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的“荒原分析”有哪些内容? 《荒原》主要讲诉了哪些内容?

作者&投稿:晁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章死者的葬礼
将西方社会描绘为万物萧瑟,生机寂灭的荒原。起首几句便流露出诗人深深的痛苦和无尽的失望和悲哀。春天原本该万物复苏,生意盎然,而在诗人的笔下,现代文明的象征——伦敦却是一片枯萎的荒原。在这没有生气的栖息之所,人不生不死,虽生犹死,心中唯有幻灭和绝望,眼前的世界只泛滥着海一样的情欲。在这令人窒息的现实中充斥着庸俗卑下的人欲,死亡的阴云浓浓地罩在了西方世界的上空,人们在浑浑噩噩之中走向死亡。诗人把现实社会比作地狱,现代人视为没有灵魂的幽灵。
第二章对弈
用维吉尔的《伊尼特》、奥维德的《变形记》和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这些作品中描写的上流社会男女的淫欲和罪恶与现实低层社会卑鄙龌龊的肉体交易叠映,突出表现精神枯萎,道德堕落的现代生活。物别是《变形记》中翡绿眉拉被国王铁卢欧斯强奸杀死后变为夜莺的典故的引用,自然有力地表达了诗歌深刻的主题。对弈即争斗,象征现代人的勾心斗角,用古代的暴行和现代的罪恶相比较。艾略特认为,现代人重复着古代的人罪恶,世界放纵兽欲,人们成了丧失人性的行尸走肉,说他们“是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骨头都丢得精光。”
第三章火诫
表现伦敦这现代荒原上庸俗、肮脏、罪恶的生活:圣洁的教堂赞歌中,世界重复着铁卢的兽行;明亮的月光下,母女登俩干着卖淫行径;昏黄的浓雾中,商人为金钱而奔走;精神空虚的青年男女在苟合中打发光阴;人们寻欢作乐后留下的浊物漂浮在昔日诗意盎然的泰晤土河。在诗人看来,情欲之火毁灭了人性也毁灭了大自然,造成了这个“乌有和乌有联结在一起的现实”。他向佛陀吁请,要让焚烧物的火来扫尽情欲,拯救人类:“烧啊烧啊烧啊烧啊/主啊你把我拯拔出来/主啊你拯拔/烧啊”。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
通共只有10行,行行都是含义深刻的象征,有人说它象征的内容抵得过但丁的一部《炼狱》。人在欲海中死去,死去后忘掉生前的一切,让他静静地在死亡的欲海中反思。艾略特笔下的海既是情欲的象征,它夺去了人的生命,又是炼狱,它让人认清自己生前的罪恶。实际上艾略特是要现代人正视自己的罪恶,洗涮自己的灵魂。
第五章雷霆的话
重新回到欧洲是一片干旱的荒原这一主题。诗的起首用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来象征信仰、理想、崇高的精神追求在欧洲大地上消失,诗人认为,从此欧洲便成了一片可怖的荒原。人们渴望着活命的水,盼望着救世主的出现,盼望着世界的复苏,灵魂的再造。他用《圣经》的典故写了耶稣复活后的身影。然而基督并未重临,却听见了惊天动地的声巨响——革命的象征。艾略特把社会主义革命视为人类的一场灾难。最后,诗人借雷霆的话告诫人们:要施舍、同情、克制、皈依宗教,这样大地才会复苏,人们才分摆脱不死不活的处境获得永久的宁静。
总结
枯萎的荒原——庸俗丑恶、虽生犹死的人们——复活的希望,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了全诗阴冷朦胧的画面,深刻地表现了人欲横渡、精神堕落、道德沦丧、生活卑劣猥琐、丑恶黑暗的西方社会的本来面貌,传达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对世界、对现实的厌恶、普遍的失望情绪和幻灭感,表现了一代人的精神病态和精神危机,从而否定了现代西方文明。同时,诗歌把西方社会的堕落归之于人的“原罪”,把恢复宗教精神当作拯救西方世界,拯救现代人的灵丹妙药,这是艾略特给出的答案。
《荒原》在艺术上的成就超过现代派的其他诗作,是一首具有借鉴价值,值得认得认真研究的杰作。这首抒情长诗风格多样,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柔和了象征主义、意象主义和玄学派的一些特点。诗中陈述与咏叹,抒情与讽刺,描绘与警句,庄严典雅的诗句、滑稽可哂的市井俗语,交织穿插为五彩缤纷的景象。大量的典故(作者引用36个作家、56部作品和6种外文)、比喻、暗示、联想、对应等象征主义手法及意象叠加,时空交错等现代诗歌表现手段,诗人用来得心应手。他甚至大胆采用了象征里套象征、神话里面套神话、神话和现实交错、古与今杂糅、虚与实融汇的手法,使得诗歌高度的抽象化、哲理化有机地统一起来,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段,拓展了诗歌的思想内容。《荒原》在艺术表现上的不足是用典故太多,且想象、联想和暗示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造成诗歌涩难解,使一般读者望而却步。若无艾略特自己加上的50多条注解,许多地方都无法懂得。
作为西方现代主义的第一个流派,后期象征主义对文学的发展是有独特贡献的。它在艺术上的创造、开拓所到得的成功经验,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段,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影响了现代主义的各个流派;象征主义作家着力表现内心世界,也是对文学领域的拓展。但是,象征主义在艺术上过分追求表现形式而造成的神秘晦涩与内容上表现出来的悲观主义、宗教神秘主义和反动倒退的社会主张则是应当否定的。

