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使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领导的决策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作者&投稿:守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精心组织调研,提升调研成果的转化价值
调研成果能否引起转化,关键在于调研成果质量的高低。选题大而不当、内容陈旧无新意、建议空洞无物的调研报告不能为领导决策起到“参谋、助手、耳目、喉舌”的作用,组装型、雷同型、浅表型、交差型的调研报告很难转化为领导决策。领导看了调研报告,如果说:“这些我都知道”。这样的调研可算是劳民伤财。
要获取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选题要准,立意要新。要确定选题时,先听取有关部门同志和专家的意见,然后根据上级精神,结合地方实际,选择那些党委政府不了解实情而没有决策、已经决策但在实践中还需要跟踪决策的问题,及时组织调研。二是调查要细,方法要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多渠道、多侧面地收集相关信息,把实际情况弄清弄通。坚持联合调研,邀请有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一同调研,达到优势互补。坚持多种方法并举,除了采用调查会、研讨会、实地考察等传统方法,还要运用统计调查、抽样调查、分析对比调查等多种现代化的调查方法,增强调研成果的信息量和知识量。三是研究要深,论证要透。要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吸取现代科学成果,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揭示问题尊重实际,提出建议具体可行,不迎合,不折衷,不偏颇,不含糊。
启东教育工作在省内外享有一定声誉,历年高考录取率名列前茅,学科竞赛蜚声海内外,对此全市上下引以为自豪。金牌银牌的光环掩盖了启东教育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和矛盾。为此去年上半年启东市政协选择了教育改革和发展作为调研课题。为了把问题查清摸透,调研共分5个小组,分别就教育现代工程的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经费的筹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在调查组人员组成上,除政协常委、委员外,还邀请宣传、教育、人事、财政等部门的同志一起参加。调查组先后赴14个乡镇和60多所学校,通过实地视察、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电话查询、数据统计等形式,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调研发现启东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数据对比(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县市发展状况相比)揭示了问题的严重性,而后提出了建议意见。高质量的调查研究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对市政协提出的问题,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调研的大部分建议在后来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和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得到了采纳落实。
二、及时把握机遇,寻找调研成果的转化时机
“言当其时,一字千金;言背其时,一文不值”。调研成果只有选送在领导者需要时尤其是决策之前,才易以文件、政策、方案、计划和领导者讲话等形式得到转化。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同志不懂得或不注意调研成果的转化具有很强的时机性,在选送调研成果时,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雨后送伞,致使一些质量较高的调研成果,由于供需不适时,错失转化时机,成了无效劳动。
要正确把握调研成果的转化时机,调研者必须具有强烈的时局意识、地情意识的群众意识。要认真分析研究演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线决策,认清战略部署的背景和实施的意义,并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探索性思考。与此同时,熟悉了解本地的重大决策问题,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重大改革措施等,对本地的现状和未来有所把握,另外,要注重倾听群众呼声,善于发现人民群众在一定时期、某个阶段所关心、议论的重大问题和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只有坚持从全局上去研究思考,围绕地方实际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问题,去拟定调研课题,编制调研方案并及时组织实施,这样形成和报送的调研成果才是适时适地的。
今年年初,启东市政协就海洋经济发展进行调研。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世纪。我市是海洋资源大市,发展海洋经济是我市“十五”发展战略之一,但近年来,我市海洋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随着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实施和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相继签订并生效,国家实施新的伏休制度,海洋作业的时间和空间受到严重制约。另外,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减船转产的计划,我市将逐步缩缩渔船1000多艘,特别是国家将在5年内逐步取消帆张网作业,这对以帆张网作业为主的海洋捕捞业冲击很大,海洋经营结构亟待调整。基到这些,我们组织了调研,所报送的调研成果着眼于启东海洋经济的长远发展,切合当前领导之需和广大渔业群众的要求,是非常及时的,深受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欢迎。
三、多种形式反映,拓宽调研成果的转化渠道
在不少人的传统观念中,政协调研成果的转化渠道只有一条,那就是领导决策渠道,调研成果如果被党委政府采纳实施,就认为调研转化成功,不然则认为调研成果付诸东流,调研工作劳而无功,有的则泄气、抱怨。其实,调研成果的转化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不管哪一条,只有将调研成果付诸实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积极的社会效应,都应视为得到转化。因此,对调研成果,政协应积极主动,将书面文字变为各种信息,利用各种渠道加以反映和宣传,扩大调研成果的影响,强化调研成果的辐射效应。
