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施工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投稿:夙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1 土方开挖前测量场地自然标高,避免结算时的争议
在这里提出场地自然标高的测量,是为了保证土方工程量的准确性。如果场地是平整的,无需此举,土方开挖完成后直接测量开挖深度即可。但多数情况下场地不是那么平整,所以测量场地标高是必要的。
一般场地,可以测量数点取其平均值,测量的点数应根据场地情况和建筑物占地面积确定,测量时目测高、中、低处各取数点,建议每个建筑物测量不少于10点。起伏大的场地,应根据地形设置测量控制方格网,由于方格网测点多,数据更准确。
测量时由监理工程师主持并派出相关监理人员,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参加,做好测量记录并各方签字,作为日后结算的依据。
1.2 防止基底防水及其保护层完成后标高超高
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多设计外防水,即在基础底板下敷设防水层,设计做法一般为:基础垫层一找平层一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基础底板。
在土方开挖时,监理工程师应提醒施工单位根据找平层、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的做法控制槽底标高;验槽时监理工程师要亲自计算复核。施工中如果忽略了上述三层厚度就会造成防水保护层完成后基础底板标高超高,这种情况下超高幅度一般在60mm左右(找平层15~20mm,防水层5~10mm,保护层30~40mm)。,
出现问题后必须进行设计变更处理。常见做法:调整地下室地面做法,减少其厚度;加强地下室顶板模板平整度的质量控制等,板底不再抹灰;±0.000标高提高等。采取上述几种方式综合调整,确保地下室的室内净高。
1.3 考虑底板四周立面防水及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防止底板外围轴线外侧宽度不足
地下室设计外防水的,基础底板四周一般砌砖墙做模。砖模内侧依次为:水泥砂浆找平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常用水泥砂浆抹面)。砌筑砖墙前,监理工程师验线时应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根据这三层做法的厚度进行了预留,即砌筑外围砖模时自基础底板外边缘后退(一般按30mm)。
忘记预留的,可在砖模内侧薄抹灰找平(5~6mm)并铺贴防水层,不做防水保护层。为了防止基础底板钢筋施工时防水层遭到破坏,可用干净的竹胶板临时遮挡处理,待混凝土浇筑时取出。当然此举需征得建设单位和设计人员同意。
1.4 提倡止水钢板,少用橡胶止水带,慎用橡胶止水条
基础混凝土浇筑时,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外围剪力墙应上翻300mm后留置水平施工缝。混凝土施工缝提倡使用止水钢板,少用橡胶止水带,一般不用橡胶止水条。
当设计不明确时,监理工程师应向建设单位建议,要求施工单位使用止水钢板。橡胶止水带易变形,不易固定,保护不好易撕裂,混凝土浇筑时周围不易填充密实,施工不便;尤其后浇带技术间歇时间长,预埋的橡胶止水带易损坏、老化。橡胶止水条遇水后膨胀,市面上一般的材料2—3天即膨胀完毕,而钢筋绑扎、模板安装需要数天才能完成。如果在此期间降雨,将会造成橡胶止水条提前膨胀,失去其意义:且施工缝处留置凹槽不方便、不标准,接头受扰动易断开等。
1.5 加强地下水降排水的均衡控制,防止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和开裂
当基础埋深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基槽开挖和基础施工必须降排水,如果降排水不均衡就会留有隐患,日后建筑物就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和开裂。监理工程师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地下水降排水的均衡控制,加强巡视检查,定期监测地下水位。
监理工程师监测发现各降水点地下水位悬殊时,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水位差进一步发展。
定期进行沉降观测,一旦发现基础产生较大沉降或倾斜,必须立即停工,会同勘察、设计等单位共同研究,采取必要措施处理,防止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和结构破坏。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1 土方开挖前测量场地自然标高,避免结算时的争议
在这里提出场地自然标高的测量,是为了保证土方工程量的准确性。如果场地是平整的,无需此举,土方开挖完成后直接测量开挖深度即可。但多数情况下场地不是那么平整,所以测量场地标高是必要的。
一般场地,可以测量数点取其平均值,测量的点数应根据场地情况和建筑物占地面积确定,测量时目测高、中、低处各取数点,建议每个建筑物测量不少于10点。起伏大的场地,应根据地形设置测量控制方格网,由于方格网测点多,数据更准确。
测量时由监理工程师主持并派出相关监理人员,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参加,做好测量记录并各方签字,作为日后结算的依据。
1.2 防止基底防水及其保护层完成后标高超高
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多设计外防水,即在基础底板下敷设防水层,设计做法一般为:基础垫层一找平层一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基础底板。
在土方开挖时,监理工程师应提醒施工单位根据找平层、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的做法控制槽底标高;验槽时监理工程师要亲自计算复核。施工中如果忽略了上述三层厚度就会造成防水保护层完成后基础底板标高超高,这种情况下超高幅度一般在60mm左右(找平层15~20mm,防水层5~10mm,保护层30~40mm)。,
出现问题后必须进行设计变更处理。常见做法:调整地下室地面做法,减少其厚度;加强地下室顶板模板平整度的质量控制等,板底不再抹灰;±0.000标高提高等。采取上述几种方式综合调整,确保地下室的室内净高。
1.3 考虑底板四周立面防水及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防止底板外围轴线外侧宽度不足
地下室设计外防水的,基础底板四周一般砌砖墙做模。砖模内侧依次为:水泥砂浆找平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常用水泥砂浆抹面)。砌筑砖墙前,监理工程师验线时应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根据这三层做法的厚度进行了预留,即砌筑外围砖模时自基础底板外边缘后退(一般按30mm)。
忘记预留的,可在砖模内侧薄抹灰找平(5~6mm)并铺贴防水层,不做防水保护层。为了防止基础底板钢筋施工时防水层遭到破坏,可用干净的竹胶板临时遮挡处理,待混凝土浇筑时取出。当然此举需征得建设单位和设计人员同意。
1.4 提倡止水钢板,少用橡胶止水带,慎用橡胶止水条
基础混凝土浇筑时,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外围剪力墙应上翻300mm后留置水平施工缝。混凝土施工缝提倡使用止水钢板,少用橡胶止水带,一般不用橡胶止水条。
当设计不明确时,监理工程师应向建设单位建议,要求施工单位使用止水钢板。橡胶止水带易变形,不易固定,保护不好易撕裂,混凝土浇筑时周围不易填充密实,施工不便;尤其后浇带技术间歇时间长,预埋的橡胶止水带易损坏、老化。橡胶止水条遇水后膨胀,市面上一般的材料2—3天即膨胀完毕,而钢筋绑扎、模板安装需要数天才能完成。如果在此期间降雨,将会造成橡胶止水条提前膨胀,失去其意义:且施工缝处留置凹槽不方便、不标准,接头受扰动易断开等。
1.5 加强地下水降排水的均衡控制,防止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和开裂
当基础埋深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基槽开挖和基础施工必须降排水,如果降排水不均衡就会留有隐患,日后建筑物就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和开裂。监理工程师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地下水降排水的均衡控制,加强巡视检查,定期监测地下水位。
监理工程师监测发现各降水点地下水位悬殊时,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水位差进一步发展。
定期进行沉降观测,一旦发现基础产生较大沉降或倾斜,必须立即停工,会同勘察、设计等单位共同研究,采取必要措施处理,防止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和结构破坏。

