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雪和帆的诗句

作者&投稿:雕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关于帆的古诗句

杜甫

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 【绝句六首 其六】

钱珝

帆翅初张处,云鹏怒翼同。 【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二十三】

橹①慢生轻浪,帆虚带白云。 【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六十五】

方岳

灯寒岳麓雪,帆饱湘江春。 【以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为韵送胡献叔守邵阳 其一】

刘克庄

帆出扶胥口,无山只有天。 【题江贯道山水十绝 其五】

许尚

河神屡加惠,帆借往来风。 【华亭百咏 其三十七 俞塘】

杨模

帆樯共天远,楼观与云平。 【润州】

徐俯

帆远行尽山,江长流入雾①。 【清逸楼】

丁复

帆开建业水,人上豫章台。 【送僧还洪】

萨都剌

官船南北去,帆影挂新晴。 【过高邮射阳湖杂咏 其四】

区怀瑞

帆归句亶国,惟认锦江云。 【沙头杂咏六首 其五】

张萱

江寒夜气肃,帆开江月上。。唐

杜甫

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 【绝句六首 其六】

钱珝

帆翅初张处,云鹏怒翼同。 【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二十三】

橹①慢生轻浪,帆虚带白云。 【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六十五】

方岳

灯寒岳麓雪,帆饱湘江春。 【以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为韵送胡献叔守邵阳 其一】

刘克庄

帆出扶胥口,无山只有天。 【题江贯道山水十绝 其五】

许尚

河神屡加惠,帆借往来风。 【华亭百咏 其三十七 俞塘】

杨模

帆樯共天远,楼观与云平。 【润州】

徐俯

帆远行尽山,江长流入雾①。 【清逸楼】

丁复

帆开建业水,人上豫章台。 【送僧还洪】

萨都剌

官船南北去,帆影挂新晴。 【过高邮射阳湖杂咏 其四】

区怀瑞

帆归句亶国,惟认锦江云。 【沙头杂咏六首 其五】

张萱

江寒夜气肃,帆开江月上。 【秋夜江行客有歌唐人野旷天低树江空月近人之句因用为韵 其二】

浦口灯明灭,帆前山远近。 【秋夜江行客有歌唐人野旷天低树江空月近人之句因用为韵 其九】

陈邦彦

帆影宵仍远,山容午始开。 【江上】

陈献章

张帆海上回,帆挂铁桥树。 【题扇 其二】

范汭

春水动微茫,帆前即异乡。 【晓发】

郑懋纬

鸥群飞不见,帆影望中回①。 【大通烟雨】

徐渭

不堪亭上望,帆落晚汀蒲。 【诸友画八景送马先生之安福索赋 其一 越望亭】

袁华

岚起天边雨,帆飞树杪风。 【顾玉山园池十有六咏 其四 湖光山色楼】

顾清

岸添山雨阔,帆送晓风轻。 【南村归兴十首 其二 潞渚风帆】

程敏政

帆影来无际,江声去不回。 【金山七咏 其二 妙高台】

黎民表

风隐正扬舲,帆流带夜星。 【江行 其一】

明末清初

屈大均

帆低争拂树,过我浣花亭。 【白华园作 其二】

一水细通潮,帆低屡过桥。 【弼唐村即景 其一】

唐仲冕

树梢冲雾立,帆影帖波行。 【吴江舟中 其二】

曹蔚文

帆挂清江迥,连天秋水长。 【舟中】

戴亨

江空天一色,帆影日边来。 【题画册十七首 其四】

清末民国初

曹家达

分湖望不见,帆影落空暝。 【送许盥孚归芦墟】

近现代

连横

凿破三洲路,帆樯日夕过。 【咏史一百三十首 其一十四 励节夫】

谢龙升

日夕长江上,帆樯事远征。 【江行四绝 其二】

2.关于雪景的诗句 古诗

1、无闷·催雪-清朝吴文英

霓节飞琼,鸾驾弄玉,杳隔平云弱水。倩皓鹤传书,卫姨呼起。莫待粉河凝晓,趁夜月、瑶笙飞环佩。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