政协调研成果的转化渠道多种多样,常用的有以下几种。一是专题专递。对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加以整理,删繁就简,去粗取精,专门送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对重大问题的调研报告可以提请主席会议或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以建议案的形式报送,对专委会的调查报告,可直接送有关部门供决策参考。二是提案反映。有的调研报告,还可改写成委员提案或社情民意,交有关部门按程序办理。三是新闻宣传。将调查报告改写成新闻稿件在新闻媒体上刊播,使调研成果在更广的范围产生作用。1999年,启东市政协组织开展了关于建筑业发展情况的专题调研,这次调研形成的4篇调查报告,其核心内容先后在《江苏政协》、《南通政协》、《南通经济工作》等近10家新闻媒体上进行宣传,其中3篇调研报告还整理成“观察与思考”的形式,在《启东日报》、《启东通讯》上连载,引起了领导和群众的广泛关注。四是会议交流,在有关会议上,政协领导和政协委员利用发言机会,宣讲政协调查研究所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
四、加强反馈跟踪,建立调研成果的转化督促机制
长期经来,政协对调研成果的转化基本上只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和原则性的要求上,并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调研成果能不能得到转化,很大程度上实际取决于跟踪监督机制的成功运行。一是联系反馈。调研成果报送党委政府后,政协不能坐等反馈意见,要主动前往决策部门和执行部门了解调研成果的采纳落实情况。二是持续调查。调研成果被党委政府采纳,进入决策实施程序后,政协应通过持续视察和调查的方法,查看部门落实程序、实施力度情况、促进调研成果更好地向现实成果转化。三是会议协商。将调研成果的转化工作与主席会议、常委会议有机结合起来,即把跟踪监督政协调研在实际中的运作落实情况,作为主席会议、常委会议协商的议题。这种协商形式,既促进了调研成果的转化落实,又使主席会议、常委会议具有了实实在在的内容,拓宽了政治协商的领域。1999年底,启东市政协第38次主席会议将上半年常委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建议案》的落实情况作为协商课题,一方面跟踪了解采纳情况,督促建议案落实,另一方面又结合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提高初中教育质量”、“建立乡镇教育发展目标责任制”等新的对策建议,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调查研究能力~

  调查研究能力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领导干部调查研究的能力可以细化为调查的能力、研究的能力、撰写调研报告的能力和转化调研成果的能力。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对领导干部调查研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领导干部队伍中不同程度存在的调查研究能力不高的问题也确实不容忽视。在此形势下,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笔者结合自身从事调查研究活动的体会,谈一下对领导干部提高调查研究能力问题的认识,以供参考。
    一、深刻理解、认识调查研究的涵义、意义    (一)深刻理解调查研究的涵义。目前,关于调查研究的定义多种多样,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强求划一。在此,笔者也无意、更无力给出一个更加确切、明了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关于“调查”的解释是“为了了解情况进行考察(多指到现场)”;关于“研究”的解释是“探索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据此,我们可以把调查研究理解为:“现场考察实际情况,并依据考察结果探索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按照这一释义,我们可以演绎出调查研究的如下特征:(1)调查研究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调查研究是人们从事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每项调查研究活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调查研究的目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可以是为了探索事物的真实情况,也可以是为了探求事物的本质和相互间的联系。(2)调查研究活动的对象具有广泛性。调查研究的对象既可以是客观事物,也可以是主观事物,例如某项工作、某件事情、某个问题、某个经验、某种思潮、某个领域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调查研究的对象。(3)调查研究活动具有实地性。调查是“为了了解情况进行考察”,而考察的意思又是“实地观察调查”。所以,调查研究是一项需要到达现场实地察看情况和采集资料的实践活动。(4)调查研究活动具有显著的探求性。由于调查研究以了解情况、探索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为目的,属于试图发现真实情况、揭示事物本质的活动,因此,调查研究活动具有显著的探求性。不仅如此,以探索事物的性质、规律等为目的的理论型调查研究活动还具有显著创造性。(5)调查研究活动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的直接动力就是适应现实工作需要,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下一步工作,因此,调查研究成果的应用也应该成为调查研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看来,调查研究活动具有强烈的应用性。
    按照上述关于调查研究活动的解释,结合现实工作中调查研究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把调查研究活动进行如下分类:按照调查研究目的划分,可以分为应用型调查研究和理论型调查研究;按照调查研究对象划分,可以分为情况型调查研究、经验型调查研究和问题型调查研究等;按照调查研究范围划分,可以分为综合型调查研究和专题调查研究;按照调查研究时态划分,可以分为过去型调查研究、现在型调查研究和前瞻型调查研究。其中,应用型调查研究是指调查研究成果直接用于生产或生活的调查研究活动,着重对某一具体事物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客观性、真实性的叙述,并分析引起事物发生发展的直接原因,或者提出明确、具体的应对措施,落脚点是处置、解决个性实际问题。理论型调查研究是指调查研究成果间接用于生产或生活的调查研究活动,着重对某个领域事物进行综合性的考察,要在弄清事物真相的基础上,深层次发掘引起事物发生发展的终极原因、事物的根本属性和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落脚点是提供处置、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指导。由于领导干部的身份和地位具有特殊性,上述各种类型的调查研究都有可能涉及到,都应该努力掌握。
