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国王为什么会有印度名

作者&投稿:汪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诗琳通公主不仅是中国通,对本国典制更是熟稔。泰国大王宫曾经于1982年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维修,即由诗琳通公主奉泰王之命亲自主持。

  熟悉诗琳通公主的人知道,诗琳通公主的名字是MahaChakriSirindhorn,中间带有Maha等印度色彩浓厚的词语。而如果看看诗琳通公主的父亲,当今泰王普密蓬,名字则为BuhumibolAdulyadej,来自梵文bhūmibalaatulyatēja,为“大地的力量”之意,也颇具印度风味。

  为什么泰国的王室会有如此印度风格的名字呢?

  当今泰王普密蓬,是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

  泰人的起源

  泰国人属于台人的一支,台人主要包括今天中国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的壮族、布依族、傣族,缅甸掸邦的掸族,越南北部的侬族以及泰国、老挝的大部分居民。虽然这些人的自称、他称多种多样,但是实际上都是有着近亲关系的兄弟民族——从中国云南剥隘一直到泰国曼谷,相邻的台人村庄城镇之间基本都可以通话,形成一条绵延千里的连续统。

  剥隘差不多是台人北部区域的代表

  根据台人自身对民族史的叙述和历史书证、考古研究,台人祖先原居住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甚至一度山东也有他们的分布。中国古代所谓的“百越人”虽不能肯定全为台人,但是台人占了很大比例。上古时期百越人名义上的总头目则是分布在浙江的“大越”的领袖,也就是中国历史中所谓越国的国君,百越诸部都向其纳贡。

  上古时期台人是长江流域不可小觑的力量,一直到汉朝,台人仍然不断向着今天中国西南部扩张。四川就有过大规模的台人进入。甚至直到明朝,台人仍然在贵州取代了当地土著羊黄人。

  但是在中国东南部,台人并没有竞争过南下的 *** 。 *** 的不断南下使得台人出现了极其深度的汉化现象——台人语言中借入了大量的汉语词汇,甚至连数词除了“一”之外几乎全部借自汉语。中国人熟悉的云南西双版纳的“西双”傣语为sipsong,意思是“十二”。实际上就借自汉语的“十双”(中古音dcipsrong)。

  传统说法认为,在中国宋元之交时,大理国被忽必烈攻灭,导致台人大举南迁中南半岛,赶走同化了当地的南亚语居民,就此成为中南半岛上的大族群之一。虽然对大南迁的真实性有所争议,但是无论如何,13世纪开始,今天的泰国出现了素可泰这样的台人国家。

  忽必烈平定云南后,派色目人赛典赤·赡思丁治理云南

  南迁伊始,台人并未形成统一的大政权,而是小邦林立。这些单独的小邦被称作“勐”(mueang)。起初一勐即为一小型城镇,控制周围的一小片领土。中国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大量地名都带有“勐”,如勐海、勐腊等。同样,越南西北部原泰族自治区,被称作泰族十二州的区域也有十二个勐。泰国曼谷的老机场“朗曼机场”的“曼”实际上也是“勐”。

  统一国家的兴起

  随后伴着勐之间的不断兼并,一些勐脱颖而出,开始成为大勐,并拥有周边小勐的宗 *** 。进一步发展下去,终于有一些勐变成实力超群、领土广阔的城邦,这些大勐有的被称作“chiang”。这个词有可能来自汉语的“城”。今日泰国北部“清迈(旧译'整迈')”、“清莱”,中国西双版纳首府“景洪”中的“清”、“景”均是对这个词的音译。

  早期台人南下并未深入,两大台人国家分别以今天泰国北部清盛和中国西双版纳(即所谓“车里土司”)为中心。但南部的素可泰从罗涡和高棉独立后迅速崛起,在14世纪早期成为各勐的宗主。不过素可泰的辉煌昙花一现,更南方的大城(阿育他亚)崛起,取代了素可泰的地位,而素可泰自身反倒沦为了大城的附属邦。

  伴随台人中心的不断南迁,汉文化对台人的影响力渐渐削减,而之前中南半岛等国都深受印度文化影响。南迁后台人各邦普遍笃信上座部佛教(中国所谓小乘佛教),更是让印度文化渐渐开始对台人产生巨大的影响。除佛教之外,一些印度教色彩的概念如湿婆、因陀罗、罗莫也进入台人文化。大城之名即为显例,这个地名在泰语中为Ayutthaya,直接来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名城Ayodhya.