艾略特的“荒原分析”有哪些内容?~

  第一章 死者的葬礼
  将西方社会描绘为万物萧瑟,生机寂灭的荒原。起首几句便流露出诗人深深的痛苦和无尽的失望和悲哀。春天原本该万物复苏,生意盎然,而在诗人的笔下,现代文明的象征——伦敦却是一片枯萎的荒原。在这没有生气的栖息之所,人不生不死,虽生犹死,心中唯有幻灭和绝望,眼前的世界只泛滥着海一样的情欲。在这令人窒息的现实中充斥着庸俗卑下的人欲,死亡的阴云浓浓地罩在了西方世界的上空,人们在浑浑噩噩之中走向死亡。诗人把现实社会比作地狱,现代人视为没有灵魂的幽灵。
  第二章 对弈
  用维吉尔的《伊尼特》、奥维德的《变形记》和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这些作品中描写的上流社会男女的淫欲和罪恶与现实低层社会卑鄙龌龊的肉体交易叠映,突出表现精神枯萎,道德堕落的现代生活。物别是《变形记》中翡绿眉拉被国王铁卢欧斯强奸杀死后变为夜莺的典故的引用,自然有力地表达了诗歌深刻的主题。对弈即争斗,象征现代人的勾心斗角,用古代的暴行和现代的罪恶相比较。艾略特认为,现代人重复着古代的人罪恶,世界放纵兽欲,人们成了丧失人性的行尸走肉,说他们“是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骨头都丢得精光。”
  第三章 火诫
  表现伦敦这现代荒原上庸俗、肮脏、罪恶的生活:圣洁的教堂赞歌中,世界重复着铁卢的兽行;明亮的月光下,母女登俩干着卖淫行径;昏黄的浓雾中,商人为金钱而奔走;精神空虚的青年男女在苟合中打发光阴;人们寻欢作乐后留下的浊物漂浮在昔日诗意盎然的泰晤土河。在诗人看来,情欲之火毁灭了人性也毁灭了大自然,造成了这个“乌有和乌有联结在一起的现实”。他向佛陀吁请,要让焚烧物的火来扫尽情欲,拯救人类:“烧啊烧啊烧啊烧啊/主啊你把我拯拔出来/主啊你拯拔/烧啊”。
  第四章 水里的死亡
  通共只有10行,行行都是含义深刻的象征,有人说它象征的内容抵得过但丁的一部《炼狱》。人在欲海中死去,死去后忘掉生前的一切,让他静静地在死亡的欲海中反思。艾略特笔下的海既是情欲的象征,它夺去了人的生命,又是炼狱,它让人认清自己生前的罪恶。实际上艾略特是要现代人正视自己的罪恶,洗涮自己的灵魂。
  第五章 雷霆的话
  重新回到欧洲是一片干旱的荒原这一主题。诗的起首用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来象征信仰、理想、崇高的精神追求在欧洲大地上消失,诗人认为,从此欧洲便成了一片可怖的荒原。人们渴望着活命的水,盼望着救世主的出现,盼望着世界的复苏,灵魂的再造。他用《圣经》的典故写了耶稣复活后的身影。然而基督并未重临,却听见了惊天动地的声巨响——革命的象征。艾略特把社会主义革命视为人类的一场灾难。最后,诗人借雷霆的话告诫人们:要施舍、同情、克制、皈依宗教,这样大地才会复苏,人们才分摆脱不死不活的处境获得永久的宁静。
  总结
  枯萎的荒原——庸俗丑恶、虽生犹死的人们——复活的希望,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了全诗阴冷朦胧的画面,深刻地表现了人欲横渡、精神堕落、道德沦丧、生活卑劣猥琐、丑恶黑暗的西方社会的本来面貌,传达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对世界、对现实的厌恶、普遍的失望情绪和幻灭感,表现了一代人的精神病态和精神危机,从而否定了现代西方文明。同时,诗歌把西方社会的堕落归之于人的“原罪”,把恢复宗教精神当作拯救西方世界,拯救现代人的灵丹妙药,这是艾略特给出的答案。
  《荒原》在艺术上的成就超过现代派的其他诗作,是一首具有借鉴价值,值得认得认真研究的杰作。这首抒情长诗风格多样,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柔和了象征主义、意象主义和玄学派的一些特点。诗中陈述与咏叹,抒情与讽刺,描绘与警句,庄严典雅的诗句、滑稽可哂的市井俗语,交织穿插为五彩缤纷的景象。大量的典故(作者引用36个作家、56部作品和6种外文)、比喻、暗示、联想、对应等象征主义手法及意象叠加,时空交错等现代诗歌表现手段,诗人用来得心应手。他甚至大胆采用了象征里套象征、神话里面套神话、神话和现实交错、古与今杂糅、虚与实融汇的手法,使得诗歌高度的抽象化、哲理化有机地统一起来,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段,拓展了诗歌的思想内容。《荒原》在艺术表现上的不足是用典故太多,且想象、联想和暗示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造成诗歌涩难解,使一般读者望而却步。若无艾略特自己加上的50多条注解,许多地方都无法懂得。
  作为西方现代主义的第一个流派,后期象征主义对文学的发展是有独特贡献的。它在艺术上的创造、开拓所到得的成功经验,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段,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影响了现代主义的各个流派;象征主义作家着力表现内心世界,也是对文学领域的拓展。但是,象征主义在艺术上过分追求表现形式而造成的神秘晦涩与内容上表现出来的悲观主义、宗教神秘主义和反动倒退的社会主张则是应当否定的。