2、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宋朝李煜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3、蟾宫曲·雪-唐朝薛昂夫

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

4、寿阳曲·江天暮雪-唐朝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5、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清朝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6、献仙音·吊雪香亭梅-清朝周密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共凄黯。

共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无语消魂,对斜阳、衰草泪满。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

7、望江南·燕塞雪-清朝华清淑

燕塞雪,片片大如拳。蓟上酒楼喧鼓吹,帝城车马走骈阗。羁馆独凄然。

燕塞月,缺了又还圆。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何日是归年。

8、雪诗-南北朝张孜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9、雪-南北朝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10、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清朝万俟咏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阑干。

莫把栏杆倚。一望几重烟水。何处是京华。暮云遮。

3.带帆的诗句有哪些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秃尾驴嘶小市门,侧蓬帆过古城村。——陆游《即事》

6、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

7、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韩愈《除官赴阙》

8、连天一水浸吴东,十幅帆飞二月风。——杜荀鹤《雪中别诗友》

9、石帆山下白头人,八十三回见早春。 ——陆游《晨起偶得》

10、风烟渺吴蜀,云帆转辽海。——文天祥《第一百六十五》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谭敬昭《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晴阁留诗遍,春帆载酒回。——李峤《九日应制得欢字》

帆落樽前浦,钟鸣枕上山。——杜荀鹤

骨相元非金马客,梦魂空绕石帆村。 ——陆游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4.关于赞美雾凇的诗句

关于赞美雾凇的诗句

一、

柳树结银花,松柏绽银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凇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裳窈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思与谁约?

二、

漫岭雾朦胧,欣然凝作琼.

莹莹临玉界,皓皓步天宫.

风起掀云浪,日蒸飞蜡虹.

回头看远树,景色已葱茏.

三、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扩展资料:

雾凇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记载雾凇最早的国家,千百年来,中国古代人很早就对雾凇有了许多称呼和赞美。早在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成书的《春秋》上就有关于“树稼”的记载,也有的叫“树介”,就是现在所称的“雾凇”。

宋曾巩《冬夜即事》诗 即有所载:“香消一榻氍毹暖,月澹千门雾凇寒。闻说丰年从此始,更回笼烛卷廉看。”:“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木上,旦起视之如雪,日出飘满阶庭,尤为可爱,齐人谓之雾凇。谚曰:‘雾凇重雾凇,穷汉置饭瓮。’以为丰年之兆。”宋人称“雾凇”,而“以为丰年之兆”。其观念很可能源于雾凇的古名“树稼”。

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著名的《湖心亭看雪》一文中亦有曰:“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雾凇

5.有关化雪的诗句

1、《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唐代: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译文:和煦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积雪大半已消融,解冻的路面布满泥泞,经冬的野草茁出了新芽,原野上一片青葱,马声洪亮,催促主人上路。

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

你的志向像鸿雁一样鲜明,踌躇满志,而我的心情却像悬挂在空中的旗帜般空虚。

我们原来是一起从京城到宣州任职的,此时却不能一同回去了,在这风光明媚的春日里,我只身回到京城以后,将会感到非常寂寞的。

2、《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宋代:万俟咏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阑干。

莫把栏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何处是京华。暮云遮。

译文:春天来临,南楼上的积雪已经化尽。春到来,元宵灯节期间群花也依次绽放。刚下过小雨仍有寒意,独自一人依靠着阑干思绪飘远。

不要总是依靠在阑干上,因为眺望远方也只能看到那层层叠叠的烟水。汴梁在哪里呢?被黄昏时的云霞与雾气遮住了。

3、《观猎》——唐代: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译文:狂风声里,角弓鸣响,将军狩猎渭城郊外。秋草枯黄,鹰眼更加锐利;冰雪消融,马蹄格外轻快。

转眼已过新丰市,不久又回细柳营。回头远眺射雕荒野,千里暮云平展到天边。

4、《青松》——近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译文: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

要想知道这青松有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5、《早梅》——唐代: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村路 一作:林村)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译文: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6.哪位知道有关"帆"的诗句

