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神秘隐士水镜先生:高人中的高人!

作者&投稿:广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可谓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一部名著《三国演义》便描绘了不知多少的人物。这其间既有帝王将相,也有才子佳人;既有文臣武将,也有英雄豪杰;既有当世名人,也有山野之士。真可谓群星璀璨,正如小说作者在开篇所列的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在这浩瀚的群星中,却有一位出场不多的人物,全书着墨也很少。如果对整部小说加以回顾和品味,你就会开始对这个人物渐渐产生深刻的印象。这位人物就是我们这篇文章将要讨论主人公---三国时期的神秘大隐水镜先生司马徽。

在全书一百二十个章回中,司马徽是在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中才出现的。当时刘备被荆州刘表收留后,驻守于新野,但被荆州本土势力的代表蔡瑁所猜忌防范。蔡瑁设计招刘备赴会襄阳,却欲暗中加以陷害。在荆州另一位谋士伊籍的提醒下,刘备及时匆匆离宴冲西门逃去,演出了一段马跃檀溪的传奇故事。这位后来蜀汉政权的创立者就是在马跃檀溪之后,邂逅了给他后半段人生以精彩指点的水镜先生。

根据小说的介绍,水镜先生司马徽字德操,颖川人氏。小说对水镜先生的外貌描写也非常精炼,就八个字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对水镜先生的住处草堂也略加描写,架上堆满书卷,窗外盛栽松竹,横琴于石床之上,清气飘然。关于水镜先生,整部小说就这么多描写,却活脱脱将一位隐士高人的形象尽显于读者面前。刘备于马跃檀溪脱险之后不期路过水镜先生的庄上,于是当时历史上的两位显隐代表人物开始了他们之间的第一次人生交集。

两位人物的交谈重点是围绕着人才展开的。在此之前,刘备认为自己的集团人才济济,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之所以事业不济,盖因于时机不济。可见,刘备为匡扶汉室的大业颠簸了大半辈子,却还连门都没摸到呢。水镜先生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指出了刘备所缺的是经纶济世之才。在分析了一套天命有归、龙向天飞等盖应在将军身上的所谓传统天人合一伦理之后,水镜先生直接向刘备道出了一个人才方案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甚至告之以行动方案今天下奇才,尽在于此,公当往求之。当刘备欲进一步详询时,水镜先生却一个劲地说好!好!,劝刘备早点休息,因为天色已晚了。但见高人讲话一向点到为止,就是不一样啊!

当晚,刘备就夜宿于水镜先生的庄上。肯定是因为疑惑于白天和水镜先生的谈话,晚上竟一直难以入睡。当晚半夜还有人拜访水镜先生,并隐隐约约有谈话,撩拨得刘备一晚都如坠云雾,以为是伏龙或凤雏到了。这一幕在《三国演义》连环画中的《马跃檀溪》一册中也有讲到,因为是描述夜晚,有那么两页画面黑乎乎的,这在全套《三国演义》连环画四十八册中非常少有。所以水镜先生很早就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恐怕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罢。

我们接着看刘备在水镜先生庄上的经历。第二天天亮后,刘备当然迫不及待地询问昨晚来人是谁,水镜先生则笑答此人欲往投明主,已到他处去了。殊不知这位半夜访客就是日后不久前来辅佐自己的徐庶,刘备仍然不得其解,又开始盘询伏龙、凤雏,水镜先生照样不停的笑说好!好!,仿佛就一直在和刘备打哑谜。一位在世间叱咤风云的英雄刘皇叔,到了这位山野隐士的面前,无论在思维方面还是在行为上真像成了一个小学生似的。最后,刘备在告辞水镜先生的时候,禁不住邀他出山相助,水镜先生答曰:山野闲散之人,不堪世用。自有胜吾十倍者来助公,公宜访之。刘备和水镜先生的第一次交往便这样结束了。

刘备和水镜先生的第二次交往则是出现在小说的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这一次的描述就更简单一些,篇幅就一页左右。当时刘备已经往隆中去了两次皆不遇孔明,正在准备第三次。临出发时水镜先生竟飘然而至,于是两人便开始了他们之间的第二次交流,也是最后一次交流。这一次晤谈,水镜先生就不再和刘备打哑谜了。不知是不是已经感觉到这位刘皇叔确实心诚,所以这回和刘备的谈话就直截了当。在寒暄了一段徐庶被诈去曹营的事情之后,就开始将话题转移到孔明正题上了。水镜先生对孔明给出了惊人的评价,其本领超乎管仲、乐毅之流,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无疑更进一步坚定了刘备三顾茅庐的决心。然水镜先生在辞别刘备出门之后,却留下了一句令人过目难忘的话: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这简直就已经将后来的历史给定格了。事实上也确如此,诸葛孔明先生尽管满腹经纶,神机妙算,然终其一生鞠躬尽瘁,仍未能实现刘备的复兴汉室、匡扶天下之理想,让后人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嗟叹。身前已知身后天下事,水镜先生实乃高人!他在评论徐庶离开刘备之前走马荐诸葛这件事时所说的另一句话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也充分暗示了孔明出山之后的命运和结局。水镜先生实乃三国时期一神秘大隐!真正高人中的高人!

