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路运动 ”爆发,反映了中国当时什么状况 ?对我们有何启示 中国革命新道路历经怎样的艰辛探索,有何启示?

作者&投稿:旗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铁路所有政策:关系经济全局,成为经济变革的核心政策
铁 路建设事业,是晚清经济领域中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也是当时唯一能够获得大量财政支持而有利可图的事业,对国家财政、金融运行与发展影响至巨;并同路权、 矿权、租界权等密切相关,是列强在华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此外铁路建设关系地方经济发展、广纳私人投资,与民生息息相关。路政改革涉及国家资本、私人资 本、外国在华资本的力量对比和地位;它几乎决定着晚清中央政府与地方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成败;它在决定中国铁路建设发展方向与成败的同时,也是对晚清中央政 府主导经济的权能的艰巨考验。
1901年起,清政府推行新政,鼓励发展实业,鼎力倡导与支持私人投资。商部遂依借民力,而企图加快中国的铁路建设。1903年12月2日,清商部奏定《铁路简明章程》,计24条。其规定:“各省官商,自集股本请办何省干路或支路,须绘图贴说,呈明集有的实股本若干万,详细具禀。听候本部行咨该官商原籍地方官,查明其人是否公正,家资是否殷实,有无违背定章各情。俟咨复到部,以定准驳。”
1903年至1910年, 全国先后有十六省共设立二十家铁路公司,基本上均为商办。商办铁路多资本匮乏,又均有严格的规定而坚拒外资,不招洋股、不借洋债,故进行大量的民间融资。 一时租股、派股盛及川、湘、鄂、赣、闽、豫、晋、皖、滇各地,股金源及米捐、盐捐、房捐和薪捐等等。资金问题虽得缓解,但难以从根本上支持庞大的商办铁路 建设计划的资金需求。至1911年,计划铺成通车铁路以千公里计,而实际建成并可通车者仅二百余公里。
清政府为振兴铁路建设而采取放手发展的办法,“不分干支,比量民力,一纸呈请,辄行批准商办。”路政遂成为滥政、弛政。清政府于1906年才着手进行全国的铁路规划,在铁路建设领域各自为政、各行其事蔚然成风。商办铁路公司的铁路建设就成了无规划、无工期的“圈路运动”。此种一窝蜂式的搞地方铁路建设也便难有实绩。建设计划庞大,资金匮乏、技术不足;同时,管理不善,效率低下,腐败滋生,金融弊案累累。外商以列强对华的军事与政治实力为后盾,对中国的铁路筑路权展开了疯狂的争夺。1896至1899年间列强攫取的路权共达10096公里。满清一朝共修铁路4956公里,其中主要依靠外资修筑者为4029公里,约占81%强。列强同时依托铁路线从中国争夺了大量的矿权,还通过以盐厘、关税为担保等方式全面侵蚀中国经济。这引发了声势浩大的商民收回利权运动。
1911年5月9日, 晚清中央政府发布上谕,宣布了铁路国有的国策。谕称:“国家必得纵横四境诸大干路,方足以资行政而握中央之枢纽。从前规画未善,并无一定办法,以致全国路 政错乱纷歧,不分支干,……上下交受其害,贻误何堪设想。用特明白晓谕,昭示天下,干路均归国有,定为政策。如有不顾大局,故意扰乱路政,煽惑抵抗,即照 违论。”清政府铁路国有政策体现了政府在新兴工业上排斥商人资本,力求国家控制的政策倾向。这种政府垄断政策严重地打击了私人资本,将之排斥于当时中国最大的新兴产业之外,迫使其数年内无法有效进行其他方面的投资。

1840年开始中国遭受的灾难对你的人生有何警醒和启示~

中国从一个贫穷的国家走到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确实是十分的不容易!
中国经过百年的革命战争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条发展路线,可以说社会主义是中国应该走的一条道路也是必须走的一条道路。
现在的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的惨痛教训,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教训!努力的建设祖国,让她不再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