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老师应该充当怎样的角色,面对学生的多种解读该怎 面对学生上课的状态,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作者&投稿:枕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课堂上,老师是一个知识的教授者。就是俗话说的教书,在课堂上,你的第一角色就是知识传播者,把书上的、你所掌握的,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知识尽数交给学生。
课堂上,老师一个德育的工作者。就是俗话说的育人。在课堂上,你的第二角色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至少能做一个不坏的人。在此基础上,让他的善良、宽容、理解、感恩能无限的扩大。
课堂上,老师也是一个学生。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有时候学生能给你带来一些你以前不知道的故事,语言。有时候自己写了几年、十几年的一个错别字,学生能给你找出来。呵呵,在学生面前,我们也是学生。
课堂上,老师也是一个朋友。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对教还是学都是好事。
课堂上,老师也是一个007,你要敏锐地观察有没有学生在走神,在搞小动作,在说话,在干其他与教学无关的事。还要在瞬间想好处理的办法。
课堂上,老师愿意把知识、幸福传递给学生,愿学生也回之于幸福、理解。因为老师还是多累的。
上面的是昨天自己写的,刚刚偶然看到一篇相关的文章,一并贴上来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对教师的一贯要求,但是,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这种说法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缺陷。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与学的主体,是学生的“知识源泉”。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也就是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新的语文实验教材、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行为,教师要由课程知识的施予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教师不再做教材的单一阐释者和习题答案的唯一宣判者,而是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潜心关注者和学生个性成长的参谋人,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一句话,教育观念的改变,教师的角色必然要转换。

1、 做平等的合作者

重建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要想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教师不仅身体要走下来,走近学生,更为关键的是心要走下来,贴近学生,与学生交流,一起活动,共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合作意味着参与,师生有一种共同的体验。教师不应该对学生说你去干什么,而是应该对学生说我们一起去干什么。我们要把学生的真心放在自己的心里。

2、做谦虚的倾听者

以前,教师掌握着“话语霸权”,学生只是被当作一个个容器,等着教师往里灌东西。新课程则要求我们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能够像李镇西老师那样,听到“花开的声音”。

3、做真诚的赏识者

教师要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学生一丁点儿的优点,我们都要加以表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是表扬的尺度我们要把握好。赏识孩子不能只凭自己的预先设计进行,赏识时要关注一些小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我还觉得,新课程下的语文教育教学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个人体验尽情阐述自己的独特的思考和感受,而不是由教师讲述着自以为一成不变的、完美无缺的“真理”;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现在要努力做的,是“做一个风趣而讨人喜欢的人,鼓励他人(学生)去谈论、去发表,让自己专注地倾听并适时地加以由衷的赞美”(查理•尼士曼夫人语),并不是要让自己的形象如何高大,如何完美。所以,我倡议,让我们都来做一位善动脑筋的“懒先生”吧。不过,这就须要我们这些“懒先生”们能对每位学生做到“善听”,更要做到“善导”。我这里所说的——我们的新课程下的语文老师要做到“善听”,“善导”——并不就等于说,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就一点也不用讲了,就可全让我们的学生去讲了,而更是要“善讲”。——善讲我们学生不会的,即善讲他们自己无法理解的。其实,“善导”本身就是一种“善讲”。总之,新课程下的语文老师,不仅仅是语文老师,我们所有的在实施着新课程教育教学的,都来做真诚的的赏识者吧。

4、做得体的协调者

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打破学科壁垒,打破区域界限,努力造就“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需要教师能适应多种环境,协调各种关系,具有“外交家”的能力。

协调者要有宽广豁达的胸怀、热情服务的意识,要有交往的技巧,要善于挖掘家长资源,要有双赢的策略。

5、做资源的开发者

新课程不仅是教科书,还包括由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等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课程已经不只是“文本课程”(大纲、计划、课本),而更是“体验课程”(被师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它意味着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每一位师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自身的解读,使给定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课程”,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以前“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现在我们要努力营造“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我们的课程建设要努力做到“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向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向迅速发展的高新科技领域”。

6、做得法的组织者

教师在很长的时间里是一个管理者,制订了许多条例,不准学生做这个,不让学生搞那个,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扮演着“教育警察”的角色。新课程,就要求教师淡化权威,建议学生应该做什么,参与学生的一些活动,有效地组织教学,做“平等中的首席”。