后来又偶尔看到其他朋友更是做深度发挥,居然考证出水镜先生司马徽和司马懿竟是八辈子之内的同宗,他们都是西汉司马迁的后代。整个三国历史的真正总导演就是这位水镜先生!所谓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等,皆不过跑龙套的角色而已,真正幕后的设计就是水镜先生,他的布局直接促成了司马家族最终得到了天下。可见真是太玄乎了,这里权且作一三国迷们的精彩演绎,但也足见水镜先生的人气所在了。其实在中国古典历史文化演绎里经常出现这样的高人,比如战国时期的鬼谷子就是另一个著名的例子。在世俗社会之外,再去塑造一位洞悉尘世间现在和将来的超人间角色,在历史关头于恍惚中指引着世间的一些人和事,恐怕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固有魅力吧。



~

鬼谷子的弟子有哪些?
答: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鬼谷子和水镜先生虽然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学术派别和时代,但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杰出人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鬼谷子,这位神秘莫测的隐士,隐身于云蒙山的深处,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厚的学识,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精英弟子。他的门徒星光熠熠,包括了乐毅、范雎、蔡泽等战国时期的...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和司马徽究竟是什么关系?
答: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隐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江湖人称水镜先生。 他曾经向刘备举荐过诸葛亮,庞统等人,收到世人的敬重。庞统听说司司马徽住在颖川,所以走了很远去拜访他。到了颖川,正遇上司马徽正在采桑叶,庞统说:“我听说大丈夫处世,就应该地位非常显赫,...

三国时期,有没有到死都没有出山的顶级谋士?
答:司马徽就是一个没有出山的顶级谋士,司马徽的名号叫做水镜先生,在三国时期,一般有名号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辈,徐庶就是司马徽推荐给刘备的,后来徐庶为了救母亲去了曹操那里,之后刘备又邀请司马徽,但是司马徽就没有打算出山,然后司马徽就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三国时期第二位隐士高人就是庞德公,庞德...

三国时期的伯乐究竟是谁?司马徽、诸葛亮和庞统的称号都是他叫出来的
答:很多人都认为三国中最大的伯乐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因为司马徽推荐了好多人才,刘备曾经找过司马徽,司马徽推荐了诸葛亮、庞统,事实也证明,刘备得到这两个人的辅佐以后,事业走向了正轨,也建立了蜀汉政权,而且司马徽也跟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交往紧密,就连三国的游戏中,也把司马徽作为推荐人才的隐...

历史人物
答: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德操赏识,连司马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南郡有个武当山,此山有七十二峰,三十二岩,二十四涧,风景奇异,该山天柱峰,紫宵峰为最高,这两峰之间隐修的道家高人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北极教主,精於...

三国时最神秘的隐士是谁,才华盖世隐居一生,却让诸葛亮庞统心服口服...
答:这个人就是凤雏先生庞统,他的才能不在诸葛亮之下。但是却远远没有诸葛亮出名,但是诸葛亮也非常佩服他。庞统先生生在三国时期,他是一个性格直率的人,他不是一个虚伪的人。能够看穿主体。刘备到江陵自娱自乐的时候他表达了自己很开心的感觉,庞统直接说:“靠着攻击别国不是君子所为!”刘备喝醉了很...

司马徽对天下事了如指掌,为什么他就是不出山呢?
答:这里要讲的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刘备在江东鸿门宴逃亡的过程中遇到了水镜先生,他极力邀请水镜先生能够出山辅佐他。但是水镜先生婉言拒绝,并向他推荐了徐庶元直跟诸葛孔明。要知道《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虽然出场不多,但是它作为最神秘的隐士,精通天文地理,五行八卦,水镜不出门,尽知天下事来形容丝毫不为...

三顾茅庐写得详细的神秘原因:是为表现隐士文化
答:衬托、增强悬念等。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呢?大家注意到没有,在小说第三十五回,刘玄德跃马檀溪之后,扣人心弦的追杀情节一过,峰回路转,画面忽然变得优美、恬静、闲散。在山林幽深处,刘备遇见了松形鹤骨、弹琴自适的水镜先生,完全进入了另一种境地,实际上也是进入了中国文化的另一个领域——隐士文化、...

文臣武将都是其成员的四大三国组织,究竟有多神秘?
答:四、水镜司 水镜司这个名字并不是很出名,因为其首领人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本身就非常地低调~公元198年,荆州设立学校、学官,司马徽客居荆州,就成了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的老师,后来更是暗中造势,把最杰出的弟子分别捧为卧龙、凤雏,安排进了人杰刘备手底下,把诸葛亮的族兄弟安排进了吴国。而...

三国故事
答:国时期 跨越年代: 220年—280年 本朝君王: 01_魏文帝 02_魏明帝 03_魏齐王 04_魏高贵乡公 05_魏元帝 More ... 概述一 三国时期是一个混乱和割据...刘备此时十分想得到高人相助,到处寻访,后来经徐庶和水镜先生介绍,刘备才知道在新野附近的卧龙村里住着一位自称卧龙先生的高人---诸葛亮.刘备便三顾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