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粉保健养生要注意常服损健康

作者&投稿:中叔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药粉保健养生要注意常服损健康

   对中药粉养生热说“停”

  如今,超市里、菜市场中,到处都有销售中药粉的摊位。他们宣传“健康、美丽、长寿”的理念,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中药粉和趋之若鹜的购买者,我们想说:停!

   中药粉市场 怎一个乱字了得

  前不久,笔者在超市发现,货架上有不少包装简单的中药粉打着“食疗养生”的旗号销售。其中,山药粉、葛根粉、丹参粉、茯苓粉、益母草粉、黄芪粉等中药粉销售十分火。一位30岁左右的女子告诉笔者,她想服用益母草粉来治疗斑点和调理月经。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则说,他买的是丹参粉,目的是通过服用丹参粉来治疗心脏病。而当笔者问他们是否询问过医生时,他们都摇摇头,一副茫然的样子。笔者拿起一袋中药粉仔细观察,发现上面仅有超市的名称、净重、单价、总价和保质期,根本没有找到生产厂家的名称和生产批号以及生产日期等,基本上属于“三无”产品。

  同样,当笔者走进一家菜市场,人头攒动、销售红火的摊位,恰恰也是一家经营中药粉的商铺。与超市不同的是,菜市场里的这家商铺采用的是“现场加工、现场销售”的经营方式,消费者可以看到商家把中药饮片切碎,装入料理机打成粉末,然后包装出售。这种“看得见现货”的加工方式加上低廉的销售价格,让不少老年人心动不已。一位购买茯苓粉的大妈说,她买茯苓粉就是为了治疗湿疹。而当笔者问及疗效时,大妈摇摇头说,还是得抹药才见好。

  如今,市场上的中药粉销售很火,但是归类却很混乱。有的打着药物的旗号,却没有药物批号,更没有在售药的指定场所销售,却和食品放在一起卖;有的号称药食两用,和燕麦、绿豆放在一起卖,却一个劲儿地说疗效;还有的把它当成美容品,中药粉的外包装上也写着某某化妆品公司出品的字样,却不见卫生许可证和执行标准。中药粉市场,怎一个乱字了得!

   吃中药粉真能治病吗?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相信吃点中药粉可以治疗简单的疾病。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因为,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分型、治疗策略、治疗步骤、用药方法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需要一定的专业检查辅助完成,没有这些深入细致的工作,仅仅凭借着“这个中药治这个病、那个中药治那个病”的民间说法是难以有效治疗疾病的。疾病与药物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单纯的一对一的关系。有时候,甲乙二人得了同一种病,但是各自的体质、病情不同,用药也有所差异。更为重要的是,治疗的大前提是正确诊断,如果连自己得了什么病都没闹清楚,仅仅凭感觉吃药,往往会贻误病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这里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中药粉究竟算不算药?一般来说,有国家的药物批号,在药店、医院里销售的才是药物,在超市、菜市场是不能随意卖药的。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超市、菜市场销售的中药粉,有的实际上是应该在药店里销售的中药饮片,比如决明子、丹参、益母草、黄芪、天麻等等。这些中药饮片“变身”成中药粉,堂而皇之地被摆在超市货架上任人挑选,在给商家带来不菲利润的同时,也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隐患。

  所以说,某些中药粉充其量有一些保健的功效,要想拿菜市场里买到的中药粉当药吃,您还是打住吧!

   治疗和保健是两回事

  生活中,很多人将“保健”与“治疗”混为一谈,这就容易出现问题。医学专家认为,很多时候,中药粉只是起保健的作用,某些中药粉充其量有一些辅助治疗的作用。但是,单独靠喝上几杯用中药粉调制的糊糊就能治好病,可能性是很小的。很多人抱着“有病去病,没病强身”的想法,每天喝点中药粉,以求无病无灾。其实,这种做法也是一个误区。人的体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季节、不同生理阶段以及人体气血阴阳的'变化,人的体质也在发生变化,长期喝一种中药粉有时候并不能适应人体的这些变化,反而对人体健康不利。

