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的历史沿革

作者&投稿:店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97年5月31日,设立荷塘区,辖原东区的月塘、茨菇塘、宋家桥3个街道,原郊区的明照、荷塘铺(不含新民、田心、双丰3个村)、蝶屏3个乡和龙头铺镇的茶园、东流、三搭桥3个村。区人民政府驻新华东路。荷塘区东以株洲市与长沙市、原株洲市郊区与株洲县界线为界;南以明照乡与建宁乡界线为界;西以京广铁路(西边线)及白石港(老河)为界;北以蝶屏乡与云田乡界线为界。辖46个居民委员会、43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159平方千米,总人口19.9万人,非农业人口占71%。8月1日,荷塘区正式成立,区府驻地新华东路(原东区机关)。
1997年辖:月塘街道宋家桥街道茨菇塘街道明照乡 仙庾乡 荷塘乡。
2001年,荷塘区对区内行政区划作出调整,蝶屏乡、明照乡分别由原辖19个行政村调减为15个行政村,荷塘铺乡由原辖5个行政村调增为13个行政村;对月塘、茨菇塘两个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域进行了重新划分。新区划自10月1日起开始运行。12月18日,又撤销蝶屏乡,建立仙庾镇。至此,荷塘区辖一镇(仙庾镇)、二乡(荷塘铺乡、明照乡)、三办(月塘街道办事处、茨菇塘街道办事处、宋家桥街道办事处),43个行政村,46个居民委员会。年末总人口21.76万人。
2004年辖3个街道、1个镇、2个乡。
2005年1月24日,湖南省民政厅关于荷塘区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一、同意撤销荷塘铺乡。将原荷塘铺乡的金钩山、太阳、荷塘铺、新塘坡、桂花、戴家岭、新村、天台8个建制村划入宋家桥街道办事处;将原荷塘铺乡的龙州、星星、大丰、新市、桐梓坪划入明照乡。二、同意将明照乡的宋家桥建制村划入宋家桥街道办事处;将明照乡的帅家塅、东元2个建制村划入仙庾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宋家桥街道办事处辖9个社区居委会、9个建制村,总面积29.6平方千米,总人口8.37万人,办事处驻宋家桥;明照乡辖17个建制村,总面积60.3平方千米,总人口2.58万人,乡人民政府驻分路口;仙庾镇辖1个社区居委会、17个建制村,总面积59.5平方千米,人口19.3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永福。
2009年7月7日,株洲市人民政府将荷塘区明照乡管辖的大丰村、太平桥村、响塘村和三搭桥村划归株洲云龙示范区管辖。是年10月、11月区政府分别将仙庾村民委员会更名为仙庾社区村民委员会;将宋家桥街道办事处四三0社区调整为月桂社区和四三0社区两个社区。至年末,荷塘区辖一镇(仙庾镇)、一乡(明照乡)、五个城市街道办事处(月塘、茨菇塘、宋家桥、桂花、金山)、一个管委会(合泰),39个行政村、34个社区。土地面积1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6千公顷。年末总人口27.89万人。。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台州先秦时为瓯越地。秦代,地属闽中郡。汉初,先后有东海、东越等王国封立。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东越国除,徙民于江淮间,改其地属会稽郡鄞县,置回浦乡。
秦汉 三国
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以鄞县回浦乡置回浦县,以其地河流弯曲回旋入海而得名。县治回浦(今章安)。属会稽郡,隶扬州。辖境大致相当于后世台、温、处3府。是为台州建县之始。
东汉建武年间(25—56)(一作章和元年〈87〉),回浦县改名章安县。永建四年(129)(一作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在今永嘉县境内)。建安四年(199)(一作兴平二年〈195〉),分章安县西南部置松阳县。
三国吴黄武、黄龙年间(222—231),分章安县西北部置始平县,分章安县西部及永宁县部分境域置临海县,以县境临海山而得名。赤乌二年(239),分永宁县置罗阳县;立罗江县。太平二年(257),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隶扬州,郡治在章安(一作初治临海,寻徙章安),辖章安、临海、始平、永宁、松阳、罗阳(后改安阳)、罗江7县,辖境远及闽北。是为台州建郡之始。
两晋 南朝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始平县为始丰县;分鄞县800户、章安县北部200户置宁海县,属临海郡。又改安阳县为安固县。太康四年(283),分安固县置始阳县,不久改称横阳县。罗江县改属晋安郡。是时,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永宁、松阳、安固、横阳县,隶扬州。
东晋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南部永宁、松阳、安固、横阳4县置永嘉郡。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4县,后世台州辖境大致形成。永和三年(347),分始丰县南乡置乐安县(今仙居),属临海郡。
南朝辖县如故。
隋唐 五代
隋开皇九年(589),灭南朝陈,废郡,并临海郡各县入临海县,属处州(十二年改称括州)。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临海县属永嘉郡。
