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归有光

作者&投稿:党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如下:

1、原文,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吸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昊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迨淮南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

而子美之亭,乃为释了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18)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2、翻译,僧人文瑛居住在大云庵,那里四周环水,就是办子美所造的沧浪亭旧地。文瑛多次请我为沧浪亭写记,说:过去苏子美写过一篇记,记载亭子的美景,请你记下我修建这个亭子的缘由吧。

我写到:从前吴越立国的时候,广陵王镇守吴中,在子城的西南面修建了一座园子,他的外戚孙承右也在园子芳边修了一座园子。到了淮南之地门千宋朝时,吴越的园子还没有荒废。这是初办子美在元中修建了沧浪亭,后来一些佛教徒住在这里。

于是沧浪亭就变成大云庵了。自从有大云庵以来,至今已二百年了,文瑛寻访当年遗迹,在荒芜残破的废墟上修复了苏子美原有的建筑,于是大云庵就又变成了沧浪亭。

时代变化了,朝廷和社会也都发生了变化。我曾登上姑苏台,眺望浩淼的五湖和苍翠的群小,太伯、虞仲曾经在这里建国,阖闾、夫差曾经在这里争雄,子胥、文种和范蠡曾经在这里经营他们的事业,如今都不存在了,大云庵和沧浪亭的兴废又算得了什么呢?

虽然这样,钱镠趁着天下大乱的时候窃夺了权位,占有了昊越,国富兵强,下传了四代。他的子孙和姻戚乘机奢侈享乐,超越名位,修造的宫设和园甫盛极一时,这些都无人纪念,只有苏子美的沧浪喜才被一个僧人钦佩重视到这般地步。

由比可以看出,土人想要流传美名到千年之后,不想像冰块那样一下就完全消失,那是有另有原因的呀。

文瑛爱读书,喜欢作诗,跟我们这些人交往,大家称他为沧浪僧。

《沧浪亭记》是宋代文人苏舜钦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模仿了柳宗元的文章的基本格调和具体表现方式,并在文字中融入了个人独特的体验,反映了作者自己的心态,把大段议论引入文中,更显出宋人散文特有的理性风格。



~

古文观止译注:
答:全文熔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笔墨酣畅,转合自如,前有铺垫,后有照应。触景生情,由情入议,浑然一体。写景则富有诗情画意,生议则深刻精辟,抒情则情真意切,不矫糅造作,是本文的显著特色。(注:“椅”字的“木”改为“石”旁)【译文】:沧浪亭记 我因为获罪而遭贬,乘船南游,...

归有光畏垒亭记原文及翻译
答:而予居于此,竟日闭户。二三子或有自远而至者,相与讴吟于荆棘之中。予妻治田四十亩,值岁大旱,用牛挽车,昼夜灌水,颇以得谷。酿酒数石,寒风惨栗,木叶黄落;呼儿酌酒,登亭而啸,忻忻然。谁为远我而去我者乎?谁与吾居而吾使者乎?谁欲尸祝而社稷我者乎?作《畏垒亭记》。【注释】①...

《悠然亭记》(明)归有光的翻译
答:这马鞍山与泰山的一块大石头有什么不同呢?回想淀山公的悠然自得,只寄托在这座山中吧!庄子说:“自己的祖国和故乡,看到她心里就舒畅,即使丘陵萆木杂芜,掩蔽了十分之九,心里仍然舒畅。何况是亲身见闻到本来面目的呢?”我获得陪同这座悠然亭的主人的荣耀,冒昧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沧浪亭记究竟归有光写的还是苏舜钦写的
答:作者:明·归有光 〔原文〕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 :“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归有光的《沧浪亭记》的中心思想?
答:归有光《沧浪亭记》的中心思想,用原文一句话概括是“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就是说,士人要想垂名千载,不与吴越一起迅速消失,是有原因的。

归有光的《沧浪亭记》记载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艺术特色如何?
答:文瑛也爱读书,喜欢做诗,时常跟我们一流人来往,我们都叫他做“沧浪和尚”. 展开 shift1alt2 | 发布于2010-10-11 举报| 评论 0 1 为您推荐: 沧浪亭记 归有光 沧浪亭记归有光翻译 《沧浪亭记》 沧浪亭记文言文翻译 沧浪亭记归有光读后感 沧浪亭记解析 沧浪亭记的翻译 沧浪亭记注释 归有光名...

归有光《悠然亭记》全文翻译
答:《悠然亭记》 原文 :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居1县城 。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墉常见之。又于屋...

归有光简介_归有光沧浪亭记_沧浪亭记 归有光翻译
答:”在知长兴的短短两年中,归有光颇著政绩,深受百姓拥戴,但是这却召来豪强、大吏的不满。隆庆二年(1568年),六十三岁的归有光终因得罪豪强和上官,而被调任顺德府(今河北邢台)通判,管理马政。按明制,“进士为令,无为迁倅”。所以归有光的升迁实为重抑。对这一不公平的降职,归有光非常愤慨,...

求归有光《思子亭记》翻译。
答:(明 世 宗 嘉 靖 二 十 一 年 , 我 才 带 子 孝 儿 来 江 边 住 , ){*来 居 江 上 : 江 , 指 嘉 定 安 亭 江 。 归 有 光 '畏 垒 亭 记' : 宅 西 有 清 池 古 木 , 垒 石 为 山 。 山 有 亭 , 登 之 隐 隐 见 吴 淞 环 绕 而 东 , 风 帆...

归有光《悠然亭记》全文翻译
答:《悠然亭记》 原文 :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居1县城 。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墉常见之。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