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导致川、滇、黔多发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自然原因?

作者&投稿:能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它的主要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震等等.
滑 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崩 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滑坡发生的前兆:1、泉水复活;2、土体上隆;3、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4、坍塌和松弛;5、变形发生突变;6、裂缝急剧扩张;7、动物异常惊恐、植物正常生长发生变化.
泥石流的识别: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地面塌陷的前兆:泉、井的异常变化;地面变形;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地面积水引起地面冒气泡、水泡、旋流等;植物变态;动物惊恐.
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区别外,常常还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1、滑坡与崩塌的关系
滑坡和崩塌如同孪生姐妹,甚至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它们常常相伴而生,产生于相同的地质构造环境中和相同的地层岩性构造条件下,且有着相同的触发因素,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带也是崩塌的易发区.例如宝成铁路宝鸡?绵阳段,即是滑坡和崩塌多发区.崩塌可转化为滑坡:一个地方长期不断地发生崩塌,其积累的大量崩塌堆积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滑坡;有时崩塌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滑坡运动,且这种转化是比较常见.有时岩土体的重力运动形式介于崩塌式运动和滑坡式运动之间,以至人们无法区别此运动是崩塌还是滑坡.因此地质科学工作者称此为滑坡式崩塌,或崩塌型滑坡、崩塌、滑坡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诱发、互相转化:崩塌体击落在老滑坡体或松散不稳定堆积体上部,在崩塌的重力冲击下,有时可使老滑坡复活或产生新滑坡.滑坡在向下滑动过程中若地形突然变陡,滑体就会由滑动转为坠落,即滑坡转化为崩塌.有时,由于滑坡后缘产生了许多裂缝,因而滑坡发生后其高陡的后壁会不断的发生崩塌.另外,滑坡和崩塌也有着相同的次生灾害和相似的发生前兆.
2、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易发生滑坡、崩塌的区域也易发生泥石流,只不过泥石流的暴发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水源条件.再者,崩塌和滑坡的物质经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体物质来源.滑坡、崩塌还常常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泥石流,或者滑坡、崩塌发生一段时间后,其堆积物在一定的水源条件下生成泥石流.即泥石流是滑坡和崩塌的次生灾害.泥石流与滑坡、崩塌有着许多相同的促发因素.
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它们包括岩性构造、地形地貌、土层植被、水文条件、气候降雨等.泥石流既然是泥、沙、石块与水体组合在一起并沿一定的沟床运(流)动的流动体,那么其形成就要具备三项条件,即水体、固体碎屑物及一定的斜坡地形和沟谷,三者缺一不可.水体主要源自暴雨、水库溃决、冰雪融化等.固体碎屑物来自于山体崩塌、滑坡、岩石表层剥落、水土流失、古老泥石流的堆积物及由人类经济活动,如滥伐山林、开矿筑路等形成的碎屑物.其地形条件则是自然界经长期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高差大、坡度陡的坡谷地形.
当具备了泥石流发生的三项条件,泥石流又是如何形成暴发的呢?一般有三种形式:
(1)地表水在沟谷的中上段侵润冲蚀沟床物质,随冲蚀强度加大,沟内某些薄弱段块石等固体物松动、失稳,被猛烈掀揭、铲刮,并与水流搅拌而形成泥石流.
(2)山坡坡面土层在暴雨的浸润击打下,土体失稳,沿斜坡下滑并与水体混合,侵蚀下切而形成悬挂于陡坡上的坡面泥石流.北京山区农民常称之为“水鼓”、“龙扒掌”.
(3)沟源崩、滑坡土体触发沟床物质活动形成泥石流.既崩、滑体便发生溃决,强烈冲击并带动沟床固体碎屑物的活动而形成泥石流。

~

云南昭通盐津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导致1死4伤,泥石流是如何引发的?
答:泥石流形成原因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特点相近,其病因都是由强降水导致的,当然有时候自然灾害、火山爆发等还会造成危机的发生,但大部分都是长时间的暴雨温度导致体质结构不稳定所造成的。相比山体滑坡,泥石流的危害会更高一些。泥石流对于城镇有多大的破坏?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是冲倒市区、行政事业单位、制造厂...

从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看,我国这些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 A...
答:A 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主要在多雨的季节。所以是4月至9月 。选择A项。

引起地质灾害的原因和危害都有什么?
答: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烟家沟村陕西五洲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生活区附近突发山体滑坡,造成厂区15间职工宿舍、3间民房被埋,64人失踪。地质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往往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

六种地质灾害是什么
答: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主要有:1、采掘矿产资源不规范,预留矿柱少,造成采空坍塌,山体开裂,继而发生滑坡。2、开挖边坡:指修建公路、依山建房等建设中,形成人工高陡边坡,造成滑坡。3、山区水库与渠道渗漏,增加了浸润和软化作用导致滑坡泥石流发生。4、其它破坏土质环境的活动如采石放炮,堆填加载、乱砍乱伐...

地震后哪些因素可能再次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
答:当降水,特别是暴雨形成强大的坡面径流与沟谷洪流时,便可启动山坡物质或沟床物质而形成坡面泥石流或沟谷泥石流。6、人类工程活动 地震区在地震后,由于次生地质灾害严重,往往导致交通、通讯中断,给抢险救灾带来巨大困难,运送大宗物资和转移大量灾民却必须打通地面通道,如公路、航道等生命线工程。在抢修...

泥石流形成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答:夏季,多地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道路交通中断和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虽然强降雨等自然灾害是其主要原因,但人为原因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泥石流发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有:1、地形地貌。不合理的开采开挖破坏地表。滥采滥伐导致植被减少、水土流失。2、松散物质。滥伐森林、开山采矿、采石弃...

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何多发生于西北地区?
答:西区为高原山地,海拔高,切割深度大,地壳变动强烈,构造、地层复杂,气候干燥,风化强烈,岩石破碎,因而主要发育有地震、冻融、泥石流、沙漠化等地质灾害。中区为高原、平原过渡地带,地形陡峻,切割剧烈(相对切割深度为巨大),地层复杂,风化严重,活动断裂发育,因而主要发育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水土...

...特点解释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
答:从分布来看,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的第二级阶梯泥石流和滑坡灾害最为集中;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高原、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加上降雨量相对较多而且集中的原因,雨水侵蚀增加了滑坡的下滑力,同时雨水会腐蚀岩石,在压力作用下逐渐产生裂缝,形成不稳定的区域,所以...

地震可能诱发泥石滑坡等地质灾害吗
答:你好,地震会诱发山体松散,如果遇到强降雨,松散的山体就会被雨水冲刷,形成泥石流。对于滑坡,由于地震打破了原有的力学平衡,在山体的脆弱面就很可能发生滑坡。所以,地震很容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我是地质专业本科生,望采纳。

喀斯特地貌有哪些常发生的地质灾害?
答:喀斯特地貌区,地表崎岖不平,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村庄多数位于山脚山坡下或灾害点下游,滑坡、崩塌十分发育;2、岩石裸露的山区。由于植被退化,岩石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导致岩石碎裂,山体(危岩)崩塌较发育;3、各类采矿区。露天采石场不规范的开采方式,给崩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井下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