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佛教杀生哲学的问题想请教下!

作者&投稿:黄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更新1:

大家点分析这几句话?


(1) 你杀了蚂蚁,就救了蚂蚁爱吃的小昆虫 人的心在起杀心时,并不同时产生救其他动物的心,佛教一直强调的是活在当下,当下杀蚁是当下起瞋心,这个瞋心是恶的行为,与善相违。 但若有蚂蚁在吃小昆虫,你看到而去干涉,救那昆虫而杀蚂蚁,这当下是起了慈悲心,但是无智慧的慈悲心,因为蚂蚁吃小昆虫是自然界的律,小昆虫因人的干预,免死了这次,免不了下一次的。 (2) 你杀了坏人,也救了其他被那个坏人害的无辜的人 佛祖的前世,在作菩萨时,杀了一个坏人而救了五百个人。但菩萨虽出于慈悲心,但也要为杀人而落地狱受苦。所以重点是,杀坏人的人,无论觉得对与否,也要受杀人落地狱的报。因此在救人时,杀人是不是最好,最急切及最后的方法? (3) 人类灭亡了,也救了其他给人类猎杀的动物 人类灭亡,你想其他动物还能生存吗?人类若是灭亡,必出于天灾或人祸,其他动物还能生存吗?一个山林大火,若没有人类去救,就有更多的动物被消死的。恐龙若生在有人类的时间,必会是受保护的动物,而不会绝种。 (4) 所谓罪应只是不应杀无辜的人和好人 谁人知道谁人是无辜的人和好人?人有时做善业,有时做恶业,做善业时是好人,做恶业时是不好的人,谁能知他人几时是好人?几时是坏人了?谁可定?现在是做了好事的人,大家去赞赏,做了坏事的人就要受罚,但人若未做大恶事前,谁能知道那人是好是坏?那人或许没做出恶事,但却在想恶事,这个人是好是坏? (5) 所有生物都有生存权 很对。 (6) 不过其生存价值就应比有智慧和有爱的人类低 也是如第四句一样,生存价值谁可定?人有智慧吗?有爱吗?单是说出动物生存价值应比有智慧和有爱的人类低,说这话的人就不见得有智慧及有爱了,那说者是人类吗? 佛讲不执著,(7) 也不应执著一只半只蚂蚁 佛讲的不执著是不执著贪瞋痴慢疑,我见,身见,戒取见等造成烦恼的根,但佛教的慈悲是对一切众生,众生都有佛性,人起瞋心杀蚂蚁,是不明众生无分别的道理,也与恶心所及无明相应,与那只蚁又结了恶缘,往后就要受报了。 与师父去某地,其中一位师兄踏到些火蚁,立即几百只蚁上他身,他不敢杀蚁,只拍打令上身的蚁弹开,也没对此事生不满。 我有一次在禅营,一只蜜蜂飞到我的眼睛上,停在那里转着爬,我不敢起任何的瞋心,只好言叫它不要伤害我,就由它在的我眼睛上,几分钟后它才飞走。 起恶心对众生,谁知会有何报?做得人又有缘学得佛及修行,真是诸恶尽可能不做,善事尽可能多做,心识最好一个恶念都不起,这就是去修咯。 没学佛的人在受恶报时就只会问点解会咁咯。



~

佛的问题。
答:种下恶因会受恶果报,你心存慈悲,不欲蚊子徒增罪孽而杀之,是为爱而杀。不论为何而杀,都视作杀生,都受杀生果报。但修佛不为求果报,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请问:吃荤菜中的素食和吃荤菜是否受同样的果报?看法:同样要看为何而食。六祖当年过梅岭,于猎户家中吃的炉边斋。西游记唐 三...