  《罗摩衍那》是最重要的印度史诗之一

  同时,从素可泰王朝起,拥有印度名字的泰王也开始多了起来。素可泰的开国君主名叫邦康侯,但是他即位以后则称为SriIndraditya,全来自印度。当今统治泰国的却克里王朝更是明显——自第六位国王开始,受西方影响,国王可被称为拉玛某世,并追溯到之前的五位国王,所谓拉玛正是来自印度教的神话英雄人物罗摩。

  国王扮演角色彻底神化则发生于15世纪中期Borommatrailokkanat王统治时期。不但产生了对王室说话或者谈论到王室时需要使用的所谓“王室语”,他还确立了新的封建系统,即国内所有的土地都由国王分配给臣民。

  混乱的继承

  不过大城王国在许多方面仍然保留了台人国家的遗风。

  和中国很早形成了中央集权和流官制不同,大城王国仍然维持了相当程度的封建制度。大城对台人小邦享有宗 *** ,大城遭到攻击时小邦有义务支援,不少小邦的首领本就是大城王室的成员。

  兰那王国和南方有诸多不同,如文字上就使用兰那文

  但是在大城王国,这样的宗 *** 并不稳固——这不奇怪,大城之前的素可泰就没当上几年老大就惨遭大城控制了。大城王国对于距离较近的小邦可能控制力稍强,但是试图控制北部强邦、以清迈为中心的兰那王国就一直不那么顺利。同时,大城王国还得对付西方强邻缅甸对于自身的威胁。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台人国家普遍并没有形成有规制的继承制度。而且由于泰王普遍多妻多子,群子争位的事情层出不穷。大城王国王朝更迭非常频繁,来自各个家族和属邦的贵族纷纷参与争位。为了能够加强对邦国的控制,Borommatrailokkanat设立了泰国的副王制度。

  泰国的副王称号为Uparaja,来自梵语。副王一贯选择国王最亲近的亲属,如儿子和同母弟。15——16世纪时,由于北部素可泰/彭世洛王国地位重要,一般来说副王都兼任素可泰国王,住在素可泰地区。

  16世纪,大城一共有四大政治家族——乌通、素可泰、素万那普以及斯坦那孔。为了削弱素可泰家族,出自素万那普家族的泰王Chairachathirat将素可泰贵族们召集到大城居住,他也并未派驻副王,弟弟到素可泰地区。但是Chairachathirat千算万算没有想到威胁其实来自乌通家族。他来自乌通家族的宠妃将他毒死,把同样来自乌通家族的情人扶上了王位,为了斩草除根,这对狗男女虎毒食子,杀了女方和老王的儿子,还想杀死老王的弟弟,所幸后者及时逃入寺庙当了和尚幸免于难。1548年,出自素可泰家族的Phirenthrathep伙同斯坦那孔家族发动政变,剿灭了篡位者,将王位还给老王的弟弟,自己则成为素可泰国王,号为Mahathammarachathirat.

  泰国官方主旋律影片《暹罗王后》正是讲述这段历史

  1563年,缅甸再次入侵暹罗,Mahathammarachathirat投降并将自己儿子Naresuan送到缅甸成为质子。随后与缅甸联盟共同对付大城。1566年,当时的大城国王趁Mahathammarachathirat前往缅甸时将他的王后和子女招入大城。Mahathammarachathirat搬到了缅王的救兵,大举入侵大城并攻陷大城,自己当了大城的国王,而把儿子Naresuan封为副王和素可泰国王。

  1583年,暹罗和缅甸再次在素可泰地区交战,作为缅甸入侵的前线,素可泰地区还发生了地震。Naresuan决定将素可泰居民南迁到南部的平原地区。素可泰的重要性就此消亡。大城王国直接合并了素可泰王国。随着两国合二为一,指派副王前往素可泰的习惯也没有了必要性。但是副王的职位仍然存在,大城王宫前修建了另一座宫殿作为副王的住所,副王在泰国也就有了“前宫”的俗称。

  随着副王职能的转变,副王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国王一般不再任命自己的儿子为副王,而基本只任命自己的兄弟。同样,副王继承王位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进入却克里王朝以后,只有一位副王最终继承大位,即拉玛二世。他作为副王也是相当特殊的——身为拉玛一世的儿子,在叔叔去世后被任命为副王,却并不居住在前宫。

