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的修为境界怎么划分? 问:禅定可分为几种?境界有何差别?

作者&投稿:第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修持佛法非常讲究戒定慧三无漏,任何法门皆不离此三字要诀,一切法门的修持都是从持戒入手,如果一个佛教徒连这最基本的戒都不愿去持的话,那是不可能有所成就而做到离苦得乐的。所以戒是三无漏学的首要条件,因持戒而去除身口意三业得清净继而修定,我们平时有由于无明造作,心念相对比较杂乱,而这散乱的心使我们很难在遇事时冷静观察,心念容易随境转而生起贪、嗔、痴、慢、疑等业障,在此心境下,很难有能力冷静地分析观察事物之本性,所以我们一定要首持戒而后修定,有了这定心,我们就比较容易深入分析观察到事物的真相,而这能深入分析观察到事物真相的能力就是智慧。因此,三无漏学是修行的次第,有一定的次序,因戒而定,有定生慧,这就是修行的次第。

什么是禅定呢?

禅定是由梵语翻译过来的,译间为禅那就是静虑的意思,静虑——就是把心定下来,冷静地分析观察思考问题。“定”——就是在观察境界时专心一致,摄住散乱的心念专注一念上;“观”——既是作这种行观。修持禅定者都不离“止、观”二字,只有在此二字上下功夫,才能入于正定之中。佛教把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在欲界居住之众生都有无穷尽的贪欲;而色界、无色界境界是要靠修禅定才能进入的。

而我们要想进入色界、无色界就得靠修行来完成,在进入四禅八定乃至灭尽定前,我们必须要经过一些在欲界的基本训练,要经历粗心定、细心定,欲界定、未来禅等四个过程,才能真正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灭尽定的过程。下面我们来具体讲解一下这四禅八定的修持次第和心境:

粗心定:

开始学禅住者,心相对比较散乱,杂念较多,很难使自己静下来;而由于姿势不端正而引起腰酸背痛;而由于长期处在精神肌肉紧张状态下,坐不多久就发生腿酸、麻、胀、痛体症,呼吸不够顺畅,胸闷等现象,而难于持久。所以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我们要用有效的具体方法来摄住我们原本散乱的心念,调整原本不端正的姿势,理顺我们呼吸状况;具体方法有观心法、观息法、参话头等方法,使我们原本散乱的心念收回来,这样心念慢慢地就会变的很细微了,慢慢地通过调整,把原本不端正的身姿调整端正了,通过这些方法,把原本不顺畅的呼吸顺畅起来,而达到这状态就说明你已经到了粗心定了。当然,进入粗心定并不代表已经达到无念的状态,只是比原来的念要少的多了,只是念比原来要细微些了;身体也已经端正了,肌肉也处于相对的松驰状态了;而呼吸自然也比较顺畅了,但是呼吸还远远不够细长;心念摄住了,只是杂念少了,不再会胡思乱想了,但是念还是有的,还是通过我们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断产生。

细心定:

当你进入细心定后,你的心念已经很细微了,身体也能自然平衡端正了,久坐也不会再腰酸背痛或是感到疲倦了。大多数学过打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经验体会,那就是当坐了半小时或是一小时后,就会感到身体很疲倦,那就是因为你还没有进入粗心定,如是你进入了细心定后,就不会有这感受了。当你在进入粗心定再入细心定后,身体姿势就会自然调整的端正,而久住不会有感疲倦。如果你继续禅坐,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中,那就是进入真正的欲界定。

欲界定:

在粗心定和细心定时,我们还得用念来控制妄念的产生,而进入欲界定后,就不必加以控制,妄念自然不会再产生,而且这时的心念也处在相对平静的状态,不必再加以调整和控制。进入欲界定后,我们就可以整天打坐,一点也不产生会心浮气燥情况,不会再有任何的疲倦感了,而呼吸处在相当细微久长的状态。

未来禅:

在进入欲界定后,如你继续精进禅修下去的话,到达某一天,你会忽然发现,你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了,感觉整个身心不见了,这只是一种禅坐时的感觉,并不是你真的身体不见了,当然,如是你出定,还是有这具色身的存在,这只是在禅坐时的一种感知上的感觉。如是说你到了这一步,那你的身体阴阳基本上处在平衡状态,不会因阴阳失调而生病。因此,我们如要得到一个健康的身体,就要通过修持太到这一未禅定才能做到无病而健康。

讲到这儿,有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的,有些人,在修练静坐禅修时,会进入一种昏睡状态,一但入静马上显现出一种昏昏欲睡的状态来,也可称着痴业障显现的状态,往往以为自己进入了这“未来禅定”,这不能称之为“未来禅定”,这种状态称之为“枯定”或是痴来显现,如要进入“未来禅”或称为“未来禅定”,对一般人来说,一定是经历过“欲界定”,而要进入“欲界定”那一定是经历了“细心定”的修持过程,而在进入“细心定”前是一定会经历“粗心定”修持训练过程,这是一个修持禅定的次第次序。修行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的,它必须是经过严格次序的训练才能一步步地达到。

而前面这四个定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禅定,它们只是在修持禅定前,为进入修持禅定而所做的准备工作,如是没有前面的基础准备工作,那是不可能进入真正的禅定修持的。而真正的禅定修持是从初禅开始,有初禅进入二禅、三禅、四禅,只有进入了初禅,才算是真正进入禅定修持了,而未来禅还是是停留在欲界定中,而当你进入初禅的过程就是出离欲界的修持过程。下面我们来讨论简说一下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心境情况:

初禅:

当一个人在进入欲界最后一定未来禅定时,继续修持下去,就是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达到相当精深的情况下,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再次地动了起来。这动的感觉因人而宜,大约有不同的八种感受,那就是“冷、暧、动、痒、涩、滑、轻、重”等,最常见的就是身体轻微时动了起来,到达这状态,说明他已经进入初禅了,他的心境已经出离了欲界。

