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p, h,还有什么?

作者&投稿:蒙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T:在女同性恋关系中扮演传统男性角色的人,常被称为“老公”。这个术语源自于“tomboy”(假小子),最初由台湾的拉拉用来指代那些男性化的、或者扮演男性角色的女同性恋者,后来这个词在中国广泛使用。
2. P:与T相对的角色,指的是在女同性恋关系中扮演传统女性角色的人,通常是被T所喜欢的对象。这个术语来源于台湾拉拉对这类人的称呼“婆”,后来演变为P。也有说法认为它来自“pretty girl”(漂亮女孩)的缩写。
3. H:指那些性别特征不明显,既不偏向男性化也不偏向女性化的人。H可能会喜欢P或T,或者只喜欢同样性别特征不明显的人。H的划分表明了性取向和性别特征之间的复杂关系。
4. PTH:这是女同性恋中的一个角色术语。然而,在广泛的国际同性恋文化中,并不存在这个术语。它可能是某些地区或社群特定的用语,或者是新近出现的称谓。
5. TT恋、PP恋、0T恋:这些是描述女同性恋关系中不同角色组合的术语。TT恋指的是两个扮演男性角色的女性之间的恋爱;PP恋指的是两个扮演女性角色的女性之间的恋爱;0T恋则是指一个扮演男性角色和一个扮演女性角色的女性之间的恋爱,这种关系在同性恋社群中较为少见。
6. 男les和女gay:这些术语描述了性别认同与生理性别不一致的人。男les是指内心认同为女性,且喜欢女性的男性;女gay则是指内心认同为男性,且喜欢男性的女性。这些关系较为复杂,涉及性别认同和性取向的双重考量。
7. 0和1:这些术语用于描述男同性恋关系中的角色。0,也称为受,是指在性行为中扮演被动角色的男性;1,也称为攻,是指在性行为中扮演主动角色的男性。0.5是指那些性别特征和角色认同介于0和1之间的男性。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同性恋社群的角色划分和关系模式可能会有所变化,且不同地区和文化可能有不同的术语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