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型酒店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与现状是什么样的啊!

作者&投稿:锁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经济型酒店数量呈下降趋势

2016-2021年,全国上报文旅部的经济型酒店(一星级酒店和二星级酒店)数量持续下降。2016年为1842家,至2022年第三季度下降至650家。经济型酒店行业经历21世纪初的爆炸增长后,近年已出现衰退趋势,主要是由于在居民消费升级背景下,市场空间逐渐被中高端星级酒店挤压。

根据中国饭店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酒店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经济型连锁酒店客房数为222万间,同比减少约16万间。经济型酒店连锁化率为27.84%,同比上升2.84个百分点。客房总数下降的同时连锁化率上升,表明经济型酒店行业连锁化整合进入加速阶段,经营效益低下的经济型酒店将退出市场。

经济型酒店平均出租率在36%以上

从客房出租率来看,2013-2019年一星级和二星级酒店客房平均出租率呈波动变化,整体基本维持在47-54%的区间。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经济型酒店的平均出租率大幅下降,一星级酒店平均出租率为35.74%,二星级酒店平均出租率为38.61%。2021年一星级酒店平均出租率为36.06%,二星为39.01%,较2020年均有所上升。

经济型酒店连锁化率低于高端酒店

2018-2021年经济型酒店的连锁化率也在持续增长,但是和其他档次的星级酒店相比,连锁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21年不到30%。