《荒原》属现代派诗歌,全诗分为五章。第一章:“死者葬仪”。这一章并没直接写什么死者的丧葬仪式。标题隐含象征和暗示意义。暗示了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的衰落、死亡和现代西方人颓废、悲凉、浑浑噩噩的心理现实。诗的开头显得十分阴森、突兀。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掺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诗的第二节,改用抽象、庄严的语句,点出了主题:欧洲一片破碎,土地干涸、草木枯萎,形象地表现了整个西方文明的衰颓。同时,这个象征意象还暗示:欧洲的人们放纵私欲,失去了宗教信仰,造成精神和心灵上的空虚;而违背上帝的训诫和忘记了上帝存在的人,必遭大难。第二章“对弈”。通过对社会上几个不同阶层妇女的描写,真实再现了战后的社会气氛,看起来是表现了女性的堕落,而实质上反映的是整个人性和文明的堕落:除了奢侈享乐、欲壑难填,就是无病呻吟,或者是唠叨什么“装假牙”之类无聊的话题。总之,只有丑恶,而没有美。第二个上流妇女是个无病呻吟、专横跋扈的女人。第三章“火诫”。延伸第二章的主题:欲念之火在人世间的每个角落燃烧。通篇用今昔对比来揭露现代罪恶。开头引用了斯宾塞的《结婚曲》中描写仙女畅游泰晤土河的诗句,咏唱大自然的美景、欢乐愉快的情绪。接着,诗人写了伦敦城中各种人物庸俗、猥亵的生活。诗人借用奥维德《变形记》中能预知未来的盲人帖瑞西士作为冷眼旁观者。最后,引用释迦牟尼《火诫》和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这东西方两位禁欲主义者都反对情欲之火、欲念之火;都强调要用圣火烧去人的欲念之火,使人类再生,复归纯朴。诗篇强烈地反映出艾略特渴望从宗教上寻求精神出路、寻求人类社会获得解救的途径。第四章“水里的死亡”极短,总共仅有十行。仍运用圣·奥古斯丁《忏悔录》里的典故。通过腓尼基水手费莱巴斯放纵情欲、淹死在大海里的故事,告诫人们千万不要重蹈覆辙,暗示只有皈依宗教、皈依天主,才能得救。第五章“雷霆的话”。开头暗用《圣经·新约》中耶稣受难的故事,仍在反复强调这样的思想:现代欧洲人失去了宗教信仰,处在“虽生犹死”、“生即是死”的状态。长诗发表后,“荒原”一词本身就成为走向没落的西方文明的一个象征,成了西方世界著名的“荒原观念”。