唐初,复分临海为章安、始丰、乐安、宁海、临海5县。武德五年(622)置台州,以境内有天台山而得名,台州之名自此始。七年,并宁海县入章安县。次年又将始丰、乐安、章安3县并入临海县,台州仅辖临海县。贞观八年(634)复分临海县置始丰县。高宗上元二年(675)分临海县南部再置永宁县,分始丰县置乐安县。永昌元年(689)复分临海县东北部置宁海县。天授元年(690)九月,改永宁县为黄岩县,以县西黄岩山而得名。神龙二年(706),分宁海县与越州的鄮县地置象山县,属台州。开元二十一年(733)隶江南东道。天宝元年(742)复称临海郡。乾元元年(758)复称台州,隶浙江东道。此后反复改隶浙江东、西两道。肃宗上元二年(761)改始丰县为唐兴县。广德二年(764)象山县改属明州。中和三年(883)隶义胜军。光启三年(887)以台州置德化军。
五代,属吴越国,军、州建置及辖县如故。天宝元年(908),改唐兴县为天台县,后复改为始丰县。宝正五年(930),因治理盂溪水患,改乐安县为永安县,以祈永保平安。后晋天福间(936—942),吴越又改始丰县为台兴县。北宋建隆元年(960),吴越复改台兴县为天台县。
宋 元 明 清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国除,台州入宋版图,州、县如故,隶两浙路。景德四年(1007),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多神仙之宅”,诏改永安县为仙居县。南宋隶两浙东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为台州路,隶江浙行省浙东道,辖县如故。元贞元年(1295),黄岩县以民户达5万,升为黄岩州,仍隶台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改台州路为台州府,隶浙江行省。三年,复黄岩州为黄岩县。成化五年(1469)十二月,分黄岩县南部方岩、太平、繁昌乡置太平县,以其境内有太平山而得名。十二年,划乐清县东部山门、玉环2乡入太平县。自此,台州辖临海、黄岩、太平、仙居、天台、宁海6县。
清顺治三年(1646),入清版图,沿明制。康熙元年(1662)隶浙江省绍台道。七年隶宁台温海道(驻台州)。十一年隶台海道(驻台州)。二十四年隶宁台道。雍正四年(1726)隶宁绍台道。六年,于玉环山置玉环厅。厅因山名,隶温州府。太平县二十四郡、二十五都、二十六都划入玉环厅。 清宣统三年(1911)八月,辛亥革命,九月台州光复,成立军政分府,隶省军政府。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废府、州、厅制。2月,玉环厅改为县。7月,撤销台州军政分府,各县直属省政府。3年,省下设道,属会稽道,玉环县属瓯海道。同年,北洋政府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太平县以县西温峤岭别称温岭改名温岭县。16年道废,各县直属省政府。21年月,省政府在省县之间试行县政督察专员制,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宁海县为第六区。因内政部未予核准,9月改设特区,为第五特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办事处。22年10月改划为第四特区。24年月,省政府正式设置临海行政督察区,置专员公署。25年,据行政院新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组织暂行条例》,称第七行政督察区。29年月,以南田县全部境域及宁海县东南部18乡镇、临海县东北部5乡镇,置三门县,以地濒三门湾而得名。31年,天台县划属第六区。32年,宁海县改属第六区。35年增辖天台,磐安2县。37年4月划为第五区,未及实施,7月又重划为第六区,辖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三门、宁海7县。 1949年6月解放后,置浙江第六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1949年10月10日,第六专区改称台州专区,驻临海县,辖临海、黄岩、天台、仙居、温岭、三门、宁海7县及临海城关、海门两直属区。玉环县属温州专区。1950年5月,撤销临海城关直属区,划归临海县。1952年10月,宁海县改属宁波专区。1953年6月,分玉环县境洞头、大门诸岛另建洞头县,属温州专区。1954年5月,撤销台州专区,临海、天台、三门3县划属宁波专区,黄岩、温岭、仙居3县及海门直属区划属温州专区。1956年3月,仙居县改属宁波专区;海门直属区撤销,改为黄岩县属区。1957年7月,复置台州专区,辖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三门、宁海7县。1958年月日0月,三门县撤销,并入临海县;宁海县撤销,并入象山县,属台州专区;洞头县重新并入玉环县,仍属温州专区。12月撤销台州专区,天台县划属宁波专区,临海、仙居、黄岩、温岭4县划属温州专区。1959年4月,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委员会通知撤销玉环县,所属境域分属温岭县与温州市,并于4月付诸实施。196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玉环县。1962年4月,复置台州专区,并复置三门县、玉环县。辖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三门、玉环7县。1978年10月改称台州地区。1980年7月置海门特区,属台州地区,辖境包括原黄岩县海门区、大陈镇、山东人民公社及临海县前所人民公社。1981年7月撤销海门特区,以其行政区域置椒江市,以境内有椒江而得名。此后,临海县章安区、黄岩县洪家区与三甲区,陆续划属椒江市。1986年3月撤销临海县,置临海市。1989年10月撤销黄岩县,置黄岩市。1994年,撤区建市,并搬市政府至椒江,台州地区现辖路桥、椒江、黄岩3区,临海、温岭、天台、仙居、三门、玉环6个市。

