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呢?

作者&投稿:宥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公元220至280年,是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期。专门记载这段历史的书,就是陈寿写的"三国志"。陈寿生于三国时代,在蜀国当过官。晋灭吴统一中国时,陈寿已经48岁了。

他便开始整理三国的史料,写了魏,蜀,吴书共65篇,称为"三国志"。他在撰写三国志时,参考了魏,吴两国的官修和私修的史书。

蜀国因为没有立史官,所以没有现成的史书,史料完全靠陈寿的辛勤收集。"三国志"成书后,很受赞赏。后来的人推崇"三国志"的地位,把它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四史"或"前四史"。

传说陈寿的父亲在诸葛亮处斩马谡时,被牵连受到髠刑。,因此陈寿在史书中贬低诸葛亮。

如果我们全面分析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就知道这种说法并不可靠。但陈寿在书中,对魏,晋统治者隐恶溢美却是明显的。关于这一点,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举了许多例证。这说明陈寿写史的态度有时是不够严肃和正直的。如果与"史记"作者司马迁不客气地暴露"今上"汉武帝过错的态度相比,陈寿就显得逊色了。

陈寿因以一个人的力量写"三国志",所以掌握材料不够丰富,内容也写得不够充实。

三国志"有"纪"而没有"志",大概也是由于这个缘故。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南朝宋文帝命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裴松之的注,不在名物训诂制度等方面下功夫,而注重史料的补缺和纠谬,有时也列举异闻。

他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在注文中引用的书达140多种。补充的史料篇幅大大超过了"三国志"本文。后人批评他的注文"繁芜"。但裴松之引用的古书,现在绝大多数都亡佚了,因而它的重要史料价值更为珍贵。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从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这百来年的乱世中出现了许多不可一世的风云人物,并在民间流传。据文献记载,隋代就出现了以三国故事为内容的水上杂戏表演。至迟在晚唐,三国故事已在民间广为传诵。到宋代,已出现了专门讲三国故事的说书艺人。到元代,大量的三国故事被搬上了舞台。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根据民间长期流传的三国故事和话本,写成了"三国演义"。罗贯中删除了传说中荒谬怪诞和绿林英雄气息的部分,根据"三国志"和裴注,编进了许多历史故事。



三国志-京东图书,激发创造力,开启想象力!~

陈寿的历史《三国志》,和罗贯中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有何区别呢?
答:4、阅读群体不同。《三国志》的阅读群体更多的是研究历史的,或者历史爱好者等等,《三国演义》的阅读群体更多的是文学爱好者。5、社会价值不同。《三国志》推动的是历史研究和历史发展;《三国演义》推动的是文学的发展。以上五点是个人分析的区别。如果有不满之处欢迎留言交流。读过《三国演义》的人...

三国演义是哪个朝代写的
答:《三国演义》简介:《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有关三国故事的宋元...

真实的三国志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答:1、体例不同 《三国志》是史书,是对三国历史的较为客观的叙述。《三国演义》则是历史小说,是对三国历史的人为演绎,其中加入了很大成份虚构的内容;2、成书时间不同 《三国志》成书于西晋初年,距离三国很近,因而可以保证这部史书的真实性。《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掺入了大量民间传说;3...

《三国演义》的写作背景
答: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二、题材来源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创作于什么时间?
答:《三国演义》写于明朝时期,没有准确的创作时间,不过有的学者推算出罗贯中大约在1329年前后创作了《三国演义》~!三国志写于西晋时期,一样没有准确时间~!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三国志》是由西晋初期的陈寿所写,由于陈寿的父亲曾经在诸葛亮军中任职,所以他的资料(尤其是蜀国)更为翔实。《三国演义》最早是民间将《三国志》的故事加以自己的想象改编的,初期形式为民间话本和说书,到了后来,罗贯中将所有这些传说编成《三国志通俗演义》,后来成为了《三国演义》。相比之下,三国...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是否有很大出入?
答:以下是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区别:桃园三结义:《三国志》上没有关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义的记载,只是说他们恩若兄弟。青龙偃月刀:关羽的兵刃是长矛,其实吕布的兵刃也是长矛,张飞的兵刃并非丈八蛇矛,而是一般的矛。三英战吕布: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人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区别
答:没有什么区别。《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是一部什么体的什么小说
答: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三国志传》等,简称《三国演义》。该书继承了历史上诸多史书、杂传、戏剧、小说,如陈寿《三国志》、《殷芸小说》、《三国志平话》等的故事题材,着重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和兴衰过程,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展现出一幅...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根据什么著的什么进行艺术加工而成
答:《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罗贯中不仅是公认中国最早的章回体小说之一、“历史演义”类型的开山作《三国演义》的作者,而且分别被认为开创了章回小说中“英雄传奇”和“神魔小说”类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