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实验原理

作者&投稿:鬱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凸透镜成像原理: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越大,像距越大,虚像越大。在焦点上时不会成像。 在2倍焦距上时会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扩展资料

测量焦距:

1 公式法: 利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实像的实验,测量并记录成像时的物距u和像距v,根据透镜成像公式,计算出透镜焦距f,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

2 共轭法:利用光具座固定好光源和光屏位置,测量出它们的间距L。将待测焦距的凸透镜放在其间,沿主轴移动凸透镜,使光屏上两次呈现出光源倒立的像。记录两次成像时透镜的位置,由此求出两次成像过程中透镜移动的距离d,根据公式可计算出凸透镜焦距f,这个方法叫共轭法。这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之一。

3 平行光聚焦法:根据凸透镜特性,让平行光(如太阳光)沿主轴方向入射到凸透镜上,在另一侧与透镜平行放置一光屏,调节光屏位置使光屏上的光斑最小且最明亮,此时透镜与光屏的间距为凸透镜焦距。这是一种简便的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

凹透镜成像原理
答:对于薄凹透镜: 当物体为实物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指绝对值)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 (u<f) 当物体为虚物,凹透镜到虚物的距离为一倍焦距(指绝对值)时,成像于无穷远; (u=f) 当物体...

请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是什么?
答:凸透镜具有过滤光线的作用,只允许垂直镜面的光线通过,不允许其他方向的光线通过。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在焦点进行交叉,在屏幕上形成倒立的像。如:放映机,幻灯机。

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答: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具体见下...

凸透镜成像原理
答:1、显微镜和放大镜起着同样的作用,就是把近处的微小物体成一放大的像,以供人眼观察。只是显微镜比放大镜可以具有更高的放大率而已。2、把物镜L1和目镜L2均以单块透镜表示。物体AB位于物镜前方,离开物镜的距离大于物镜的焦距,但小于两倍物镜焦距。所以,它经物镜以后,必然形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AB。

物理凸透镜成像原理是什么
答: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等于焦距(u = f)时,不会形成像。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u < f)时,成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位于透镜的同侧,物体和像在同一侧。放大镜和显微镜都是基于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放大镜用于观察并放大放在观测者近处的物体,而显微镜则用于放大观察微小的物体。

物理学中的凸透镜成像原理
答:凸透镜成像原理主要是光的折射和聚焦。当光线穿过凸透镜时,由于不同介质的光学特性不同,光线会发生折射和反射,最终聚集到透镜的焦点上。这是因为凸透镜内部有一个特殊区域,称为焦点,光线在焦点处达到光能的最大聚集,从而形成清晰的成像。比如,我们在看近处的物体时,物体发出的光线穿过凸透镜并聚焦...

凸透镜成像原理是什么
答: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缩小实像;〈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说平行光源通过透镜汇聚的那一点...

凹透镜成像的原理、规律是什么?
答:凹透镜成像规律是:当物体为实物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负球透镜。图像样子:凹透镜成像,成虚像时,若是放大的一定是凸透镜生成的,缩小的一定是凹透镜生成的。

凸透镜成像原理
答:凸透镜的成像原理:物 距(u) 像的性质 像 距( v )u > 2f倒立、缩小、实像f<v<2f u = 2f倒立、等大、实像v = 2f(像的大小转折点)f< u<2f倒立、放大、实像v > 2f u = f不成像/ (像的虚/实、正立/倒立、像物同侧/异侧转折点)u < f正立、放大、虚像v >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