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存方式上看,社会发展经历了那些类型? 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形态?有几种形式的道德规范?

作者&投稿:校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原始社会

  2. 农耕社会

  3. 工业社会

  4. 信息化社会 

原始社会

(约前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是人类产生之后所建立的第一个共同体,也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阶段。人类出现,原始社会也就产生了。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没有经历过原始社会。人类出现,原始社会也就产生了。但是他的消亡则各地参差不一。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资料都是公有制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产品的剩余之后,就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原先的共同分配和共同劳动的关系被破坏,而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所代替。

原始社会的特征之一是:当环境稳定,与它种文化接触又有限之时,这些社会不易变化,至少变化速度不易觉察。而西方文化则是由此发端,不停地发生急剧变化——有时以爆炸性的速度变化着。

农耕社会

农耕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狭隘的地方性,彼此闭塞;农本经济可以发展到较高水平,包括手工业、商业、以及市集、城镇等等;各个以农为本的地区之间,也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交往,并且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只要还是以农为本,总不能彻底改变各个民族和地区之间的闭关自守的状态。

人类文明——农耕社会只靠原始的农业耕作而赖以生存的社会。

大约在一万年前,古代世界开始发生了农耕和畜牧。世界上先后出现了几个各具特色的农耕中心。最早的是西亚,在美索不达米亚周围地带,这里的居民最早驯化了野生麦类,发展为种植小麦、大麦的农耕中心。其次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东南亚。中国的黄河流域培育了小麦。中国长江以南以至东南亚、印度恒河一带,则以培育水稻为特色。另外有一个种植玉米的中心是墨西哥。秘鲁可能是另一个种植玉米的中心。还有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内陆,学界认为也可能也有独自发展起来的农耕中心。农耕中心形成以后,就缓慢地向它易于农耕的地方发展。经过几千年后,就欧亚大陆而言,中国由黄河至长江,印度由印度河至恒河,西亚、中亚由安那托尼亚至伊朗、阿富汗,欧洲由地中海沿岸,都先后成为农耕和半农耕地带。这个地带绵亘于亚欧大陆两端之间,形成一个偏南的长弧形。史学界称此长弧形地带为农耕世界。农耕最初是与畜牧结合的。在欧亚大陆,易于农耕的地带基本偏南,即从东到西形成了农耕世界。

农耕经济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这种农耕经济能够创造出世界上最早的,最先进的文明。但是,它使中国形成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不用于商品交换。农耕文明,受封建思想束缚,闭关自守。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典型的农牧结合的经济结构。农耕文明发展的后期,越来越限制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工业社会

工业社会【industrial society】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 学者丹尼尔·贝尔对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是指以工业生产为经济主导成分的社会。

是继农业社会或传统社会之后的社会发展阶段。有时又称现代社会。以轻工业为主的是工业社会前期;以重工业为主的是工业社会后期;从时间上大约是蒸汽机出现之后到20世纪70,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前。工业社会以经济增长为轴心,同经过加工的自然界竞争,机器是资源,是社会的统治人物。

一般认为,工业社会具有以下特征:

①以大机器的使用和无生命能源的消耗为核心的专业化社会大生产占据了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②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生产效率全面提高。

③社会分化剧烈,社会分工精细。

④社会流动性增强,业缘关系取代了血缘和地缘关系而成为人们社会关系的主要形式,个人发展的机会和自主程度增多。

⑤法治取代人治成为政治系统运行的基本方式,社会的民主化程度提高。

⑥城市数量增加、规模加大,农业人口的比重降低至半数以下。

⑦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联络手段高度发达,个人、群体、组织、区域、国家日趋开放。

⑧人的思想观念充分更新,竞争意识和时间观念加强,崇尚科学、信服真理、追求变革成为人们基本的行为或价值取向。

1.工业社会是在农业社会长久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来的,更是对农业社会的超越,然而,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由顺应而至掠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3.高节奏、强竞争的生活加重了人的心理负担和生理不适;

4.人际交往中的事本主义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社会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社会类型,指的是夫妻关系、父子、母子等关系。社会学对于社会类型还做了其它区分。
从社会赖以生存的方式上分为:①狩猎的与采集的社会。这是最早的和最简单的社会,特征为:靠狩猎和采集果实生存,社会群体较小,生活区域变动不居,几乎没有专门的劳动分工,建立在血缘和亲属联系的基础之上。②畜牧社会。通常出现于不适于耕作而适于放牧、饲养牲畜的地区。特征是:开始出现剩余产品、私有财产,以及等级、阶级、群体间的冲突和战争,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制度开始形成。③初民社会。是在适于耕作的地区,随着人们初步掌握耕作方法而出现的。特征是:种植农作物上升为主要生产方式,狩猎与采集果实降为次要方式,出现了较大规模定居的社会群体,与畜牧社会一样,不平等和阶级分化开始出现。④农业社会,又称前工业社会。是随着"犁"的发明而发展起来的。犁的发明,铁具的使用,畜力、风力、水力的应用,为较发达的农业生产和小作坊手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社会剩余产品大量出现,社会阶级体系和分层体系更加巩固,官僚制度、官僚阶层有很大发展。⑤工业社会,又称现代社会。是自17~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蒸汽机、电力等


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
与此相适应,出现了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扩展资料
社会主义下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这两种划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在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对应于“人的依赖关系”;资本主义社会对应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共产主义社会对应于“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为什么生存方式随着社会而变?
答:同样,地理环境的改变也同样的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观念的变化。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交通环境的改变,对人们生活也起到重大的作用。不知你仔细观察过没有,修路的好处固然可以带动起一个地方的富裕。但最早富裕起来的,却是公路两侧的百姓人家。也许这就叫“近水楼台先得月”。你看,公路一...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
答:在这个阶段工业出现和不断发展,社会财富主要由工业创造,工业的发展也同时促进农业发展,人口进一步增多。个体之间丛林法则进一步弱化。这个阶段分为两个亚阶段:1、资本主义社会阶段。这个阶段有两个方式:自由竞争和垄断。这个亚阶段的开始标志是英国工业革命。2、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社会主义也可以看作是资本...

1、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客观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2、建设高度的社 ...
答:第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正是在这两对矛盾的推动下,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这是一个不依任何...

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什么
答:社会发展的规律: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什么是社会生活方式?包括哪些方面?
答:从广义上说,它还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劳动方式(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其中,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方式集中表现为剥削制度。按照一般观点,在人类经历的三个私有制社会中,所有制和劳动方式(剥削制度)的演变过程依次是:奴隶主所有制和奴隶占有制、封建主义所有制和土地出租制、资本家所有制和雇佣劳动制。生产关系...

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三形态"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对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作过这样的概括:“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他还更明确地把这种演进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或“三大社会形态”。这些论述对于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他...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之所以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一一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伟大的客观物质力量。其次,人民群众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源于和依赖于劳动人民...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
答: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关系;资本家通过雇佣关系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而且社会主义需要有发达的资本主义作基础才能实现;原始社会特征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没有经历过原始社会。人类出现,原始...

因为科技发展给我们的生活,社会带来了什么变化
答:人类的生存方式,20万年前与10万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3000年前与20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600年前与5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是,今人与古人其实早已今非昔比,即使是现在与100年前相比,也已完全不一样。是什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什么让人类开始了新的生存方式...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包括哪些方面?
答: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那个矛盾,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发展的深刻原因在于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受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