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用车,不注意这7大误区,小心毁车!

作者&投稿:隆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冬季不仅人怕冷要保养,其实车也怕冷,如果冬季稍不注意汽车保养,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很多车主朋友在刚进入冬季就开始了各项保养工作,但并不是所有的保养方法都是正确的。那冬季养车、用车到底存在哪些常见的误区呢?今天轮谷就来给朋友们说说这些误区,希望大家能够避免这些误区。 误区1:车窗结冰用开水浇 冬季车窗结冰是常有的事情,特别是下雨或下雪之后,这个相信很多和轮谷一样的北方朋友,都是深有体会的。遇到这种情况,你可千万不能脑子发热,二话不说直接端盆热水就往车窗上浇(此刻我想起了那个拿着板砖的歪嘴),虽然我知道你此时可能着急用车。

但如果你直接给车窗浇了开水,这样不仅容易造成车窗玻璃炸裂,而且会因为温度的骤然变化,使得车漆失去光泽。 正确做法: 如果有雪,你先把雪扫落,如果雪下残留有冰,你可以先启动车子,打开车上的暖风系统,然后再用温水擦车。冲洗后,再打开车门,擦干水迹,防止门缝处残水结冰。 误区2:随意安装防滑链 说起防滑链,那可能我们用到的机会并不多,尤其是南方的车友们。可是一旦冬季路面积雪后,防滑链就派上用场了,它能确保在冰雪路面开车更安全。

但是这里我要提醒的是,防滑链并不是随便安装的,它是有讲究的,这个一定要注意的。 正确做法: 首先,你需要确认你的车是前驱还是后驱,因为防滑链需要安装在两个驱动轮上,而增加驱动轮的抓地力,是可以防止汽车打滑的。

另外,还要注意,不仅我们穿的内裤有尺寸,那防滑链也有尺寸的,要注意选择和车轮尺寸相匹配的防滑链。 误区3:强行启动被冻住的雨刷 冬天气温比较低,且还在下雨或者下雪时,汽车雨刮就很容易被冻住在挡风玻璃上。这时,你千万不能强行启动雨刮,因为这样很容易会造成雨刮电机烧坏。

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你这么冲动的打开雨刮,你考虑过兜里钱的感受吗,它们还没被你捂热呢。 正确做法: 开车之前,你先检查一下雨刮器否被冻住了不能动弹。如果发现雨刮器被冻住在了前挡玻璃上,这时,你应该先将把汽车启动,打开空调热风,不ー会儿雨刮器就自然而然就解冻了。

当然,还有个简单点的办法,就是在冬季雪夜停车时,把雨刮竖起来,怎么样,哈哈,这下你终于知道,老司机都这样做的原因了吧。 误区4:把车停在树下方 炎炎夏日,咱们都习惯于把车停在树阴下,避免被暴晒,可是到了冬天,如果还爱把车停在树下那就不是很妙了。

遇到冰雪天气再刮个风,树上的积雪都会砸到车上的。如果积雪太厚,还有可能会压断树枝砸下去,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完全没必要,我是不会冒这个风险的。 正确做法: 冬季尽量不要把车停在树下。如果你实在没有其它地方停车,那也最好先看看天气预报,确认晚上是否会下雪。 误区5:雪后不及时洗车 在夏季,我们都是爱经常洗车的人,但是到了冬季,只因为太冷,你连手都懒得往外伸,别说洗车了,?我懂你,我太懂你了,因为我也是这样,因此冬季洗车的频次远远少于夏季了。

正确做法: 虽然我之前的文章中说过,频繁洗车也不好,但是下雪天之后,建议你最好还是及时清洗爱车。 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者,这样能保证行车视线和车辆美观;再者,能减少残留雪水对车辆漆面的腐蚀。 误区6:防冻液随便混加 如果你发现爱车的防冻液明显不足了,这时,千万不要图省钱直接加水,这样会降低防冻液的冰点,影响使用效果的。

即便是不同颜色、不同品牌的防冻液也不能混加,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能可能相差悬殊,成分也不同,其冰点也不相同,混加可能会引起沉淀、气泡等化学反应,从而降低防冻液的性能。 正确做法: 更换防冻液时,注意要放尽旧液,将冷却系统清洗干净后,再更换新液。 误区7:长时间不开车窗 长时间不开窗,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因为时间长了,车内的二氧化碳会增多,容易引发开车人的困意,这个我也深有体会的。

另外,长时间吸入不流通的空气,也会影响车内人员的健康,易增加车内成员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几率。 正确做法: 冬季开车出行一段时间后,车主最好打开天窗或车窗透透气,虽然有点冷。 一方面可以使车内空气得以流通,提升空气质量,使车内人员不易犯困;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降低车内外温差,防止挡风玻璃起雾,以便获得更好的开车视线。 学习不仅意味着不仅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因此了解使用误区,对我们每一位车主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以上就是我整理给大家的冬季养车用车常见误区,希望大家可以避免这些使用误区,少花冤枉钱。



