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下面代称的含义 吉林指【 】 桃李指【 】 肝胆指【 】 千金指【 】 高足指【 】 汗青指【 】 杏林、桃李、肝胆、千金、高足、汗青、桑梓、尺素、杜康、楼兰、...

作者&投稿:长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千金杏林"指良医 中医界的代称
"桃李"指所教的学生
"肝胆"指真诚的心 朋友
"千金"指对别人的女儿的敬称
"高足"指对别人的学生的敬称
"汗青"指史书或者完成的著作,史籍。过去指竹简,现指历史
"桑梓"指故乡
"尺素"指书信
"杜康"指酒
"楼兰"指敌人 西域古国名
"红豆"指相思 爱情
"手足"指兄弟:对别人女儿的客气称呼。
如:千金小姐;您有几位千金?
△“千金”的来历 --千金原指男儿身
南朝梁司徒谢肋幼聪慧,特受父亲谢庄喜爱,常把他带在身边。他也非常争气,10岁时便能写出很不错的文章。后随父亲游土山,受命作游记,援笔便成,文不加点。宰相王景文对谢庄夸他:“贤子足称神童,复为后来特达。”谢庄也手扶儿子的背说:“真是我家千金啊。”
“千金”一词,由来已久,但用来指人,这还是第一次。从谢肋被称为“干金”开始,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都用这两字比喻出类拔萃的少年男子。把少女称做千金或千金小姐,则是元明以后的事。况且,其基本含义也与当年谢庄夸赞谢肚时大致相同。
用“千金”来比喻女子,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元代曲作家张国宾所写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明、清以后的话本小说中称女孩子为“千金”的就更多了。
△古时把富贵人家的女孩称为“侯门千金”,今人泛称女孩叫“千金小姐”。
女孩何以称“千金”?这得从我国的古代货币单位说起。两千年前的秦朝以一镒为一金(“镒”是古代重要单位,一镒为二十两或二十四两),汉朝以一斤金子为一金。秦汉时金多指黄铜,“千金”实为“铜千金”。后人借“千金”以言贵重,如“一字值千金”、“一言千金”、“一笑千金”“一刻千金”、“一诺千金”、“一物千金”等均是此义。在社会交往中,渐渐地,人们也就将未婚女孩专称为“千金小姐”了。
△公元前522年,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离楚国,投奔吴国。途中他饥困交加,见一位浣纱姑娘竹筐里有饭,于是上前求乞。姑娘顿生恻隐之心,慨然相赠。伍子胥饱餐之后,出于安全原因,要求对方为他的行为保密。但姑娘猛然想起,男女接触为礼教和舆论所不容。她随即抱起一石,投水而死。伍子胥见状,伤感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后来,伍子胥在吴国当了国相,吴王调遣劲旅攻入楚国。公元前506年,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其尸鞭之三百”。伍子胥报了大仇之后,又想到要报恩,但苦于不知姑娘家地址,于是就把千金投入她当时跳水的地方。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来。

高足:优秀学生。古代评论马,以高足、中足、低足来判断优劣,高足最好。后来人们以物代人,用“高足”代称优秀学生。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高阳许静民,镇军参军,善隶书,羲之高足。”

“杏林”—词是中医界常用的词汇,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然而“杏林”一词典出汉末三国闽籍道医董奉。

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 在诸多有关董奉传奇般的事迹中,最有影响的乃是他在庐山行医济世的故事。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董奉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颗杏树;看好一个轻病,只须栽一颗杏树。所以四乡闻讯前来求治的病人云集,而董奉均以栽杏作为医酬。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株之多。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贩济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二万余人。后来还说有老虎镇守杏林,以防不肖之徒偷杏子,想吃杏者只能以米谷换取,而董奉则把换来的谷米来救济贫民,故又有虎守杏林"之正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后来人们又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如此一来,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喜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这类的话语来赞美象童奉一样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来源《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桃李满天下:

这句成语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唐代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一个宰相叫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今属山西)人。此人德高望重,敢于直言相谏,深得武则天赏识。武则天称他为“国老”(武则天即位时,狄仁杰已八十多)而不直呼其名。就是上朝时,武则天也不让他跪拜,说:见狄公下拜,我浑身都痛。武则天常对其他大臣说:“不是特别重要的军国大事,你们不要去麻烦狄老。”
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多种措施,广罗人才,并让狄仁杰给他推荐能担任将相的人才。狄仁杰推荐了张柬之、姚崇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多成了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你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朝廷里有才能的大臣都是你推荐的,真是桃李满天下啊。”狄仁杰说:“推荐有才能的人为国家效力,不是为私,是我应该做的。”
公元700年,九十三岁的狄仁杰病死,武则天痛哭流涕。自此以后,每当朝廷有大事而众人又不能解决时,武则天常叹息说:“老天爷为什么这么早就夺去了我的国老啊!”
“桃李满天下”这句成语,常用来比喻一个人到处都有学生。桃树和李树,比喻所培植的优秀人才。

