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宋词5首 求李煜最经典诗词5首!

作者&投稿:燕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江城子
作者: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铁汉柔情,最是动人心弦.一首江城子,道尽千古情怀

都是宋朝苏轼的浣溪沙写的不止5个!
浣溪沙1

作者: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1,村南村北响缫车2。牛衣古柳卖黄瓜3。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4。

全部注释

1.此句谓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装。簌簌,下落貌。

2.缫车,抽丝工具。

3.牛衣,《汉书·王章传》"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二《牛衣》条:"案《食货志》,董仲舒曰:'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然则牛衣者,编草使暖,以被牛体,盖蓑衣之类也。"此处指卖瓜者衣着粗劣。或谓本作"半依",如曾季狸《艇斋诗话》:"予尝见东坡墨迹作'半依',乃知'牛'字误也。"

4.漫,随便。因为十分渴,想随便喝点茶,所以不管哪个人家,都想去敲门试问。苏轼《偶至野人汪氏之居》:"酒渴思茶漫扣门",与此两句意同。皮日休《闲夜酒醒》:"酒渴漫思茶",盖即此语所本。

词至苏轼,题材、意境、笔法等皆有拓展,此前词中绝少出现的农村田园风光也出现在苏轼词中。元丰元年(1078),徐州春旱后得雨,苏轼到石潭谢神,作了一组《浣溪沙》,题为"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五首",皆写初夏农村景色,此为其中第四首。

上片截取农村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枣花的香气,缫车的响声,卖瓜人的悠然,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图画。

下片则写作者本人,日高、路长更兼酒困,未免倦极口渴,便敲门求饮。苏轼虽然身为士大夫,内心却对农村田园怀有亲近之心,自谓"使君元是此中人",此处漫不经心的"敲门试问",与"野人家"之不分彼此,可见一斑。

浣溪沙2

作者: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1。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2。萧萧暮雨子规啼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4!休将白发唱黄鸡5。

全部注释

1.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镇。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2.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沙路润无泥"。

3.萧萧暮雨,白居易《寄殷协律诗》自注:"江南吴二娘曲词云,'萧萧暮雨郎不归'。"子规,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称"杜宇",鸣声凄厉,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

4.此句当为写实。但"门前"云云,亦有出处。《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一行传》,谓天台山国济寺有一老僧会布算,他说:"门前水当却西流,弟子亦至。"一行进去请业,"而门前水果却西流"。

5.白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这里反用其意,谓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上阕写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却以萧萧暮雨中,杜鹃哀怨的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

下阕却笔锋一转,不再陷于子规啼声带来的愁思,而是振起一笔。常言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岁月的流逝,正如同东去的流水一般,无法挽留。然而,人世总有意外,"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实景,又暗藏佛经典故。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看似浅显,却值得回味。先著《词洁》卷一谓:"坡公韵高,故浅浅语亦自不凡。"

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的子规啼声,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也更显出词中达观态度的难能可贵,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谓:"愈悲郁,愈豪放,愈忠厚,令我神往。"

浣溪沙3

作者: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1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2。

雪沫乳花浮午盏3,蓼茸蒿笋试春盘4。人间有味是清欢。

全部注释

1.泗州,今安徽泗县。刘倩叔,生平不详。南山,即都梁山,在泗州不远。

2.清洛,指洛涧,今安徽洛河,源出安徽合肥,北流至怀远入淮河。泗州在淮河北岸。漫漫,大水浩淼貌。

3.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古时烹茶,以乳色鲜白、泡沫细腻为上乘。苏轼《西江月》(龙焙今年绝品):"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

4.蓼茸:蓼菜的嫩芽。蒿笋,莴苣笋。春盘,唐代以来风俗,立春日用春饼、生菜等装盘,馈赠亲友,称春盘。词作日离立春不远,故先"试尝"。

此为一首记游词。元丰七年(1084),苏轼由黄州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赴任途中,曾于泗州小住,这首词便是在此期间,与友人在泗州附近南山游玩的时候所写。

上片写南山所见的景色:微寒天气,乃"细雨斜风"有心"作"之,天气放晴,滩边之烟柳似作意"媚"之,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本无意之风景,于有心人眼中,却显得处处有情。

