面淬火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哪些?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淬火的目的是使材料获得高硬度,常用的方法油淬,水淬,盐浴等方法,前两者容易获得材料,使用范围也比较广,但对于薄材料容易开裂,后者对于开裂的机率较小,详细还要你自己找资料才能解决自身的问题,在此不方便详述!敬谅!

1.退火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Ac3+30~50度或Ac1+30~50度或Ac1以下的温度(可以查阅有关资料)后,一般随炉温缓慢冷却。

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2.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3.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应用要点:1.适用于合金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的锻件、焊接件以及供应状态不合格的原材料;2.一般在毛坯状态进行退火 。

2.正火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cm 以上30~50度,保温后以稍大于退火的冷却速度冷却。

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2.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3.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应用要点:正火通常作为锻件、焊接件以及渗碳零件的预先热处理工序。对于性能要求不高的低碳的和中碳的碳素结构钢及低合金钢件,也可作为最后热处理。对于一般中、高合金钢,空冷可导致完全或局部淬火,因此不能作为最后热处理工序。

3.淬火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相变温度Ac3或Ac1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水、硝盐、油、或空气中快速冷却。

目的:淬火一般是为了得到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有时对某些高合金钢(如不锈钢、耐磨钢)淬火时,则是为了得到单一均匀的奥氏体组织,以提高耐磨性和耐蚀性。

应用要点:1.一般用于含碳量大于百分之零点三的碳钢和合金钢;2.淬火能充分发挥钢的强度和耐磨性潜力,但同时会造成很大的内应力,降低钢的塑性和冲击韧度,故要进行回火以得到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4.回火

操作方法:将淬火后的钢件重新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经保温后,于空气或油、热水、水中冷却。

目的:1.降低或消除淬火后的内应力,减少工件的变形和开裂;2.调整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获得工作所要求的力学性能;3.稳定工件尺寸。

应用要点:1.保持钢在淬火后的高硬度和耐磨性时用低温回火;在保持一定韧度的条件下提高钢的弹性和屈服强度时用中温回火;以保持高的冲击韧度和塑性为主,又有足够的强度时用高温回火;2.一般钢尽量避免在230~280度、不锈钢在400~450度之间回火,因为这时会产生一次回火脆性。

5.调质

操作方法:淬火后高温回火称调质,即将钢件加热到比淬火时高10~20度的温度,保温后进行淬火,然后在400~720度的温度下进行回火。

目的:1.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提高加工表面光洁程度;2.减小淬火时的变形和开裂;3.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应用要点:1.适用于淬透性较高的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和高速钢;2. 不仅可以作为各种较为重要结构的最后热处理,而且还可以作为某些紧密零件,如丝杠等的预先热处理,以减小变形。

6.时效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80~200度,保温5~20小时或更长时间,然后随炉取出在空气中冷却。

目的:1. 稳定钢件淬火后的组织,减小存放或使用期间的变形;2.减轻淬火以及磨削加工后的内应力,稳定形状和尺寸。

应用要点:1. 适用于经淬火后的各钢种;2.常用于要求形状不再发生变化的紧密工件,如紧密丝杠、测量工具、床身机箱等。

7.冷处理

操作方法:将淬火后的钢件,在低温介质(如干冰、液氮)中冷却到-60~-80度或更低,温度均匀一致后取出均温到室温。

目的:1.使淬火钢件内的残余奥氏体全部或大部转换为马氏体,从而提高钢件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疲劳极限;2. 稳定钢的组织 ,以稳定钢件的形状和尺寸。

应用要点:1.钢件淬火后应立即进行冷处理,然后再经低温回火,以消除低温冷却时的内应力;2.冷处理主要适用于合金钢制的紧密刀具、量具和紧密零件。

8.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操作方法:用氧-乙炔混合气体燃烧的火焰,喷射到钢件表面上,快速加热,当达到淬火温度后立即喷水冷却。

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心部仍保持韧性状态。

应用要点:1.多用于中碳钢制件,一般淬透层深度为2~6mm;2.适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大型工件和需要局部淬火的工件。

9.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操作方法:将钢件放入感应器中,使钢件表层产生感应电流,在极短的时间内加热到淬火温度,然后喷水冷却。

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心部保持韧性状态。

应用要点:1.多用于中碳钢和中堂合金结构钢制件;2. 由于肌肤效应,高频感应淬火淬透层一般为1~2mm,中频淬火一般为3~5mm,高频淬火一般大于10mm.

