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今年读初二,喜欢玩手机,学习成绩下降了,怎么办? 智能手机对校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促进作用吗?

作者&投稿:当涂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现在应该跟他好好谈一谈,跟他讲清楚现阶段学习的重要性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才能改正

这一定要严管好手机,毕竟现在的初中学生在这方面是不够自觉的。
初高中都必须是严管手机的阶段,讲清楚道理,如果实在不行,不给使用。因为由此而耽误的东西可能太多了。

如果你儿子在读初二的时候,因为有玩手机导致成绩下降,那么你就应该适当的控制他玩手机,让他将精力投入学习中

你没收他的手机就好了,但是最好问一下他的老师他的状态怎么样

把网络设备全部断掉,对孩子严加管教

大学生真的需要手机吗 [校园生活]~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物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手机,就是其中一个。但在此同时,类似于手机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也在不知不觉中为人类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手机听多了对耳朵不好,空调吹多了对身体不好,对环境不好,电脑用多了对眼睛不好,对身心不好。因此,本人认为,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而去选择,去研究。 引言 在一个科技领导世界的时代,手机已不是有权有势人的“私有财产”。记得90年代初,见到的是“大哥大”,跟大砖头一样,能用上它的人身份肯定不一般。谁又能想到,十多年后,手机已是“旧时富人手中机,飞入寻常学生中”。大街小巷,甚至在校园内,中学生打手机早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几乎随处可见。走进今天的中学校园,我们会发现很多中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手机的中学生人数也日渐增多,手机的档次也大有水涨船高之势。从最便宜的到价格不菲的能拍照的,各种品牌、各种款式的手机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它们的拥趸。 手机的普及,确实带来了不少好处。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如目前许多教育界的学者和专家就十分关注中学生流行自己带手机的问题。中学生究竟应不应该自己带手机,也成为我们青少年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就学生自己带手机的人数原因,如何获得手机,得到手机后的用途,家长老师的态度及本人分析带手机的利与弊,提出解决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学生带手机的人数 经过调查的龙岩一中高二的两个班的详细情况见下表 甲班(实验班) 项目 调查人数 配有人数 男生有的人数 女生有的人数 人数54 4 3 1 比例/ 7.41% 5.56% 1.85% 乙班(普通班) 项目 调查人数 配有人数 男生有的人数 女生有的人数 人数56 18 8 10 比例/ 32.14% 14.29% 17.85% *学生如何获得手机 调查中显示学生获得手机主要有两种 ① 亲人赠送 ② 自己零用钱买 其中甲班4人均为亲人旧手机淘汰后经亲人同意所得;乙班有5人为自己购买,占持机人数的27.78%。 *得到手机后的目的 1. 亲人赠送手机的目的 ①调查中有的同学家长经商,有时会长期不在家,孩子有手机方便联系,且可以了解孩子目前的情况; ②奖励:有的家长买手机作为孩子生日礼物,鼓励孩子好好读书。有的家长则应孩子要求,成绩进步后买手机作奖励; ③去接补习的孩子走岔路。有些老师的家地方偏僻,家长有时会找不到路,为了及时接孩子回家,家长愿意给孩子买手机。 2. 自己买手机的目的 ①与同学联系,增进友谊,把烦恼和同学讲,减轻压力;学习上交流,共同进步; ②与家长联系,有时家长在外,学生遇到困难,可及时向家人反映,寻求帮助; ③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疑难问题也可及时找老师请教,在学校遇到困难也可跟老师反映。 *家长及老师的态度 1. 家长的态度 表一 同意原因 无所谓 5% 方便与自己联系 80% 与孩子更好沟通 15% 不同意原因 怕孩子收到不健康短信 34% 用于谈恋爱 47% 怕孩子上课,发短信、游戏等 19% (调查的几位家长均为亲戚及父母的朋友,并非上述学生的家长) 2.老师的态度 表二 不同意 没有必要,IC卡、200卡可替代手机 学校规定 上课受到影响 (并没有采访老师,但班会课,学校大会上各老师均有明确的表态) *本人的态度 本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查阅各种资料和进行深入调查和思考,得出以下几点关于利与弊的结论。 利的方面: ①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②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③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④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⑤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⑥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 ⑦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弊的方面: ①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多数家长反映,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调查的两个班中,甲班成绩明显高于乙班,说明手机必会给学业造成大的影响。 ②不良信息,玷污心灵。据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黄色短信息,部分学生甚至把相互转发“黄段子”当作时尚。 ③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 ④额外增加父母负担。在学校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另外,还有每月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话费也需要家长掏腰包。以一年计算,家长花在孩子手机上的费用至少要500元。对于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给孩子买手机等于是给家长增添了新的负担。 ⑤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本校高2007届学生中就曾发生利用手机作弊而被惩罚。用手机舞弊是公开的秘密了,而且一条信息可以发给好几个同学,作弊的范围很广。 ⑥影响校园治安。手机是贵重物品,若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会发生偷盗现象。据反映,我校有个别班级出现钱、钱包被盗,手机若不随身携带,也会被盗。在一些发达国家,学校的管理者比我们更早地遇到了这一问题,手机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也更为突出,已经引发了中学生的犯罪,有手机的中学生也成为一些犯罪分子欺骗和抢劫的对象。 ⑦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上课时有的同学手机未关机,突然来电话,影响全体同学听课。会给整个教室带来不愉快的情绪。本人初三月考时曾因为前座突然来电话而受影响。 ⑧手机对人有辐射。许多广告只说手机有多少多少先进功能,却从未提对人体伤害。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如果因为手机而对身体伤害,岂不追悔莫及。 *解决方案 方案一:凡是学生自己带手机的,都请家长签个名,交给老师,说明确是为了家长与孩子间联系及沟通。 方案二:如果带手机只是为了及时联系,那就建议家长买不能发短信的小灵通,学生在上课只能关机,来电话也不敢接。 方案三: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手机并非拿来招摇过市,用来炫耀。告诉学生应以怎样的方式使用手机。 方法四: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 我国一部分地区的做法 杭州一中:不准带手机进校 龙岩一中:带手机进考场,无论是否用于作弊,该科成绩一律以0分论处。 浙江台州一中:学生用手机需先与学校签合同 宁波:禁止学生带手机违者扣分 国外的做法: 芬兰:禁止向青少年推销手机 芬兰市场法院近日决定,禁止芬兰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如果违反这一禁令,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 美国:为校园手机立法 大约在10年前,美国各州的学区纷纷制定规则(有些是州议会或地方政府立法),完全取缔在校学生使用传呼机和手机。 德国:欲禁止手机在学校使用 德国已开始就禁止在学校使用手机问题展开了公开讨论 *结术语 本人认为: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是新事物,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本身并无利弊对错。进入校园后出现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暴露了学生规则意识缺乏等学校德育的“老问题”。学校一纸禁令其实只能在表面上掩盖问题。对中学生有手机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如今,身处信息时代的中学生们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所以,拥有作为现代社会主要沟通工具之一的手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学生配一部手机对许多家长来说已不是太大负担,有了手机后,家长能够更好地监管孩子。当然,也不能忽视手机进校园带来的新问题,要达到“利大”,最根本的是要整体提升学校德育水平,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的心态使用手机。