下片写午时小休,烹茶野餐。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别有一番风味。而全词的主旨,最终落在"清欢"二字上,可见作者对生活情调的欣赏。

全词笔调雅致,可感受到作者清雅、恬淡的心境,正因有此心境,才能品味出生活的独特情致。

【作者】:李清照——《浣溪沙》
【内容】:

髻子伤春慵更梳,
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
朱樱斗帐掩流苏,
通犀还解辟寒无。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

【注释】:
懒《花草粹编》作“慵”。《历代名媛诗词》作“恼”。
玉鸭熏炉:玉制(或白瓷制)的点燃熏香的鸭形香炉。熏炉形状各式各样,有麒麟形、狮子形、鸭子形等;质料也有金、黄铜、黄铜、铁、玉、瓷等不同。
瑞脑:一种香料名。
朱樱斗帐:斗帐,覆斗形的帐子。
流苏:指帐子下垂的穗儿,一般用五色羽毛或彩线盘结而成。
遗犀:犀,指犀牛的角。遗,应为“通”之误。

【赏析】:
此词,当为李清照年轻时的作品。作者用白描的艺术手法,绘制了两幅清淡典雅的画面:一是室外“闺妇夜晚伤春图”,一是室内“闺妇夜晚怀人图”。不同感受通过基本相同之处的典型形象加以表现,因此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意境。两幅画面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妙趣横生,突出了词旨。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浣溪沙》
【内容】:

绣面芙蓉一笑开。
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

【注释】:
绣面:唐宋以前妇女面额及颊上均贴纹饰花样。
芙蓉:荷花,此处指很好看。
飞:《历代诗余》作“偎”
宝鸭:指两颊所贴鸦形图案,可参敦煌壁画供养人之妇女绘画,或以为指钗头形状为鸭形的宝钗,钗,古代妇女头上的饰物。
香腮:美丽芳香的面颊。
一面:整个脸上。
风情:男女爱慕之情。
韵:标致。
笺:纸,指信笺、诗笺。

【赏析】:
此词当是易安早期作品。写一位风韵秀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情景。人物的肖像描写采用比拟、衬托、侧面描写的方法。语言活泼自然,格调欢快俊朗。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浣溪沙》
【内容】:

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
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

【注释】:
莫许:不要。
琥珀:松柏的树脂积压在地底亿万年而形成的化石,呈褐色或红褐色。琥珀浓,指酒的颜色很浓,色如琥珀。
疏钟:断续的钟声。
瑞脑:一种熏香的名字,也叫龙脑,即冰片。
魂梦:即梦魂,指睡梦中人的心神。
辟寒金:任昉《述异记》:“三国时,昆明国贡魏嗽金鸟。鸟形雀,色黄,常翱翔海上,吐金悄如粟。至冬,此鸟畏霜雪,魏帝乃起温室以处之,名曰辟寒台。故谓吐此金为辟寒金。”诗人遂以辟寒金指代珍贵之精金,“辟寒金小”,喻精金头饰小巧。辟《乐府雅词》作“碎”,误。
髻鬟:古代妇女的两种发式。
烛花:蜡烛燃烧时的烬结。

【赏析】:
此词当为李清照年轻时作。写女主人晚来用酒遣愁,梦里醒来的孤寂,隐含无限的离情别绪。通过梦前梦后的对比,把年轻少妇沉重的愁苦情思从侧面烘托出来。全词写的相思,却不着相思一字,具有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浣溪沙》
【内容】:

小院闲窗春己深,
重帘未卷影沈沈,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

【注释】:
闲窗:原作“间窗”盖“闲”之误。带护阑的窗子。闲,阑也。闲窗,一般用作幽闲之意。
沉沉:指闺房幽暗,影子浓重。
理瑶琴:理,调理定调,一般指代弹琴。瑶琴:玉为饰,美的琴。
远岫:远山。
薄暮:傍晚,黄昏。
细风:微风。
轻阴:暗淡的轻去。