汉庭酒店在经济型酒店中脱颖而出

根据中国饭店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酒店集团TOP50报告》,中国经济型酒店排行榜前十分别是汉庭酒店、如家酒店、格林豪泰、7天酒店、锦江之星、城市便捷酒店、尚客优连锁酒店、云酒店、怡莱酒店和格林联盟,CR10为57.48%。其中,汉庭酒店、如家酒店、格林豪泰位列前三,市占率分别为12.36%、8.26%、8.06%。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3月5日,汉庭连锁酒店集团的IPO申请再次把投资界的目光吸引到经济型连锁酒店领域。这距离7天连锁酒店在纽交所上市引起的业界轰动仅仅相隔4个半月。
虽然早在1996年,锦江之星就开设了国内第一家经济型酒店,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经济型连锁酒店行业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不过8年时间——从2002年如家成立算起。如果汉庭成功上市,将成为该行业第4家上市公司。而且,按照开业酒店数量计算,排在5、6位的莫泰、格林豪泰也都有上市计划。
没有人对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广阔市场产生怀疑。在美国,所有星级酒店中,经济型酒店所占比例约为70%,每千人拥有经济型酒店客房数为2.5间。而在中国,除上海外(经济型酒店前6大中有5家的总部设在上海),其他城市的经济型酒店比例都低于30%,千人拥有客房量只有0.3间。
如家CEO孙坚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坚定地表示:“中国酒店行业最大的市场份额理应是针对老百姓的。那些高档的、特色的酒店,只能成为补充。因此,经济型酒店应该是未来酒店市场中的绝对主力。”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巨大市场空间。早上市、早获得充裕资金,就意味着能尽快在更多的区域布点、获得先发优势。这也正是引发该行业上市热潮的潜在逻辑。
2005年1月,孙坚刚加入如家时,如家的开业门店不到50家。5年后,这个数字增至621家,照此速度推算,如家要想完成自己的“千店计划”也不过是一两年的事。2005年前后相继成立的格林豪泰、7天连锁酒店、汉庭,目前的开业店面也都达到了200-300家。7天连锁酒店CEO郑南雁在上市后更明确表示,要在5年内开店1500-1800家,赶超如家。
然而,在更多的城市开店、在更多的热闹路口挂上招牌,就算是成功了吗?对于中国的经济型酒店来说,跑马圈地之后,究竟要靠什么才能保持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全行业的初级阶段
“目前中国经济型酒店的消费者对酒店的服务质量、软件、设计等方面还没有什么意识,注重的大多只是价格。”在《英才》记者采访的几家经济型酒店中,大多数管理者都表示,希望用差异化品牌去赢得竞争。
在专家眼中,品牌竞争分三个层次: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对国内排名前几位的经济型酒店来说,品牌认知度基本不成问题——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如家、“7天”、锦江之星、汉庭……的名字。但美誉度和忠诚度呢?
据网络调查,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排名前几位的经济型酒店差别不大,他们选择入住哪一家是很随机的。而且,即使同样是入住如家,上海某个门店和成都某个门店留给消费者的印象也可能截然不同。
在去哪儿网负责酒店业务的副总裁张泽看来,这正是经济型连锁酒店缺乏品牌美誉度的表现:“如果你去住希尔顿,会明显地感觉到一个门店比另一个门店好或差吗?标准是否统一是美誉度的一个方面,哪怕一家门店做得不好,都会影响整个品牌的美誉度。”
格林豪泰董事长徐曙光也承认:“目前中国经济型酒店的消费者对酒店的服务质量、软件、设计等方面还没有什么意识,注重的大多只是价格。”
