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立汉字节,有怎样的意义以及重要性? 教育部对建议设立汉字节,有何具体表示?

作者&投稿:佐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伴随着我们人类度过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同时,汉字也见证了我国的各种变迁。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是我们历史的记载者,承托者。

如今这个汉字节能够设立,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因为时代日月更新,特别多的高新科技得以发展,人们越来越少在纸上手写汉字。尤其是上学毕业后,在工作时间内,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就会导致很多人慢慢的忘记汉字的笔画顺序。甚至在纸上落笔时还想不起这个字该怎么写。

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正意味着汉字的使用率在逐渐降低。
我们不得不对此引起重视,因为汉字也和我国的文化一样,有着很多年的历史。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那么汉字也同样有着非常厚重的历史。如果因为我们疏忽,因为我们的不重视,汉字就在时光的流淌里慢慢地消失在我们生活中,那么对于我们的文化来说,是一个极其大的损失。

所以设立汉字节也是给我们自身的一个提醒,告诫我们要时刻注意文化的传承。正因为祖祖辈辈的不断努力,才有我们今天这样繁荣昌盛,平安的生活。我们不能忘记先人们的努力,也不能忘记汉字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因为它不仅仅承托着那一段时光里的点点滴滴,还涵盖了多少代人的心酸呐。
正因为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正因为他们的默默付出。我们才得以更加团结,更加勇敢的走到了今天。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积极参与这个汉字节的活动,因为这不仅仅是对文化的传承,而且也是对于我们自身的一种提升。即使是在繁重的工作中或是在压力巨大的学习中,也不忘汉字的重要性。因为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都需要它。



设立汉字节,能够让人们了解中国汉字的传统文化知识,宣扬中国文化有着积极意义。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很多事物都正在被取缔,所以还是要多开展文化活动。

非常重要。因为现在大多数人用电脑、手机打字,很多汉字都不会写了,设立汉字节有利于唤起人们对汉字的热爱。

设立汉字节,能够让民众更加重视汉字,更加有兴趣去了解汉字背后的丰富的内涵,透过汉字了解中华文化,这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和重要性。

弘扬华夏五千年文化,保护和传承语言汉字文化。在数字时代的诱惑下,拿起笔书写以及汉字的历史,是需要整个民族去铭记和推延的,这是我们民族文化,是宝藏和遗产。

设立“汉字节”的建议有什么意义?~

设立“汉字节”的建议,对于展示汉字独特魅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汉字节”的建议,教育部表示会组织专家进一步研究,在征求其他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条件成熟后,积极向全国人大或国务院提出建议。也请利用其他机会,积极向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共同推进全社会对汉字的热爱,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扩展资料
汉字的特征: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汉字是汉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汉字传承文化、传播文明,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在国家对外汉语办公室的推动下,全球半数以上的国家设立了孔子学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国,学习汉字。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教育部答复设立“汉字节”建议 官方回应来了!

 汉字节,是2006年1月17日陕西16家寺院住持与山西忻州福田寺,以及西安一些传统文化爱好者联合发出的《“敬惜汉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议书》中,就建议设立“汉字日”,以号召全民敬惜汉字。该倡议书同时提出,把汉字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以保护汉字体系。白水仓颉庙竖立“中华汉字节倡议碑”。
2020年9月9日,教育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汉子节”的设立做出回复:您提出的关于设立“汉字节”的建议,对于展示汉字独特魅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您的建议,我们会组织专家进一步研究,在征求其他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条件成熟后,积极向全国人大或国务院提出建议。也请您利用其他机会,积极向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共同推进全社会对汉字的热爱,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感谢您对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在文字设计中,如能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运用巧妙,构思独到,定能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来。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教育部、国家语委始终高度重视汉字的书写教育、规范推广和传承保护等工作,注重提升广大青少年汉字书写水平和汉字应用能力,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近年来,许多学校都在语文课程中专门开设了写字课,近年来,又先后印发《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教基二〔2013〕1号)等文件,对书法教育的目标内容、教学和评价等提出具体要求。我们全面深入了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建设中华经典诵写讲资源库,联合有关部门共同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书法名家进校园”以及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全国中小学师生书法篆刻展示交流活动、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等活动,增强广大师生以及全社会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教育部是怎样答复设立“汉字节”建议的?
答:对于设立“汉字节”,教育部门表示这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是十分有意义的,会对这个节日进行相关的研究,等条件成熟之后,会向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提请报批,这真是个好消息。从教育部门的表态中可以看出,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真的会设立一个“汉字节”。其实对于这样一个节日,我认为...