    (二)深刻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1、调查研究是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需要。人类认识客观事物主要应该依靠学习和实践;因为学习可以获取间接经验,实践可以获取直接经验。而在实践活动中坚持调查研究,可以了解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使人的认识更加接近客观实际、更加趋于正确。因此,调查研究是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需要。2、调查研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因为调查研究的实质就是寻求客观规律,而研究事物客观规律的学科体系就是科学,因此,调查研究是追求科学的重要手段。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首先掌握科学,因而也就需要开展调查研究。因此,调查研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3、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科学决策的需要。胡锦涛同志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工作方法。”从胡锦涛同志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调查研究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还是谋事的基础;没有调查研究就不可能很好地谋事。而“谋事”主要是指决策;决策又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之一。据此,没有调查不仅没有发言权,而且没有调查更没有决策权。因此,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科学决策的需要。4、调查研究是转变思想作风的需要。从调查研究的涵义中已经知道,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求得的客观规律的过程。而毛主席在解释“实事求是”的涵义时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由此看来,调查研究的过程也就是求“是”的过程。调查研究就是贯彻实事求是精神的一种体现,当然也是发扬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的一种体现。因此,调查研究是转变思想作风的需要。5、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正确指导工作开展的需要。领导干部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工作。因此,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正确指导工作开展的需要。6、调查研究是实现工商工作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工商机关要谋求跨越式发展,就必须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而开拓创新的过程就是接近和顺应客观规律的过程,接近和顺应客观规律的过程又是调查研究的过程。因此,调查研究是实现工商工作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总之,调查研究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当然也是领导干部有效履行职责的法宝。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真正理解了调查研究的涵义,深刻认识了调查研究的意义,才能够增强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进一步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熟练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把握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调查研究要经历调查和研究两个阶段,也就是要先调查、收集相关材料,后研究、发现真实情况和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在调查收集材料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事物形成感性认识;在研究发现客观事物真相和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的过程中,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思维活动,也就是产生了理性认识。由此看来,调查研究涵盖了人类意识活动的全部过程和形式,也就是说,调查研究属于人类意识活动范畴,是人体意识机能集中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因此,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就是人们利用自身的意识机能,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认识阶段相对集中地反映客观事物。
    (二)掌握调查和研究的方法与技巧。在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中,调查环节是基础,研究环节是关键;而真正掌握调查和研究的正确方法又是整个调查研究工作的关键之关键。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的基本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1)召开调查会。毛泽东同志说:“开调查会,是最简单易行又最忠实可靠的方法,我用这个方法得了很大的益处,这是比什么大学还要高明的学校。”(2)进行典型调查(也可以叫个别调查)。(3)观察。采用观察的方法进行调查,我们的感官直接反映客观事物,能够排除外来人为因素对调查活动的影响,收集到的感性材料会更加真实可靠。(4)发放调查问卷。(5)蹲点。其中召开调查会和进行典型调查的方法是毛泽东同志大力倡导、广泛运用而且认为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研究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但领导干部从事研究活动的主要方法应该是“抽象思维+实践检验”,并且尤其以理论型研究活动表现最为典型。人们在通过调查获取了感性材料之后,先后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手段,确认出研究对象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再运用判断手段反映出研究对象的相关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运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完成这种内在联系由具体研究对象到同类一般事物的推广,形成系统的结论。结论得出后,将其及时用以指导实践活动,并通过实践检验使之日臻完善。如此反复,人们的研究成果便会日趋接近客观规律。