【赏析】:
此词当属李清照前其作品。作者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含蓄蕴藉的笔致,写出女主人伤春怀人的悒怅情怀。伤春、怀人,相辅相承。“崔”、“弄”两词琢炼得妙。“弄”字写出一幅风雨戏云,阴云飘卷的动画面,表现了女主人孜然独处的凄寂心境。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
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
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1.红日,别版做"帘日". 三丈透,三丈为虚数.指太阳升起的高度. 透:透过.
2.金炉,别做"佳人". 金炉为铜制的香炉. 次第:依次. 香兽:香料炭屑制成的 兽型燃料.
3.地衣:地毯.
4.佳人:指宫女.舞点,别做"舞急","舞彻",舞点".舞点,按照音乐中的节拍舞一支曲调.溜:滑落.
5.酒恶(e三声),别做"酒渥".亦称"中酒",指酒至微醉.时拈,别做"时沾","时将".常常拈取.花蕊:此处代指花朵.嗅:闻.
6.别殿:帝王所居正殿以外的宫殿.箫鼓:萧和鼓.泛指乐器.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词作鉴赏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浣溪沙

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晏殊词作鉴赏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记载:“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故公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这段话颇能道出晏殊富贵词的独特风格。这首词前五句描写景物重神情,不求形迹,细节刻画,取其精神密契,不于锦绣字面的堆砌,而于色泽与气氛上的渲染,故能把环境写得博大高华,充满富贵气象。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既不是伤春女子的幽愁,又不是羁旅思乡游子的离愁,更不是感时悯乱的深愁,而是富贵者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

劈头“小阁重帘有燕过”点出环境与时令。此句看似平淡,实乃传神一笔,有破空而来之势。这匆匆一过的穿帘燕子,莫非是远方使者,给帘内入传递了春将归去的消息。像平静的水面投下一枚小石,立刻泛起层层波澜。一下子打破了小阁周围宁静的空气,起着沟通重帘内外的作用。阁中人目随燕影,看到“晚花红片落庭莎”。原来时已暮春,庭院满地落红。“晚”,一指傍晚,朝花夕谢,形容落花的时间,一指晚春,花事凋零,形容落花的节令。春末多雨,更兼庭中少行迹,满庭莎草已是一派浓绿。“红片”与“庭莎”,绿肥红瘦,相映成趣。“曲栏干影入凉波”,庭院中池边的曲曲栏干,倒影于池塘碧波之中。“凉波”的“凉”既是时已入暮,池水生凉的真实写照,又是个中人此时此地心境凄凉的折光反射。以上三句写的是帘外景物,从视觉所及落笔。“重帘”、“过燕”、“晚花”、“庭莎”、“曲栏”、“凉波”诸意象所组成的画面,其色泽或明或暗,或浓或淡,或动或静,使整个庭院呈现出一片凄清冷落。虽然主人公尚未露面,但他的处境、心曲,已跃然纸上了。片两句由帘外转入帘内,从听觉着墨,写阁中人的感受。“一霎”、“几回”乃互文。虽说是“好风”、“疏雨”,小阁里的人却听得分明,感得真切,可见环境是何等的静,人是多么孤独。上句“翠”、“生”二字,一为冷色,一为动态,这种化虚为实的描写,把周围的景物写活了,给人以质感。好风入槛,翠幕生寒,孤身独处,情何以堪。下句“圆荷”即荷叶。疏雨滴嫩绿的荷叶上,声音本是极细极微,但偏偏阁中人却听得清清楚楚。帘外之凄清冷落如彼,帘内之空虚寂静如此,这一切本是足以生愁了,何况又值“酒醒人散”之后。末句以情语作结,总束全词,兴起感情波澜,似神龙掉尾,极有跌宕之致。

此词表现了作者优越闲适的生活,却又流露出索寞怅惘的心绪。结句抒发的亦是富贵闲愁。前人评晏殊词圆融平静,多富贵气象。晏殊自云:“余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悦其气象。”此词可见一斑。

●浣溪沙

晏殊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一场春梦日西斜。

晏殊词作鉴赏

此词写夏日黄昏丽人昼梦方醒、晚妆初罢、酒脸微醺的情状。全词婉转有致,犹如一幅别具韵味、浓墨重彩的油画。

首句写室内特定的景物——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古时富贵人家,严冬时把冰块收藏地窖中,夏天取用,以消暑气。一“寒”字正反衬出室中的热。接着,作者笔触写到室中人的身上:她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花。二、三句设喻。用意用语均似“花间”。“粉融”,谓脂粉与汗水融和。不点出“汗”字,正是作者高明之处。“香雪”借喻女子肌肤的芳洁,虽亦古诗词中常用之语,但本词中却有特殊的意义,它跟“冰寒”句配合,盛夏中得清凉之意。以“玉”、“冰”、“粉”、“雪”之白,衬托“妆面”之红,写夏日黄昏女子妆罢的情景,真如一幅优美的彩照。