1,1 土方开挖前测量场地自然标高,避免结算时的争议
在这里提出场地自然标高的测量,是为了保证土方工程量的准确性。如果场地是平整的,无需此举,土方开挖完成后直接测量开挖深度即可。但多数情况下场地不是那么平整,所以测量场地标高是必要的。
一般场地,可以测量数点取其平均值,测量的点数应根据场地情况和建筑物占地面积确定,测量时目测高、中、低处各取数点,建议每个建筑物测量不少于10点。起伏大的场地,应根据地形设置测量控制方格网,由于方格网测点多,数据更准确。
测量时由监理工程师主持并派出相关监理人员,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参加,做好测量记录并各方签字,作为日后结算的依据。
1.2 防止基底防水及其保护层完成后标高超高
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多设计外防水,即在基础底板下敷设防水层,设计做法一般为:基础垫层一找平层一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基础底板。
在土方开挖时,监理工程师应提醒施工单位根据找平层、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的做法控制槽底标高;验槽时监理工程师要亲自计算复核。施工中如果忽略了上述三层厚度就会造成防水保护层完成后基础底板标高超高,这种情况下超高幅度一般在60mm左右(找平层15~20mm,防水层5~10mm,保护层30~40mm)。,
出现问题后必须进行设计变更处理。常见做法:调整地下室地面做法,减少其厚度;加强地下室顶板模板平整度的质量控制等,板底不再抹灰;±0.000标高提高等。采取上述几种方式综合调整,确保地下室的室内净高。
1.3 考虑底板四周立面防水及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防止底板外围轴线外侧宽度不足
地下室设计外防水的,基础底板四周一般砌砖墙做模。砖模内侧依次为:水泥砂浆找平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常用水泥砂浆抹面)。砌筑砖墙前,监理工程师验线时应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根据这三层做法的厚度进行了预留,即砌筑外围砖模时自基础底板外边缘后退(一般按30mm)。
忘记预留的,可在砖模内侧薄抹灰找平(5~6mm)并铺贴防水层,不做防水保护层。为了防止基础底板钢筋施工时防水层遭到破坏,可用干净的竹胶板临时遮挡处理,待混凝土浇筑时取出。当然此举需征得建设单位和设计人员同意。
1.4 提倡止水钢板,少用橡胶止水带,慎用橡胶止水条
基础混凝土浇筑时,有防水要求的地下室外围剪力墙应上翻300mm后留置水平施工缝。混凝土施工缝提倡使用止水钢板,少用橡胶止水带,一般不用橡胶止水条。
当设计不明确时,监理工程师应向建设单位建议,要求施工单位使用止水钢板。橡胶止水带易变形,不易固定,保护不好易撕裂,混凝土浇筑时周围不易填充密实,施工不便;尤其后浇带技术间歇时间长,预埋的橡胶止水带易损坏、老化。橡胶止水条遇水后膨胀,市面上一般的材料2—3天即膨胀完毕,而钢筋绑扎、模板安装需要数天才能完成。如果在此期间降雨,将会造成橡胶止水条提前膨胀,失去其意义:且施工缝处留置凹槽不方便、不标准,接头受扰动易断开等。
1.5 加强地下水降排水的均衡控制,防止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和开裂
当基础埋深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基槽开挖和基础施工必须降排水,如果降排水不均衡就会留有隐患,日后建筑物就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和开裂。监理工程师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地下水降排水的均衡控制,加强巡视检查,定期监测地下水位。
监理工程师监测发现各降水点地下水位悬殊时,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水位差进一步发展。
定期进行沉降观测,一旦发现基础产生较大沉降或倾斜,必须立即停工,会同勘察、设计等单位共同研究,采取必要措施处理,防止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和结构破坏。