从未来禅在进入初禅是有个过程的,在准备进入初禅前,先要静坐几天,然后在极静中,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完全消失了,这是到达了未来禅的境界,然后又在感知上感受到身体慢慢地再度动了起来,在这一瞬间会产生一种触的快乐,在身心内外感受到一种宁静舒适的乐感来。当进入初禅以后就不须分段食不食了,因为这时的行者,已经没有了鼻、舌二识,只有眼、耳、身、意四识存在。因为进入初禅后没了鼻、舌二识,所以对气味的香、臭是嗅不到的;舌头对酸、甜、苦、辣的味觉也没有。这时的他已经脱离了欲界的财、色、名、食、睡五欲。也就是说,他已经除掉了贪、嗔、痴、慢、疑这引起人们五大烦恼的根源,而这五毒就是遮盖我们慧识的障碍,当然这只是在很粗的名相上的五大障碍。

初禅的特点:

初禅有五大特点,也称之为觉、观、喜、乐、一心五支。下面我们具体地来分析一下这五大特点:

觉:觉是指我们的身体对外境的感受和心境。这时的知觉是处在初禅的境界中,并非如我们现在的欲界知觉和感受。

观:是指我们内心的观察。觉是对境界比较粗的心念感受;观是内心对境比较细的观察;

喜:内心的欢喜感觉。因为这时的我身心出离了欲界,也就是说脱离了欲界的烦恼,处在宁静舒适的境界中,故内心引起欢喜。

乐:指我们身体五根所感受到的一种快乐。就如我们经历了一天的长途奔跑,到得停下用温和的热水冲洗,把疲劳不适都冲洗一空所得到的一种舒服感时的快乐心情一样。当你进入初禅后,身体会有一种突然去除了欲界烦恼的疲劳后产生的一种无比舒服快乐的感觉。所以初禅又称之为“离欲喜乐”,意思即是因为脱离“欲界”在内心生起的喜欢和快乐的感觉。

一心:心专一念,定在境中保持不动,也可称作“心一境性”。

二禅:

当一人在初禅修持相当的基础继续精进修持,当禅定功夫更为精纯时,就会发现自己觉、观的心念很粗,(“觉”指的是你对境物的感觉;“观”就是因觉而生起的种种思想活动)。就如说吧,当你在感觉上发现在身体上产生某种变化而生起的思想活动,知它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这就是“觉”与“观”。而这时你会发现这“觉”、“观”的心念很粗,这时你会生起想把这很粗的心念舍弃了,因为你认为这也是一种烦恼,当你把这种很粗的“觉、观”舍弃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这时,的心境如止水,心念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这时一片平静、很清净的状态,也称作内静,这种内静与初禅的宁静有所区别。由于在二禅的境界中是无觉无观的,内心再也不会去作思维和判断所接触和境界,也不起语言上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作“圣默然定”。进入二禅后,无眼、耳、身识,在六识中只留下最后一识“意识”的存在。

二禅的特点:

二禅有内静、喜、乐、一心四支。下面我们具体地来分析一下这四大特点:

喜:因舍弃了很粗的“觉”、“观”和语分别,内心欢喜;

为什么说离开了语言上无有分别,其实大家可能性想一下,在我们静坐时,虽说没有发声,但并不表示没用我们平时所使用的语言来思考问题,就如上海人会用上海人平时习惯的语言表达方法来思考问题,而北京人会用北京人平时习惯用语来思考问题,外国人会用他们本国的语言习惯来思考问题,中国人会用汉语来思考问题一样,在初禅时,还是有用语言来思考问题的情况,而到了二禅就舍弃了语言的思考,因为没有了语言思考问题带来的烦恼,而感到内心的欢喜。

乐:当你进入了二禅,在身体上的安祥和内心的平静而感觉很快乐。喜与乐的差别在于身体上感受到乐后内心生起的欢喜。

一心:在这儿说的一心是指“定”,就是当你进入二禅后,把心定在二禅的境界中,保持着内心的平静或称为内静。

三禅:

当在二禅的基础上,继续精进修持,就会进入到三禅的定中,心就慢慢地远离了因喜引起的躁动,这时就进入了更深的定中,而禅定功夫更为精纯,这时就会感受到一种从所未有的乐。此定中的乐与外境都无关,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乐。初禅之乐是因离欲界而乐,故也称为“离欲喜乐”;二禅是因离开了语言的烦恼而乐,故称为“默然喜乐”;三禅之乐可称为“离喜妙乐”。乐是前三禅所有,在三禅后就没这乐了,故三禅之乐称为人世间最后之乐,也可说人世间之乐或是人世间最乐就是在三禅了。当进入三禅后,六根就留下意识起作用了。乐:当你进入了二禅,在身体上的安祥和内心的平静而感觉很快乐。喜与乐的差别在于身体上感受到乐后内心生起的欢喜。

三禅特别点:

三禅共有舍、念、智、乐、一心五支,下面我们具体地来分析一下这五大特点:

舍:在三禅中我们舍掉了欢喜之心;

念:了了分明;

智:生起正知。“正知”指这时以真正的智慧分析观察到事物之真相;

乐:因舍离二禅中的烦恼而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快乐。因为在三禅以上不在有乐的感受了,故世间的最快乐感受就在三禅了;

一心:这时的心念定在三禅的境界中;

四禅:

当进入三禅后,行者继续精进修行,就会发现在三禅中的人间之乐还是种烦恼,因要做到心无挂碍,就得把这乐也舍弃了,这时的意念到了清净的极点,呼吸也完全停止,心念完全不动,故四禅又可称为“不动定”。从初禅至三禅,我们的心念一直是动的,当进入四禅后,心尤如明镜一般不动、清净明朗。当然心念不动了并不表示心不再起作用了,只是这时的心念只停在四禅的境界中,心只观此境而不动念称为心念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起作用。

