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氧化,还原性和哪些因素有关? 物质的氧化,还原性和哪些因素有关?

作者&投稿:子车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内因:和物质的本身属性有关
外因:和环境与关
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的判断之一

在反应中,物质具有得电子的性质叫做氧化性,该物质为氧化剂;物质具有失电子的性质叫做还原性,该物质为还原剂。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由得失电子难易决定,与得失电子多少无关。比较不同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主要有以下方法:①比较不同的氧化剂(或还原剂)跟同一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时,所需条件及反应的剧烈程度。例如,钠与水常温下剧烈反应生成氢气,镁与冷水不易反应,加热时也能生成氢气,但较缓慢,说明钠比镁的还原性强。②“强强制弱弱”原理,即较强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生成较弱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例如,Fe3+可与I-反应:

2Fe3+ + 2I- = 2Fe2+ + I2

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说明Fe3+比I2的氧化性强,I-比Fe2+的还原性强。③比较不同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将同一还原剂(或氧化剂)氧化(或还原)的程度。例如,Cl2可把Fe氧化为+3价,S只能把Fe氧化成+2价,说明Cl2比S的氧化性强;再如,HI可把浓H2SO4还原成H2S,HBr只能将浓H2SO4还原成SO2,说明HI比HBr的还原性强。注意,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不能由自身的变化决定,例如,浓HNO3做氧化剂时,氮一般由+5变为+4价,稀HNO3做氧化剂时,氮一般由+5变为+2价,不能说稀HNO3比浓HNO3氧化性强。此外,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还与外界条件、浓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温度升高或浓度加大,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增强。

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的判断之二

(1)以原子结构为依据

如:比较Na+、Mg2+、Al3+氧化性强弱,Na+、Mg2+、Al3+三种微粒结构相同,但随核电荷数递增,半径递减,故氧化性Na+<Mg2+<Al3+

(2)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3)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非金属性越强,单质氧化性越强,而相应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如:

氧化性:F2>Cl2>O2>Br2>I2>S

还原性:F-<Cl-<O2-<Br-<I-<S2-

(4)根据元素价态高低比较

如果是同一种元素,一般来说,化合价越高,其氧化性越强,具有最高价的元素只有氧化性;化合价越低,还原性越强,具有最低价的元素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元素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即遇到还原剂表现氧化性,遇到氧化剂表现还原性,或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歧化

当然有时也有特殊情况,在浓度相同时,具有可变价的同一元素在组成不同的含氧酸时,该元素价态越低者,氧化性越强。如:氧化性HClO>HClO2>HClO3>HClO4。

(5)根据氧化还原程度的大小判断

①不同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看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使其呈高价态者氧化性强。如对比2Fe+3Cl2 2FeCl3

Fe+S FeS

氧化性:Cl2>S

②不同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看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使其呈低价态者还原性强。如:

8KI+H2SO4(浓)=H2S+4I2+4H2O

2HBr+H2SO4(浓)=SO2+Br2+2H2O

还原性:HI>HBr

(6)以反应物、产物之间的关系为依据对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有如下对应关系: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则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如:根据K2Cr2O7+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可判断,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K2Cr2O7>Cl2,还原性:HCl>CrCl3

(7)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与外界条件有关。

①浓度:一般而言,同种氧化剂比较,浓度较大者氧化性强。如:氧化性浓HNO3>稀HNO3

②温度:升温,氧化剂氧化性增强,还原剂还原性也增强。反过来,可根据不同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看温度这个反应条件。

例如:2KMnO4+16HCl浓 5Cl2↑+2KCl+2MnCl2+8H2O

MnO2+4HCl浓 Cl2↑+MnCl2+2H2O

所以氧化性:KMnO4>MnO2>O2

※(8)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依据。

元素在周期表中越是位于左下方,其单质还原性越强,其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在周期表中越是位于右上方,其单质氧化性越强,其阴离子还原性越弱

内因是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以及其能量的高低
外因是其所处的环境是否是有利于其得失电子的(酸性、中性或碱性)
一般来说,金属性指的是还原性,因为金属的单质大都具有还原性(或是以还原性为主)如Na、Ca、Fe;而非金属性指的是氧化性,因为非金属的单质氧化性比较强(或是以氧化性为主)如O、F、Cl。
从元素周期律来说,在周期表的左下方为强还原性,因为原子的半径大,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特别是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会因为内层电子的屏蔽而减小。而在右上角的为强氧化性,应为原子半径小,吸引电子的能力也强。
从中可以得出:在一个反应中,还原性的物质失去电子,氧化性的物质得到电子。反之亦然。
另外,有些氧化剂在不同环境、不同浓度中有不同的效果,如KMnO4(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和在碱性条件下的氧化效果不同,同样在酸性条件下,是冷稀的还是热浓的也有不同的氧化效果。

还原氧化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按高中知识,氧化还原性首先看物质是否是金属或非金属,即你要知道它在元素周期表的大概位置,这样有助于快速判断。氧化还原性一般与物质的
1.核外电子排布有关。小于半满一般是还原性物质,比如Na Mg等金属。
大于半满一般是氧化性物质,比如O,F等非金属。
等于半满时既可以氧化也可以还原,比如C。
2.与粒子半径有关。但是要根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同主族的比较,否则没有规律。 同周期从左往右,半径增大,氧化性依次增强,还原性依次减弱; 同主族从上至下,半径增大,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如果不是同周期同主族,那就只能靠经验分析了,比如Cl的氧化性大于O
3.与物质稳定性有关,这个高中化学不会考

