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内部是什么?

作者&投稿:迟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以下有些关于地球内部的结构是基于理论推测(主要来自地震学),因为人类目前最深只钻探到12.6公里的地下,而地心与地面距离6371公里。

地球内部由多层结构组成,位于地球中心的是地核,然后向外是地幔,最外层是地壳。

地壳

我们就生活在地壳的上方,它的厚度介于5至70公里之间,占地球质量的1%。海洋地壳较薄,主要由玄武岩组成。而大陆地壳较厚,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组成如下:氧47%;硅27%;铝8%;铁5%;钙4%;镁、钾和钠2%。

地壳可分为六大板块,它们漂浮在地幔上方。板块不断运动,它们的速度与指甲生长的速度大致相同。当这些板块相互摩擦时,就会发生地震。当板块互相碰撞时,就会形成山脉。当一个板块滑入到另一个板块之下时,就会形成深沟。

地幔

地壳的下方就是地幔,它的厚度可达2890公里,占地球体积的83%。地幔主要由富含镁和铁的硅酸盐岩组成。由于地幔温度高达上千度,足以使岩石熔化形成岩浆。压力使岩浆上浮,然后冷却,最终回落。这样的地幔对流被认为是板块运动的驱动力。

地核

地球的中心是地核,它由两部分组成——外地核与内地核。地核占地球质量的三分之一,占地球体积的16%。

外地核由液态的铁和镍组成,它的厚度约为2200公里,温度介于3700至5500摄氏度之间。内地核也由铁和镍组成,但为固态。内地核的厚度约为1200公里,温度高达5500摄氏度,与太阳表面温度相当。内地核的自转速度不同于地球的其他部分,由此可能产生了地球的磁场,能使地球抵挡宇宙射线的袭击。

尽管人类还不完全了解地球内部结构,但可以肯定的是绝无什么地心文明。


简单来说,地球内部就是岩石,越往里越是高温高压,甚至是软流层或者液态。具体来说,地球内部分有很多层,这就是常说的圈层结构。著名地球物理学家莫霍洛维奇和古登堡分别通过研究地震波发现了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由此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球最外层是地壳,薄薄的一层岩石,平均厚度是33公里。地幔是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其厚度约2850公里,是地球的主要部分。地幔之下就是地核,它是地球内部古登堡面至地心的部分,地核密度大,平均厚度约3400公里,又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和内地核三层。

科学家们认为,内核在产生地球磁场的地球动力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来自地球动力学的电磁转矩导致内核相对于地幔和地壳旋转。2005年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宋晓东等人通过研究穿过地核的地震波,证实内核处于超速旋转状态,其旋转速度要比地球表面构造板块的运动速度快3万倍。

是岩石,超过6000公里厚的岩石,大概相当于从法国巴黎到印度新德里之间的距离,不过这可是乡下直奔地心的呀。在深深的地心处,来自上层的巨大压力把富含金属的岩石挤压成固态铁。你要是能下到那里,会发现单个铁晶体就可长达几百米。想象一个巨大的煮鸡蛋,它的蛋黄只是部分凝固了,流淌的蛋黄便有点儿像地心外层的铁流。接着想下去,煮鸡蛋富于弹性的蛋白就像由较轻的岩石形成的巨大外层,这便是地球的地幔,在很深的地下,地幔的岩石很容易受热融化,但是巨大的压力使得岩石还是保持固态,或者至少是像热橡皮泥那般软乎乎的。

地球的外形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地球赤道直径约为12756千米,极直径约为12712千米,类似一个扁状的球体。赤道周长大约为80152华里,所以有 『坐地日行八万里之说』 。

地球内部有三个圈层,就像一个鸡蛋一样,也有三个圈层, 地壳是鸡蛋皮,地幔是鸡蛋清,地核是鸡蛋黄 。但地球的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

地壳是地球的表层,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

地壳是山川丘陵、江河湖泊、海洋盆地、天坑洞穴等依托之地,同时也是世间万物赖以生存之所。地壳的厚度极不均匀, 大陆 的地壳平均厚度为 35千米 ,地壳最厚的地方在我国的 青藏高原 ,约 65千米 ; 海洋 的地壳厚度只有 5~10千米 ,地壳最薄的地方是太平洋底部的 马里亚纳海沟 ,它的深度可达 11034千米 。

地壳富集着 90多种元素 ,其含量丰度依次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8种元素,它们的质量总和约占地壳总质量的 98.04% 。其中氧几乎占二分之一,硅占四分之一。硅酸盐类矿物,如长石、橄榄石、角闪石、云母等,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地壳上最古老的岩石有42.亿年 ,说明地壳的年龄最大可达 42.8亿年 。 海洋形成于35亿年前 , 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是蓝藻,由它形成的叠层石有35亿年的 历史 。