~

这7种常见养车误区,90%车主表示都被忽悠过!
答:误区三:贴膜的颜色越深越隔热 这算是一个很能忽悠人的误区了,车膜颜色的深浅与隔热性能并没有太大联系,因为车膜之所以隔热,主要靠热阻隔层,而不是染色层,主要通过热阻隔层对太阳中携带的热量进行反射,从而阻隔热量进入车内。优质的汽车贴膜隔热效果与颜色深浅没有直接关系,尤其是汽车的前风窗贴膜。

夏天用车不要掉进哪7个“坑”?
答:6、空调使用有误区 在夏日的马路上放眼望去,车主们大都紧闭车窗,享受着凉爽的空调,不建议将温度调的太低,一般26度左右就可以,此外,在长时间行车过程中,车主应时不时开一下车窗换气,若长时间在密闭车厢内使用空调,会导致车内氧气含量降低,从而留下安全隐患。7、下雨等于免费洗车?现在的空气并不...

日常用车的4大误区?
答:误区四:用水冲洗车内 汽车保养费比较高,因而大多车主为了省钱也经常自己在家洗车,用水冲洗车辆外部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还有很多车主用水直接冲洗车内,这就有问题了。车辆驾驶室内一旦进水,就不容易干,很容易沉积,而驾驶室内的地板脚垫下面也不是平坦的,下面有很多凹槽和通孔,当水渍在里面沉积,或是经由通孔流到...

错误的用车常识
答:误区五:先踩离合器后刹车有的人怕刹车熄火,养成刹车前踩离合的习惯;还有的认为切断动力后刹车会更有效,这都是错误的,任何情况下,踩离合器行驶会增加汽车的惯性。踩下离合器后,发动机转速迅速降低到怠速,合进气管总的真空度降低,真空助力器的辅助力大大降低,刹车距离会反而变长,制动不力。正确做法是应当先踩刹车...

冬季用车3大误区,你犯了几条?
答:冬季用车3大误区,你犯了几条?1、随意使用刹车制动 雨雪天气,在冬季十分常见。在这样的天气环境下,道路往往潮湿又湿滑,车辆很难在这类路段正常行驶。因为车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会降低,车辆极有可能出现打滑现象。若是车主缺乏应对这类情况的经验,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因操作不当而发生车辆侧滑,威胁车内...

日常用车的4大误区
答:误区一:电喷车启动时踩油门。很多老司机都有在车辆启动前踩两脚油门的习惯。这种方法没有错,但是不适合电喷车。现在市面上大部分车都是电喷车,要改掉这个坏习惯。对于电喷汽车,它们的喷油装置可以根据发动机温度等自动调节供油。,这样发动机就能正常启动,也就是说,当车辆冷的时候,电喷车辆的喷油控制...

7座车一定比5座车实用 ?国人开车这几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答:汽车领域也存在许多固有认知,例如:汽车使用小备胎就是偷工减料,就是厂商想省钱;原厂机油一定来自原厂,有保证;开电动车就会脱发;7座车一定比5座车使用;免维护变速箱完全免维护等等,很多是我们道听途说,事实是否如此? 小备胎就是偷工减料 教授,你就是在洗地!小备胎长得丑那就不说了,还跑不快!要是有个全尺...

过度养车的3大误区!看看你中了几招
答:小菲菲说车 2023-06-24 · TA获得超过176个赞 关注 展开全部 都说汽车3分开,7分养,咱们汽车固然要保养,相信我不用说很多人都明白,甚至很多人总以为只要我各项保养到位,车子开得固然久。其实不然,往往有人车子开不长久,就是因为陷入了一些汽车保养误区,看看下面这3点,你入坑了吗?点击插入图片 误区一:安装...

用车存4大误区积碳过多让爱车老"发抖"
答:尽管没什么大的问题,但这也让他感到,自己的爱车肯定是“病”了。经过专业汽车修理人员检测,陈先生的爱车“病因”是积碳过多,这与陈先生的驾驶习惯不无关系。专家提醒,良好的驾驶习惯和对爱车的周到保养,是避免积碳过多的有效方法。异常抖动原来是积碳多过“这车是二手车,7万多公里了,买到手后...

日常汽车维修的误区有哪些?
答:同时由于蜡可溶于水,打完蜡后洗车也造成了诸多不便。车釉虽然不溶于水,但它会渗透涂层进入车体,像蜡一样不再提供任何保护作用。各种油、液越多越好 很多车友认为,发动机舱内的各种油/液最好多添加一些,以免在长时间用车时出现缺少的情况,因此就会时不时的添加一些玻璃水、防冻液以及机油等油/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