过片写她那下垂的鬓发,已靠近眉间额上的月形妆饰;微红的酒晕,又如红霞飞上脸边。两句写女子微醉的情态,艳而不俗,细而不纤。古时女子的面饰,有以黄粉涂额成圆形为月,因位置两眉之间,故词称“眉际月”。李商隐《蝶》诗之三“八字宫眉捧额黄”,似即指此。“欲迎”、“初上”,形容绝妙。不独刻画之工,且见词人欣赏之情。“月”与“霞”,语意双关,既是隐喻女子的眉和脸,也是黄昏时的实景。可以想象这位美艳的姑娘,晚妆初过,穿着件单薄的纱衣,盈盈伫立,独倚暮霞,悄迎新月。

“一场春梦日西斜”,方始点明,原来上边五句所写的,都是昼眠梦醒后的情景。女子睡起,粉融香汗,重理明妆。“春梦”,谓刚才好梦的短暂。慵困无聊,闲愁闲恨,全词之意,至此全出。末句倒装,“日西斜”三字,与上片“晚来”接应。

●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晏殊词作鉴赏

此词慨叹人生有限,抒写离情别绪,所表现的是及时行乐的思想。全词章法结构上下关合:下片“满目”句照应上片次句,因离别而念远:“落花”句照应上片首句,因慨叹人生短暂而伤春。结句借用《会真记》中的诗句,即转即收。

“一向年光有限身”,劈空而来,语甚警炼。“一向”,即一晌,一会儿。片刻的时光啊,有限的生命!词人的哀怨是永恒的,那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谁不希望美好的年华能延续下去呢?惜春光之易逝,感盛年之不再,这虽是《珠玉词》中常有的慨叹,而本词中强烈地直接呼喊出来,便有撼人心魄的效果。紧接“等闲”句,加厚一笔。词中所写的,不是生离,更不是死别,而只不过是寻常的离别而已!“等闲”二字,殊不等闲,具见词人之深于情。短暂的人生中,别离是不只一次会遇到的,而每一回离别,都占去有限年光的一部分,词人唯有强自宽解:“酒筵歌席莫辞频”。痛苦是无益的,不如对酒当歌,自遣情怀吧。“频”,谓宴会的频繁。叶梦得《避暑录话》载,晏殊“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每有嘉客必留,留亦必以歌乐相佐”,“日以饮酒赋诗为乐,佳时胜日,未尝辄废”。“酒筵歌席”,即指这些日常的宴饮。这句写及时行乐,聊慰此有限之身。过片二语,气象宏阔,意境莽苍,以健笔写闲情,兼有刚柔之美,是《珠玉词》中不可多得的佳句。两句是设想之辞。若是登临之际,放眼辽阔的河山,徒然地怀思远别的亲友;就算是独处家中,看到风雨摧落了繁花,更令人感伤春光易逝。语本李峤《汾阴行》:“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作者不欲刻意去伤春伤别,故要想办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吴梅《词学通论》特标举此二语,认为较大晏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胜过十倍而人未知之。吴氏之语虽稍偏颇,而确是能独具慧眼。此处“满目山河”二语,“重、拙、大”兼而有之,《晏殊》中仅此而已。“不如怜取眼前人!”意谓去参加酒筵歌席,好好爱怜眼前的歌女。作为富贵宰相的晏殊,他不会让痛苦的怀思去折磨自己,也不会沉湎于歌酒之中而不能自拔,他要“怜取眼前人”,也只是为了眼前的欢娱而已,这是作者对待生活的一贯态度。

本词是《晏殊》的代表作。词中所写的并非一时所感,也非一事,而是反映了作者人生观的一个侧面:悲年光之有限,感世事之无常;慨叹空间和时间的距离难以逾越,慨叹对已逝美好事物的追寻总是徒劳,山河风雨中寄寓着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词人幡然感悟,认识到要立足现实,牢牢地抓住眼前的一切。