关于佛教杀生,惩恶的问题,一直不是太明白
答:只要学人圆满了小乘的修学便能够自立了,这就代表这时的学人是有了利他也就是有了慈悲众生的能力或叫基础。圆满了小乘又愿意利他的学人,就叫大乘学人。大乘的根本就是慈悲心,但是要注意的是慈悲相,是代表不了慈悲心的。也就是说,比如判断某个人有没有慈悲心是不能仅凭此人有没有个慈悲的样子...

阿弥陀佛!请问关于杀生的问题:)
答:劝告你发心戒杀吃素之外,再劝你还须修学净土法门,念佛求生西方,才可究竟离苦得乐。‘持斋’和‘念佛’,合之则两美;分之则两损。这话怎么讲?若持斋不念佛,来生以夙世持斋故,必定大富大贵。古人说:‘一日持斋,天下杀生无我分。’何况终身长斋,其福报岂可计量耶?有了福报,固属好事,但是...

关于杀生这个问题应该怎样看待?
答:于是小沙弥才想明白,赶紧去扫厕所去了。这个例子可以作为很好的佐证。其次,我们不是佛弟子,并不了解佛经的戒律,只听得人云亦云,其实戒律的变化,有“开、遮、持、犯”,在实施中根据实际情况来运用的。譬如“不杀生”一戒,打死人是“犯戒”,是很重的果报;但是打死一个正准备炸毁大楼的歹徒,...

请问佛教所说的不杀生怎么理解,不杀生的范围是什么,起杀心而没动手也...
答:佛教主张不杀生,主旨在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一切众生都有生存的权利和自由,我们自己怕受伤害、畏惧死亡,众生无不皆然。众生的类别虽有高低不同,但众生的生命绝没有贵贱、尊卑之分,如果人人发扬这种平等、慈悲的精神,我们的世界一定是和谐、和平、互助、互敬、互爱、融洽无间,将没有一人会受到故意...

懂佛学的人来讨论下
答:“植物的生命跟动物的生命没有区别。为什么吃动物觉得心理受阻而吃素就心安理得?又为什么就只有人能成佛呢?”不杀生是佛法五戒之一,关于杀生的定义和范围,圣严法师曾经专门论述过。他说:原则上讲,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杀其他动物是轻罪。众生固然一律平等,但唯有人类能够造...

这是一个问题 佛教提倡不杀生 但人生在世,却有很多难以避免的事情,比 ...
答:始终生命在六道之中旋转。佛说自己的这一次生命前也曾是一棵菩提树。可见生死也无外乎是一种象。而佛家子弟最高的境界却是看透一切的象,回到真正的空。所以佛家将至高无上的天也分成了许多境界,如焰摩天,非想非非想天等等。对于生命的参悟也好,对于世间的一切也好,如果按照佛学者的逻辑思维,一切...

佛法问题
答:杀生必受报,这是无疑的。但要知道为什么。杀生堕地狱,是因为嗔心、狠毒之心,视生命如草木,命终自然心现地狱之火,神识在中承认无法想像的痛苦。心有狠毒之心,嗔怒之火,自然会现地狱之火,本是自己召来地狱的,怨不得旁人,更不存在不公平。如果为保卫祖国亲人杀敌人,只要不生嗔心、怒心、...

关于杀生
答:我们一般初学凡夫,还是念按佛菩萨的教诲,老老实实从五戒十善开始做起(还不只是听说,觉得不错有道理,而是要实干,落实在自己生活)比较好。第二个问题,邪淫的人,超度他们?你的意思我不是很确定,是指他们自然死亡后,你去超度他们?还是把他们杀死?超度他们?不过看你的意思,超度就是杀人,我...

佛教为什么反对杀生?
答:据《杂阿含经》记载,成就三十种恶法,命终之后,必然堕入地狱之中;相反,成就三十种善法,命终之后,必然获得天仙之报。在这一善一恶当中,无不涉及杀生问题。由此可见,不杀生在佛教中几乎是不可触及的天条。不过,强调不杀生并不等于说绝对不能杀生,是否应当杀生,关键要看当时的情况。据《杂阿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