台湾,秦朝称之为“满洲”;三国时称之为“夷洲”;隋朝改称“流求”;宋朝称之为“毗舍那”,亦称“毗舍耶”;元朝称之为“琉球”,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明初叫“东番”,后又称为“鸡简山”、“北港”、“笨港”、“台窝湾”等,至明代万历年间始有“台湾”之称。

荣塘镇的历史沿革
答:北湖3个管理区,1960年改为荣塘、阳泗、北湖3个公社,1968年并为荣塘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10月撤乡改镇。1997年,面积95平方千米,人口5.6万,辖荣塘居委会及荣塘、北湖、黄木、店里、荣木、马口、夏阳、彭家、阳泗、甘华、吉塘、天井、张坊、江下、港下、望郭、汕田、芳田18个行政村。

龙塘镇的历史沿革
答:据《府志》、《县志》记载,龙塘镇驻地有迎仙峰,峰下有泉,泉水涌出就地成塘,龙塘以此而得名。龙塘历史文化悠久,明代时设石阡府苗民司,1914年置龙塘乡,1950年建区,驻地龙硐,1953年区政府迁龙塘,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的龙塘公社为龙塘镇,1992年“撤并建”后组成现行的新型龙塘镇。

塘洲镇的历史沿革
答:塘洲镇又称“永昌市”,因古代在赣江边有一永昌庙。明、清时期,又因地处赣江南岸,称水南堪。1934年国民党军进攻中央苏区,修成泰和至兴国的公路后,又称马路上。1939年至1944年,江西省政府迁驻泰和时,因地靠县城,居水陆交通要道,人口骤增,集市兴胜,设有商店、作坊100多家。始称永昌市。自...

新塘村的历史沿革
答:建国后,属惠安县崇武区四区新田乡。1958年,属惠安县飞跃人民公社锦山管区新田生产大队。1961年,隶属崇武人民公社,由新田生产大队析出,设新塘生产大队。1974年,隶属山霞人民公社新塘生产大队。1984年,隶属山霞乡人民政府,析置新塘村委会,后改新塘村公所。1992年,隶属山霞镇人民政府,改为新塘村委...

钱塘的历史沿革
答:原名圆凼子场,初建于明代。清雍正初改设钱塘镇;民国30年(1941年)7月改镇为乡;1953年3月划钱塘乡街村设钱塘镇。1941年改乡,1958年并钱塘、广贤乡建钱塘公社,1962年广贤公社析出。1983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1992年广贤乡并入。1997年,面积44.9平方千米,人口3.5万,辖钱塘、学堂、玉珠...

砖塘镇的历史沿革
答:据传,汉代有一高僧在此修建了一座寺院,在院内用汉砖砌了一个池塘,作为龟鳖放生之用,砖塘故此而得名。史载,战国时,砖塘曾设永昌县,县城即现镇政府驻地。砖塘还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大革命时期,王首道同志曾在砖塘百岁门一带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给砖塘历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塘河镇的历史沿革
答:塘河古镇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年前就有人类聚居,明朝自建王爷庙开始,陆续建房成为集镇,至清朝乾隆时期趋于兴盛,因塘河绕场而过得名。塘河一直为江津所辖,清代属思善里,民国十年属十全镇,民国三十年建乡,解放后仍为乡,属永兴区所管,1994年撤区并乡,塘河建镇。2001年江津再次调整乡镇规模,...

钱塘村的历史沿革
答:民国年间属蓬华乡钱塘保。1949年解放后属蓬华乡,1958年公社化后命名钱塘大队。1984年改为钱塘村委会。始祖许姓景玉公,于元末清初(1357年)由晋江石龟徒迁晋江金井,再徒迁玉溪,至萧山许厝(今厦门翔安区内厝镇),是许姓爱公第十七世裔孙;后徒迁钱塘村定居繁衍,至2008年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泉州府...

塘口镇的历史沿革
答:塘口镇在清代属平康都,民国时期属第三区,1950年为第二区,1952年为第六区。1958年与赤坎、百合合并成立赤坎人民公社,1960年分设出塘口人民公社,1983年改制设区,1987年撤区设镇。镇政府驻水边开发区。 镇名由来:塘口镇塘口之名,始于清光绪初年(公元1875)。因塘口村官塘之溢水口而得“塘口...

段塘街道的历史沿革
答:段塘早在汉之前先祖们就在此繁衍生息。明代属宁波府鄞县清道乡横山里五十一都,清初及清乾隆朝属清道乡横山里五十一都三图,民国十九年(1930)段塘设置为里,属鄞县第一区。1949年5月25日鄞县解放,划鄞县为五区四十九乡,段塘属古林区清道乡,1950年为适应剿匪和土改需要,段塘先后隶属布政乡、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