    调查研究的技巧无穷无尽,但笔者觉得有以下五点可供借鉴:一是把调查研究过程化整为零。一项调查研究活动不是须臾能够完成的。况且,领导干部又不可能像学术研究工作者那样,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个课题的调查研究工作中去。因此,把调查研究的过程化整为零就显得十分必要。可以采用日常积累调查的方法,在工作中调查,在调查中工作,调查、工作两不误。二是力争掌握第一手材料。调查研究中身临其境,不仅能够掌握第一手材料,增加所收集材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还能切身感受氛围,激发想象能力,产生思想升华。三是选择合适的调查对象。被邀参加调查会议或被确定为走访对象的人员的品格、智慧、阅历等都应适应谈话活动需要,并应该在其政治立场、社会地位、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做到上中下、左中右、高中低的兼顾。四是注意利用灵感思维。实践证明,在考虑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但仍不放弃、仍然坚持不懈地冥思苦想的情况下,由于思维活动的基础不断坚实,因此,有可能在偶然间茅塞顿开,找出答案。这就是人的灵感思维的作用。因此,开展调查研究应该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日思夜想、日积月累、不懈思考,积极调动灵感思维,推进研究成果的早日形成。五是实行接力式调查研究。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调查研究的结论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要在实践和时间检验中不断发展和深化。完成一项调查研究后,在用其指导实践活动和利用实践活动对其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应继续进行调查研究,不断修正和完善研究成果。
    调查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以下倾向:一是先入为主。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占据主导地位,或感情用事,凭借个人好恶对调查材料进行取舍。二是闭门调研。不身临一线,靠听汇报、看资料或“二传手”传递了解情况,获取的材料真实性不强。三是言之无物。似是而非地讲一些“体制”、“机制”设想,缺乏实际指导作用;或所提对策明显脱离实际,只能“望梅止渴”。四是浅尝辄止。开展理论型调查研究时,原因挖得不深,性质定得不准,联系找得不全面,结论做得不系统。
    (三)掌握调研报告的写作要领。撰写调研报告是完成调查研究活动的第三个环节,也是反应调查研究成果的重要环节。鉴于目前领导干部公文写作整体水平状况,撰写调研报告对于部分领导干部来说也可能是一个难点。然而“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而且“磨刀不误砍柴工”,努力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才是当务之急。但是,提高公文写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首先要学好基础理论,甚至要从标点符号、修辞、语法、逻辑知识学起。鉴于领导干部公务比较繁忙,没有更多的时间专门学习,那么只能在岗位上边干边学,利用好自己的工余时间。在不断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同时,努力掌握调查报告的写作要领,并不断加强写作训练,必能尽快提高调研报告的写作水平。
    (四)增加政治业务知识积累。一是增加政策理论知识积累。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是调查研究活动的终极服务对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做好调查研究的指导纲领,都应当不断积累,并准确、全面地把握。二是增加业务知识积累。不懂得或不精通本职业务,就不可能或很难有效开展调查研究。因此,应该注意加强业务知识积累。三是增加专业知识积累。工商工作涉及许多相关专业知识,例如监管农资商品市场涉及农资商品知识、监管食品市场涉及食品知识、查办商业贿赂案件涉及财会知识等等。不掌握这些相关知识,调查就不可能全面,研究就不可能深入,调查研究的成果就不可能显著。因此,应该注意加强专业知识积累。领导干部增加政治业务知识积累同样不可能完全依靠参加培训等脱职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自学,也就是在岗位上学习。
    三、积极投身调查研究实践活动    (一)勇于调查研究。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调查研究既不高深,也非莫测。而且事实上,各级领导干部每天了解情况、检查工作都是在调查,答复下级请示、部署日常工作之前的思考和酝酿都是在研究,只不过话题不集中、结论不系统、理论性不强、就事论事而已,而且也不必要写成书面报告。因此,领导干部应当克服心理障碍,勇于面对调查研究,以敢打必胜的信心保障调查研究能力的提高。
    (二)乐于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工作和生活条件比机关相对要差一些,有时甚至会很艰苦。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发扬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亲临一线,贴近群众。只有这样,才能下定决心、坚持经常,才能尝到甜头;也只有这样、看到实情、听到真话、取到“真经”。