高足:有才能的弟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这两句诗现在已是家喻户晓,不过“汗青”指什么,却未必人人知道。其实,这与我们探究的图书起源大有关联。
中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图书,应该是竹简图书。在此之前,无论是记录在甲骨还是记录在金属、石头上的文字,大多都带有档案性质,而且有很大的局限性:一则篇幅有限,二则阅读、携带都很困难。因此我们的先人选择了竹子和木板,作为新的载体。
竹书是用竹子劈成长条状制成的。一根竹片称为“简”。多根“简”用绳子编起来,成为“册”,“册”字就是竹简被穿起来的象形。册也称“编”,又写作“篇”,用丝绳编的称为“丝编”,用皮绳编的叫做“韦编”。编好的竹简卷成一束,便成为一卷,长文则可以分为多卷。至今,我们的文章、书籍,都还沿用了“篇”、“卷”、“册”这些量词。其他像“书籍”的“籍”、“账簿”的“簿”,都是由于与竹简相关而有了竹字头。
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3世纪的1000多年中(周代至后汉),竹书一直是我国图书的主要形式,直到东晋纸张的流行,它才被取而代之。历史上关于竹简的发现非常多,比较著名的,一次是汉武帝时,鲁共王修缮孔子故居,在墙壁里发现了《尚书》、《孝经》等大批竹简。据说这是孔子的后人为了逃避秦始皇焚书而藏在这里的。另一次是西晋武帝时,我们河南汲县有个叫不准的人盗掘魏襄王陵墓,从中发现了十几万根竹简。经过当时学者的努力,从中整理出《竹书记年》、《国语》等16种图书。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见到过战国以前竹书的实物。近百年来的考古,曾多次发现发大量汉代以后的竹书,如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葬中出土了近五千枚竹简,其中的《孙膑兵法》,是一部失传了一千多年的珍贵典籍。
竹书的形式使汉语中出现了许多与之关系密切的典故,《史记》所记载的“韦编三绝”便是一例,它说的是孔子晚年特别喜欢读《周易》,刻苦之处,以至于“韦编”都断了三次。《庄子》上说惠施方术很多,“其书五车”。以竹书来算,应该不太夸张,因为竹书体积较大,五车竹书,也算不得天文数字。这是后来“学富五车”成语的来源。其他如“罄竹难书”、“断简残编”等等,都是以竹书而言的。
那么“汗青”是什么呢?原来竹书的材料是竹子,而新竹含有水分,容易腐朽和遭虫蛀,所以制作之前先要用火烤炙,让它“出汗”,去其青色,这叫作“汗青”、“汗简”,或者“杀青”。后来,“杀青”一词引申为“著作定稿”;“汗青”则演变为“书籍”的代称了,而文天祥这里则指的是史册。文天祥愿以生命为代价,将赤子之心彪炳于史册,正是因为“汗青”有着这样根本的使命——跨越时空,传递精神和信息,激励世人和后人,而他也会在这里得到永生。

桑梓指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桃李指学生 肝胆指兄弟 千金指女儿 汗青指历史

有高尚医风的医家,学生,兄弟,女儿,有才能的弟子,史册
更正一下,第一个是杏林,不是吉林

写出下面代称的含义~

“杏林”指(中医学界)“桃李”指(学生)“肝胆”指(朋友)“千金”指(女儿)
“高足”指(高才弟子)“汗青”指(史册)“杜康”指(酒)“红豆”指(相思)
“手足”指(兄弟)

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后世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的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
桃李是教师百年“树人”所得的硕果,往往比喻老师辛勤栽培的学生。
肝胆是指肝和胆的总称。是真诚的心,和勇气的代称。
千金是指官宦女儿的尊称。
高足是指对别人的学生的敬称。
汗青是指古时在竹简上记事的代称。
桑梓是指故乡的代称。
尺素是指小幅的丝织物,如绢、帛等的代称。
杜康是酒的代称。
楼兰是西域古城遗迹的代称。
红豆是相思的代称。
手足是指兄弟,亲如手足的代称。

扩展资料:
代称(dài chēng)的含义:
代称是正式名称的替代称呼。比如人们习惯于用西施来代称美女。代称:事物本已有自己约定俗成的称号,有时为了修辞上的需要,作者常常不用该事物的固有名称,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叫做代称。比如:
1、以事物的特征或标志代指。如“二毛”。
2、以部分代全体。如“风雅”。
3、以原料代成品。如“渔网”。
4、以具体代抽象。如“丝竹”。
5、以地代人。如“彭泽”。
6、以官代人,表尊重。如“王右军”。
7、专名用作通名。如“扁鹊”。
8、割裂式的代称。如“吞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杏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桃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肝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千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汗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桑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尺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楼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手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