以上四种定,都还在色界,还未能舍离色身。当然如是一个人,在进入四禅后,他所修学的一切皆可随意成就,包括修习神通,也可立刻成就,所以在四禅定中修学是最快能成就的。在这里所说的神通并非是一种大家常说的感应,而是发自内在的自发的能量和能力,故态复萌一分定就有一分神通。而神通不必专修,那不过是在学佛修行过程中的一种付产品,也是这个原因。

四禅的特点:

四禅分为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三禅特别点:下面我们具体地来分析一下这四大特点:

不苦不乐:指的是内心不再有烦恼的感受,也不会有喜欢的感受;

舍:指的是舍弃了三禅的乐;

念清净:这时已经不会再有妄念,当然起念也可以,只是全由自己作主,所以称为念清净,我们凡夫的妄念不止,随时生起无休无止,念起时无法控制和不随,自己无法作主,而达到四禅的修行者,他是不会有妄念的,而起念可随心所欲,完全受自己的指挥,自己真正做到了作主;

一心:在这儿指的是心念定在四禅定境中。

外道也可进入以上四种定中,但因无有正知正见的智慧,故只能进入“无想天”而不能再进一步,在此我就不去细说了。以上四种禅定都还没离色界,作为一个修行者如觉得有色身也是很麻烦,也想舍弃它的话,那就得修习更为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等,只有修禅定到这四定中,才能舍弃色身而带来的烦恼。下面我们来谈一下这进入无色界的四中定:

空无边处定:

对于一个行者来说,若想舍去色身他必须把各种色相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想。色想是因眼识生起;有想是由耳、鼻、舌、身生起。当我们在四禅定修持中,做“空观”,既是把色(物质)与各种欲望等“观空”,当你能达到这种空时,就可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也称作脱离色界,这时在感受上已经舍弃了色法故称色空。“空无边处定”——指的是边无沿,当进入此定后并不表示心不再起作用了,他的受、想、行、识还是在起作用,只是色法空了。

识无边处定:

当修行者在“空无边处定”境中继续修持过程中,发现在“空无边处定”中还是有空想,而有感这空想也是一种麻烦,也是一种苦,因为这时还有想的心念活动,所以他想把这空想也舍弃了。要想舍弃这种想,他就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使自己念念不离知觉心。“识无边处定”——心识产生作用时,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故称作“识无边处定”。进入此定者舍弃了“空”想后,只保持现前一念心识,而进入此定者并不是说已经完全没有想了,想还是有的,只是此时的想是非常细微非常细微的,与“空无边处定”中的“空想”要细微的多,是有区别的,在“空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作空想,而进入“识无边处定”时把这“空”想给舍弃了,而进入一种有别与“空无边处定”的细微之想,是一种心识在起作用,只是一种非常细微的想。

无所有处定:

当我们在“识无边处定”中继续修持下去时,会发现这种心识也并非自己的,而生起烦躁之,也想舍弃掉它,这时你就会进入“无所有处定”中。这时会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这种心识起作用,才是最安稳、最为快乐的。这时就会一心观这种境界,而这种观并非是“空无边处定”中的“空”想,也非“识无边处定”中的心识作用,而只是一心专注无所有境界。在这定中,只是认为已经无想了,实际上还是有的,只是此时的想比“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来的更为细微,是种非常非常细微的想,而在意识中的法尘也是无所有的法尘。

在此定中,不再作其它之想,没有心想之相,也不作分别所有之相,只是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境界之中,但是第六识还是在起作用的,只时的第六识只是集中在观察“无所有定”的境界。

非想非非想处定:

当修行者在“无所有定”中继续修持下去时,这种心念还是有感太粗,因感到心念太粗有苦,所以他要把这太粗的心念也要舍弃掉,只是的他不要一切的有、无所有,既是有想、无想都要舍弃了。因为他感到在“空无边处定”的是种“空”想;“识无边处定”的“识”想;“无所有处定”中的无想,实际上还是有很细微的想存在,只时的他,要把前“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中的有想和“无所有处定”的无想都舍弃了,这时的他要进入一种“无想”也没有“想”的境界中,这就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中还是有一种定的境界也称之为定境,而当进入“非想非非想定”后,连这定境也消失没有了。这时的他,以为第六识已经不再起作用了,其实,这时他的第六识还是有一定作用,只是因为非常细微非常之细微,他已经不知道了,而在他的第七识和第八识的心识同样地起作用。

当一个修禅者进入到四禅定中,只是暂时降服了眼、耳、鼻、舌、身五识,而并非把色身给灭掉了,当然,在进入这种定境中时,那些粗浊的烦恼当然不会生起,而在进入“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后,我们的色身也就所给带来的烦恼就不再存在了。这时的心念之想处在相当细微及非常细微的状态下,而我们的第七、第八识还是在起作用的。下面我们来谈一下灭尽定的问题。

灭尽定:

当修行者在继续修持下去时,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这个“我”存在,因此生起要舍弃这个“我”,也就是说,他要舍弃第七识执“我”的心念。(佛教讲我们有八识在起作用,前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而第七识是执着于第八识为“我”,故我们又把第七识称为末那识或称为执我识,我们的前六识因分段死亡可作暂时停顿,只要你还未解脱前,第七识去是一直在起作用,不间断地造作,念念生灭不止)。如果我们在修行过程中,能把这第七识暂时不生,也就是暂时让他不起作用,那么我们就可进入到“灭尽定”中了,而得以舍弃“执我”识,也就是第七识了。在这儿说的“灭尽”的意思就是进入此定后,可灭尽前六识及灭尽第七识“执我”识的心。而这一定唯有出得三界证得三圣果位才能进入。

“灭尽定”的特点是证得无“我”断除一切因业障引起的烦恼。但是在修行过程中,在进入“灭尽定”后,还有一些及其细微的烦恼有待降服,只有当我们在此定中,把所有的一切烦恼都断尽了,在定中证得无我,而出定后也能做到事事无我,才算是真正证得圣果。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及证得三果圣人才有能力进入灭尽定。

进入四禅只是脱离了欲界而进入色界,只有进入“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及非想非非想处定” 才是脱离色界进入到无色界,而要脱离欲界进入色界、无色界只有通过精进的修持,只有依靠禅定功夫才能进入的,所以在此我祝愿各位同修大德,在佛学修行的道路上,依靠正知正见,精进努力修持,早日脱离苦海,证得正果得渡成圣救渡众生共赴极乐。

广超法师主讲(注,收集于网络)

以去妄想的程度来划分,故金刚经言圣贤差别,在于无为。
从初禅到四禅,到灭尽定,再到涅槃、大般涅槃。

要入涅槃,先要修六度来去除一切习气,净化阿赖耶识,最后才能证得大般涅槃。

机主空虚禅主静,静空空净是禅机

断想,无解,离心,不二!

