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新课改存在的问题

作者&投稿:仇由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小学教师是课改的主体也是具体的实施者。在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了解到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也是思考了一些应对方案。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上还没有完全接受课改。
  有些教师只是迫于外界的大环境的压力才接受的课改,从思想上并没有把课改当成一项长远的任务去尽力完成,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课改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2.有些学校进行教改只重视教师教的改革而忽视了学生学的改革。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教师教的过程又是学生们学的过程。只进行教的改革,而忽视了学的改革,无疑割裂了教学过程,强行把这个紧密的结合体分开,教学改革也就不可能全面整体地进行。
  3.讲课方式陈旧。
  每个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发展的初期可能会适应教学的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但是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经意的瞬间会发生很重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每位教师不断更新认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不断更新讲课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没有或很少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在新的教材中,没有设计出来的可供教师学生共同参考的问题,这就给教师和学生很多自由的设计空间。有些教师很难适应这种自主创新,在课堂上没有或很少激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提出疑问。一些教师虽然也安排学生讨论,交流的内容,但是由于担心自己的讲课思路遭到破坏而不能放开,往往只是拘于形式,寥寥几个问题,根本没有深度,可供学生思考的不多。
   5.没有更好地与学生作思想交流。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没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很少或根本没有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课改新教材很大程度上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并且以多样化的探讨活动呈现知识内容,需要学生通过探讨活动获得。有些教师不能很认真的听取学生的提问,不能追踪学生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往往是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讲课思路,一旦偏离就会加以干涉。有些教师很少与学生谈心,不了解学生生活情况、思想动态,没有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应对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
   要从课改的具体情况出发,合理的取舍,巧妙的改编,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已有的经验。比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教材出了这样一道例题:李春家在体育馆西边400米的地方,王强家在体育馆东边300米的地方,李春家和王强家之间的距离有多少米? 因为体育馆在学生的印象中是一个占地面积很大的场所,它的东边或西边到底指哪一点就比较模糊。严格地讲这道题出得不严密,更何况仅仅是为了引出“加法交换律”,出题何必这样繁琐,干脆舍去,重新编一道:老师的粉笔盒里有彩色粉笔10支,白色粉笔20支,共有粉笔多少支?
  2.以生为本,教学相长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当作主体,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备教案,更要备学生,要把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好预设。在教学中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多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提问,不能因为偏离讲课的主题就予以打断,要适时加以引导,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讲课内容上来,要鼓励创新式提问。
  3.改革教学方法
  适应课改新要求,不断创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发掘学生内在潜力,改革旧的教学方法,创造新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际上就是以教师教授为主,以学生配合为辅。新的教学是以学生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课堂中创造出适合绝大多数学生的教学模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学生自主提问――分组讨论――应用于实际。
  4.做好思想交流,和谐师生关系
   陈旧的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的多,示范的多;学生提问的少,自己动手做的少,这样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低一些。填鸭式的教育并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希望获得哪个方面的知识,还要充分利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为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此外,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看似不合理的提问与要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把备课、上课的功夫用在指导学生自主学、合作学和深入探究方面来。
  教材改革要求中小学教师在深入学习课改要求的基础上,加大自身学习力度,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新旧教材对比的基础上找出切入点,加快课改理论向实践的转变,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只有做到了这些,课改的目的才能达到。
  (责任编辑 刘 新)
  

~

评述当前课程改革中遇到哪些问题,并尝试做以分析
答:2. 新的课程不但没有真正减轻学生负担, 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负担。新课程实施的初衷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实施素质教育, 但是由于高考制度改革的相对滞后, 使得学生在全力备考高考科目以外,还得学习各种新课程规定的选修课, 如科技活动、技术、“艺术、...

基础教育新课改实验中的问题与对策参考
答:1、人们对课改实验未能达成共识。宣传不到位、缺乏社会支持;学生家长观念陈旧,对课改缺乏信心;基层教育内部职工对课改精神学习掌握不够。2、一线教师教材观陈旧。参与课改的教师仍以旧的观念和方式驾驭着新教材;课堂教学仍无实质性改观;课程意识缺乏,开发能力薄弱。3、教师配置与培训存在误区。4、教...

新课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与思考|新课改的实施
答:课改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倡导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要求“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但在课改实施中,我在处理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上感到茫然。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对“过于”一词的理解浮于表面。其实,课改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改变以往课堂教学没有生机的“满堂灌”的状况...

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论文
答:1、树立新的课程观,加强对新课改实施的认识,促使自己不断升华。理念是实践的先导,也是课改的灵魂,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地加强对教学理念的学习理解,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我觉得可以通过不断地写教学后思、案例分析、观摩他人的教学成果、交流与探讨、与学生进行反馈教学等方式不断改进教学过程,要...

语文课堂教学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问题及任务设计
答:摘 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向教学要效益、要效率,切实注重学生的发展,然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现象依然存在。因此,要改变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现象,必须深刻理解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关键词: 语文有效教学 问题分析 应对策略 在实施新课改的情况下,如何...

高中课程改革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答:三、解决高中新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1.新课改中应师生协同,在合作中学习 在新课改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也就意味着师生应平等对话,教师应该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了解学生...

中国新课程改革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答:新课程开发中的困境:课程开发是推行了课程改革的首要环节,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破旧立新,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到教材编审与制定都提出很多耳目一新的课程开发理念。然而,经过近几年的研究论证和实践检验,这些课程开发理念暴露出不少问题,面临着多元性与确定性、理想性与操作性的两难困境...

当前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
答:1.观念亟待更新,教师素质、水平亟待提高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大批观念新、素质高的师资,这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新课改中,课程概念、课程结构、课堂模式都有实质性的改变,教师的角色也将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

当前新课程改革,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或方法是什么
答:一、当前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 严重脱离我国的教育实际。新课程是针对我国传统课程 “ 偏、难、繁、旧”的弊端, 并在借鉴国外先进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编写的。它强调课程的时代性, 师生双方的互动性、合作性、创造性、探究性及现代化教学媒体对教学的支持。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过传统课 程的不足...

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中课堂学生存在问题有哪些
答:2、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3、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