7、做有效的促进者

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学生个性的觉醒,才能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师要重视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把“给学生压力”变为“给学生动力”,由“牵着孩子走”变为“推着孩子走”。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瑞克认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六种:关怀、理解、认同、尊重、友情、信任。教师要在人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的生成过程中,充分发挥促进者的作用,才能有效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发展。

8、做勤奋的学习者

我们要向名师学,向社会学,向网络学,向学生学,更要向书本学。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教师要用读书来提升人生品位。要读文学名著,要读理论经典,要读科普文章,要读哲思美文……要把读书作为人生的精神之旅!

教师与学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是一种观念,更需要行动。“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今天你不生活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学习是一生一世的事,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从某种角度说,学习已经成为每个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格调。只有学会学习,我们才能在当今社会大潮中搏风击浪,勇往直前。

热爱教育意味着热爱学习,投身教育意味着投身学习。第斯多惠说过,“教师本身必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促进真正的文化教育事业,进行终身自我教育,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古今中外的名师无论学历高低,都具备好学不倦、自学终生的特点。作为一名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善于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尤为重要。所以我们要不断用学习来重塑自己!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与学生互动学习,每天淘汰自己!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我人文素养,养成苦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

9、做扎实的研究者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审视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真正的生命是他的思想,对某一问题不倦的探究,是个体成长所必经的心路历程,也只有在这样一种理性的思考的基础上,人才会活得有尊严。因此,我们不可能没有对自身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的一种思考。“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师要想获得持续性发展,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就必须在自己的从教生涯中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改进。教育研究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中的事实,进行了解、收集、整理、分析,从而发现和认识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

教育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说,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的发展,都离不开研究。我们主动加强自身的科研素质,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究,勤于思考。树立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自觉地把研究之水注入课堂,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学会确立研究课题、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如何撰写课题报告等等,自觉地在研究中应用,做教学实践中的“有心人”,积极探索,锲而不舍,勇于革故鼎新。

10 、做精明的反思者

反思使人成为人,使人的生活成为有意义的生活、有价值的生活。教师之所以是教师,人之所以为人,就因为他在反思。人在反思中过有意义的生活,在反思中存在,在反思中成为有个性的自我。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因此,我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养成多思考、爱琢磨的好习惯,学会了遇事不要总是归责于外,而是遇事先反思自己,学会改变,学会调整,学会反思。改变不了环境,改变自己;改变不了事实,改变态度;改变不了过去,改变现在。不断地反思自己,调整自己,适应教学,也适应生活。

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要尽快使自己从“教书匠”迈入“研究者”的行列。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的各种问题。教师要善于反思自己,投入研究,行动起来,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使研究更明确、更扎实、更持久。

实施新课程,教师就要转变角色,树立服务意识,努力发挥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作用,收到最佳的课堂效果,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努力实施“功夫在课外”的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表明主动合作的意愿,体现坦荡宽广的胸怀,展示勤业、敬业的职业精神。

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在好的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专家来告诉你!