这首词又是《珠玉词》中的别调。大晏的词作,用语明净,下字修洁,表现出闲雅蕴藉的风格;而本词中,作者却一变故常,取景甚大,笔力极重,格调遒上。抒写伤春念远的情怀,深刻沉着,高健明快,而又能保持一种温婉的气象,使词意不显得凄厉哀伤,这是本词的一大特色。

求李煜最经典诗词5首!~

  【谢新恩】   樱花落尽阶前月,   象床愁倚薰笼。   远似去年今日,   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   泪沾红抹胸。   何处相思苦?   纱窗醉梦中。   【九月十日偶书】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秋莺】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   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   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病起题山舍壁】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   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   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   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更漏子】 李煜词选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珊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一说温庭筠做)   【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帏垂,梦长君不知。   (一说温庭筠做)   【长相思】   云一緺(涡),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   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   浩浪侵愁光荡漾,乱山凝恨色高低。   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   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凄凄。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挽辞】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悼诗】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雨深秋寂寞,愁引病增加。   咽绝风前思,昏蒙眼上花。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   【感怀】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   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   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梅花】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书灵筵手巾】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   【书琵琶背】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   【病中感怀】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   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病中书事】   病身坚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   月照静居唯捣药,门扃幽院只来禽。   庸医懒听词何取,小婢将行力未禁。   赖问空门知气味,不然烦恼万涂侵。   【赐宫人庆奴】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题金楼子后】   牙签万轴里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   【句】   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   莺狂应有恨,蝶舞已无多。(《落花》)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咏扇》)   病态如衰弱,厌厌向五年。(以下《律髓注》)   衰颜一病难牵复,晓殿君临颇自羞。   冷笑秦皇经远略,静怜姬满苦时巡。   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以下《翰府名谈》)   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   人生不满百,刚作千年画。(《野客丛谈》)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海录碎事》)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以下《孔帖》)   凝珠满露枝。   游飏日已西,肃穆寒初至。   九重开扇鹄,四牖炳灯鱼。   忌觞无算酌。   倾碗更为寿,深卮递酬宾。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   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相留醉(留人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斛珠】   晚妆初过,   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   一曲清歌,   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   烂嚼红茸,   笑向檀郎唾。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   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   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菩萨蛮】   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   今霄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   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   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   教君恣意怜。   【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   玉钩牵幕,惆怅暮烟垂。   门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一作“挥”)泪对宫娥。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望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滚轻尘,   忙杀看花人!   【望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望江南】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   【三台令】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采桑子】   辘轳金井梧桐晚,   几树惊秋。昼雨新愁。   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皴,   回首边头,欲寄鳞游,   九曲寒波不溯流。   【柳枝】   风情渐老见春羞,   到处芳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   强垂烟穗拂人头。   【谢新恩】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金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襟香。   琼窗□(原缺)梦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清平乐】   别来春半,   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阮郎归】   呈郑王十二弟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   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采桑子】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   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   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捣练子令】   深院静,小庭空,   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   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   云鬓乱,晚妆残,   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嫩,   为谁和泪倚阑干?   【渔父】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蝶恋花】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子夜歌】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   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    【菩萨蛮】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   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   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菩萨蛮】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   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喜迁莺】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边欹。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应天长】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   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   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谢新恩】   樱花落尽阶前月,   象床愁倚薰笼。   远似去年今日,   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   泪沾红抹胸。   何处相思苦?   纱窗醉梦中。   【九月十日偶书】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秋莺】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   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   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病起题山舍壁】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   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   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   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更漏子】 李煜词选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珊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一说温庭筠做)   【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帏垂,梦长君不知。   (一说温庭筠做)   【长相思】   云一緺(涡),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   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   浩浪侵愁光荡漾,乱山凝恨色高低。   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   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凄凄。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挽辞】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悼诗】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雨深秋寂寞,愁引病增加。   咽绝风前思,昏蒙眼上花。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   【感怀】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   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   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梅花】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书灵筵手巾】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   【书琵琶背】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   【病中感怀】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   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病中书事】   病身坚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   月照静居唯捣药,门扃幽院只来禽。   庸医懒听词何取,小婢将行力未禁。   赖问空门知气味,不然烦恼万涂侵。   【赐宫人庆奴】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题金楼子后】   牙签万轴里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   【句】   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   莺狂应有恨,蝶舞已无多。(《落花》)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咏扇》)   病态如衰弱,厌厌向五年。(以下《律髓注》)   衰颜一病难牵复,晓殿君临颇自羞。   冷笑秦皇经远略,静怜姬满苦时巡。   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以下《翰府名谈》)   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   人生不满百,刚作千年画。(《野客丛谈》)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海录碎事》)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以下《孔帖》)   凝珠满露枝。   游飏日已西,肃穆寒初至。   九重开扇鹄,四牖炳灯鱼。   忌觞无算酌。   倾碗更为寿,深卮递酬宾。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   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相留醉(留人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斛珠】   晚妆初过,   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   一曲清歌,   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   烂嚼红茸,   笑向檀郎唾。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   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   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菩萨蛮】   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   今霄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   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   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   教君恣意怜。   【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   玉钩牵幕,惆怅暮烟垂。   门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一作“挥”)泪对宫娥。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望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滚轻尘,   忙杀看花人!   【望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望江南】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   【三台令】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采桑子】   辘轳金井梧桐晚,   几树惊秋。昼雨新愁。   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皴,   回首边头,欲寄鳞游,   九曲寒波不溯流。   【柳枝】   风情渐老见春羞,   到处芳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   强垂烟穗拂人头。   【谢新恩】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金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襟香。   琼窗□(原缺)梦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清平乐】   别来春半,   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阮郎归】   呈郑王十二弟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   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采桑子】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   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   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捣练子令】   深院静,小庭空,   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   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   云鬓乱,晚妆残,   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嫩,   为谁和泪倚阑干?   【渔父】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蝶恋花】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子夜歌】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   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    【菩萨蛮】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   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   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菩萨蛮】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   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喜迁莺】   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边欹。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应天长】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   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   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最经典的50首宋词
答:最经典的50首宋词部分介绍如下:1.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2.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

