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喻文言文翻译

作者&投稿:戏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日喻》是一篇善于用形象比喻的议论文。该文大意为:以一个盲人识日的生动事例来作比喻,说明要亲自观察,不要以耳代目,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下面是关于日喻文言文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

   日喻(苏轼)

  生而眇(miao3)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 ,以为日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钟而之龠yue4,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南方多没水,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世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译文

  (一个)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向有眼睛的人问太阳是什么样子。有的人告他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敲铜盘就听到了它的声音。有一天(他)听到了钟声,把发出声音的钟当作太阳。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用手摸蜡烛就晓得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揣摩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龠yue4,把它当作太阳。太阳和敲的钟、吹奏的龠yue4差别也太远了,但是天生双眼失明的人却不知道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他不曾亲眼看见而是向他人求得太阳的'知识啊。

  抽象的“道”(道理、规律等)难认识的情况比太阳难认识的情况严重,而人们不通晓道的情况比生来就认识太阳的瞎子没有什么不同。通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启发诱导,也无法使这些比喻或教法比用铜盘和用蜡烛来说明太阳的比喻或教法好。从用铜盘比喻太阳而到把铜钟当作太阳,从把铜钟当作太阳而到把乐器龠yue4当作太阳,像这样辗转连续地推导它,难道还有个完吗?所以人世上的大谈“道”的人,有的就他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它,有的没有理解它却主观猜度它,这都是研求道的弊病。

  既然如此,那么这个“道”最终不可能求得吗?苏先生说:“道能够通过自己的虚心学习,循序渐进使其自然来到,但不能不学而强求它(道)。”什么叫做“致”?孙武说:“会作战的将军能招致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招致(处于被动的境地)。”子夏说:“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坐在店铺作坊里,来完成他们制造和出售产品的业务;有才德的人刻苦学习,来使那道自然到来。”不是强求它而是使它自己到来,这就是“致”啊!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同水在一起生活,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的潜入水里,哪能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所领悟的。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了到了船就害怕它。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的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它,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一类的人。从前以讲究声律的诗赋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合儒家墨家还兼及名家法家而不是立志在求儒家之道;现在以经学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只知道强求义理,而不是专力踏踏实实地学。渤海人吴彦律,是有志对经学作实实在在地学习的人,正要到京城接受由礼部主管的进士考试,我写《日喻》来勉励他。



~

欲食半饼喻的文言文怎么解释
答:一、《欲食半饼喻》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比如说有一个人,因为他肚子饿的缘故,买了七块饼吃。当吃到六块半饼时停止了,就觉得已经吃饱。他责怪自己有病,用手打了自己,却说:“我现在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前面的六个饼都白白浪费了!假如知道这半个饼能吃饱,就应该先吃的。二、《欲...

松喻文言文翻译
答:松喻文言文翻译 松喻 松之性直上,虽数尺,自亭亭也。有人移之盆盎(读音àng,花盆一类的盛器),置之华屋之内,屈其枝,缚其节,灌之溉之,蓬蓬如偃(读音yǎn,卧倒,倒伏)盖焉,非不取悦于人。然以视夫柚岭之间,干青云,凌碧霄,矫矫郁郁于严霜积雪者,相去如何也? 嘻(嗯)!士君子之失身于...

苏轼日喻文言文翻译
答:苏轼的《日喻》译文: 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向有眼睛的人问太阳是什么样子。 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敲铜盘就听到了它的声音。 有一天(他)听到了钟声,把发出声音的钟当作太阳。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 用手摸蜡烛就晓得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揣摩一支形状像蜡烛的...

指喻文言文翻译
答:1. 帮我翻译一篇文言文《指喻》 浦阳县有位青年名郑仲辨,左手的大拇指生了一个疹斑,肿起来像米粒一般大,郑君不能确定它是什么,把它给给别人看,看的人哈哈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过了三天,疹粒肿得像铜钱那般大,他更为担忧,又拿给人看,看得人像以前一样笑他。又过了三天,拇指肿得像拳头那般大,靠近拇指...

警喻文言文翻译
答:1. 文言文《镜喻》全文翻译 翻译 五官中没有哪一个比眼睛更明察的,脸面上有黑点,眼睛却看不到,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 眼睛可以看见(其他)物体,却看不见自己的脸,于是借用镜子来看(自己的脸)。镜子可贵在不如眼睛,也不求于眼睛。而眼睛有求于镜子。这世上没有过因为镜子协助了眼睛而使眼睛失去了光明。镜子有...

喻的文言文
答:6. 折箭之喻文言文的意思 阿柴折箭以喻》故事讲述,吐谷浑阿柴有子二十人。病笃,命诸子各献一箭。取一箭授其弟慕利延,使折之。利延折之;又取十九箭使折之,利延不能折。阿柴喻之曰:“汝曹知之乎?孤者易折,众所难摧。戮力同心,社稷可固。”言毕而卒。 译文:阿柴有二十个儿子。他将要病逝时,命令他...

孙权喻吕蒙读书文言文及翻译
答:孙权喻吕蒙读书文言文及翻译如下:一、文言文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2、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

喻皓定塔文言文翻译
答:3. 文言文 喻皓造塔 翻译 它的译文是: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氏带人登上木塔,嫌它晃动。工匠师说:“木塔上没有铺瓦,上面轻,所以才这样。”于是铺上瓦,然而木塔还是像原来一样晃动。匠人无可奈何,暗中叫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赠送给她金钗首饰,询问塔动的原因。

瓯喻文言文答案
答:1. 文言文翻译:瓯喻 【原文】 人有置瓯①道旁,倾侧坠地,瓯已败。 其人方去之,适有②持瓯者过,其人亟拘执之,曰:“尔何故败我瓯?”因夺其瓯,而以败瓯与之。市人多右②先败瓯者,持瓯者竟不能直③而去。 噫!败瓯者向不见人,则去矣。持瓯者不幸值之,乃以其全瓯易其不全瓯。 事之变如此,而...

弈喻文言文翻译
答:观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予观奕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予观奕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弈 喻 作者钱大昕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