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是文言文的

作者&投稿:亥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白话文与文言文

白话文(又称语体文、俗语。),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近代的胡适曾推广用白话文。白话文在古代也有一段很漫长的历史,在宋代己有话本,明清两代也有部分白话小说,如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不过为古白话,而且白话文作品在古代文坛上只占少数,文言文在当时仍然是主流。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才取代了文言文,成为写作的主流,使文言文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白话文是相对于文言文而说的。清末开始的文体改革可以分为“新文体”、“白话文”和“大众语”三个阶段。

《狂人日记》是中国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和合本《圣经》则是第一部白话文翻译著作。

2. 为什么“说”是白话文“曰”是文言文

“曰”字,曰字我们参照《论语注疏》上的解释,这个解释非常好:“曰者,说文云词也,人 以身 也,然则曰者发于 也”,这一句话给我们解释“曰”的含义,所谓的曰就是说文云辞也,也就是说下面就要讲话了,上面有一个语气词就用曰来表示,曰和说又不一样,曰它带有一个发语词的概念,也就是说“曰”下面都是孔子的语言,就称之为“子曰”,也就是说“子曰”这两个字表明下面这段话是孔子本人讲的,我们应该有信心,就是这个“曰”的含义,但是我们在看论语的时候,往往在各别的字量上没有“字曰”这两个字,而是“孔子曰”,如果我们发现有“孔子曰”这三个字,而不是“子曰”,要懂得它编排的意义,如果我们发现的是“孔子曰”,也就告诉你,后面讲的这些话,虽然也是孔子讲的,但是记录的时候并不是一个人记的,而是几个人都记了,由于几个人记的时候,他记录出来的东西,可能不是完全相同,所以就取它的意,意思是孔子的,所以称“孔子曰”。所以对经文大家一定要搞清楚,古人对圣人的言论非常的重视,而不是随随便便的,我们知道“子曰”含义,就会对《论语》生起信心,的的确确是孔子本身的语言,如果冠以“孔子曰”,也是孔子的语言,只不过它是用意思来记载,不是原话,因为记录的人多,并不是一个人,就中和起来。但是我们在看一些传或看一些古书的时候,也经常看到一些曰字,前面也有一些人的称谓,我们怎么去判断呢?凡是我们看经书或者看传记,或者看古书,如果发现有“子曰”两个字,一定指的是孔子,因为孔子圣德昭人, 所以不须言他的姓氏,人皆尽知,所以谈到“子曰”,大家都应该懂得,指的是孔子的原话,前面冠一个“子曰”。因为中国古人非常的重视师承,所以也有一些老师的学生,老师的弟子在记录他先师的语言的时候,往往也在他老师姓氏的前面冠一个“子”字,来显示这个是他对老师的尊敬,象《春秋》的公羊传里面的“公羊子”等等,这些就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种尊敬,在姓氏前面加一个子字,在后面再加上一个子字,用这种方式来区别“子曰”两个字,所以我们看到“子曰”就看到见孔子所说的。看到“子公羊子”,也不要奇怪,这就表明他的弟子所记载的老师的言论,但如果我们所记载的不是我们自己的老师,在姓氏前面就不加子,只在后面直接加子就行了,象我们看到的“告子”,“孟子”等等,就直接在后面加一个“子”就行了,这是在论论语或古书的时候的一些常识。