笼统江:
戒、定、慧。

禅定境界如何划分?每个境界如何修?如何判断自己在哪个境界?~

唯识学解释四禅八定境界:通俗易懂哦!
妙境法师:八识规矩颂讲义

眼耳身三二地居

  这底下又说到这个识,在三界里边的差别,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差别。
  眼耳身三,是指眼识、耳识、身识。这三个识二地居,【地是九地】,【三界里边共有九地,即九种境界】,一是五趣杂居地,二是离生喜乐地,三是定生喜乐地,四是离喜妙乐地,五是舍念清净地,六是空无边处地,七是识无边处地,八是无所有处地,九是非想非非想处地,一共是九个地。【五趣杂居地是欲界】,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这是色界四禅。後边的四个地,是无色界的四空定。

  第一个五趣杂居地,是欲界里的境界,欲界就是这个世界的众生,都是有欲的,欲界的「界」字怎麽讲,我们说世界,当然也就可以,但是在经论里边,它有一个特别的解释,一个人他不发脾气,他心里一直是很平和,你怎麽样阻挠他,他心里一样平静不动,叫做「能持自性」,能保持你自己的性格不变、不失掉。「持」就是能拿得住、不失掉。能持自性就叫做「界」。这样讲说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就是这个世界的人都是有欲的,这个「欲」把持住不变。五趣:指地狱、恶鬼、畜生、人、天。这五类的众生都是有欲的。究竟欲是什麽?什麽欲呢?在俱舍论上看,它说两种欲,一种是段食欲,一种是婬欲。

  像我们的饮食,有形段的,它有营养。吃到体内,能够滋养我们的生命,但是它还有杂质,还要排泄。【欲界天上的人,他们不排泄】,吃的东西都是营养,这是有段食欲,都要吃东西,不吃,这个生命不能存在。欲界天上的人,人间的人,三恶道的众生,都要有饮食,都有这种欲。恶鬼道是有这种欲,地狱的众生也有这种欲,而能不能吃到,有没有饮食,那又是一回事,但是有这种欲,也都是有婬欲的,所以叫做欲界。

  二是离生喜乐地。「离」就是把欲界的烦恼远离了,欲界都是有欲,其实「欲」都是烦恼的一种,众生有很多很多烦恼,但欲界这世界上的众生,众多烦恼里边,欲的烦恼是最重的,所以说是欲,其实他还有其他的瞋恚的烦恼、痴烦恼、高慢的烦恼、疑惑的烦恼、很多很多的烦恼,但是就说特别重的烦恼,这个欲,现在这个欲界的人,他感觉到欲是苦恼,他想要离欲,这就要坐禅,修不净观,数息观或修念佛三昧也好,把欲界的欲远离,这件事要经过欲界定,未到地定,进步到初禅的时候叫做「离生喜乐定」。

  欲界定也是不容易成就的,未到地定,也是很难的,要是得到未到地定,得初禅还是容易的,在天台智者大师摩诃止观里,有两句话,即「事障未来,性障根本」。事障未来,就是事能障碍你成就未到地定。性障根本,就是性能障碍你得离生喜乐地,得初禅。「根本」就指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个禅都是根本禅,指初禅来说,性障根本。

  「事」指身体说,身体的事怎麽会障「未到地定」,未到地,就是你成就了「奢摩他」,成就了三昧,但是根本三昧,根本初禅还没来,所以就叫做未到地定,现在的境界比一般的静坐情况已进了一步,但还没有成就初禅。什麽是未到地定的障碍,就是这个身体,静坐的时候,不管坐得怎麽好,【若还感觉到有身体的存在,那就还没到「未到地定」】。要是心里面一念不生,明静不动,一坐七天,【但是还感觉有身体的存在】,也还没得未到地定,所以叫事障未来。

  若忽然间有一天,或者是白天,或者是夜间,静坐时感觉身体没有了,空了,好像虚空一样,就是【未到地定成就了,这个时候有轻安乐】,未到地定还没有得初禅,因为「性障根本」,「性」还是障碍,「性」是什麽呢?就是还有欲,得到未到地定,若能坐七天都不用放腿子,或者是更多的时间,或者有种种灵感,如果佛法没有多学习,就感觉自己有神通,但其实也没有。

  其实初禅还没得到,就是因为心里面还有欲,心里面还有欲,有的时候还会有瞋心,也会有高慢心,这个时候还没得初禅,还要努力静坐,努力修行,修行到有一天,这欲心没有了,其实这就要修不净观,把欲心破除去。

  这时静坐的境界又进了一步,就是又有了身体,未到地定时,身体没有了,【这时候又有了身体,这身体如云如影的样子,此时有更殊胜的轻安乐出现,这时候是初禅】。初禅离生喜乐地,远离了欲界的烦恼,这时候就生出来喜乐,只是说个喜乐,前面还有寻伺,寻伺在鸠摩罗什法师译作觉观,【初禅里有寻伺喜乐,五样事情】。