基坑施工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答:1、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2、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按要求放坡。并应专人随时检查边坡的稳定状态,如发现异常现象(裂缝或部分坍塌等)应及时进行支撑或放坡,遇边坡不稳、有坍塌危险征兆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同时向现场技术人员及项目部领导汇报,并采取安...

基础工程的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相关安全注意事项如下:1、基础施工前必须进行地质勘探和了解地下管线情况,根据土质情况和基础深度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实际相符,能指导实际施工。其内容包括:放坡要求或支护结构设计、机械类型选择、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坡道位置、坑边荷载、车辆进出道路、降水排水措施及监测要求等。对...

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应该注意的地方?
答:(3)、基础应尽量一次浇筑成型,如确应施工技术要求留设施工缝,应在梁跨度1/3 处留设直缝。新老混凝土交接处,将老混凝土浇水湿润,铺50 厚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然后浇筑。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 以内。(4)、在混凝土浇捣时,高频振动棒要垂直插入,快插慢拔,插点交错均匀布置,在振捣...

挖基础土方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有单项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对施工准备、开挖方法、放坡、排水、边坡支护应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边坡支护要有设计计算书。2、人工挖基坑时,操作人员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一般大于2.5M;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离应大于10m,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的危险...

桩基施工中的安全要点有哪些?
答:钻孔灌注桩是通过机械在地基中钻进形成桩孔,在孔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形成的桩体。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注意事项有:(1)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好各类安全防护用品,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2)施工前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施工所用电缆线必须认真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使用。(3)混凝土...

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要注意些什么?
答:用连结剂的,要涂刷均匀。(尖角的部位要做成圆弧)14、基坑的安全监测要注意。要多检查,特别是大雨之后基坑安全问题。15、基坑边有高压线什么的,要做防护架子。基坑边禁止堆东西有具体要求的。16、基坑内基础一般是先施工低的,再施工高的地方。也有例外的,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挖基础土方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 7.1.3 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2)、土方工程施工前应综合考虑土方量、土方运距、土方施工顺序、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土方平衡,合理调配,减少重复挖运。

施工深基础安全操作规程需要注意什么内容呢?
答: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十大纪律。2.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准擅自修改。3.基坑开挖前,应先检查了解地质、水文、道路、附近建筑物、民房等状况,做好记录,开挖过程经常观测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应急措施。4.作业前要全面检查开挖的机械、电气设备是否符合...

论桩基础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首先是必须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譬如说跳打,使先期施工的桩产生的水压力消散后再施工下一根桩;其次对静力压桩来说必须选择有足够压桩力的施工机械,要避免抬机等现象出现;另外可以采取引孔,设置排水孔等措施尽量减少空隙水压力。当然压桩时必须注意压桩力应控制在桩身极限强度范围以内,且应注意压桩挤土作用对周边...

砖基础施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7. 成品保护:砖基础施工完成后,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在后续施工中对其造成破坏。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注意事项,以下是一些细节:1. 在挖掘基槽(坑)时,应避免扰动基土原状土,以免对地基承载力造成影响。2. 在铺筑砖块时,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避免出现通缝。同时,对于一些特殊部位(如转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