教育部对建议设立汉字节,有何具体表示?
答:第四,师资力量以及相关基地的建设都要落实到位。最后,甲骨文发现周年活动的举办,很好的起到了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代人的作用。从教育部给出的答复中不难看出,教育部对于设立“汉字节”这一建议是十分赞同的。“汉字节”的意义在于推动全社会对汉字的热爱,要让汉字在我国教育中...

对设立汉字节的建议,你怎么看?
答:汉字博大精深,为什么会设立这个汉字节呢?汉字节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教育部9月9日的这篇《答复》指出,教育部、语委一直高度重视汉字的写作教育、规范推广、传承保护,注重提高广大青年的汉字写作水平和汉字应用能力,充分发挥...

教育部答汉字节建议怎么写?
答:二是以活动为抓手建设工作机制,增强广大师生及社会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和对文字的理解;三是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工作,提高教师汉字应用水平和文字素养。正文 从教育部门的表态中可以看出,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真的会设立一个“汉字节”。其实对于这样一个节日,我认为是十分有意义的,汉字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设立汉字节的原因是什么?
答:全国人大代表建议设立汉字节就是因为人们现在对汉字的重视越来越低,大部分人都是提笔忘字,习惯了用手机用电脑去语音输入或者说打字,他基本上已经不想那个字到底是怎么写的了。汉字是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大部分的国内的民族,也就是在56个民族之中的绝大多数,汉族所使用的字...

对于设立“汉字节”建议,你表示支持吗?
答:只有亲手写的一个个方块字,才能传递浓浓的情感,才能体现出汉字的魅力。希望能通过汉字节的设立,让更多人证实汉字的价值,能够让更多的孩子从小就写出一手好字。练字练的更是一种心态,一种心态,你会发现那些厉害的书法大家的身上都有一种淡然的气质,沉稳而又充满韵味,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人出现。

代表建议设立汉字日,汉字现在在国际上的地位如何?
答:有非常多的人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讲的依然是白雪公主,7个小矮人等外国故事都是非常的不好的,如果能够设立这个节日的话,可以让更多的小朋友能够在很小的时候了解更多的中国故事,同时也能够让中国故事走向国外,走向世界舞台不得不说的是,如果设立汉字节的话,那么很有必要可以发挥中文在文化开放...

设“汉字节”能否改变人们提笔忘字、写字难看的现状?
答:但,据我所知,我国学生的课外活动的现状是:大部分学校,形同虚设。甚至艺术课都往往被其他的学生和老师抢占!放学后,各种补课,作业更是多如牛毛,学生根本就没有发展自己爱好和兴趣的时间和机会。介于此现状,与其提议设立根本没有练字时间保证,没有实际效果的“汉字日”,搞形式主义,还不如助力...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设立汉字日,可行吗?
答:连笔画都不知道怎么动了,这就是人们长期不写字所带来的后果。汉字是我们传承几千年的文化载体,我们应该认识到汉字的重要性,也应该有这样一个节日来告诉人们,汉字是重要的。所以说设立汉字节是可行的,既然都能设立端午节去铭记屈原吃粽子之类的,那为什么我不能纪念一下,传承了我们几百年几千年文明...

说说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是什么
答:3、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汉字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展该活动利于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4、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有利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相关 汉字听写大会的电视形态研究和论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