地幔位于地壳与地核之间,厚度约2865千米,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

地幔又分为 上地幔和下地幔 。由于放射元素大量集中,衰变放热,将岩石熔融,形成『 岩浆』 。所以说,在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柔软的可以流动的岩层,地质学上叫 『软流层』 ,它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岩浆房,地球上的岩浆都来源于此。下地幔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

地核位于地幔下面,它的平均厚度约3400千米。

地核还可分为外地核、内地核二层, 外地核厚度约2220千米,物质大致成液态,可流动 ; 内地核是一个直径为1250千米的球心,物质是固态的,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构成。

地核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高,估计温度在 5000 以上 ,压力超过 132万个大气压 ,密度为 每立方厘米13克 。 用实验方法推算出地幔与地核交界处的温度为3500 以上,外核与内核交界处温度约为6300 ,核心温度约为6600 。

在地球自转作用下,呈液态的外地核相对于金属固态的内地核是流动的,这就形成了 地球的磁场 。地球的磁场是一个球形罩,罩住地球,就像一个铁布衫,套在地球上, 使地球上的万物免受太阳粒子,宇宙射线的伤害 。没有了它,地球上就不会产生生命,更不会有 生命的繁衍生息 。

地球内部分四层,由外到内分别为地壳、地幔、外地核、内地核。

首先,地壳在地球的最外层,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那么 地壳 就相当于鸡蛋壳。地壳的四大组成元素为氧、硅、铝、铁。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但是海洋地壳较薄,而大陆地壳较厚,大陆地壳又可分为上层的硅铝层和下层的硅镁层。

其次,则是地幔。,幔可以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其中上地幔顶部和地壳构成岩石圈,相对较硬。而上地幔下部则是相对比较软的软流圈。而下地幔则主要由铁镁的硅酸盐类组成,因而也较硬。地幔一直延伸到地下约2900千米处!

再次则是地球外核,地球外核则是由液态的铁、钴、镍组成。 而液态的外核主要通过地震波的探测而发现。因为地震波中的横波(S波)不能在液态中传播。而根据地震记录图反推的结果,外核恰好没有横波(S波),因此地震学家推测外核是液态的!

最后则是地球的内核,内核由固态的铁组成。 这个是由丹麦女科学家莱曼女士发现的。

地球平均半径6400千米,地壳的深度一般在0-33千米,地壳和地球的关系就像蛋壳和鸡蛋,地壳只是地球最外围的薄薄一层,但对于人类来说至今连这个鸡蛋壳都没有突破,目前人类挖掘最深的垂直深度是位于卡塔尔的铝沙欣油田,深度达到了12289米,超过了苏联的科拉超深钻探12262米。

地壳的物质组成是通过地震波和人工钻探的方式了解到的,都是一些固态物质主要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也就是花岗岩层和玄武岩层,还包括一些铝铁的硅酸盐物质;海洋的地壳非常薄,厚度一般不超过10千米,内部有超镁铁质累积和构造化的菱镁矿。总的来说地壳主要是岩石和矿物质。

地幔的厚度平均在33千米到2900千米之间,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它们的物质形态和组成也有很大不同。上地幔主要是固态物质和熔融态物质的混合,科学家通过地震波在这里的传播速度,模拟出了上地幔的物质橄榄岩60%,辉石30%,其它超基性岩10%,熔融物质主要是被高温所融化的硅酸盐。下地幔物质的平均密度为5.1g/cm3,受高温高压的影响,这里的物质组成是一些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亚铁、氧化镁、氧化铝和二氧化硅。

地核的厚度是2900千米到6400千米,分为三个层次,外地核,过渡层和内地和。丹麦地震学家英格·莱曼在1936年发现,内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因为该层能够传输剪切横向地震波,因此它必须是实心金属的,并且地球在形成过程中能够沉入底部,一定具备了一定的质量,同时还能够形成地磁场,因此被锁定为铁和镍组成的致密内核。而地核的外部在地震波的反射波中显示传播速度明显变慢,外地核和过渡层有可能是熔融态或液态的物质。






地球内部

一般星球内部都是有个地核,我们地球也是如此。是不是还有人认为内部结构是空的或者有外星人驻扎呢?

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请问,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动力来自何方?)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超级地震指的是指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这一类比单位让人更加摸不着头绪)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破坏力。

地球内部组成

人类对地球内部 探索 的工具为俄罗斯的sg3钻孔,是人类第一次对地球进行钻探。该钻孔的垂直深度为12,262米,地球半径为6,371公里。 这意味着什么? 这项 探索 仅占地球直径的0.2%,因此人类不知道更深的地方是什么,地球内部都是什么结构呢?