在郑南雁眼中,美誉度是通过“差异化竞争”获得的,他相信“差异化竞争”是所有行业发展的必经之途:“独特定位会给企业带来很大优势,当然,风险也很大。为了躲开风险,很多公司宁愿选择沿着大众化的道路走下去,那种活法叫‘苟延残喘’。”但是,实践这一理论给郑南雁带来了最让他最头疼、也是“7天”下一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给消费者一个清晰、充分的理由选择‘7天’,而不是如家”。
市场的胜利
拜庞大的中国市场所赐,即使全行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需求”仍不吝赐给了令各家经济型酒店满足的营业额。
1997年,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型酒店――锦江之星梅陇店开业,主打房价是158元。13年过去了,日用品价格、人力成本、房租都上涨了数倍,但经济型酒店的房价几无变化。据2009年财报数据,7天连锁酒店每间客房每天的平均营收为147.8元,如家则是146元。
对于薄利,郑南雁并不否认:“经济型酒店不是一个高利润行业,它就像超市一样,靠的是规模。”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郑南雁透露了经营秘笈――自己从没把“7天”按照传统酒店行业来经营:“我是把酒店当作零售业来经营,就像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把航空业按照大巴交通的模式来经营一样。”
好在,面对薄利,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大多有着让人欣慰的入住率。在2009年财报中,“7天”披露的全年平均入住率达到88.3%,如家是91.5%,店面总数排名第六的格林豪泰也有85%。相比之下,美国温德姆酒店集团旗下的“速8”,全球分店在2008年的平均入住率仅为53.8%;经济型酒店鼻祖――法国雅高集团旗下的宜必思,2008年的入住率也不超过70%。
拜庞大的中国市场所赐,即使全行业仍处于品牌竞争的初级阶段,“市场需求”仍不吝赐给了令各家经济型酒店满足的营业额。“7天”2009年总收入1.67亿美元,全年调整后的营业利润为1249万美元。如家2009年的总营收则为3.81亿美元,净利3750万美元。
会员制的缺陷
一旦打折,会员制所带来的利润就会低于上门散客,从这个角度说,纯会员制是影响酒店收益的。
“加大会员入住比例”,几乎是所有接受采访的经济型酒店管理者都要提到的话题。
经济型酒店的客源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会员、渠道商、团体协议客户、上门散客。通过携程、艺龙这样的渠道商获得的客源,利润中的很大部分要被抽佣;团体客户,折扣也被压得很低,利润有限;上门散客虽然利润相对最高,但极不稳定。
于是,在管理者看来,会员无疑是最好的客源。事实上,作为终端客户,除了能带来稳定的客流外,会员体系还有一些额外的好处。“如果会员这块做得好,也不排除为未来拓展多元化业务――比如票务、租车,甚至旅游产品――打下基础。”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袁伟达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说。有接受采访的经济型酒店CEO甚至表示,心目中理想的客源构成是“100%会员”。
不过,在张泽看来,纯会员制不仅没可能,而且没必要。“全球所有的酒店,没有一家是100%会员的。大酒店集团的会员比例基本在50%以内。”
张泽曾参与制订如家的会员体系,但在他看来,经济型酒店的会员制有天生的缺陷:为了抢占市场,争取对价格敏感的顾客,经济型酒店主要是以打折的方式作为会员的优惠方式。一旦打折,会员制所带来的利润就低于上门散客。从这个角度说,纯会员制是影响酒店收益的。“你看航空公司、高星级酒店的会员体系,一般都是以积分作为反馈的,不会影响销售利润。”
最重要的一点,在品牌竞争方面,会员制体现的是第三个层次――忠诚度。“第二个层次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谈第三个层次有意义吗?”张泽一语道出核心要害。