    (三)勤于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提高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能力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领导干部应该自定任务、自加压力,结合工作实际主动地、有计划地开展调查研究活动。领导干部应该克服依赖秘书的思想,重要的调研报告要亲自动笔撰写,一般性质的调研报告也要亲自提炼观点。对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要积极争取发表,利用媒体、书刊公开自己的观点。要积极参加全省系统组织的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以高标准的创优精神带动调查能力的提高。领导干部还应当利用能够相对自主支配工作的优势,组织一般干部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营造全员开展调查研究的氛围,以此带动一般干部搞好调查研究,提高自身调查研究的能力。2009年度,我局在副股级以上干部中开展的“每人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活动,全局副股级以上干部共撰写调研报告71篇,被各级采用27篇(次),有力地推动了全局调查研究活动的开展。
    (四)努力完成调查研究成果转化。调查研究成果的转化是调查研究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活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全社会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转化问题上都存在着研究和应用脱节及重评奖、轻应用等问题,致使一些有价值的调查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具有导向和决策职权的主要领导干部应该强化调查研究成果的应用意识,大力支持调查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一般领导干部在自己的调查研究成果形成后,应该及时调整决策,完善工作思路,修订工作计划,改进方法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除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决策上重视调查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外,还应加强调查研究成果转化机构建设,强化调查研究成果转化工作的机构保障。如在省、市、县系统三级建立调查研究成果转化兼职机构,或将调研成果转化工作界定为政策法规机构的职责之一,由其负责调查研究成果的整理和论证、试用等工作,进一步推动调查研究成果的转化。 (张德安)
    (作者为河北省玉田县工商局副局长)

近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新思路,创新方式方法,想领导之虑,谋领导之所思,办领导之所需,在适需对路上做文章,不断提高调研工作质效,提升服务工作水平。那么,,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1.拓展思维,精心选题围绕领导需要选准调研题目是关键问题,它是通过调研为领导服好务的前提条件。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关注和把握公司的全局工作发展动态,需要我们平时就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研究工作上,牢牢把握各项重点工作进展的脉络和趋势,于细微处挖掘大题材、琐碎中找出新思路、平淡处提炼新观点,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提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选准调研题目方面我们主要抓“五点”,即:履行职能中的“朦胧点”、重点工作中的“薄弱点”、基层工作中的“闪光点”、干群关系中的“敏感点”和领导者眼中的“关注点”。2.广调细查,精研深析调查研究贵在调查,重在研究,只有亲自调查,深入研究,才能把情况搞准,把问题摸透,把对策想好。一是要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克服盲目性。对调研的目的、意义、所针对的问题了然于胸;对调查地点的选取、访谈人员的选定、座谈会的参加范围提前设计;对调查的对象、重点、难点以及素材的选择要做到心中有数,事先拿出调研方案,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克服片面性。坚持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调查,既通过汇报了解情况,又深入到一线获得感性认识。调研不是对现成材料所进行的文字整理加工过程,不能靠材料堆材料。单纯靠听汇报、要材料进行调查研究,很容易被材料框住,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路,最终调研就容易成为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的东西。沉得越深,工作越实,获得的资料才会越丰富。在思想上不断有闪光点,使问题找得更准,对策和建议提得更好,调研成果的质量更高。所以我们必须贴近基层,走进基层,真正蹲下来、沉下去,尽可能多地进行调查,防止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三是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克服表面性。研究是调查的升华,调研人员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把问题分析得透一些,再透一些,建议想得深一些,再深一些,启示想得远一些,再远一些。要抓住倾向性、症结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现象中把握本质,从原因中查找症结,从实践中发现解决的办法,提出解决问题、推动决策落实的对策和建议;紧扣典型性经验进行深刻剖析,从做法中发掘内涵,从事实中找出规律,从经验中提炼出启示,提出推广经验、发挥典型指导作用的思路和措施。 “责任追究上移、工作重心下移”;“沟通无界限、管理无时空、工作无小事、尽责无借口、学习无止境”等等。3.凝练思想,精雕细刻语言为思想服务,思想靠语言表达,调研既是思想认识反复提纯的过程,也是语言反复提炼的过程。领导事务繁忙,每天需要阅示诸多材料,调研文章如果思想性不足,参谋价值不大,可读性不强,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很难引起领导的关注,其调研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因此,调研必须在内容上有一定的思想性、在对策建议上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文字表述上有一定的语言艺术性。一是要突出思想性。调研成果要富有真知灼见,缺乏真知灼见的调研成果不能轻意出手。经验和启示要富有典型性,能够供推广和借鉴;问题及对策要有针对性,能解决问题。调研如果简单地罗列问题或经验,停留在表面上的空洞的文字表述,所提的建议和启示仍是别人脑中的东西和别人文中的东西,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二是突出可操作性。调研提出的对策不能是苍白的文字表述,启示也必须对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价值。要深入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或对别人已想到解决思路的,赋予巧妙的解决途径。