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怎么进行挫折教育

作者&投稿:廉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导语:抗挫折能力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当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抗挫折能力应该从学龄前就要开始培养。教育孩子正确认识和理解挫折,教给幼儿战胜挫折的方法,并主动创设一些挫折情境进行磨练。

  对幼儿怎么进行挫折教育

   一、什么是耐挫力

  所谓耐挫力,是指个体遭受挫折后,能够忍受和排解挫折的程度,即个人适应挫折、抗御和对付挫折的一种能力。一般来说,耐挫力强的人,能够经受重大的挫折,并以理智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对待之,在挫折面前能够保证正常的行为能力。幼儿的这种耐挫力是在成长过程和各种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他们耐挫力的形成与提高是一个由低到高、从非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二、什么是挫折教育

  所谓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下,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景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幼儿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勇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三、如何培养幼儿的耐挫力

  从小培养孩子的'耐挫力,当然不是要孩子一味接受挫折教育,这样会导致孩子“斜视”世界,对一切缺乏信心,甚至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我们既要让孩子有成功的快乐体验,也要结合所遇的挫折与困难进行教育,两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培养起孩子良好的耐挫力与正确对待一切事物的态度。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

  挫折认知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人遭遇挫折时的情感和行为。因此,培养和提高幼儿对挫折的正确认知可以说是提高幼儿耐挫力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如果幼儿对挫折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遇到挫折他们就会惊慌失措,痛苦失望;如果有了正确的挫折观,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认识到了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并且敢于正视面临的挫折,不灰心、不低头、不后退、坚韧不拔,敢于向挫折挑战,就能把挫折当做进步的阶石、成功的起点,从而不断取得进步。老师和家长应帮助孩子获得勇气,去做新的尝试,从而得到成功的体验,并有意识地增强孩子的竞争意识,鼓励他们正确对待竞争中的失败,以及如何在失败中把握自己的心态,这一点至关重要。要让他们知道:人生中有胜利、成功的日子,也有挫折、失败的时候。

  2.引导幼儿及时疏导受挫情绪

  挫折和失败会破坏幼儿的心理平衡。人的内在心理具有一种摆脱痛苦、减轻不安、恢复情绪稳定、达到心理平衡的适应性倾向,其目的是避免精神上的焦虑和痛苦,维持心理平衡以适应挫折。学前儿童由于年龄小,自我意识刚刚开始发展,遇到挫折不会自觉地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需要家长和老师提供一些方法上的帮助。利用一定的方法排解由于受挫后的不良情绪,虽然不能改变挫折情境,但却能改变幼儿对挫折的认识和理解,在缓冲心理危机、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等方面具有很大作用。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挫折

  幼儿期是爱模仿、爱表现的时期,所以成人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成人在遇到挫折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以及处理挫折困难的手段、方式都会影响幼儿面对挫折困难的行为态度。要让孩子有良好的耐挫力,做父母的就首先得以自己坚强的耐挫力熏陶孩子。挫折教育首先要教育幼儿正视挫折,消除幼儿对成人的依赖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幼儿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同时,老师应当注意观察班级内的孩子,将面对挫折的做法介绍给幼儿,让他们正确面对挫折。

  4.增强真实情境磨炼,提高幼儿耐挫能力

  面对挫折、正确处理挫折的能力与其处理挫折和危机的经验有关,而这些经验是需要在不断的挫折和失败中逐渐累积的。因此,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必须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让幼儿在挫折中亲身体验、感受、理解,积累必要的耐挫经验,为他们今后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能够正确面对,冷静处理,不气馁,不放弃提供心理准备和经验基础。

  例如:生活小事不能自理、摔跤流血、与父母失散、和小朋友有了矛盾,等等。这些挫折具有自然性和真实性,身为一名幼儿老师,应当恰当把握时机,在这些幼儿身边自然发生的小事中引导幼儿自己总结问题,学习耐挫、解决问题的相关经验,培养他们正确认识挫折和处理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5.三位一体,共同培养幼儿耐挫能力