  此外,有些中药粉长期服用也会损害身体健康。例如决明子有润肠通便作用,但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因过度刺激肠道而引起肠道病变;再比如红枣能够养血安神,但它的含糖量很高,长期大量食用,有可能会引发肥胖;再比如山药粉,虽然它具有健脾益胃、补肾滋阴等功效,但是它含有大量的淀粉,如果一位糖尿病患者想通过吃大量的山药粉来补肾,那么可能得到的结果是,肾没补成,血糖却超标了。

  所以说,如果身体有恙,还是应该正规治疗,如果把医生提供的治疗建议抛至一边,一头钻进市场上销售的中药粉里面,拿自己的身体健康来赌博,这样是得不偿失的。

   中药养生,听听医生怎么说

  很多朋友都想通过服用中药调理身体,以达到健康、美丽、长寿的目的。可是,你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吗?什么中药适合自己呢?你能够做到对症用药吗?在这里给您提个醒,与其乱吃药、吃错药,不如去医院找中医大夫给自己好好看看,辨清体质再用药。如今,很多大型综合医院的中医科以及很多中医医院都成立了“治未病中心”或“治未病诊室”,您不妨到这里请专业人士给您把把脉,看看舌象,请医生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开出处方。千万不要随便服用中药粉。

   治疗感冒 千万别乱吃中成药

  中医将感冒分为三种类型,即风寒型、风热型和暑湿型。风寒感冒的特点是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关节疼痛明显,鼻塞声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时吐稀痰,咽喉疼痛不明显,舌不红,苔薄白而润。风热感冒的特点是发热重,恶寒轻,咽干而痛,甚至咽喉、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流黄稠鼻涕,口渴想喝水,舌边尖红,苔薄黄。暑湿感冒多发于夏季,冬季少见。

  针对这三种感冒类型,感冒类中成药也分为风寒感冒药、风热感冒药、暑湿感冒药。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有风寒感冒冲剂、荆防冲剂、感冒清热颗粒(冲剂)等;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有风热感冒冲剂、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颗粒(冲剂)、银柴冲剂等。冬季感冒一般是风热和风寒混杂表现,病人依类型选药比较困难,如果自我药疗,根据症状选药比较方便。

  以咳嗽、流涕为主,伴低热,周身酸痛的感冒初起时,应选感冒清热冲剂。

  咳嗽偏轻、白痰,首选急支糖浆。

  咳嗽偏重、有痰色黄,流涕轻,不发热,症状已有几日,可选羚羊清肺丸。

  感冒初起,发热38℃以上,可选用羚翘解毒丸。

  冬春季感冒一般为内里积热,外感风寒,病人多有上火表现。咽痛轻者可用西羚解毒丸或感冒清热冲剂加板蓝根;咽痛重伴口干、口渴、喜凉、低热、大便干者,应用感冒清热冲剂加上清丸;久咳痰少、口干舌燥、体质偏弱者宜用川贝类咳嗽糖浆,而痰多、体质强壮,有上火表现的不宜用,以免加重病情。当痰多、咳重并伴胸闷时,药师应建议患者到医院看中医,吃一些汤药,不宜再服任何止咳糖浆了。

   上火喝凉茶的4大禁忌

   禁忌一:不宜喝苦寒的凉茶

  中医说“形寒饮冷则伤肺”、“强入冷水则伤肾”,喝苦寒的凉茶对肺和肾不太好。尤其是小孩更加重注。小孩和成人不一样,他们本来就脾胃虚弱,受不得寒凉。要是喝一般大人常喝的凉茶,比如凉茶铺那些,未免太过苦寒,易伤脾胃,脾胃虚了运化不好,就容易湿滞上火。若是婴幼儿时期就常喝五花茶、黄连水、腊梅花等凉性过重的凉茶,对体质还可能造成终生影响,今后再想调理也难了。

   禁忌二:不宜长时间喝凉茶

  凉茶毕竟有中药成分,就算是药性偏平性,喝多了也伤脾胃,更别说经年累月地喝,破坏了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身体免疫力弱了,发生呼吸道感染、肠胃病、过敏等疾病的几率也会升高。因此,凉茶不宜长时间喝。