  寻伺就是来对治欲界烦恼的正忆念,对治欲界贪烦恼的这些法门,修数息观也是在内。寻和伺的不同,就是粗细的不同,【伺是微细的,寻是概略性的观察】,觉观和寻伺的意思是一样,因为有这样子的正忆念,把欲界烦恼对治熄灭了、破除去了。破除去以後,身体就有变化,成功了,心里面特别的欢喜,人就是少睡觉、少吃饭,把所有的事情都停下来,专心的静坐,要求得禅定,忽然间成功了,心里会特别的欢喜。

  乐就是轻安乐,轻安乐是怎麽一回事呢?我们人是欲界的人,我们身体里边,地水火风是欲界的物质,但是长期不断的精进用功,得到色界定的时候,就是【色界的地水火风出来了,到现在欲界身体里边来,那色界天的地水火风和欲界的地水火风一接触,就有了快乐】。

我们人身有病,如身体生个疮,生疮这地方流脓流血就痛,这流脓流血的疮也是地水火风,但是因有罪过的关系,使令人痛苦,但是由长期修止观、静坐,成功了。把色界的地水火风引来到身体里面,不感觉痛,而是感觉非常快乐,都是地水火风,但作用不同,感觉不同,虽然有寻伺喜乐,但内心还是寂静的,心安住在一个境界上,明静不动,相续不断的明静不动,这是离生喜乐地。

  因远离了,熄灭了欲界的烦恼,欲界的烦恼也就不活动,烦恼的种子还是存在,因没得到圣道,烦恼是不能断的,一定要见到无为法,才能断烦恼,只是修定,而不修般若的智慧,是不能得圣道,由定的力量使欲界的烦恼不活动,这叫做离生喜乐地。

  第二个定生喜乐地,我们没得定的人,假设欢喜静坐的人,不要说是得到色界初禅,若得到欲界定,心里面都感觉到非常欢喜的,要是得到未到地定,得到初禅离生喜乐定,那还了得。

  得了定的人,多数是有高慢心的,原来高慢心可能不大,得了定以後,高慢心就大起来,但是已经得定的人,要长期不断的入定,不能说得定以後,隔七天才入定,那是不行的,【要天天入定,定就不容易失掉】。

  常常入定,他的想法,和我们修静坐还没成功的人不同,有什麽不同呢?他对寻伺这件事,感觉到很苦,所以他就想办法对治,要把寻伺去掉,【他一静坐下来,要用寻伺,然後才能喜乐】,他不高兴寻伺,就想办法破寻伺,一静下来,心里就思惟寻伺的过患,来破坏它。

  如师父收徒弟,徒弟不守规矩,师父就诃斥他,类似这样子,当然也不是昼夜六时一直诃斥,静坐时心里诃斥觉观也是意思意思,这寻伺就不起了,寻伺不起了,这个时候叫什麽名字呢?叫做内等静。

定生喜乐地,就是把初禅的寻伺破坏了,不断的静坐,入初禅时去诃斥寻伺的过失,这样子忽然有一天,【寻伺不起了,即「内等静」,定生喜乐地就出现了】。

  内等静,这句话怎麽讲呢?「等」是前一念和後一念相等,前一念,後一念,这个心刹那刹那相续下来,我们没得定的人,前一刹那视为一件事,後一刹那又视为别的事。得定的人,一刹那,一刹那都是平等的,都是一样,就是【心一境性,没有寻伺的分别】,所以叫做「内等」。

  「静」是信的意思,信以诚敬为意,如水很混浊,但不动摇它,水就慢慢澄清了,我们内心没有信的时候,心里是混浊的,有了信心时,心里是清净的,所以信是清净的意思,这里边表示什麽意思呢?

  就是静坐的人,还没得初禅的时候,他心里总是疑惑自己能不能得到初禅,当有一天忽然得到了,就有了信心我能得到初禅,我已得到初禅,就有了信心。这是什麽意思呢?因为我们没有得到禅定的人,还有欲的人,欲的烦恼是很难除断的,很难把欲去除,所以自己没有信心得初禅,忽然间得到初禅,欲虽然难断,我是把它断了,已得初禅,已有了信心,这叫【离散必染】。

  这个「染」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我们散乱心的人有欲,是一种染污,得到禅定以後,【对於定的境界也有爱着心,这也是个染】。得到初禅的人,他有了信心,欲是很难断的,但是还是能断,有了信心,得到初禅以後,感觉非常欢喜,很爱着这个境界,爱着久了,【又感觉这寻伺不对劲,我有没有信心把寻伺除去呢】?又是不决定。

  得到二禅的时候,初禅不对劲的地方,我也能把它去掉,又增加了信心,对定的染也能把它去掉,所以又增加了信心,这时候叫做静,「内等静」。「静」就表示信心的意思。「内等」就表示把初禅的寻伺除去了,内心里更深刻的寂静,就是定力又加深了,这个时候,也是有喜有乐,而这喜乐当然比初禅的喜乐更殊胜,这叫做定生喜乐地,因得二禅的定,所引生出来的喜乐。这和初禅不同,可是得了二禅以後,这个喜,当然是人之常情,做了一件事成功了,心里面就欢喜,但是得到定的人的欢喜,也不是一般人的欢喜能比得上,他的乐也不是一般人的欲乐能比得上,可是时间久了,又不欢喜这个喜,不欢喜,所以他又想办法修三禅。

  三禅里边有五样功德,第一就是「舍」。把二禅里边的「喜」弃舍了,不要了,他也是在入了定以後,诃斥喜的不对劲,这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去掉的,所以这里面加个「舍」。正念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不忘」,常在定里边明明了了的去掉这个喜,叫喜不要出来,不要欢喜,这是正念。

  「正知」是什麽呢?有时失掉正念,喜又出来了,喜又出来时,要知道,要觉悟,要去掉,所以叫做正知,成功了,这时有极殊胜的乐。

  这个乐,在大智度论上,瑜伽师地论上也是说到,就是在三界里边,这个乐,它是最第一的,没有其他的乐能赶得上它,最殊胜的。【第三禅的乐是最殊胜的】,虽然是乐,心里还是定的,安住在一个境界上,相续、明静不动,这就是三禅的境界,三禅就是把这个喜不要了,叫做【离喜妙乐地】,把二禅的喜去掉了,得到不可思议的妙乐,这叫做第三禅离喜妙乐地。