  幼儿挫折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工作,也是家庭、社会的工作,幼儿园展开多种活动,帮助幼儿体验受挫,提高耐挫能力,但如果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则依旧是徒劳无功,因此,要想让耐挫教具取得好的效果,必须让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培养幼儿的耐挫能力,三方面达成共识,而家长更应高度重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特别是爷爷奶奶等隔代的长辈,更要更新教育观念,不仅要积极配合教育机构对幼儿进行耐挫力的培养,而且还要在家里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时机来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而社会的舆论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通过社区、社会的一些耐挫知识经验的宣传,帮助某些家长和老师正确认识挫折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挫折,能使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会分析和处理问题,真正地“长大”。从小到大,孩子不可避免地会碰到数不清的挫折。面对挫折采取不同的态度,会对孩子个性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孩子在受挫折后如果得不到合适的引导常会失去自信,产生退缩感,甚至变得越来越软弱;如果得到合适的引导,孩子则会坦然面对挫折,从而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意志力。幼儿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他们学习如何去对待挫折,给予他们这方面的经验,使幼儿学会经受挫折,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

如何教会孩子面对学习中的挫折?
答:六、挫折教育要因人而异 同一挫折对不同的孩子产生的心理反映不同,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性格进行挫折教育,如果自己的孩子自尊心较强,好强、爱面子,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沮丧心理,对这类孩子父母不要过多地埋怨、批评,而是点到为止,多加鼓励;较自卑的孩子,本来对自己的能力就缺乏信心,父母切忌过多...

幼儿园挫折教育
答:应该适时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公认。幼儿已有了一定的体力,也具备了一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这就使幼儿有可能去面对一定的困难,并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 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一、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 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活动时,尤其是在幼儿面临困难时,应该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

幼儿教育中的挫折教育方法
答:二、对幼儿进行挫折及赏识教育的意义 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幼儿阶段各种心理素质的健康正常发展是形成个体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人格具有功能性特征,“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在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

教师如何帮助幼儿提高抗挫折能力
答:例如,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时,有计划地安排儿童分别扮演人际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老师在指导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6、开展渗透教育 除了专门课程和游戏竞赛之外,还要把挫折教育渗透到幼儿园及学校的各科教学之中,如语言、算术、...

浅谈幼儿挫折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答:经历一定的挫折,对形成幼儿的坚强意志是有益的。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孩子的随意性活动占主要地位。所以在新的教育观念下我们应多为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孩子摔倒了之后让他自己爬起来,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磨练过程,这样既强化了孩子的意志又锻炼了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 挫折教育的四个阶段 挫折教育不能一...

挫折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答:摘要: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很重要的内容,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独立性发展,帮助幼儿增强自信心。那么,挫折教育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有帮助。什么是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

如何培养孩子的挫败感
答:所以我们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就去否定孩子的挫折,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感觉自己很没用:“爸爸妈妈都认为简单的事情怎么对我来说就那么难?”孩子会越来越不自信,否定自我价值。3 孩子不哭就是教育有方 有的家长认为当孩子遇到挫折不哭时就是“抗挫能力强”。殊不知不哭泣的孩子只是把委屈、难过放在...

两岁半娃胜负欲很强,怎么进行挫折教育?
答:两岁半的幼儿正处于探索和自我认知的阶段,他们开始理解事物并尝试控制周围的环境。这种追求成功并希望在竞争中获胜的心态是正常的发展过程。然而,如果他们的挫败感过于强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下是一些进行挫折教育的方法:1.模拟挫折场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模拟一些小挫折的场景,让...

如何培养幼儿的抗挫能力
答: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家长、老师共同努力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能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培养,否则,孩子在压力面前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经常笼罩在这种挫折感中,会损害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总之,在孩子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