一年一度的期中复习即将开始了,面对复习课好多教师感到不如新授课有趣,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存在问题导致的,学生课堂的主要表现是:课上听讲不认真,开小差的有之;偷着小声说话的有之;做其他作业的有之;更有甚者把学习抛在脑后,根本不学习,针对这样的课堂现状,老师在辛苦,也很难打造较好的课堂效果,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一、做一个有先进思想的教师 列宁曾经说过:“唯有伟大的理论才能指导伟大的实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经常学习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理念,用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另外在管理学生方面力争做到:(1)把学生看做一个完整的人,即对学生一视同仁,无论优生差生,他们都有他们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所以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不定数的,不一定考上了大学了才是人才,行行出状元。(2)多鼓励少批评 尤其差等生更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哪怕细微的优点,然后找到合适的时机进行表扬,很可能你的一次表扬决定了学生的一生,不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适时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目前我们学校正在实行“三自一导”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自主求索的好习惯。我们不要总怕学生不会学习,不敢放手。要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主往前行;要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寻求答案;要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去选择;要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即教师给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求索。“学而时习之”,我们必须善于学习,我们要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成长,在成长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发展。二、做一个勤奋执着的教师教师这一职业决定了我们只是奉献,没有索取,只是勤奋,没有休闲,只是执着,没有懈怠,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即工作的效果=投入的成本+教师拥有的技能,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三、做一个有朝气有生机的教师 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要有好的心态,因为你的心态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的状态,不要总以为自己年龄大了,没有作为了,殊不知思想、心态的衰弱比身体的衰弱更可怕,我们熟知的水稻专家袁隆平今年81岁了,他的一段话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虽然80多岁了,但是我的身体年龄是50岁,心理年龄30岁。所以他在老年体育比赛中总是取得优异成绩。他虽然老了,但他却有青年人的心态和思想,试问:你和袁隆平相比谁大谁小呢?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再抱怨自己年龄大,没有理由说自己没有资格干这干那,学生喜欢的就是有朝气有生机的教师,您还徘徊不前吗?四、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的阶段,我们原有的知识储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进取、创新和探索实践,可以在网上学习,也可以走出去或者请进来,也可以向教学能手或者有创新经验的教师学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做一个家长信赖的教师。以上是自己的点滴体会,不足之处难免,请同仁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新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
答: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工作效率。那么克服紧张的心理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在意识在紧张的心理带来的种种危害后,我在上课前经常会跟自己对话:你是最棒的,记住越紧张越容易出错哦.久而久之,这样紧张的心理就渐渐的离我远去了。二是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学校教学过程的重点在课堂,要想教...

你感觉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充当什么角色?
答:这件事给三毛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导致她自闭、不愿意与外人接触。哪怕她后来走遍了世界,写出了大量著作,却始终走不出压抑的内心。由此看来,老师的影响力足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孩子的人格塑造与老师有着很大的关联。为什么老师的一个举动,就足以影响一个孩子的心灵?老师在孩子人生中扮演的角色...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
答: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不能古板,要顺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活跃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课堂就是一个舞台,教师充当的是导演角色,而戏中的主要演员则是学生。教师在备课中就要设定好讲解内容,表达形式,主要程序,最终目的。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

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答:三、老师是表演者,学生是最好的观众。作为教师,在和学生建立和谐与信任的朋友关系的基础上如何开展教学工作,这也是一大难题。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智力呢?教师在作为学生的朋友这一角色之外,在课堂上应该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才是最合适的呢?在教学的实践工作中,我认为,在课堂上教师...

你的授课老师是一个管理者吗?
答:学生不是雇员,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教师的客户。事实上,在一些情况下,一位教师对于课程内容和如何教学不会进行很多评价。在这个例子中,教师明显是做了一些决策的。不考虑他们作为教师的角色(相对于院系领导的角色),大学授课教师不是管理者。(2)角色观点。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这位杰出的...

课堂教学中教师良好的师德怎样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
答:学生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使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件小小善举,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欣喜;教师的一点小小瑕疵,则会使他们产生莫大的失望。 3、规范的语言 从职业角度看,教师恐怕是说话最多的了。如果按“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计,那么教师在一堂课上说的话足足抵得上普通人一个星期的...

教师如何教育学生
答:导语:以教师投入课堂教学展现的激情,感召学生学习的渴求之情;以教师用心对教育的事业追求,焕发学生的终身学习热情。没有激情就不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激情就不能鼓舞人,只有激情才能产生激情。教育因生命而美丽,上课因激情而精彩! 教师如何教育学生 1.面带微笑进教室: “微笑,是世上最美丽的语言。当你微笑时,世...

老师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答:一个好的老师,应该具有以下品质,第一,能够为人师表,第二,能够有正确的思想引导,第三,能够给学生们上一堂好课,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拥有耐心,一个好的老师,总是受学生们喜欢,而她上的那门课也是同学们最爱上的那门课,所以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带动了成绩的提升,如果光靠打...

必经之道,怎么“写”成一名优秀教师
答:《如何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作者是:朱永新 一、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任何教师要想有高的成就、高的水准,首先必须有高的理想。国外有实验专门研究人的抱负层次和成就的关系,结论是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越大。作为教师来讲,走上教育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

作为一名老师如何上好一节课
答:我认为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求是:一、教师教的要求:1、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2、教学内容准确,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在进行教学时,教师既要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又要考虑教材的整体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