   禁忌三:不宜用凉茶来治病

  喉咙痛、口臭、眼屎多、便秘等这些都是“上火”的症状,喝点凉茶就好了。但有时却未必如此,呼吸道感染也会喉咙痛,便秘可能是胃动力不足,烂牙通常伴随口臭。若是一味喝凉茶对付,以为凉茶也能治病,没准就耽误了病情

   禁忌四:不宜人人用一方

  一煲凉茶老少都喝,一个方子好多人用,按西医的理论再正常不过,在中医看来却极不妥当。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就算是喝凉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用方,否则,喝了不但可能没效,还会产生副作用。因此,人们要根据身身体质及症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凉茶。

   结语:不管是什么病,都是需要对症治疗的,胡乱的买些中药粉对健康是没有好处的。而且同一种中药粉不要长时间的服用,以免损害健康。



~

高血压养生保健常识?
答:现在的高血压患者非常的多,那么你想知道高血压患者如何养生保健吗?降血压要讲究对策,下面是我带来关于,欢迎大家阅读。 我国目前有1.6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已经成为中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高血压通常没有症状,少数人可能有头晕、头痛或鼻出血等症状。有无血压高或血压升高之程度与症状有无或症状程度并不平行。很多...

夏季想要健康养生需遵守的原则是什么呀?
答: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原则二:清热消暑 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

西洋参功效与副作用
答:一般情况下,吃西洋参对人体的健康恢复帮助很明显,但是仍然有一些人不能服用西洋参,否则会出现副作用。那么,西洋参有哪些副作用?药物不可乱用。首先中医认为,西洋参是凉性,主要功效是补气养阴。对于患有热症的人有很好的调养效果,相反如果有咳嗽有痰、口水多或有水肿等状态时,就应避免服用西洋参,否则就会加重病情...

健康养生从认识自己开始
答:健康从认识自己开始教你快速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解自己的发病趋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预防方式!一:正确的养生方式了解自己的身体现状(体质)——熟悉该体质发病趋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调理方案二:人体体质分九型,一种平和,八种偏颇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

老人夏季养生需要注意什么?夏季养生又该吃什么?
答:趋热纳凉,防暑防摔尽享美好夏日在盛夏暑热中,老人最容易伤津耗气,加之体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多集中于体表,胃肠血液相对不足,更易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因此专家建议,老人应多吃清暑、益气、生津、易消化的食物,老人身体免疫力差,想过好夏天要注意养生,特别是要注意降暑除湿,也要注意饮食,...

中医养生:八种体质的调理方法
答:3、药物养生:可常服当归补血汤、四物汤或归脾汤。 4、精神修养: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 五、阳盛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壮实、面赤声高、喜凉怕热、口渴喜冷饮,小便热赤。若病则易从阳化热,而见高热、脉洪大、大渴、饮冷等症。 养生原则:平肝清热、注意养性...

仲夏的养生原则 帮你仲夏更健康
答:仲夏的时候我们养生还要注意的就是补养肺肾。首先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这样对我们解决内脏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同时仲夏的时候气温高,人们出汗多,胃口差,当然...

健康养生祝福提示语
答:47、衣不过暖,食不过饱,住不过奢,行不过富,劳不过累,逸不过安,喜不过欢,怒不可暴,利不过贪;2、要想健康又常寿,多吃豆腐少吃肉;三鲜四色甜酸味,还有香脆冻豆腐;豆腐沙拉增情调,常喝家常豆腐汤。吃出青春好靓丽,吃出身体加倍棒! 48、今天你感冒好了吗?要多注意身体,多喝水,别忘了每天喝蛋白质粉,它对身...

中医养生知识点都有哪些内容?
答:根据中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观点,进一步说明情绪,精神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人的精神状态正常,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增强,从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养生注意事项 1.常运动 人...

夏季养生保健口决?
答: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菸限酒、心态平衡 。品味这四句健康口诀给大家的启迪,按照这些要求注重夏季的养生,很多人可以不得病。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希望对你有用!夏季养生口决 夏季炎热潮溼,需防风溼暑溼。夜晚不宜露宿,空调风扇溼度。大汗冷水冲洗,随便躺卧溼地。阴气侵袭机体,诱发肠炎溼痹。夏季酷热熏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