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修文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孟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原文:

子夏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孔子与之琴,使之弦。援琴而弦,衎衎而乐。作而曰:“先王制礼,不敢不及也。”孔子曰:“君子也。”闵子骞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孔子与之琴,使之弦。援琴而弦,切切而悲。作而曰:“先王制礼,不敢过也。”孔子曰:“君子也。”子贡问曰:“闵子哀不尽,子曰君子也;子夏哀已尽,子曰君子也。赐也惑,敢问何谓?”孔子曰:“闵子哀未尽,能断之以礼,故曰君子也;子夏哀已尽,能引而致之于礼,故曰君子也。”
齐宣王谓田过曰:“吾闻儒者丧亲三年,丧君三年;君与父孰重?”田过对曰:“殆不如父重。”王忿然怒曰:“然则何为去亲而事君?”田过对曰非君之土地无以处吾亲非君之禄无以养吾亲非君之爵位无以尊显吾亲受之君致之亲凡事君所以为亲也宣王邑邑无以应。
韩褐子济于河,津人告之曰:“夫人过于此者,未有不祭者也;而子不祭乎?”韩褐子曰:“天子祭海内之神,诸侯祭封域之内,大夫祭其亲,士祭其祖祢。褐也,未得事河伯也。”津人申楫,舟中水而运,津人曰:“向也,役人固已告矣,夫子不听役人之言也。今舟中水而运,甚殆,治装衣而下游乎!”韩子曰:“吾不为人之恶我而改吾志,不为我将死而改吾义。”言未已,舟泆然行。
孔子曰:“无体之礼,敬也;无服之丧,忧也;无声之乐,欢也;不言而信,不动而威,不施而仁,志也。钟鼓之声,怒而击之则武,忧而击之则悲,喜而击之则乐。其志变,其声亦变。其志诚,通乎金石,而况人乎?”

翻译:

       子夏三年的丧期结束了,来见孔子。孔子给他琴,让他弹奏。子夏拿起琴弹奏,愉快而欢悦。起身说:“先王制定的礼仪,不敢不达到要求。”孔子说:“真是君子。”闵子骞三年的丧期结束了,来见孔子。孔子给他琴,让他弹奏。他拿起琴弹奏,凄切而悲伤。起身说:“先王制定的礼仪,不敢超越界限。”孔子说:“真是君子。”子贡问道:“闵子骞悲哀不止,您说‘真是君子’;子夏悲哀已尽,您说‘真是君子’。我感到迷惑,请问是为什么?”孔子说:“闵子骞悲哀不止,能用礼来抑制它,所以说他是君子;子夏悲哀已尽,能引导它趋向礼,所以说他是君子。”
齐宣王对田过说:“我听说儒者为父母守孝三年,为国君守丧也是三年,国君与父亲哪一个重要?”田过回答说:“大概不如父亲重要。”齐宣王愤怒地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要离开父母去侍奉国君呢?”田过回答说:“没有国君的土地,不能使我父母安居;没有国君的俸禄,不能奉养父母;没有国君的爵位,不能使父母尊荣显贵。从国君这里接收爵位,又献给父母。凡是侍奉国君的,都是借此为父母的。”齐宣王郁郁不乐,不能回答。
韩褐子要渡过黄河,船夫告诉他说:“人们从这里渡河,没有不祭祀的,你不祭祀吗?”韩褐子说:“天子祭天下的神灵,诸侯祭封地内的神灵,大夫祭父母亲族,士人祭祖先。我不能侍奉河神。”船夫摇桨,船到河中旋转起来。船夫说:“先前我本来已经告诉你了,你不听我的话。现在船到河中间就旋转起来,很是危险。你整理行装下水游泳吧?”韩褐子说:“我不会因为有人厌恶我就改变我的志向,不会因为我快要死亡就改变我的主张。”话未说完,船就安稳前行。
孔子说:“没有形体动作的礼节,是内心的恭敬;没有穿戴丧服的服丧,是内心的悲伤;没有声音的快乐,是内心的欢畅。不说话就有信用,不行动就有威仪,不施与就有仁爱,这是出于心志。钟鼓的声音,发怒时敲击它,就高亢威武;忧伤时敲击它,就低沉悲哀;高兴时敲击它,就轻快和悦。心志改变了,声音也会改变。如果心志真诚,就能通达到金石之声,何况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