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怎么回事

作者&投稿:仲孙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联,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在结构上起过渡的作用,为下文写送别的场面,营造气氛。“雪上空留马行处”把送别的伤感延伸到远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以春花喻冬雪,构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

1、赏析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2、赏析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是诗人由眼前的景色而展开的联想:望着披上银妆的树木,诗人忽然觉得自己好象已置身于大好春光之中,那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竟吹开了这千树万树的梨花,一个“忽”字,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比喻辞格的运用,既清新而贴切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3、赏析诗句:散八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
4、赏析诗句: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这两句与前两句既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
5、赏析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百丈冰”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奇寒。一个“愁”字,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这一图景与前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现出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爱边地的特有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动了诗的乡土之思。
6、赏析诗句: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写送别宴会,点明地点是在中军营帐。“饮归客”说明举行这次宴会是为了送武判官归京。此句紧扣诗题,连举三种乐器,以借代的方式,写出了送别宴会上的热闹情景。
7、赏析诗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酒宴散后,送客出辕门。一个“暮”字,点明时间是在傍晚,“纷纷”极言雪之大,“冻不翻”极言天之寒。
8、赏析诗句: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的担忧。
9、赏析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写与朋友的告别,着力表现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不见”和一个“空”字,传达出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自己归期未卜的惆怅以及对于朋友能否顺利抵达京城的担忧。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是谁
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作。全诗如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什么代诗人他和谁并举同为什么诗...
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这首诗的作者是岑参,唐代诗人。他和高适并称“高岑”,为边塞诗派的代表。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以下是关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篇1 白雪...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什么是什么的,白雪歌是关归京四句的,意思是_百 ...
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诗的意思是: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无边沙漠结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答:托,这才推出了送别的场景:中军帐内,包括“将军”、“都护”在内的戍边 将士为武判官饯行,轮番进酒。“胡琴琵琶与羌笛”,只举三种西域乐器,却 使人联想到急管繁弦,乐声大作,随着急速的旋律,不少人翩旋起舞。既是饯 行,又在边地,不能没有离愁别绪,然而总的气氛还是热烈的。即使有悲,...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白雪歌是什么意思
答:1.“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2.出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岑参,715年至770年,南阳人,唐朝诗人,宰相岑文本曾孙,边塞诗代表人物,与高适并称高岑,去世之时56岁。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答:全诗以雪生发,兼及咏雪与送别两方面,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是被人传颂的名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下简称《白雪歌》)可以说是唐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它既是一首边塞诗,又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雪与严寒,表现...

千树万树梨花开全诗意思
答: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出自: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这首诗的意思
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解释 诗篇名。唐代岑参作。当时作者在边塞充当幕官。诗中描写了边塞风雪的奇特 壮观 ,是盛唐边塞诗中的名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等名句,历来 为人 传诵。 词语分解 白雪的解释 . 洁白 的雪。《孟子·告子上》:“白雪...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原意是形容什么好似梨花开放,在诗中是用来形容...
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原意是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好似梨花开放,在诗中是用来形容在北国边塞异常寒冷,后来这句话经常被人引用,用来形容(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的精神),课文中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创新精神)。全文: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