分析《荒原》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答:思想内容:20世纪象征主义作家艾略特创作的《荒原》是诗人把他对西方文化困境的感受上升到哲理的高度,经过意识融合所展示出的既有戏剧色彩又富于启示录式的内心独白。1、它以深刻的危机与超越意识去沉思西方文化的困境与出路,展示出一个失去了神性之世界的本真状态。在没有神性的世界中,西方文明已全面堕...

现代诗写作的技巧有哪些?
答:分析这首诗的语言,我们看到,通篇出现明确情绪的只有“悲伤的网”和“我的孤独”,且在这里是作为名词而存在,作用是奠定全诗的基调,为感情的发散给出一个方向。全诗没有一个副词,唯一的副词成分的词句是第二节第二行的“像溺水者那样”,在这里我们看到,即使是作为副词使用,也是一个很形象的副词,与表程度的“很...

老人与海的作者简介
答:这一时期,正值西方世界沉沦为爱略特在社会崩溃背后所看到的荒原时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就是写战后一群流落欧洲的青年的生活情景以及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小说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国记者,战争毁掉了他的性能力。他爱上了一名英国护士勃瑞特·艾希利,后者也倾心于他,但他们无法结合。 一个美国作家罗伯...

中国的海洋地缘战略环境有哪些特点
答:中国的海洋地缘战略环境特点是:复杂多边性、危机机遇性。中国的近海地缘状况。黄海水域,中国与周边国家没有严重的划界争端,但是朝鲜半岛的不稳定以及随之带来的朝韩两国频频发生的海上冲突使我国不可忽视的安全因素。再往南,到了东海,除了台湾问题,中国与日本之间存在钓鱼岛问题及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

战略分析都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环境分析的内容有哪些? 企业战略环境分析,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 一,政治与法律因素: 二,经济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两方面。 三,社会文化因素: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点、价值观念等。 内部条件分析 1、技术素质方面 2、经营素质方面 企...

夏洛蒂·勃朗特 作品 简·爱第8章内容?
答: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其实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就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命题,爱米丽不过是步历代哲人、隐者、科学家、艺术家后尘,通过生活和创作,身体...

场地分析的内容有哪些?
答:场地分析的内容如下:场地分析能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包括场地位置、城市肌理、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周遭建筑的功能、公共空间的位置和质量、周围建筑风格、附近区域建筑的立面分析、人流流线、城市景观,等等。城市肌理简介 城市肌理分两种,城市建筑肌理和城市交通网格。可以分开表达,也可以整合在一起渗透。由于...

人的共性有哪些?
答:文体革新。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娜塔丽·萨洛特(1902- )的《无名氏肖像》、阿兰·罗伯-格里叶(1922- )的《橡皮》,米歇尔 布托尔(1926- )的《米兰巷》,克洛德 西蒙(1913- )的《佛兰德公路》等等。 9、黑色幽默:60年代兴起于美国。黑色-阴郁、悲观、冷酷、苦涩。认为世界是一片荒原,历史是一片混乱,个人无法...

管理学理论中环境分析有哪些内容?
答:环境分析分企业内部和企业个部两大部分。其中:\x0d\x0a\x0d\x0a外部环境环境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x0d\x0a一、任务环境因素(对企业目标有直接影响的因素)\x0d\x0a 1、资源供应者。给企业提供资源的人和单位,即各种资源材料的供应商。\x0d\x0a 2、服务对象。即企业的直...

一个区域的规划战略分析有哪些内容
答:在特指的一定区域内,人类从事一切生存、发展的经济行为所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财富,视为区域经济。制订区域经济战略规划,一定要科学定位。具体为:1、地理区位坐标。地理区位坐标,主要是评价自己所在区域所处的区位优势和劣势,以便在区域中争当高首位度城市和经济体。什么叫首位度?就是在一定区域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