10.渗碳

操作方法:将钢件放入渗碳介质中,加热至900~950度并保温,使钢件便面获得一定浓度和深度的渗碳层。

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心部仍然保持韧性状态。

应用要点:1.用于含碳量为0.15%~0.25%的低碳钢和低合金钢制件,一般渗碳层深度为0.5~2.5mm;2.渗碳后必须进行淬火,使表面得到马氏体,才能实现渗碳的目的。

11.氮化

操作方法:利用在5..~600度时氨气分解出来的活性氮原子,使钢件表面被氮饱和,形成氮化层。

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抗蚀能力。

应用要点:多用于含有铝、铬、钼等合金元素的中碳合金结构钢,以及碳钢和铸铁,一般氮化层深度为0.025~0.8mm.

12.氮碳共渗

操作方法:向钢件表面同时渗碳和渗氮。

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抗蚀能力。

应用要点:1.多用于低碳钢、低合金结构钢以及工具钢制件,一般氮化层深0.02~3mm;2.氮化后还要淬火和低温回火。

热处理分为哪几种?各起什么做用?
答:表面淬火是表面热处理的主要内容,其目的是获得高硬度的表面层和有利的内应力分布,以提高工件的耐磨性能和抗疲劳性能。3、化学热处理:化学热处理是利用化学反应、有时兼用物理方法改变钢件表层化学成分及组织结构,以便得到比均质材料更好的技术经济效益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机床齿轮,磨齿之前,采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又是为什么?
答:机床齿轮要求表面有足够的硬度、耐磨性,同时芯部有一定的韧性。采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就能达到这个目的。表面淬火的目的是使齿轮表面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同时齿轮芯部仍保持一定的韧性。回火一般紧接着淬火进行,其目的是:(a)消除工件淬火时产生的残留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b)调整工件的硬度、强度...

淬火的目的
答:这种改善会提高金属材料的可加工性,使得其更容易塑形、成形。因此,在制造工业中,许多工件在淬火后,还需要接受进一步的加工,例如车削、铣削等,以获得最佳的加工和成形效果。总的来说,淬火的目的有三个,分别是增强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改变金属的结构和性质,提高金属材料的可加工性。在不断发展的制造...

共析成分的碳钢表淬后,从表面到内部的组织为( )。
答:三、应用不同 1、表面淬火 机床主轴,齿轮,发动机的曲轴等。2、淬火 淬火工艺在现代机械制造工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机械中重要零件,尤其在汽车、飞机、火箭中应用的钢件几乎都经过淬火处理。表面淬火是使钢铁工件的表面得到淬火的一种表面热处理工艺。目的是提高工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常用于轴...

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目的是什么?
答:高频加热表面淬火的目的是工件经过高频淬火后金相组织改变硬度提高从而使淬火后表面更加耐磨及强度更高

常用的金属材料热处理方法有哪些?各自作用是什么?安排在哪些场合?
答:表面淬火:将钢件的表面通过高频快速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但热量还未来得及传到心部之前迅速冷却,这样就可以把表面层被淬在马氏体组织,而心部没有发生相变,这就实现了表面淬硬而心部不变的目的。适用于中碳钢。化学热处理:是指将化学元素的原子,借助高温时原子扩散的能力,把它渗入到工件的表面层去...

热处理种类有哪些
答:问题三:常用热处理基本工艺分类是什么? 金属热处理工艺大体可分为整体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表面热处理(激光热处理、焰淬火和感应加热热处理)、局部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渗金属、复合渗)等。 问题四:热处理的类型 热处理工艺按其工序位置可分为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 预备热处理可以...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目的是什么?
答:3. 选择:(1) 切削加工性:考虑因素包括硬度、切削脆性、表面粗糙度以及对刀具的磨损。一般而言,硬度在HB170至230范围内的金属切削性能较好。硬度过高难加工,刀具易磨损;硬度过低则切屑不易断裂,导致刀具过热和磨损,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增大。对于低、中碳结构钢,正火作为预处理较为合适;高碳结构钢...

钢材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目的是什么呢?!各种热处理加热温度范围...
答:1、退火的目的:主要是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切削加工或压力加工,减少残余应力,提高组织和成分的均匀化,或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等;2、正火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低碳钢的力学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细化晶粒,消除组织缺陷,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等;3、淬火的目的:使钢件获得所需...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目的是什么?
答:正火与退火的区别是:①加热温度不同,对于过共析钢退火加热温度在Ac1以上30~50℃而正火加热温度在Accm以上30~50℃。②冷速快,组织细,强度和硬度有所提高。当钢件尺寸较小时,正火后组织:S,而退火后组织:P。选择:(1)从切削加工性上考虑 切削加工性又包括硬度,切削脆性,表面粗糙度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