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政治特点是什么呢?

作者&投稿:弥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南宋政治的特点,我总结为:想退回北宋,却回不去了;想前进却又迈不过坎。

北宋的情况:分权制衡、抑制武人、守内虚外。

宋太祖宋太宗兄弟俩革命成功后,就用一系列制度防止别的武将有样学样。这些制度的唯一目的就是“分权”。把权力分开在多人手里运行,并互相制约。

在政治上的做法更是人所共知:崇文抑武、以文驭武。文武官员级别相同但待遇不同,地位不同。军队出征由文官任主将,武官只能任副将。整个朝廷上下对武将严防死守。比如北宋最著名的狄青,被整个文官集团迫害,郁郁而终。

上面说的都是北宋内部,在对外方面,宋太宗两次伐辽失败以后,国家政策改为守内虚外,就是对外消极防御,对内防止民变和政变。

在这种大的政治军事气氛下,北宋成了文人的天堂。但保家卫国成了问题。

最后,在金人两次打击之下,北宋灭亡,赵构逃出生天建立南宋。

南宋:安身之后,加强相权,依然奉行崇文抑武、守内虚外,苟且到底。

赵构在应天府称帝时,整个天下依然风雨飘摇,朝不保夕。于是赵构号召各地勤王,自己想办法招兵、练兵、筹粮饷。这就把北宋的军事制度全打乱了。

政治上也是如此,因为此时保命是第一位的,因此,宋高宗赵构对待武人非常好,要啥给啥,只要朝廷有。南宋初年,可以说是两宋武人地位最高的时期。当时五路护军大将领们,打仗之余忙着做生意,每年收入都非常可观。

随着局势渐渐安稳,各位大将也都很有实力,赵构开始担心,就陆续开始收权了。粮饷权力被朝廷收回去了,朝廷排除各路转运使、转运大使,专门收赋税;各路大军的钱粮要由朝廷供应。

一开始,宋高宗管理军队的机构叫御营司,这个机构实际就是在夺枢密院的权。后来枢密院地位逐渐恢复,一般由宰相兼任枢密使。宰相实权在卧,所以给枢密使、疏密副使之位,如果不是宰相,那都是虚职。向宋高宗夺岳飞、韩世忠、张俊的权力,用得就是这招。

后来还出现了都督府这个机构,也由宰相兼任首脑。实际是分了一部分枢密院的权力。经过各种调整,各路大军逐渐统一被中央收编,从御营五军变成御前五军,后来又变成神武军。

南宋的政治特点:君弱臣强,回不到北宋状态,迈不过权臣的坎

北宋的制度,一切都要求皇帝居中调度指挥,离了皇帝,政治经济运转就不灵。因此这对皇帝能力要求较高。到了宋徽宗时,因为皇帝本人忙于艺术,就把权力委托给大臣了,如蔡京等人。这是北宋第一次出现权相。

南宋由于逃跑过程中无法实施分权管理,因为效率低,因此宰相权重加大。像秦桧那样的,还算权力小的。后来随着皇帝能力下降,宋孝宗之后的皇帝一个个孱弱无比,权力全都旁落。

南宋在政治上,已经不同于北宋,相权大增。像秦桧,后来还有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一个个权倾朝野,这在北宋只有一个蔡京能比。

赵构在政治上,依然是守内虚外的做法,对外苟且偷安;对内防止武将。宋孝宗之后呢,则把天下都委托给权相。

北宋那种分权制衡的状态,南宋回不去了;但是,因为血统遗传等原因,南宋政治又迈不过权臣这道坎。因此就卡在这了。

结束语

南宋因为外部威胁大增,因此其内部政治受到的影响非常大。

南宋内政的状态可以说是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在外部压力大并且随时会来的情况下,朝廷更注重效率,所以这种情况下,集权就强过分权。因此,朝政才更多地委托给重臣。但这也带来问题,重臣多是依靠裙带关系上位的,能力就无法保证了。因此,内外条件下综合因素导致南宋最后政治糜烂,也是没办法的事。



~

北宋政治特点是什么
答:重文轻武的政治特色:宋太祖赵匡胤通过不太光彩的手段夺取了北周的天下,建立了封建王朝。对于他个人而言,这个天下的获得过于轻易,没有南征北伐,没有显赫战功的喧嚣。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避免政权重蹈五代短命的覆辙,他开始剪除异己。他认为前朝覆灭的原因在于“节镇太重,君弱臣强”。北宋政治特点:强...

北宋政治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什么具体措施是什么?
答:北宋政治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昏庸无能,具体措施就是被官逼民反,逼上梁山。

北宋的政治有什么突出特点?
答:1. 宋代政治显著的特点是对文人的高度重视和重用。这一政策是为了巩固政权而采取的。宋太祖曾表示,尽管文人也可能存在贪婪和腐败,但他们的危害远不及武将。2. 为了强化文治政策,宋朝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包括扩大科举制度的范围和职能,以及提升文人的政治地位和生活待遇。3. 科举取士的名额相较于唐朝...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答: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相关内容如下:一、政治特点:北宋政治特点:科举制度兴盛: 北宋推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以才学取代世袭。这一制度提高了社会流动性和人才选拔的公平性。皇权强化: 宋太宗时期,皇权趋于集中,设立三省六部,建立起偏安制度,提高了中央集权,推动了国家的发展。文化繁荣: 北宋时期文化...

北宋的政治体制有何特色?
答:1、宋朝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采用分化事权方式,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还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这些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2、北宋先后消灭南平(荆南)、后蜀、南汉三国,又于开宝八年(975)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此后,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纳土”于...

两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政治
答:1. 政治特征:两宋时期,国家由分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同时,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宋元两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2. 经济特征:封建经济持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城市商业繁荣,海上贸易兴盛,为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3. 民族关系特征:两宋时期,民族关系...

北宋和南宋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权的什么特点
答:宋朝政权的主要特点:1、加强中央集权,在职官制度上,中央集权、百官权力分散、重文轻武。2、宋朝官制,以元丰改制为界限,改制前、后各为一阶段,南宋又为一大阶段。3、宋代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宰相之权为枢密使、三司使所分取。4、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权不相上下,...

北宋、南宋、元朝的政治形势有什么特点
答:1、北宋为了巩固皇权,实行“禁军”制,导致了大量的冗兵冗官,强干弱枝,军队战斗力下降,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开支。导致政府“积贫积弱”,拖垮了北宋的国力。南宋吸取了北宋冗官的教训,南宋对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三省六部进行了调整。由宰相和执政兼任御营使和御营副使,御营司实际成为统领全军的最高军事...

宋元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特征是什么?
答: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南北作物得到更多交流,农业商品化加强;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移到南方;手工业上生产技术和规模进一步发展,有些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出现了一些手工业生产中心,民族特色鲜明;商品经济活跃,纸币出现;对外贸易频繁,设立有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元代出现了世界级的外贸港口. 思想上:是封建文化...

宋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点
答:宋朝的政治制度是三省六部制,中枢机构为“二府制”,特点是文武分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宋朝分北宋和南宋,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北宋初期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经济文化空前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