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萤夜读 原文 翻译

作者&投稿:脂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襄萤夜读》是中国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所作,共分上、下两部,描写了夜间读书的场景和读者的心境。以下是原文及翻译:

1、上卷:

山村灯照墨竹窗,风过亭子雨敲凉。孤眠远夜情何限,化作昆仑琼玖玲。

在山村小屋里,灯笼照亮着墨竹窗;微风吹过亭子,细雨敲打着房顶发出清脆声响。一个人独自一人沉浸在长夜读书的氛围中,感受着这片孤寂的美丽,让内心变得高傲如昆仑山似乎可以与琼玖双柱相提并论。

2、中卷:

一声深户五更钟,月色沉沉楚水中。寂寞空庭春欲晚,梧桐落絮无穷数。

五更钟敲响深宅之中,在沉静的楚水之上,皎洁的月光映照着。这时候,空旷的庭院里已经没有了喧嚣,只剩下寂静和凄美。梧桐树上的絮花不停地飘落,落在庭院中形成了无数的漫步。

3、下卷: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轮。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绝。

深夜里,城外下起了一场雪,穿过冬天的薄雾,在城墙之上留下斑斑雪痕。清晨时刻,用炭火加温的马车在升起的朝阳照耀下经过铜铃门穿过城池。现在,红旗在寒风中垂下,半卷飘荡着。战鼓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回响,显得格外清晰而凄刻。

这部作品通过作者对场景的描写,展现了夜晚读书时独特的氛围和各种感受,充满了孤独、寂寞、高傲和优美同时存在的情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其写作风格严谨、雍容华贵,文笔简练,音韵和谐,是中国文学珍贵的遗产之一。

在这部作品中,纳兰性德巧妙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和象征,将孤寂的夜景与诗情并茂,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作品分上、中、下三卷,各有各的特点和主题,既有家乡的静谧,也有冬天寒冽、战争阴霾的世相,请人们直接感知画面所带来的美感,从而引发读者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总的来说,《襄萤夜读》既具有山水田园的诗意,又有闲适自得的氛围,甚至与文化、宗教、哲学的意味不住贯穿其中,成为中国文学里一张充满着文化沉淀和心灵启示的絮语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