  四禅叫做舍清净地,舍念清净地怎麽讲呢?就是三禅的乐,虽然是特别的殊胜微妙,但是久了,他心里面也厌烦,日久生厌,厌烦这个乐,那麽就要想办法去掉它,这就开始了四禅舍念清净地,要长时入三禅的定里边,诃斥这个乐,弃舍它,所以叫做「舍」。

  「念」就是这件事要明明了了的不忘。不忘这件事|要把乐去掉,经过长时期的用功,後来成功了,成功了以後,这第四禅的人心里面的境界,就是不苦也不乐。

  「不苦不乐」这句话怎麽讲呢?本来在初禅的时候,就没有忧愁,忧愁是从那里来的呢?就是从欲来,我们欲界的人因有欲,有欲就有忧,得到初禅以後,就没有欲了,因欲而生的忧也没有了。因有欲,也就有苦,有苦恼,要是得到初禅离欲了,就没有苦了,但是就得初禅的时候,不说没有苦,要得二禅的时候,才说没有苦,大毘婆沙论上的解释,为什麽要这样说呢?因为对治熄灭欲界因欲而有的苦,谁有这样的力量呢?是初禅,初禅能够熄灭欲界的欲,苦也没有了,初禅是能对治的,欲界的苦是所对治的。

  得到初禅,就没有欲界的苦,【但这能对治的初禅还在,要超过初禅,对欲界之苦,距离也就更远了,所以这时後,才说没有苦】,这是第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得禅定的人,他不欢喜出入息的事情,得禅定的人,他在那里坐下来,他不欢喜出入息,但还有出入息,还不能够停下来,尽管是得到禅定的人,他的息是慢的,还是有。有息,他还是不欢喜,有出入息他感觉到是苦。【【得了四禅以後,没有出入息了,出入息停下来,所以叫做不苦】】,【【三禅的乐也取消了,所以叫不苦不乐】】,这是第四禅,有「舍」、有「念」、有「不苦不乐」,这时候禅定特别深了。

佛说在四禅八定里边,站在佛法的立场来说,这第四禅最好,【【佛是在第四禅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就是因为第四禅是最合适的,比初禅、二禅、三禅好,也比无色界的四空天好,四空天虽然它的定力很深,但是修学圣道来说,它还不如第四禅来得好。【【所以第四禅对佛教徒来说,是最尊贵、最宝贵】】。

  第四禅这个时候,没有八种扰乱的事,也就是没有八种灾害的事,就是没有忧苦、没有喜乐、没有出息、没有入息、也没有寻伺。这八种事情都没有了,所以称第四禅叫「不动定」,它是最殊胜的一种定,这叫做舍念清净地,舍清净、念清净、最殊胜、最清净的定。

  五趣杂居地、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五趣杂居地,在杂居地居住的人都是有欲的人,後边的离生喜乐地到舍念清净地,这四个地是色界天的四禅,四禅中的舍念清净地,是最好的一个地方。

  在初禅的时候,虽然禅定很好,但是有寻有伺的鼓动,第二禅有欢喜的鼓动,也不是太好,第三禅因为有极殊胜的乐,也使令有这样禅的人,心里面有了厌烦心。当然也有的人得到这样的禅定,就为乐所迷,没有厌烦心。

  要是佛教徒得到三禅,心情会不同,因为他的目的是要得圣道,有这样的乐,对於他得圣道也会有障碍,所以他就破除这个乐,去成就第四禅舍念清净地。成就了四禅以後,他的内心没有寻伺、喜乐,没有出入息,没有忧苦,没有这麽多扰乱的事,他的内心非常的清净,也非常的寂静。

  在寒山诗上面有一个颂说: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这是寒山大师写出来他内心的境界。
  「吾心似秋月」,寒山大师在浙江天台山上修行,修行到这麽一个程度,心就像秋天的明月似的,秋天的时候,天空明净,这时月亮的圆满光明比夏天好得多,所以用秋月来形容。
  「碧潭清皎洁」,又举出一个比喻,心像秋天的月亮那麽圆满光明,又像碧绿的深潭那样清净皎洁,一尘不染。
  「无物堪比伦」,没有什麽东西可以比得上他内心的清净光明。
  「教我如何说」,这样光明清净的心,教我如何为别人讲呢?

  我读弘一律师年谱,上面记载一件事,就是郭沫若先生托人向弘一律师请求给他写字,弘一律师就是写这首诗给郭沫若先生,当然弘一律师他的内心可能另有个用意,因为郭沫若是个左派唯物主义者,弘一律师写这首诗:「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这首诗是赞叹心的光明的重要,物是不能比的。

  在修行人来说,能够从欲界定,经过未到地定、到色界定、到第四禅,这时他内心没有八种扰乱的事情,特别的清净,又特别的寂静,也可以说一念不生了。但是这种境界要是站在圣人的立场来看,是什麽呢?四禅舍念清净虽然是很高了,但是还是凡夫的境界,并不是圣人,所以虽然是很好,但是美中不足,就是【还没有佛法的诸法实相的智慧,所以他还是凡夫】。

  如果他想要得圣道,在舍念清净地里边,【修四念处观、修诸法实相观,那就很容易得无生法忍】。

  下边还有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这四个地是无色界的境界,但是在人间修定的人,可以修成这四种定的,就是他在舍念清净地里边,长期的入定,时间久了,就有变化。【他感觉到地水火风这个身体不太好,就想要破除去】,他就在舍念清净地里边作观,观这个身体是空的,但是这种观法,不是佛法里边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观法,是另一种方便,是怎样一种观法呢?