以具体化、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和建议,为领导出好主意、当好参谋,使更多的高质量的调研成果进入领导的决策视野。三是突出语言艺术性。文章只有吸引住领导的目光,才会使领导去探究文中的观点和思想,也才可能采纳为决策依据。因此,调研在表达形式上必须有一定的风格。题目要力求传神,既能挈领全篇,又能揭示主旨;标题要力求新颖,运用神来之笔;内容要力求精确,严谨再严谨,细致再细致,做到客观全面,真实有效;语言要力求有感染力、震撼力和穿透力,给人以较强的艺术感。调研报告要避免搞成“个人心中都有”、“人人笔下皆有”。如果说的都是文件上的语、别人讲过的话,没观点、没思想、没见解,这样的调研报告既不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和批示,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调查研究工作中的误区南宋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中有这么一段词:“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时时有矛盾,处处有问题,倘若没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寻觅精神和“众里寻她千百度”的实践,就体验不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的惊喜发现。须知“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前提是得踏破铁鞋。调查研究,最欣喜也最无奈的感觉恐怕莫过于此。那么,在调查研究工作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很容易走进误区: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现象无本质调查研究的宗旨是为了搞清事实真相,寻求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也可以说是为了把握事物现状,预测发展趋势。领导要运筹帷腿,把握全局,正确决策,不能处处都到、事事躬亲,必须借助调研信息研究新思路、新对策、新举措。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信息掌握的“准”与“不准”,往往就看我们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是否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否从客观实际出发。而在为领导提供信息、决策,做好智力服务的实践中,有说服力、有见地、有策略的调查报告屈指可数,往往都是只拈皮毛,浮于表面;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将调研视为调查。调研人员也往往容易被表象所迷惑,不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因而也就不能如实地、科学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只是零散而不系统,肤浅而不深入本质地分析形势和解决问题,导致在决策中出现了片面性和主观主义。如果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只停留在听听汇报,了解形势,掌握数据,不积极主动深入实际,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症结,就不能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捷径和措施。因此调查研究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大胆探索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坚持群众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会从事物的表象中分析问题、探求对策,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2.大海捞针:毫无针对性在实施调查研究前,我们必须根据领导的意图和研究的课题,确定重点和难点、任务和时间要求,制定周密可行的调查研究实施方案,从而保证调查研究的质量,做到有的放矢,避免调查研究过程中的盲目性和简单化倾向。如果我们不摒弃“闭门造车,电话调查,听取汇报”来获取信息资料的“官僚主义”作风,唯上不唯实,报喜不报忧,就无法正确决策,促进工作。当前,围绕设备安全、市场营销、运营管理、技术研究、基本建设、信息化建设、战略发展规划、人力资源、文化等方面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而重要的课题,我们必须在立意高、剖析深、理念新上做文章,针对重点、难点、热点、焦点、敏感点问题开展攻关,同时进行战略、专题、对策研究,分析形势,把握动态,谋划思路,为领导决策提供预案,当好参谋。“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跤龙”。调查研究只有沉下心来,深入基层,抓住热点,攻克难点,挖掘特点,反映敏感点,才能给领导提供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有价值的调查报告。反之,走马观花、浮于表面,调查无头绪,研究无目的,是不会出任何结果的。3.雨中送伞:没有时效性调查研究作为决策信息,必须具有时效性,这样领导才会果断而及时地对某项工作做出决策。如果对企业发展过程中有影响的带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调查研究拖延时间过久,延误领导决策,必然会导致不该有的矛盾、后果产生,领导的事后决策也必然会失去意义作用,那么调查研究实际上就是徒劳的、无效的。例如,基层单位群众上访事件,有的甚至扩大事态,影响了全局工作。这就是调查研究“滞后”的具体表现。事前如能了解群众的心理愿望,摸清群众的思想动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就必然会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如果调研人员超前系统思考问题,并且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达到既务实,又高效,及时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动态,为领导提供所需的信息,其结果往往会大相庭径。调研人员决不能“雨中送伞”,要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4.事后诸葛:缺乏预见性调查研究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论搞什么样的调查研究都不能先入为主,不能为了论证自己和某个领导的观点,凭主观意志和想当然去搜集、选择有关材料,更不能为了迎合某个领导的口味,或者是适应某种政治气候,在调查中见机行事、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用各种虚假的材料去干扰领导的决策,这样必然会酿成不良后果。要想搞好决策研究,必须调查事物存在的历史背景、发展沿革,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出实招,务实效。比如,我们在探索新的管控模式或进行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论证,否则就会脱离实际,建议缺乏预见性、先见性,在实施过程中也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当然,调查研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得到有价值的调研结果。只要我们把握在选题上的针对性、调查研究的准确性、对策建议的可行性,领导的决策就一定会从中受到启示,洞开思路。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调研成果的转化作用,指导于工作实践。