与渠道商之争
“携程对自己的会员有承诺,我们对自己的会员也有承诺,双方都不愿意修改,所以很难合作。”
其实,经济型酒店们大力发展会员,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开携程、艺龙这类渠道商。但由于后者拥有庞大的会员资源――携程的会员数已达3000万,是“7天”的3倍多、如家的20倍,与渠道商的关系是酒店们必须面对的话题。
在2009年初的“携格之争”中,徐曙光当了一回出头鸟。虽然没有同行呼应,但他坚持认为自己代表了正义的一方:“一间300元左右的客房,如果通过携程,要被抽佣66元,酒店剩下的利润可能还不到6元。”此外,携程的推广费用很大部分被转嫁给了酒店,在徐看来,依靠这样的中介,无异于“饮鸩止渴”:“成本越来越高,越来越没有资金改善自己的管理和服务。”虽然徐曙光承认,渠道商的存在还是“很有必要的”,但占据了57%市场份额的携程让他无法接受:“一旦垄断,就会越来越霸道。”于是,格林豪泰彻底断绝了与携程的关系,转而选择艺龙作为自己的中介商。
有意思的是,同样选择艺龙作为中介的郑南雁却表示,自己不选携程的原因,正是携程之所以成功的根本所在――携程和“7天”对会员利益的承诺同样坚决:“能不能合作,最主要的并不是经济原因――很多人说携程的佣金太高,那并不是主要问题,只是商业谈判而已――而是能否维持对自己顾客的承诺。携程对自己的会员有承诺,我们对自己的会员也有承诺,双方都不愿意修改,所以很难合作。而艺龙愿意接受我们的原则,放弃对他们会员的部分承诺。”正因为如此,郑南雁反而认为携程注定是一个比艺龙更加成功的公司:“那些对携程有意见的,都是弱者。自己没做好,怪别人做得太
领跑者
如家:“希望他们耐心一点。”
从创业、高速扩张到上市,如家被业内公认为总是能“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在孙坚眼中,连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是机遇:“这次危机间接地救了如家,让我们在高速扩张中被动地踩了刹车。”
有了如家这根标杆,竞争对手们都试图告诉顾客,他们跟如家有什么区别。在孙坚看来,这并非良策:“对目前排名前几的品牌来说,大家还处于扩张期,当下最重要的是尽可能稳健地跑马圈地。”
如家创始人沈南鹏也表示:“现在讨论细分市场还为时过早。”
对于郑南雁在“7天”上市后所说的“5年内超越如家”,孙坚回应道:“经济型酒店是一个传统行业,跟互联网有很大区别。酒店要一家一家地建,不是一项技术就可以改变所有事情的。目前,如家跟第二名的距离大约是300家店左右,理论上来说,只要我们不犯错误,距离就永远存在。刚上市的公司必须要经过两三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如家已经做到了,但对其他伙伴来说,我希望他们耐心一点,不要走错了。”
挑战者
7天:“会员利益第一。”
谈到“7天”在业内最高的融资数额、创纪录的上市速度,郑南雁并没有大谈所谓的差异化战略、核心竞争力,而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们运气比较好。”
在成立以来一直亏损的状况下,还能获得同行中最多的私募融资、开盘首日大涨22%,投资者们自然有自己的理由。
看似松散却能大幅降低成本的“放羊式”管理模式固然是原因之一,但这毕竟要经久才能显效。郑南雁的另一个杀手锏是会员制。“7天会”的成员超过975万,这是一个数倍于其他同行的数字。数据显示,会员对7天酒店的收入贡献率高达98%。
短短5年,如何构建起如此庞大的会员体系?郑南雁的回答是:“舍弃了非会员带来的利益,就能得到会员的好处。‘7天’整个流程的设计都以会员为中心,会员利益第一,其他的利益都不要,所有的事情都围绕着让会员方便来操作。”
再大的团体单,如果要求低于会员价的折扣,郑南雁都不接受。因此,“7天”没有一个团体客户,来自渠道商的客源只有不到1%。
郑南雁喜欢“垂直分割”的理念:把所有的资源加到最有价值的环节上去,价值没那么高的,宁可完全舍弃。
这样做的风险在于:最有价值的环节选对了没有?这个环节的发展空间有多大?
追随者
格林豪泰:“先治理再圈地。”
郑南雁出差时经常会去汉庭、桔子等同行的酒店住住。而徐曙光表示自己在国内出差从来不住别家经济型酒店:“我不认为他们是我的竞争者,我希望将来住格林豪泰的客人,来自希尔顿、万豪。”
有趣的是,这个口气颇大的山东人,在给格林豪泰选择参照系时,却与郑南雁如出一辙:“格林豪泰在有些原则上的坚持跟沃尔玛很像。别人快速跑马圈地的时候,我们非常谨慎,有些事情别人打60分就可以做了,我们不行。”
相对于大多数同行选择的“先圈地后治理”的模式,徐曙光宁愿“先治理再圈地”。
格林豪泰是前六大品牌中唯一从未在资本市场上融资的公司。“我做过很多家企业,从没有为钱发过愁。只要你的能力足够,有本事整合好其他资源:人力、系统、管理,具备了开快车的能力,资金遍地都是。”
在徐曙光眼中,或许正因为钱来得太容易了,经济型酒店行业目前普遍“急功近利”:“员工、投资者、管理者的心态都被搞坏了,大家都像浮萍一样飘着,很少人去做扎实的服务。结果把这个行业弄得大起大落,一会儿泡沫、一会儿破灭。”
至于上市?在徐曙光眼中只不过是“企业发展中的一小步”。

