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可以回答“不思量,自难忘”这句话,最好是诗句? 有什么可以回答“不思量,自难忘”这句话,最好是诗句

作者&投稿:祢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不思量,自难忘”用诗句回答:

1、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白居易《夜雨》

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

3、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不思量,自难忘”出自:《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苏轼的作品。

整句意思:不想让自己去思念,却难以忘怀。


原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白话译文】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以忘怀。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注释】

乙卯: 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十年: 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思量: 想念。“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áng
千里: 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 孟启《本事·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其妻王氏之墓。
幽梦: 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小轩窗: 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
顾: 看。
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作品赏析】

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也是同样的。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

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他不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于是乎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的。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华年早逝,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极为沉痛。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极大程度上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诉说的情感,格外感人。接着,“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经“鬓如霜”了。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却要“纵使相逢”,这是一种绝望的、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是深沉、悲痛,而又无奈的,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把个人的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使这首词的意义更加深了一层。

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不思量,自难忘

无曾寄,空惆怅!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不应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料想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这句诗是说悲苦思念之情,李白的长相思应该差不多可以答复,同时悲苦相思之意。
长相思,摧心肝!——唐代:李白《长相思·其一》

有什么可以回答“不思量,自难忘”这句话,最好是诗句?~

“尘满面,鬓如霜。”来回复”不思量,自难忘”。当时苏东坡被贬官,人活得不像样子,又想到了懂他,爱他,一直鼓励他的亡妻。“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全文如下: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宋代〕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及注释
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我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昨夜在梦中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注释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思量:想念。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孤坟:其妻王氏之墓。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顾:看。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赏析
  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
  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也是同样的。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因为作者时至中年,那种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弥笃,是一时一刻都不能消除的。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他不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于是乎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的。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华年早逝,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极为沉痛。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极大程度上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诉说的情感,格外感人。接着,“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经“鬓如霜”了。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却要“纵使相逢”,这是一种绝望的、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是深沉、悲痛,而又无奈的,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把个人的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使这首词的意义更加深了一层。
  苏东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志铭》记述了“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的父训。而此词写得如梦如幻,似真非真,其间真情恐怕不是仅仅依从父命,感于身世吧。作者索于心,托于梦的确实是一份“不思量,自难忘”的患难深情。
  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开始“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 ”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常怀念的故乡,在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相聚、重逢。“小轩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这犹如结婚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作者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正是东坡笔力奇崛之处,妙绝千古。“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之胜,全在于此。别后种种从何说起,只有任凭泪水倾落。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存在。这是把现实的感受溶入了梦中,使这个梦也令人感到无限凄凉。
  结尾三句,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而柔肠寸断。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在这里作者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东坡此词最后这三句,意深,痛巨,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特别是“明月夜,短松冈”二句,凄清幽独,黯然魂销。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创作背景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二八(十六岁)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不应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料想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请问有什么诗句能和这首诗相反且是安 ...
答:十年相知两相望,不忧伤,自思量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意难忘下一句
答:1个回答 #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成瘾食物?匿名用户 2016-10-31 展开全部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出自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不思量,自难忘,如今细思量无处话凄凉”,是什么意思?
答:不思量自难忘的意思是:强忍着不去思念,可终究难以忘记。现在多半用来比喻对一个人的感情,即使自己不去想,也没有办法忘记。不思量自难忘的原句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出自北宋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苏轼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最为大众熟知的就是这句“十年...

人生如浮萍,聚散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什么意思?需要整句全解!谢谢...
答:意思是:人生就跟浮萍一样,分开和聚拢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望。出处:出自北宋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不思量自难忘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望。出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作者】苏轼 【朝代】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

不思量自难忘是什么意思不思量自难忘的意思
答:这句话的出处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所写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节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译文】十年的生死之间如此遥远,强忍不去思念,却难以忘怀。孤零零的坟墓,无处诉说孤凉。即使相逢,也不一定能够认出...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怎么去接?
答:这是陆游的一首词。相见无言,只有泪千行!

不思量自难忘是什么意思
答:不思量自难忘意思是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以忘怀。这句话出自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

不思量,自难忘,唯有泪千行。这句什么意思?
答:【作者】苏轼 【朝代】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译文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望。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

“不思量,自难忘,如今细思量无处话凄凉”,是什么意思?
答:不思量,自难忘,如今细思量无处话凄凉出自宋朝大诗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此诗是他为了悼念亡妻王弗而作。意思为不去思考,不去想念也是难以的忘却,看着那孤坟确是没有人能够诉说心中的苦楚,此处表达了苏轼对于自己亡妻的思念。分别时两人茫茫离开了很久,即使没特意的去想念和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