  对中国历史熟稔的人一定对皇权和相权之间的争斗不陌生。副王的安排看似非常合理,实际上却隐藏着相当的隐患。最终隐患于朱拉隆功大帝(拉玛五世)统治时爆发。朱拉隆功大帝倾向西化和现代化,但是当时的副王却是个保守派。离奇的是,1874年,泰国王宫失火,这一事故被认为是副王不满国王的激进改革所为。

  事后副王逃进了英国领事馆寻求庇护。朱拉隆功大帝于副王死后终于废除了副王制度,而学习西方立太子的制度。1924年拉玛六世制定继承法,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就此,泰国的王位继承制和西方君主立宪制国家基本接轨。台人和印度的旧俗基本消失。



~

阿育王为何被称为印度最伟大的国王?
答:阿育王,又称无忧王,被认为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王。他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阿育王是一位佛教徒,后来还成为了佛教的护法。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印度帝王中是无人能及的,他对历史的影响同样也居印度帝王之首。阿育王之名意译为“无忧王”,成为孔雀王朝第三任国王后,他一生的业绩...

为什么英国国王也是印度皇帝
答:因为印度曾经国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在19世纪,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遍布全球,其中人口最多,资源最丰富,最有市场潜力的就是印度,当时的印度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甚至尼泊尔的一些地方。英国的其他殖民地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等是属于新开拓的殖民地,主要是土著人,所以...

印度女皇这个称号是怎么回事
答:那应该是印度属于英国殖民地时期,英国国王同时兼任印度皇帝,等赶上个维多利亚这样的女王时,就同时称印度女皇了 大不列颠的君主一直称国王(King)或女王(Queen),到了英国统治印度后,英国君主才加上印度皇帝(Emperor of India)或印度女皇(Empress of India)的称号。

阿育王为何被称为印度最伟大的国王?
答:因为阿育王在位期间将印度发展为但是南亚次大陆中最强大的国家,并且征服了阿富汗的一部分土地,统一了印度,并且为印度的佛教事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据说是消除了印度各个佛教派系之间的,驱杀了很多异教徒,使得印度佛教得到了空前的壮大。阿育王年轻的时候,国王暴病而死,阿育王最终靠着自己的谋略和...

为什么乔治五世既是英国国王又是印度皇帝?这一方式从何时开始?
答:英国鼎盛时期号称日不落帝国,统治大片疆域,即使这样也没有加冕为皇帝,每个国王仍需要教皇加冕,可能是因为基督教国家的原因。皇帝是独一无二的,最强的集权化身,教皇是没有资格为皇帝加冕的。那时候的印度实际上是殖民地,并且也不是基督教国家,皇帝应该算是荣誉称号,实际统治者叫Viceroy,即总督。

印度历史上的”孔雀王朝“,其名称是怎么来的?
答:在公元前298年的时候,皈依了印度宗教,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自己前往森林中苦行,最终依教义绝食而死。他的儿子继承了位子之后,镇压了地方的人民起义,维护了帝国的一个统一。宾头娑罗死后,其子阿育王继位,阿育王也就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个帝王,也就是孔雀王朝最为有名的一个帝王了,据佛教传说...

英国国王如何命名?
答:1801年,英国与爱尔兰签订同盟条约,成立“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当时英王乔治三世(1760—1820年在位)的头衔为“蒙上帝恩赐的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国王,信仰的保护者”。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统治时期,英国建立了庞大的殖民体系,其中包括整个印度;1876年,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

泰国国王为什么姓郑,还有个中国名字?
答:而且不仅拉玛十世,历代的泰国国王都有一个以郑为姓的中国名字……​原来,在这个拉玛王朝之前,还有一个“吞武里王朝”,这个王朝的创建者呢就是咱们中国人郑信。郑信,祖籍是广东省的一个小村子。他的祖辈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父亲名叫郑镛,那时候都比较穷,为了生计,不得已郑镛偷渡下海...

请问古印度历史上的"孔雀王朝"这个名称的来历?
答:孔雀王朝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最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造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孔雀家族而得名。阿育王在位期间,南亚次大陆除极南端一部分外,全部囊括在孔雀王朝的版图之内。首都为华氏城(今巴特那)。阿育王统治下的孔雀帝国,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阿育王本人在行政、军事、司法等方面都有绝对的权威。全国分为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