行路难》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充满了隐喻。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本来就有慷慨悲歌的韵味,加之诗人对自己政治追求的含蓄表达和形象描述,使诗意更加扑朔迷离。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推敲诗意,这首诗当是李白入长安求仕无路时的作品,所以既作激愤之语,亦存有“长风破浪”之志。

7.关于雪的诗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盐、尘、柳絮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雨、酥、叶、藻 “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唐·李咸用《大雪歌》?; “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

明·徐渭《梨花》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

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观雪》?; “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玉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

李白《清平乐》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妆点万家清景,普绽琼花鲜丽” “暮雪助消峭,玉尘散林塘” “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消残” “江南雪,轻素减云端”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谁剪轻琼作物华,春绕天涯,水绕天涯” “投宿侵征骑,飞雪满孤村”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杜甫 “秦城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惟第宅,所务在追游……”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春风千里动,榆塞雪方休”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柳絮因风起(谢道蕴)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

(沈佩) 年代:宋 作者:吴潜 作品:暗香 雪来比色。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

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

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回首,往事寂。

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

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

--------------------- 年代:元 作者:元无名氏 作品:八声甘州 一团春雪,抛在玉炉中煎。炎炎进火不住添。

要晓得通红无焰烟。须管莫亏折,斤两依然。

如此三千。锻炼待不摇不动,方可为禅。

全真养命,只在恁么之间。家园自有甘露泉。

要浇灌黄芽长瑞莲。 ------------------- 年代:唐 作者:朱湾 作品:长安喜雪 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

全似玉尘消更积, 半成冰片结还流。光含晓色清天苑,轻逐微风绕御楼。

平地已沾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 年代:唐 作者:卢纶 作品:出山逢耿湋 云雪离披山万里,别来曾住最高峰。

暂到人间归不得,长安陌上又相逢。 唐 焦郁 春雪 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

不分残照影,何处断鸿声。 缭绕先经塞,霏微近过城。

因风低未敛,带雨重还轻。 干吕知时泰,如膏候岁成。

小儒同品物,无以答皇明。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

关于叶的诗句有哪些
答: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 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 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 醉中对红叶 白居易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槐叶冷淘 杜甫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

关于夜景桥的诗句(描写断桥的诗句)
答:又《西湖十景》诗: 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两峰插云) 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 (三潭印月) 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断桥残雪) 夜气滃南屏,轻岚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南屏晚钟) 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文...

形容气温高炎热的诗句
答:与气候、天气有关的诗句 有关气候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反映了冷风过境时先刮风后降水(雪)的天气变化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反映了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正是因为气温随地势的上升而降低(地势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这一特点,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迟...

求3~5分钟的历史小故事,不要太长也不要太短,最好是关于大家熟悉的人物...
答:另一种意见认为,宋太祖的死与宋太宗无关,持此说的人引用司马光《涑水纪闻》的记载为宋太宗辩解开脱。据《涑水纪闻》记载,宋太祖驾崩后,已是四鼓时分,孝章宋后派人召太祖的四子秦王赵德芳人宫,但使者却径趋开封府召赵光义。赵光义大惊,犹豫不敢前行,经使者催促,才于雪下步行进宫。据此,太祖死时,太宗并不...

桥灯光夜景诗句
答:又《西湖十景》诗: 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两峰插云) 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 (三潭印月) 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断桥残雪) 夜气滃南屏,轻岚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南屏晚钟) 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文...

收集一些有争议由趣味性的中国古代历史故事或现象,如武则天无字碑这一类...
答:另一种意见认为,宋太祖的死与宋太宗无关,持此说的人引用司马光《涑水纪闻》的记载为宋太宗辩解开脱。据《涑水纪闻》记载,宋太祖驾崩后,已是四鼓时分,孝章宋后派人召太祖的四子秦王赵德芳人宫,但使者却径趋开封府召赵光义。赵光义大惊,犹豫不敢前行,经使者催促,才于雪下步行进宫。据此,太祖死时,太宗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