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中的乐器,注意是乐器起源于哪个朝代,盛行于哪个朝代?

作者&投稿:唱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青铜器中的乐器,属于乐器中的打击乐器,有钟(编钟)铃、钲、铙、鎛、句鑃、錞于、铜鼓这几种分别解释一下
最早出现的是青铜铃,在二里头夏代墓葬中已有出土,现存最早的是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一例我国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红铜铸就的铜铃,盛行于商到西周中期,西周以后逐渐演变为马具的一部分.
其次出现的就是铜铙,他与其后出现的钲有前后相继的关系,也就是说商代出现的铙到西周时期演变为钲,铜铙是原始乐器木铙的金属化,中国最早的现存文物是商代中期(武丁时期)妇好墓中的随葬品,通常以3枚一组的方式出现,形制为合瓦状,有点像口朝上的钟,演奏方式为手执敲击(下部安装木柄)这种乐器流行于商代晚期,是当时商代宫廷主力乐器,西周时期逐渐被钲取代.
钲 可视为铙的进一步发展,出现时间不会晚于西周中期,但出土实物年代较晚为三门峡虢国墓地中出土,属于军乐两用器,古书上说鸣金收兵,这里的鸣金就是敲击铜钲,钲中国南北流行的时间有差别,北方在西周到春秋中期比较流行,南方楚系地区则延续到战国末期.
鎛、钟这两者相近,具体介绍也比较多,不详细介绍了,商代末期出现,流行于周代,极盛期为春秋到战国早期.西汉以后基本衰落.
青铜句鑃:一种手持的打击乐器,其形狭长,使用时口朝上,手持铎柄, 以槌敲击.存世句鑃铭文中有“择其吉金铸句鑃,以享以孝”的内容,可知它是宴享和祭祀用的乐器,属于铜铙的又一种变体主要盛行于春秋时期的吴越地区.
青铜錞于:军中乐器,《国语·晋语》:“战以錞于、丁宁,敬其民也.”又《周礼·他官·鼓人》:“以金錞和鼓.”郑玄注:“錞,錞于也,圆如碓头,大上小下,乐作鸣之,与鼓相和.”所见实物形如圆筒,上大下小,与文献记载一致.錞于顶上有钮,且以虎钮为多,西周中期出现,主要流行于春秋至西汉时期的长江流域地区.
铜鼓:《周礼·地官·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可知鼓常用于乐舞、宴会及战争中.商周时期鼓多木质.目前发现的铜鼓属于商代,仅有两面:一面流落日本;另一面是1977年在湖北崇阳新出土的.两鼓的主要特征是横置的两面鼓,有四足或矩形足.现在见到的大量铜鼓出于我国西南广西、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鼓呈圆形,均为单面鼓,由鼓面、鼓胴、鼓腰、鼓足等部分构成,在鼓腰常附有环耳,鼓面常装饰浮雕人和动物,鼓身和鼓面还饰有各种图案的纹饰,主要盛行于战国至汉代.

~

古代具有代表性的金属乐器是什么
答:2. 钹和锣等乐器同样属于金属乐器,它们的特点是声音洪亮、音质清脆、音色柔和。3. 中国的钟乐器起源于商代,最初的形式为打击乐器,如铙。4. 经过发展,钟乐器逐渐演变为编铙,进而发展为编钟,成为古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5. 战国时期,编钟达到鼎盛,成为礼仪乐器,体现了金属乐器在文化和政治中的...

在历史长河中,不同朝代的乐器都是什么样子的?
答:中国的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乐器也有很多种类,那么这些乐器源于什么时代,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编钟是一种很古老的乐器,现在已经是博物馆的文物之一,基本没有什么人会弹奏了。编钟兴起于夏朝,编钟是由青铜材料制作而成的,按照钟的音调高低进行排序,我们在电视上见过的编钟就是按照这样排列的。

东西方乐器的起源(有数量有质量)!
答:乐器的起源</B>与音乐的起源紧紧联系在一起,随之而有种种起源说。另一种说法是,乐器起源于人类劳动和生活。因为乐器虽属音乐工具,两者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乐器不同属于意识形态的音乐,而自始和劳动或生活用具有血缘关系 乐器的起源</B>和人类本身在进化过程中创制劳动工具的历史有密切联系。工具和乐器均可看作...

青铜中的“鼎”从起源来看属于乐器,是否正确?
答:【错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在纯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器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在青铜时代,中国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其中礼器...

古典乐器的由来
答:1.分类:中国古典乐器一般按“八音”分类。“八音”就是我国最早按乐器的制造材料来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6�1春宫》,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pao)、竹”八类: 古筝“金”类包括钟、铃、鎛(bo)、镛、铙(nao)、笙钟、颂钟等; “石”类包括玉...

乐器的来历
答: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象现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 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

中国打击乐的起源和发展
答:在商代的甲骨文中,鼓字写作“ ”,这同今天作为铜器留存的商周鼓形相似。到了周代,鼓类乐器更为发达。据杨荫浏先生统计,周代各类鼓见于记载的就有三十多种。鼓作为“群音之长”,于神祀社祭、征战役事中无不使用。在祭礼典礼中,鼓以雷霆之声象征春雷,激励万物生长;在军事征伐中,鼓声用以...

中国古代青铜器乐器有哪些
答:一般为三个一套,妇好墓五个一套,均大小相次,有如周代编钟,其为乐器当无疑问。依《周礼》是一种军乐。中原发现不多,且个体不大。铙在长江中游,特别是湖南有较多发现,有的也成套,且个体多较大,有的通高约半米,重达200余公斤。关于铙之发源地,说法不一。铃 夏代发现过几件。与以后之...

中国乐器发展史
答:乐器增多,如婸鼓、铃、编钟、埙、龠、言、、、等,出现的是有定音的击乐器和多管乐器,渐渐地人们也掌握了纯四度、大小三度、大二度及小二度的音程关系。 3、先秦时期 乐器不但增加,如击乐器:鼓、钟、镛、雅、祝、簧、筑、、,吹奏乐器:箫、管、龠、笙、埙、笛、竽、、,弹弦乐器:琴、瑟、筝等,表达的...

我国古代的八音各代表什么乐器?
答:2、石磬 八音之一。玉、石等材料制成的打击乐器。甲骨文中磬字,形同曲尺,悬挂在架上。左半像悬石,右半像用手执捶敲击。起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劳动工具,最早用于先民的乐舞活动,后来用于历代上层统治者配合祭祀、宴享等礼义活动的雅乐中,成为象征其身份地位的“礼器”。3、土埙 八音之一。用土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