  在乡村里边有种器具叫「箩」,它是用一种东西织成,有横,有竖,有孔,他就从那里得到一种智慧,观察他的身体,【这毛孔扩大,地水火风生理组织渐渐减少,空渐渐扩大,渐渐的就不见有身体】,只是看见虚空,他的内心不念一切的色法,不再思念一切色法,【对於色的爱着完全没有了】。他原来就是厌烦身体的形象的,所以他就用这样的空,常常的观,就把身体不见了,当然这种观法,就是观一个时期,然後修「奢摩他」,修「奢摩他」一个时期後再修观,逐渐的就成就了空无边处地,就是得到空无边处定。

得到空无边处定以後,时间久了,他又不欢喜了,所以【放弃了以空为所缘境】。就观察我们的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观察这个识有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无量无边,叫识无边处地,观察久了,他就成就了识无边处定。成就了识无边处定之後,时间久了,他又不欢喜了,【感觉到观察空、观察识,都是心有所缘】,他现在就放弃了,也不观察空,也不观察识,而【观无所有,以无所有为所缘境】,时间久了,他就成就了这个定,叫无所有处地。

  观这一「无所有」为所缘境,这样久了,他又不欢喜这个境界。【观空无边,观识无边,都是有想】,【观无所有可以说无想】,现在又不高兴有想、无想。所以观非有想,非无想,【他就破有想,也破无想】,时间久了,他的定力更进一步,就住在非有想非无想这里,就叫做非有想非无想处地。

这个非有想非无想,怎麽样解释呢?他在无所有处地的时候,他想进一步修非想非非想处定的时候,他要破这个无所有处地,破这个无所有处地的时候,他发觉了一件事,就是「缘无所有的」这个是谁?虽然【以无所有为所缘境】,但是【还有能缘的心】,这个心是最微细,最寂静的地方,不是那麽样粗显。

  因为这个能缘无所有的心,非常的微细,不是那麽明胜,【明了的力量不是那麽强,那麽明显殊胜,所以叫「非有想」】,它本身非常微细,叫做昧劣,有个昧劣想,所以叫「非无想」,是有想,不过是特别微细,不那麽粗显,所以叫「非有想」有微细的想,所以叫「非无想」。如果不是佛教徒,他成就这非想非非想处定,他认为世间上这个定是最高的,这就是涅槃了。

  在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解释这「非有想非无想定」,其中有一句话:真身不灭,就是那一念微细的想。

  「真身不灭」换一句话来说,就是「我」,是「真我」,真我是常住不灭的,以前没得这个定,在欲界的时候,为种种的欲,种种的苦恼所困,离开了欲,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处,又种种的虚妄分别所困,现在成就非有想非无想定的时候,真我出现了,这是涅槃的境界,外道就是这样思想。

  若是佛教徒,他观察非有想非无想,还是苦、空、无常、无我的境界,用这种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去观察它,也能破除去,就得「灭尽定」,那就是阿罗汉果。这是九地,三界分成九地,我刚才说阿罗汉,那是圣人了,现在这个文,是指凡夫说,凡夫这个九地。

  说「耳鼻身三二地居」,就是眼识、耳识、身识,这三个识,在三界九地里边是怎样情形呢?

  【【「二地居」,就是第一个「五趣杂居地」及第二个「离生喜乐地」,这两个地有眼识、有耳识、有身识】】,就只有第六识。

  这只提眼识、耳识、身识三个识。鼻识、舌识没有提。鼻识、舌识只在五趣杂居地里边有,有欲的人的世界。眼、耳、鼻、舌、身这五个识都有的,要到了离生喜乐地,得到【【初禅以上的境界,鼻识、舌识也不活动了,没有了】】。为什麽鼻识、舌识没有了?

  因为鼻识、舌识,它的对象是什麽呢?就是段食,鼻所缘的香,或者是好香,或者是恶香,舌识所缘的酸甜苦辣的味,这都属於段食之内,到了【【色界天上去的人,得到这种定的人,他们是禅悦为食,不需要有段食,没有所缘的境,能缘的识就不活动了,就不生起】】。

这个眼识、耳识、身识在初禅还是有,在离生喜乐地它还是有作用的,在【【二禅天以上,这五个识都不动了,只是第六识】】,所以叫做:眼耳身三二地居。

禅者梵语为禅那(dhyana),华译为静虑,或正定之义。禅的分类千差万别,广说不尽,今略提三种,供给诸位大德共参研:一.世间禅:就是一般民间或修心养性之士,为了炼丹炼气,让身体得到健康安泰为主,如社会上的瑜珈术、静坐、数息调气、打坐、冥观、或于大树下吸取树之灵气之说,乃至于日月之下静观打坐,不分日夜,为吸取日月精英,这一连串的民间修炼之士,无非顾及身体之精气神,能延年益寿为宗,旨多少亦能有点精神的统一,达到身心的安康与舒适,甚至有疗治与感应之事迹,如此的行法,佛门称之为世间禅,这些与开悟见性毫无相关,尚有一遥远距离!二.四禅八定及四空定:四禅是色界的四种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境界;八定是色界的四禅与无色界的四无色定,称之为八定,这是三界中的色界与无色界所有的禅定,尚未出离三界,亦有生死轮回,仅是禅定所维系,禅定若尽,则随业又漂流投生他道,此四禅的境界,固然远此前面世间禅来得殊胜,胜过百千万倍之禅悦,但尚未究竟,亦非佛门弟子所依所归之处。初禅的境界,有三天: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等二天,此三天已不须段食,故无鼻舌二识,惟有乐受与眼耳身三受相应,喜受与意识相应。二禅的境界,有三天: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即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等三天,此三天无前五识,仅有意识,因之惟有喜舍二受,与意识相应。三禅的境界,有三天:安稳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即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等三天,此三天识受皆与二禅略同,但意识怡悦之相,较为净妙。四禅的境界,有九天:前五识俱无,亦无喜受,仅有舍受,与意识相应,名为四禅。即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等九天。根据大涅槃经所说:初禅天人,因他们心中粗细的思想,所以外面有火灾;二禅天人,他们对于禅定,生喜乐心,所以外面有水灾;三禅天人,他们呼吸粗重,所以外面有风灾;惟独第四禅,所有内外过患,一切均无,所以诸灾不能到达那里。以上是详细介绍四禅的境界,现在介绍四空定,又名四无色定,何谓四空定?分别如下:空无边处定:是修行人心想出离患难重重的色(色蕴物质)的牢笼,于是舍色想而缘无边的虚空,做到心与空无边相应。识无边处定:是行人又厌弃外在的虚空,于是舍虚空而缘内在的识,做到心与识无边相应。无所有处定:是行人又厌弃其识,而观心识无所有,做到心与无所有相应。非想非非想处定:是无粗想(非想),又非无细想(非非想),做到如痴如醉,无所爱乐清净无为的境界。以上就是所谓四空定,依此定而修,必感召生于四空处天,因为此四空处的众生,于五蕴中无色蕴,只有受想行的四蕴,亦无物质的色身,而只有微妙的精神存在,亦无依报的国土宫殿,故名无色界,或四空处;无色界的四空天尚未解脱三界,故其禅定亦未究竟圆满,禅定若尽,亦有堕落之日,并非佛弟子所依所归,应该更上一层楼,以求解脱,共证菩提。三.出世间禅:如声闻、缘觉、菩萨、佛、四圣皆已出世解脱的圣者,其禅名为出世间禅,即已出三界之禅定,其中以佛之禅定最尊最上,最究竟、最圆满。