“说”是白话 在白话文中用的是说,文言文用曰 ,古今的区别而已

3. 什么是文言文,什么是白话文

原发布者:杭滨

什么是文言文? (1)文言文很精彩。这当然是无疑的。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文言文。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文明历史还是很短的,解构或者解读传统文化还是现代化的必要,因为传统智慧的继承建立于对文言的正确解读。 (2)文言文是知识。这是对的,因为文言文已经不再是语言,它纯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识,甲骨文也是知识,那为什么就不学甲骨文呢?对了,正是因为甲骨文是更原始的文字,所以文言文是进一步学习甲骨文等等传统高级文字(学)的基础。 (3)文言文也是技巧。汉语的表述、描绘、组合、转变、喻式、铺比、推演……在思想的表达上充分承载了汉文明的风格。掌握文言文物理结构,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比较精深,对新汉语的构造将有“法”可依。 (4)“文言文”是“白话文”的相对。这个词的结构是这样的:文言-文。第一个“文”是“文字”,“言”是语言。“文言”则指“文字化了的语言”。它说明两层意思:其一,指明文言文本是一种语言;其二,这个语言后来被文字化了。“被文字化了”的语言也有两重含义:其一,可以有语言但没有文字的文化,比如大多数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二,语言功能退出生活,以文字的形式成为历史。 “文言文”的字面意思,应该是:被文字化了的语言的一种文体。后面那个“文”指文体。 (5)那么文言文除了在考古研究之外,还有什么“前途”吗?或者说,还会有什么生活的应用价值?我想是有的。在传统形式的生活淡化出现



~

[文言与古文 古文和文言文的区别]古文与文言文的区别
答:“文言文和白话,实物是古已有之,名称却是近几十年来才流行的。 ”两者都是书面语,不同的是文言文的意思是只见于文而不口说的语言。 白话,白是说,话是所说,总的意思是口说的语言可见,同口语的亲疏远近是文言和白话最大的区别。 但事实上,文言同口语的关系也是相当密切的,只不过是所谓的口语标准不同而已。

古代时期古人说的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
答:文言文跟白话文的区别那么使用白话文的话,就很难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事情表达完整,因此为了能够达到一个言简意赅的效果,就会使用文言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像写古诗,都是会使用文言文,使用文言文来写这些诗,也会给人一种别有意境的感觉。这是在最早时期,大部分的人都会使用白话文,但古代时期...

古人都讲文言文,那白话文是什么时候成为主流的?
答:古代人不把自己的话叫文言文,后来为了区分于白话文才出现这个说法。古代语言也有所区分,一种是专门写文章用的语言,注重典故、对仗工整等等,精简却能表述意思。文言文多是用来指这一种话。另外一种是平时交流的语言,重在交流,不管人有没上过学校,都会讲的话。这个时候以文言文为主流语言,发展...

古代人们都是用文言文交流吗?白话文是怎么兴起的?
答:唐代出现白话文,宋朝彻底使用白话文 到了唐代的时候,唐朝大部分人都用白话文。其中都归功于唐朝的佛教。毕竟唐朝的佛教都是由那些没有文化的老百姓所信仰。而他们为了传播佛教,所以只能使用白话文。到了宋朝的时候几乎和文言文直接脱轨,就连大诗人,有文采的人都不一定能用文言文来表达自己所说的话...

为什么古代人说话时是白话,写文章时是文言文?
答:首先你要看懂那些“之乎者也”是啥,胡适先生他们那批人搞新文化运动推广白话文,就是为了消除人民与书本间的距离,文章都用大白话来写,老板姓都看懂书上说的是啥,才能破除蒙昧,提高全中国的知识水平,降低文盲!还有就是,因为文言是古代读书人写文章时用的,所以叫文言,那些文章叫做文言文....

关于文言文的起源
答:1. 文言文的由来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因此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并且不使用标点,在“白话文运动”之前,除了白话文小说外的文章均是由文言体写成,包含了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特色 文言文的特色如下:言文分离、历久不变、行文简练、古奥难懂。

文言文什么文体
答:文言文的特色有: 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文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

文言文是古汉语的白话吗
答:古文(也称文言文)是指春秋战国及其以前古书上的文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把古文与大篆相提并论,说古文是史籀以前的文字的通称。3. 古人说文言文,还是白话文 中国语言大概分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西周到西晋,这个时期中国人说的话称为雅言,...

今天的文言文真的是古人所用的文体吗?古人如何交流?
答:关于这个问题,有几个重点,大家常说白话文、文言文。由于信息的误导,很多人以为现在的叫白话文,古代的是文言文。所以好奇为啥不一样。其实这里有个误区。可以简单地理解白话文是口头语言、文言文是书面语言。这就是说在古代,说话时候还是白话文的,但是当需要书面沟通的时候就是文言文了。出现这种差别...

古汉语和文言文有什么区别
答: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还有文言和白话两个系统.古代汉语要研究的主要不是古白话,而是文言文.什么是古白话呢?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古白话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