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学的五蕴皆空 解释: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作者&投稿:第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五蕴皆空是佛教用语,指的是色、受、想、行、识这五种构成众生身体和心理的要素。当这五蕴消失无余时,便达到了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诸法空相,指的是世间一切事物,也就是因五蕴而产生的所有相对存在。空相则是指真心本来的常住不动状态,因五蕴聚集和私欲的遮蔽,人们才会对事物产生执着。
不生不灭意味着,当五蕴真空时,法便无法产生,既然法不生,自然也无法灭亡。明了般若妙法,无妄想心,便不会有生有灭,也无需追求离苦,也就没有度脱苦厄的说法了。
不垢不净指的是污垢与清净本是相对存在的。凡夫因为有我执与法执的偏见,会产生垢秽;而圣人已断烦恼,不受恶缘影响,名为清净。然而,垢净只是名,本体上并无垢净之分,只有空。
不增不减说明,人的本心如大海般宽广,但只有圣人能将其显示出来,不被事物所遮掩。本有的心量不会因觉悟而增加,也不会因迷妄而减少。
因此,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彻底了悟真空实相的圣人,连因缘本身也视为空,其中自然没有挂碍之色法型备,没有受想行识诸蕴的心法。佛祖告诫说,修般若慧的人要时时观照,不可迷于色心二者。从根本的究极角度来看,一切存在的根本相是空,是相对,是依赖,并非磐石不可动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