经济型酒店的发展背景及发展趋势?~

经济型酒店又称为有限服务酒店,其最大的特点是房价便宜,其服务模式为“b&b”(住宿+早餐)。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如今在欧美国家已是相当成熟的酒店形式。 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历程 经济型酒店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近几年才在中国出现。经济型酒店的特点之一是功能简化,它把服务功能集中在住宿上,力求在该核心服务上精益求精,而把餐饮、购物、娱乐功能大大压缩、简化、甚至不设,投入的运营成本大幅降低。 经济型酒店(Budget Hotel)是相对于传统的全服务酒店(Full Service Hotel)而存在的一种酒店业态。

经济型酒店是一种新类型的酒店,规模小,设施有限,价格实惠;Lee (1984) 指出,它是一种在酒店业发展最快的酒店类型,经济型住宿业具有所有连锁酒店业的优势,通过特定的设计和管理,以具备极具竞争的房价,以达到低廉的建筑成本及低廉的营运成本。 中国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和经济型酒店自身扩张的需求,是经济型酒店竞相选择上市的主要原因。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必定要走以高档酒店为主的发展模式,酒店对外资积极开放,引入星级制度,借鉴外国酒店的科学管理方法,引进外国酒店管理公司,都是当时的需要。在发展高档酒店的同时,由于改革开放的扩大,社会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提高,经济型酒店规模也从小到大,从行业配角发展到主角之一,成为酒店的一个须重视的部分,形成新的行业机会,是必然的发展过程。
  发展经济型酒店,是我国酒店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改革发展的需要,是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经济型酒店不仅有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且有现实的紧迫性,有巨大机会。对于酒店宏观管理结构和酒店产业中的成员酒店,这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
判断”与“决策”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作为消费心理学的认知,尤其注重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评价,以及消费者的购买选择。
在一些消费者感到“豪华的价格高,住不起;便宜的不实用,不愿住”的现实中,人们发现了经济型酒店在中国成长的巨大空间。经济型酒店的出现,对中国人的出行住宿理念是一个十分有力的冲击。在此之前,出行住宿,往往只能够是一种扭曲的选择。自市场经济出现以来,虽然住宿业也开始了向买方市场的转化,但是选择的空间仍然是有限的。因为此前市场供给的主体,主要是两种格局,一是星级酒店,另一个是社会旅馆和单位的招待所。星级酒店,服务多是全方位的,但是价格不菲;招待所却因为工作系统的不对口而无法入住;社会旅馆往往环境、卫生等状况又不尽如人意。老百姓愿意有宾馆的住宿条件,常常无须那么多的用不着的设施,从而也就不愿意支出那么多的花费;想少花一点钱,但又不愿意忍受交通不便,以及陈旧设施和不卫生带来的烦恼。经济型酒店的出现,给中国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价廉而且适用的选择。它有星级酒店对住客现代生活必需的关注,又考虑到了住客对价格的敏感和接受力。因此,尽管经济型酒店在我国出现较晚,但一开始就吸引了中国住客的注目,并且迅速形成了它的核心消费群。
不过,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目前经济型酒店总体的满意程度还处于“一般”和“比较满意”的状态。其中认为“一般”的(46.1%)比重,略高于认为“比较满意”的比重(44.6%)。虽然评价“不太满意”的还不到一成(7.3%),但是评价“很满意”(1.7%)的更低。
由此看来,经济型酒店未来的进一步发展还有赖于总体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关于消费者的关注,调查还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型酒店的住客对经济型酒店的最满意和最为关注的内容,仍然是它的价格(70.5%)。此外,交通的方便性(40.9%)、卫生状况(25.8%)、城市经营网点(23.4%)、酒店所在地段(21.7%)、酒店服务水平等(20.2%),也都是十分重要的。
至于住客最不满意的“配套设施”(35.3%),似应作两个侧面的分析:一是部分仓促上马,或者仓促改造,乃至鱼目混珠的“经济型酒店”,其必需设施欠缺的情况,当前确是存在的;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是由于部分已经习惯于原有星级酒店的住客对经济型酒店的不够了解或不够习惯的苛求。
不久前,就有业界人士指出了当前经济型酒店发展的三大瓶颈,或者两大问题。都提得很好,都很及时。
就其当前发展来分析,经济型酒店面临的普遍问题,似乎首先应该注重这样三个,即资金、人才、行业规范管理。
其一,资金
对着拥有资本正在进入经济型酒店的投资者而言,资金似乎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已经进入或者正在经营着或者正在谋求实现经济型酒店发展的业者而言,资金就是一个不能不考虑的达问题了。这也就是不少正在谋求上市或引资的品牌公司正在着力谋划的事情。
然而,如家、锦江之星、莫泰……都是不可能“复制”的。由此,扩张的计划与现实之间就免不了会出现较大的距离。这种距离正在接受着时间的检验。
其二,人才
经济型酒店的急速发展,必然将管理人才的问题提上日程。经济型酒店服务应该是简约的。但是它对服务的要求却又不能放松。经济型酒店成本的“经济”,必然要减少服务人员与客人的比例,这也就越来越需要酒店服务方面的“通才”。尤其是“店长”这样的人才,更是传统住宿业和现代星级酒店所从来没有使用过的。
在需求刺激下的现代住宿业,从现代酒店中滋生出了它的“经济型”。而当经济型酒店一诞生,就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迅速认同,于是经济型酒店一发而不可收。它的全球性的扩展,正好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这就是中国经济型酒店当前发展的现实。
经济型酒店以其自身的优势,又时时冲击着现代酒店与传统的住宿业。在中国,传统住宿业的弊端,现代全服务酒店与需求的契合度,不仅都为经济型酒店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机遇。而且经济型酒店对它们的冲击,又让它们发生了并且将继续发生极大的变化。如果借用核反应的理论,那么,经济型酒店便正在引起传统住宿业和现代全服务酒店的“裂变”。

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
答:1. 经济型酒店数量呈下降趋势。2016年至2022年第三季度,全国上报文旅部的经济型酒店(一星级酒店和二星级酒店)数量从1842家降至650家。2. 经济型酒店行业经历21世纪初的爆炸性增长后,近年已出现衰退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在居民消费升级背景下,市场空间逐渐被中高端星级酒店挤压。3. 根据中国饭店业协会...