地球的内部的组成:由内到外:地核,地幔,地壳。

中心部位-地核

地球的核心位于地球的最深处地核,其范围从地表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为3000公里。地核的主要成分是两种金属成分:铁和镍,其中铁占大多数。 整个核不是均匀,而是外部是液体,该部分是外部核。 内部是坚固的,而这部分是内部的核心。外芯的温度范围从外地幔附近的4000 C升高到内芯附近的6100 C,内芯的温度从结点处的6300 C升高到地心的6800 C 。

厚实部位-地幔

地幔是莫霍面以下和古腾堡面以上(深2885公里)的地球中间部分。 它的厚度约为2850公里,占地球总体积的82.3%,占地球总质量的67.8%,是地球的主要部分。 从整个地幔称为横向地震波的事实来看,它主要由固体物质制成。 根据地震波的次生不连续性,地幔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次级层,极限深度为650 km。

外层部位-地壳

地壳是指由岩石,地球实心圆的最外层和岩石圈的重要部分组成的固体壳。地壳是地球固体表面结构的最外层。 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公里,其中大陆地壳较厚,平均约为39至41公里。 高山和高原的地壳较厚,长达70公里。 平原和盆地的地壳相对较薄。 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得多,只有几公里厚。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厚的地方超过70公里。 赤道附近海底山谷的地壳只有1.6公里厚。 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东部深海沟中最深的地壳是世界上最薄的地壳。

如果您有其他看法,欢迎在下方讨论,谢谢!



~

排球里面是什么
答:所以排球内部是排球胆(也就是橡胶),还有空气 排球,排球(volleyball)是球类运动项目之一,球场长方形,中间隔有高网,比赛双方(每方六人)各占球场的一方,球员用手把球从网上空打来打去。排球运动使用的球,用羊皮或人造革做壳,橡胶做胆,大小和足球相似。这项运动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

高尔夫球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答:这种球也叫做双体球或两件头球,是最常用的球。 球心外面为硬橡胶或塑料,或者是用两者的混合物制成外壳,厚度约 1 毫米。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飞行距离远或抗损耗的高尔夫球均采用这一结构,是一般爱好者的最佳选择。(3) 三层球 三层球也可以叫做三件头球,是高水平球手常用的球。 在由橡胶、塑料或...

排球的构造,内部结构
答:里面是一个橡胶的球胆,就是一个气囊,外面包一层羊皮,总共18块皮子。分两种,一种是直接粘贴上去的,一种是将皮子一快一快缝合上,包在气囊上的。18块皮,向下左右前后,6个方向每边3块。没有什么空气动力学原理……不是F1……排球发飘球,球在空中之所以会飘忽,是因为发球的力完全直线通过球...

地球的结构是什么?
答:地球的结构是指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地核-外核(地核)-地幔-地壳。由外向内:地壳-地幔-外核(地核)-内核。1914年,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将两个面分别命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这两个面把地...

棒球内部填充的是什么
答:材质:硬式棒球是由软木、橡胶或者类似材料为芯,卷以丝线并由两片白色马皮或牛皮紧紧包扎并缝合而成。应用范围:硬式棒球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球,目前各项重要国际赛事与职棒比赛都是使用硬式棒球。(2)软式棒球:空心。俗称“空心球”,球心中空是它最大的特征。材质:软式棒球由橡胶制成,分为A,...

充气实心球内部结构是什么?
答:两层橡胶。最里层的橡胶包裹沙子。外层的橡胶安装有充气嘴。在两层的橡胶充气,就成了充气实心球。

地球里面是什么
答:1、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2、地核为距地表约2900公里以下的地球中心部分。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判断,地核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3、地核主要成分为铁、镍等。

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
答:地球内部包含:1、地壳 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地壳的厚度是不均匀的,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高山、平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6千米。2、地幔 地幔是介于地表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厚度将近2900千米。主要由致密...

地球里面有什么?
答:地球的内部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为地核(core)、地幔(mantle)、地壳(crust)。地球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界面,主要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推测确定 1、地壳:地壳是固体外壳,是属于地球表面的一小部分,地壳的厚度是不均匀的,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

地球的内部构造
答:地球内部可以分成好几个同心圈层。粗略地看,地球大致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3个圈层。地壳是地球外部的一层坚硬的外壳。地壳由各种岩石组成,除地表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沉积岩、风化土和海水以外,上部主要由花岗岩类的岩石组成,而下部则主要由玄武岩或辉长岩类的岩石组成。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000米,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