如何让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助推发展的硬实力
答: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现状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主要有以下6种:高校自己创办企业直接转化科技成果通过技术转让向社会转化科技成果与地方政府、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并实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利用一批重点科研基地,加强对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和转化,使高校自己成为高新技术...

调查研究突出两个导向是什么
答: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还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总之,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是调查研究中两个重要的导向。它们要求我们关注现实中的问题、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并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现实中的挑战和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调查研究能力
答:调查研究能力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领导干部调查研究的能力可以细化为调查的能力、研究的能力、撰写调研报告的能力和转化调研成果的能力。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对领导干部调查研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领导干部队伍中不同程度存在的调查研究能力不高的问题也确实不容忽视。在此形势下,...

办公室调研工作总结
答:要使调查研究有效地为领导决策服务,关键要抓住工作中,特别是职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活动;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领导工作排忧解难。 一年来,我们围绕加强基层队伍管理、稳定职工队伍、基层队职工身体状况等热点问题开展调研,及时向公司领导和矿区反馈情况、提出建议和对策,适时地发挥了...

以“五个必须坚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答:在前进道路上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练就斗争的真本领、真功夫,面对困难不推诿、不逃避,面对风险不畏缩、不躲闪,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

如何提高政府机关调查研究水平
答:政府机关的主要职责是为领导当参谋、助手,提供服务保障,自己最近感觉到忙于文山会海、忙于协调、忙于事务的时间多了一些,静下心来、深入基地、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的时间少了一些,但是调查研究工作,是政府机关的重要工作之一,只有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摸实情,讲实话,出实招,为政府领导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课题调研计划怎么写
答:始终把促进调研成果转化作为根本,使调研成果转化为领导决策,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去。因为,调研成果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推广典型,服务决策,所以,调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放在为领导出思路、为改革发展出实招、为基层出点子上。(1)调查研究工作,要超前服务决俯,在“早”字上下功夫。(2)围绕中心工作,在“准...

为什么说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
答:只有准确掌握全面而不是片面的实际情况, 才能确保决策的科学周密和正确;只有充分了解真实而不是虚假的民意,才能知道老百姓在 想什么、急什么、盼什么。所以,调查研究始终是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紧紧依赖这一基 础,我们作出的决策才符合客观规律。把调查研究作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

如何进行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指导
答:4、案例法:以具体的事例、题例、课例为研究对象,在了解、认识、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出一些更为积极的教育方法的过程。基本步骤为:确立案例→呈现案例发生的过程→分析和诊断案例→归纳结论、得出启示。5、行动研究法: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或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

“三个坚持”促进“三个转变” 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实际成效...
答:一是要坚持用脚步丈量民生,实现从听取汇报到实地走访的转变。领导干部应以上率下,带头深入基层开展调研,通过实际行动为全区党员干部树立榜样,确保能够真实地发现问题、找到解决之道,使为民服务更具方向性和实效性。二是要坚持用耳朵倾听民意,实现从我说你听到你说我办的转变。调查研究是决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