经济型酒店未来会如何发展
答:7. 尽管经济型酒店数量有所减少,但客房数量却有所增加,经济型酒店在我国酒店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8. 截至2020年1月,全国经济型酒店数量达到28.7万家,占全国酒店总量的84.9%;总客房数量为1149.6万间,占全国酒店客房总量的65.2%。9.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连锁化率目前为20.94%,远低于中高档酒店...

2022酒店行业的现状分析
答:酒店行业的经营水平、景气度与国家经济周期波动呈现正相关。在宏观经济处于下行时期,居民实际收入下降,导致旅游消费相应下降。从而限制酒店消费需求增长。同时中小企业经营临生产经营压力,从而导致商务出行和酒店住宿需求下降。在宏观经济处于上行时酒店的景气度则相反。因此,酒店行业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此外...

2021年酒店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5、经济型酒店投资回暖 疫情让消费降级趋势明显,但不意味着产品线走低端路线。经济型酒店走向回暖是因为市场需要更好性价比的产品,而且中档酒店失去了价格优势。另一方面广大的下沉县级市场需要连锁化的需求旺盛,经济型酒店迎来发展的新机遇。新时代的经济型酒店追求小而美,不需要规模体量巨大,需要的是精美...

2021年酒店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酒店发展现状 对于那些独自旅行,或者是出于远程办公的需求,要寻找一个地方用以短暂停留的人来说,共享居住社区或许将是个很好的选择。比如像Roam,就是一个专门为这部分群体所打造的共享住宿品牌。他们的用户群体在生活态度和目标上存在共性,并且可以在这里共享生活空间或者工作空间。随着远程办公越来越普遍...

从旅游市场需求的角度,分析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前景?
答:2. 经济型酒店是中国酒店业的主体部分 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酒店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据中国饭店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酒店客房总数约1762万间,2016至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7.7%。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酒店行业经营困难,客房总数下降至约1532.6万间。21世纪初至2015...

酒店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怎么样?
答:酒店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如下:一、酒店行业的现状 宏观经济波动是造成酒店业景气度波动的主要原因。纵观海外成熟市场,酒店业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高度相关。以美国和韩国为例,历次经济衰退都会导致酒店业出租率的快速下滑,而经济的复苏又会带来酒店业出租率的同步回升。旅游作为可选消费,随着居民...

成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
答:造成经济型酒店需求日益强劲。国内旅游业的增长与低价优质服务酒店供需间的不对称,催生了经济型酒店崛起。另一方面,目前正是全市开展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活动时期,一方面是进一步推动本地旅游业发展,但也为成都经济型酒店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4、有效填补市场需求空白 经济型酒店市场来自原星级宾馆的旅游...

求一篇我国经济型酒店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与战略研究 论文 希望能有热心...
答:济型酒店在成本、投资回收和利润率等方面也体现其较高的效益。第二部分分析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市场需求。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社会 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国内旅游逐渐发展壮大、国际大众化 旅游逐渐成熟,这使得酒店业的发展也改变了以高档酒店为主的局面,逐步形成 高中低全面发展的行...

酒店市场研究调查报告
答:传统酒店业的供应商主要为酒店用品、食品饮料生产企业,供应商数量多,议价能力较低,但是智慧酒店解决方案等技术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强;经济型酒店的消费者对于价格较为敏感,不在意酒店附加功能,且经济型酒店数量较多,消费者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而中高端酒店服务水平和功能有一定差异,更注重消费体验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