1.
浓度对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影响
一般说来,溶液浓度越高,溶质的氧化、还原性就越强。制氯气反应中,若盐酸浓度过低则反应不能进行,再如与浓度较大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浓度较小时发生复分解反应:。另外,氧化剂、还原剂浓度不同会使氧化还原产物有所不同,如稀硝酸还原产物一般是no气体,浓硝酸还原产物则是。
2.
温度对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影响
一般说来,物质所受温度越高,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如碳随温度升高还原性增强,几乎能还原所有金属氧化物。
3.
溶液酸碱性对氧化、还原性影响
酸性条件能增强氧化剂氧化能力,并有利于归中反应。中性、碱性条件下会使氧化剂能力变弱,并有利于歧化反应的发生。如酸化的溶液氧化能力远大于碱性的,其还原产物也不同。在酸性介质中被还原成近乎无色的;中性介质中,被还原成。又如:通入水或碱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而与则可发生归中反应得到。
4.
催化剂对物质氧化、还原性的影响
催化剂使用与否首先影响反应速率。另外,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其氧化还原产物也会不同,如:
5.
高价态元素氧化性不一定强
最高价只有氧化性,但氧化性强弱还受该元素所在原子团的稳定性影响,原子团结构越稳定,物质氧化性就越弱,反之就越强。如:。由于结构稳定,中几乎不表现氧化性;但由于结构不稳定,而表现出强氧化性,为氧化性酸。再如氯含氧酸的氧化性:。
6.
元素中间价虽既可表现氧化性又可表现还原性,但仍可成为强氧化剂
元素中间价虽既可得电子又可失电子,但得电子能力仍可很强,如(或)中为氧元素中间价,在反应中可同时表现氧化性及还原性,但由于反应中可释放出氧原子,所以仍是强氧化剂。
7.
物质氧化性及还原性受物态影响
一般来说,固液态氧化、还原性大于气态。另外,溶液中的氧化、还原性与纯净物又有所不同,如水溶液中还原性,而气态金属还原性是,氧化性:大于溶液中。
8.
元素与其单质氧化还原性不一定一致
如因结构中有三个共价键,键能大,发生化学反应时首先需破坏三个共价键而消耗较大能量,所以在常温下不活泼。而n元素因其原子半径小,最外层电子数较多,故呈现出活泼的非金属性。
9.
物质氧化还原性受结构影响
如cus可被硝酸氧化,而却不能,原因是晶体结构与cus不易同,结构较为紧密导致不易被氧化。

元素周期表中还原性、氧化性、熔沸点是怎样的?有什么规律啊
答:根据元素周期律比较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还原性增强,离子还原性减弱。同主族元素从下到上单质氧化性增强,离子氧化性减弱。熔沸点比较:一般情况下固体大于液体大于气体。(也叫作根据常识判断)一般来说分子式量越大熔沸点越高,但是有一些化合物中存在氢键(氢键不是化学键,氢键的能量大于范德华...

氧化性和还原性是什么?
答:1、氧化性 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和活泼非金属单质(如:氟、氯、氧等)一般具有氧化性,而处于低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处于高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氧化性,如:部分非金属单质:O2,Cl2 ;部分金属阳离子:Fe3+,MnO4-(Mn7+)等等。2、还原性 还原性是指在化学反应中...

氧化还原反应速度除了与氧化剂和还原剂本身性质有关外,还受哪些因素影...
答:氧化还原反应速度除了与氧化剂和还原剂本身性质有关外,还受因素影响:1、物质本身的性质。2、浓度: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反应速度增大。3、温度:一般的,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增大。4、催化剂:根本改变反应机制。反应历程 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发生变化。根据氧化数的升高或降低,可以将氧化...

还原性强弱与什么有关
答:与失电子能力有关,也就是原子核对于电子的控制能力,控制能力越强,还原性越弱;反之,越强!例:Fe+CuSO4=FeSO4+Cu 在这个反应中,Fe是作为还原剂,CuSO4是氧化剂。Fe失去电子,变为正2价,说明它对电子的控制能力较弱!

氧化反应、金属性和还原性有联系吗
答:氧化性和还原性讨论的对象是具体物质或某物质中的特定粒子,它是一个狭义的概念,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具体表现在该物质中某元素得失电子的能力。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可以从氧化还原反应或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等来判断,同时受温度、浓度及酸碱度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元素的金属性强,元素的原子失电...

高中化学中离子的还原性和单质的氧化性有什么关系?
答:1、单质的还原性,与对应离子的还原性没有关系 2、单质的氧化性越强,越容易得电子 3、形成的阴离子越容易失去电子,所以还原性弱

酸性碱性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
答:酸性、碱性和氧化还原性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酸性和碱性是描述溶液性质的概念。酸性溶液含有大量的氢离子(H+),而碱性溶液则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OH-)。酸性和碱性的强度可以通过pH值来衡量,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值越大,碱性越强。在化学反应中,酸性和碱性起着...

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间的关系
答:1、氧化性,得电子能力,如F2得电子能力非常强,所以氧化性强。2、还原性,失电子能力,如K的失电子能力强,所以还原性强。3、活泼性,只是容易发生化学变化的性质,可以是金属活泼性,也可以是非金属活泼性。4、金属性,指最外层电子数比较少,易失电子的元素 非金属性指最外层电子数比较多,易得...

什么是氧化性?什么是还原性?
答: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和活泼非金属单质(如:氟、氯、氧等)一般具有氧化性,而处于低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还原性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分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的能力。物质含有的粒子失电子能力越强,物质本身的还原性就越强;反之越弱,而其还原性就越弱。

氧化性越强,相应氧化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吗
答:氧化性越强稳定性越弱越稳定的物质氧化性越强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都跟电子云的分布有关,也就是电子的得失.氧化性和还原性是相对的,一种离子的价态不一样,反应的氧化性或者还原性就不一样,比如S元素他有多种离子态.但从一种元素的某一价态的离子或离子化合物来 元素金属性、 非金属性与其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