小说的境界划分是什么?
答:5、永生:(当天地崩塌,天人五衰之时,永生之门就会出现,永生之门出现之时,就是得成永生之时)境界分为:后天生灵,先天生灵,紫府修士,万象真人,元神道人,返虚地仙,金丹天仙(返虚神魔),纯阳真仙(天神),大罗道祖(真神),祖仙(祖神),混沌仙人(世界神),生死道君(道君有1、2、3...

修炼等级是怎样的?
答:到了出窍期,就能元神出窍神游天外了;而到了分神期,能利自己神识分成多份同时运用;合体期就是元婴和肉身合一,达到完全合一的时候,身体能够支持瞬移了,就意味着要进入下一个境界——大乘了。修至大乘肉身不灭,神体纯净,炉火纯青,巩固修为,累积力量,准备渡劫;渡劫期,修真者修行路上最大的一道...

修真分为几个等级?
答:神界、妖界、魔界和鬼界(冥界)的必经特殊界面。修真者根据自己修真功法的不同而飞升到不同的界面。2、修真丹药:洗髓丹、筑基丹、结金丹、结婴丹、化神丹、合体丹、渡劫丹(常见丹药)。一般分为下品、中品、上品和极品丹药。丹药有突破瓶颈的、增加修为的、恢复法力的、疗伤的、特殊攻击的和毒药。

修炼境界划分
答:武侠:传统武侠:一般分为后天和先天,再是破碎虚空!后天分不入流,三流,二流,和一流;先天分初境,小成,中境,大成,圆满 现代国术:一般分为明劲,暗劲,化劲,再抱坐金丹圆满了 修真:古典修真:分为四个阶段,每阶段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 第一阶段,引气入体。引天地元气淬炼肉身,...

修炼境界划分为哪些?
答:境界划分:一、凡人修炼者 1、采气 2、内养 3、准宗师 4、宗师 5、大宗师 二、超凡修炼者 1、人世间(1-15段)2、逍遥游(1-15段)3、养生主(1-15段)4、羽化仙(1-15段)5、幕天(1-12段,异人)6、御道 超凡修炼者说明:达到超凡才是真正的修炼者。超凡有数个“大境界”,每个大...

武侠小说的修为等级怎么分的
答:人族创造了自己的武道修炼一途。后天、先天相当于炼气,宗师、大宗师相当于筑基,后面3个境界分别相当于金丹、元婴、化神。习武之人的最高境界是武道元神,以武入道修炼出来的元神无法合道,无法渡劫成仙。②大宗师能活到200岁(比如达摩、张三丰),武道金丹强者能活到500岁。③还有一种划分方法,“...

假期写作玄幻仙侠小说的境界设定
答:境界划分 气功九级: 养气、运气、聚气、炼气、暴气、兵气象气、化气、气宗 传奇九变:血魄变、灵魂变、虚空变、五行变、阴阳变、领域变、鬼神变、星辰变、不死变大圣九阶: 重生之阶、涅之阶、恒沙之阶、真实之阶、光王之阶、天机之阶、星神之阶、无量之阶、史诗之阶 天位九等:小天位、大天位、玄天位、...

修真的等级划分详解
答:不过这种等级设定有一个细节还是要注意,渡劫成功就是大乘期,此时你已经不能算是人了,在凡间、修真界的日子已经不多了。等自己渡劫之后,修为圆满就会被接引至仙界。如果渡劫失败,那么除却魂飞魄散之外,还是可以转修散仙的,散仙的等级根据渡劫的次数来划分。

修为等级
答:渡劫期(凡人向仙人过渡的境界,修士飞升上界以后,初掌天地法则,体内元力逐步向仙元力或仙灵力转换,失败则为渡劫修士,随岁月而消亡;转换成功,则融会贯通天地法则,可与天地同寿,是为仙)仙人没有较正统的划分体系,仅供参考,大致是:天仙境、真仙境(太乙真仙)、玄仙境(大至玄仙)、金仙境(...

修真等级分类
答:魔级:魔灵、修罗、魔将、魔帅、魔仙、魔煞、魔君、魔帝、魔尊 鬼级:鬼灵、鬼卒、鬼使、魍魉、鬼将、鬼帅、鬼仙、鬼王、鬼帝 妖级:妖兵、妖将、妖帅、妖魅、妖仙、妖王、妖君、妖帝、妖皇 神的:神兵、神使、神将、神帅、幻神、真神、神君、天尊、神帝 其中每个等级又分为:初期——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