智能手机的影响是双面的,有好处也有坏处,这要看怎么使用。中国是古老的国家,思想没那么开放,可能还得很长时间

我儿子今年读初二,喜欢玩手机,学习成绩下降了,怎么办?
答:第一步: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界限,调整好孩子的生物钟,能正常休息,因为正常的作息也是对孩子矫正最基本的一环。理解、尊重、接纳孩子,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先试着以温暖的,理解的,平等的方式拉近对方的关系,获得对方更多信任感,了解是什么让孩子如此沉迷。第二步:调整居家环境,孩子的衣食住行,...

我儿子今年读初二,喜欢玩手机,学习成绩下降了,怎么办?
答:现在应该跟他好好谈一谈,跟他讲清楚现阶段学习的重要性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才能改正

儿子初二,放假在家天天玩手机,13-16岁沉迷手机怎么办?
答:三、适时表扬。在孩子遵守手机使用规则、提前结束使用手机或用手机搜索学习信息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巩固和加强孩子的进步。四、以身作则。父母应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长时间玩手机,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实际行动影响孩子。

儿子初二,放假在家天天玩手机,13-16岁沉迷手机怎么办?
答:结合这样的理解,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喜欢在手机上听音乐、看网剧、玩游戏,可能是想满足放松和娱乐的需求。 为此,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安排以下活动:陪孩子做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和孩子一起做饭、打牌、下棋,带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活动、带孩子参加户外运动等。 如果孩子喜欢上网聊天、刷微...

儿子上初二,叛逆而且厌学,玩手机上瘾,我该怎么办
答:1、给孩子留一些隐私。建立信任时很重要的。比如不看孩子日记本,进屋前要先敲门等等。这时候的孩子很敏感,这样细微的改变是能被察觉到的。2、尽量多包容和谅解。有时候孩子自己也可能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就乱发脾气了。这时候就需要父母的了解。3、不要逼迫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把自己的想法...

儿子14岁,上初二,整天玩手机,电脑,不好好学习,道理讲了一大堆也没用...
答:孩子此时是叛逆期,千万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适得其反。一要鼓励少责难,要发现孩子的长处及爱好,鼓励他做积极有益的事。有条件地(有奖)让他做家务,必须坚决执行,不含糊。限制不良习惯,如手机,电脑,超过限制的绝不容许。如果有一次模棱两可,就是失败。祝你孩子向善。

...一到初二就不行了,沉迷游戏与手机,而且还抽烟
答:孩子会反感你,因为他的需求没满足,觉得你不爱他了 同学们都玩,不玩就没共同话题了 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正确应对孩子沉迷游戏呢?从沉迷原因分析起,从孩子的心理与玩游戏能满足的需求说起,循序渐进,引导孩子合理的以游戏娱乐社交及充值消费。强堵不如疏,循序渐进,让孩子减少玩游戏的时间 1、...

初二的儿子沉迷玩手机,经常通宵玩,都有点魔怔了,怎么才能让孩子放下手机...
答:2. 父母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不应该禁止孩子玩手机,而他们始终离不开手机。 有的家长甚至自己随身携带两三部手机,忙于各种业务。 那么就很难让你的孩子相信你的话。 即使真的很忙,也应该尽量在孩子面前少用手机,多交流,多交流,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 仔细聆听孩子对未来的计划。 对高中期望的大小...

读初二的儿子暑假期间不想出门玩总是在家玩电脑和手机请问正常吗...
答:不正常 青少年应该多出去和朋友们打打球 聊聊天之类 不能沉迷于网络

各位朋友,我儿子初二,还箅聪明,但总不爱学习,总贪玩,请给出出主意!!谢...
答:1.帮助孩子找到学习动机,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爱、关注与被需要的感觉。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除了生存与安全感外,人还有爱和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学生来讲,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如果,在学习中他们能够满足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从行为主义的角度,如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