经典的宋词
答:经典的宋词及相关内容如下: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词中的经典之作。这首词通过描绘明月和美酒,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其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诗,成为了千古传颂的名句。2、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也是宋词中的经典之作。这首词通过描绘元宵节夜晚的灯火通明和...

宋词经典10首
答:宋词经典10首:《奴娇·赤壁怀古》、《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声声慢·寻寻觅觅》、《卜算子·咏梅》、《青玉案·元夕》、《满江红·写怀》、《渔家傲·秋思》、《清平乐·村居》、《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1、《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

经典宋词名篇及翻译大全
答:【篇五】经典宋词名篇及翻译 鹊桥仙·纤云弄巧 词牌名:鹊桥仙|朝代:宋朝|作者: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古诗简介 《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这是一曲纯情的爱情...

一些比较经典的宋词。。。谢谢啦
答:却上心头。10、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经典宋词》这本书里更多。http://baike.baidu.com/view/1264778.htm,书籍和宋词篇部分目目录。

优美宋词及赏析【五首】
答:【 #能力训练# 导语】宋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颗宝贵的明珠,词比诗的构句更为自由,它来源于配乐的歌词。下面是 分享的优美宋词及赏析【五首】。欢迎阅读参考! 1.优美宋词及赏析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宋代〕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

宋词经典名篇
答:宋词经典名篇有:《雨霖铃·寒蝉凄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青玉案·元夕》、《鹊桥仙·纤云弄巧》、《满江红·写怀》等。1、《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经典宋词10首
答:经典宋词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青玉案·元夕》、《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清平乐·村居》、《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

求几首有深意的宋词,要5首以上,要把他为什么有深意写清楚
答:读晏几道这首词的最后三句,使人也有同样的感觉,因为它的意境、音节配合得极有韵味和感染力,妙处须细细体会。 《宋词举》中云:“小山多聪俊语,一览即知其胜。此则非好学深思,不能知其妙处。”此词正说明了这一点。 纵观全词,尽管作者那种披肝沥胆的真挚一如既往,但在经历了许多风尘磨折之后,悲凉已压倒缠绵;...

十大经典宋词
答:5、满江红 岳飞 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6、虞美人 李煜 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