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之后还有几位皇帝及排列

作者&投稿:仇由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唐玄宗之后还有几位皇帝及排列
九、李亨(唐肃宗)
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八位皇帝。
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
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年号为“至德”,在位6年,死于762年,时年52岁,死后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唐肃宗李亨可以说是大唐帝国由繁荣昌盛转向衰落的见证者,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的第三个儿子。
他是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
他登基之日,正是安史叛军攻陷两京之后;而当他的生命走上终点病逝长安之时,安史之乱仍未荡平。
他送走了避乱出逃的父亲唐玄宗,又和唐玄宗在13天内先后永诀人寰,为大唐帝国的盛衰荣辱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和耐人寻味的一幕。
十、李豫(唐代宗)
唐肃宗长子。
初名俶,封广平王,唐朝第九位皇帝,在位17年,享年54岁。
死后谥号睿文孝武皇帝。
唐代宗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唐代宗即位之初,正当安史叛军最后垂死挣扎的关键时刻,为了早日平定叛乱,结束动荡的局面,代宗对安史降将实施了姑息政策,以致形成了河北藩镇割据的局面,给继承者遗留下了难以彻底消除的祸患。
唐代宗面临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历史赋予他的任务,十分艰巨。
其主持朝政多年,从政绩上看,有功也有过,但总的看功大于过,基本上应该肯定,他的功和过,受到他生活的社会历史条件,他的一生多彩多姿,,既有弛骋疆场,威武状观的经历,也有政治舞台上角逐的风风雨雨,他又以多情的天子著称于唐代诸帝。
十一、李适(唐德宗)
唐代宗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在位26年。
死后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
其在位期间,时局稍为稳定,但任用宦官为统帅,并且勒索地方官进奉物资,在长安施行宫市,征收间架、茶叶等杂税,民生更加困苦。
虽有人称之为“中兴之治”,但并没有特别显著的成就。
唐德宗李适也是一个饱尝战火的洗礼和考验的唐朝皇帝。
十二、李诵(唐顺宗)
唐德宗长子,唐朝第十一位皇帝。
死后谥号为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在唐朝皇帝中,唐顺宗李诵是特征颇为鲜明的一位。
第一,位居储君时间最长。
顺宗是以长子被立为皇太子,由于父亲德宗在位时间长,他做太子的时间长达26年。
第二,在位时间最短。
顺宗在位期间,没有以皇帝身份过一个新年。
即位当年的新年,他就已经是太上皇了。
算起来,顺宗在位时间还不足200天,在整个唐朝皇统体系中,他是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了。
第三,顺宗在如此短暂的帝王生涯中,还做了太上皇。
这不仅是唐朝皇帝中,恐怕也是历史上所有皇帝中进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了。
第四,儿子数量多。
顺宗有27个儿子等。
大历十四年(779年)立为皇太子。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即位,改元永贞。
任用王伾、王叔文为翰林学士,在韩泰、韩晔、柳宗元、刘禹锡、陈谏、凌准、程异、韦执宜等人支持下,从事改革德宗以来的弊政,贬斥贪官,废除宫市,停止盐铁进钱和地方进奉,并试图收回宦官兵权,史称“永贞革新”。
不久患中风。
同年八月,宦官俱文珍等勾结部分官僚和藩镇,逼其退位,传位于太子李纯,贬王伾等人,史称“永贞内禅”。
又贬斥韩泰等八人,史称“八司马事件”。
次年病死,一说被宦官杀害。
十三、李纯(唐宪宗)
唐宪宗是唐顺宗长子,先被封为广平郡王,805年初顺宗即位后,李纯被立为太子,顺宗试图进行改革,威胁了宦官的利益,被俱文珍逼迫退位给宪宗,同年八月,宪宗继位,顺宗被尊为太上皇。
死后谥号为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唐宪宗李纯是一位重实干的坚强的君主,他抓住时机采取了干预的政策。
但在一开始情况似乎并不显得对他有利。
在顺宗时期出现的不和以后,朝廷尚需恢复和谐关系,而地方政府广泛的行动回旋余地已成为全帝国被人接受的准则。
十四、李恒(唐穆宗)
他是唐朝第十三位皇帝(820年-824年在位),在位4年,享年30岁。
死后谥号为睿圣文惠孝皇帝。
在位期间荒于朝政,奢侈放纵,措施不当,导致河北三镇再度背叛,直到唐朝灭亡。
朝廷内宦官权势日盛,官僚朋党斗争剧烈。
使唐宪宗的“中兴”局面完全丧失。
后服长生药而死。
十五、李湛(唐敬宗)
唐穆宗长子。
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824年-826年在位),在位3年,享年19岁。
即位后,只知在后宫嬉戏,奢侈荒淫。
宦官王守澄把持朝政,勾结权臣李逢吉,排斥异己,败坏纲纪。
导致官府工匠突起暴动攻入宫廷的事件。
后为宦官刘克明等人杀害,死后谥号为睿武昭愍孝皇帝。
敬宗李湛登基后,根本不把国家大政放在心上,他的游乐无度较之其父穆宗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十六、李昂(唐文宗)
唐穆宗第二子。
唐敬宗之弟。
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
他是唐朝第十五位皇帝,在位14年,享年32岁。
死后谥号为元圣昭献孝皇帝。
在位期间,朝臣朋党相互倾轧,官员调动频繁,政权甚至皇帝的废立生杀均掌握在宦官手中。
后起用李训、郑注等人,意欲铲除宦官。
大和九年(835年),李训引诱宦官参观所谓“甘露”,企图将其一举消灭,但事情败露,反而导致宦官大肆屠杀朝官,史称“甘露之变”。
事后,文宗更被宦官钳制,慨叹自己受制于家奴,境遇不如汉献帝。
执政期间政治黑暗,官员和宦竖争斗不断,是唐朝社会走向没落的转型时期,唐文宗本人也形同傀儡,最后抑郁而死。
十七、李炎(唐武宗)
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
唐朝第十六位皇帝,死前十二天改名李炎。
唐武宗崇信道教,且鉴于佛教势力泛滥,损害国库收入,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于845年下令拆毁佛寺,并派御史分道督察。
经数月努力,全国拆毁寺院、招提、兰若共4.46万余所,还俗僧尼26.1万人,奴婢15万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
由于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
在位6年,终年33岁。
武宗在位期间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事就是灭佛。
武宗灭佛,历史上称为“会昌法难”,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灭佛合称“三武之厄”。
十八、李忱(唐宣宗)
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在位13年。
唐宪宗李纯十三子,唐穆宗李恒的弟弟,唐武宗李炎的叔叔。
大中十三年(859年),唐宣宗去世,享年50岁。
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
唐宣宗努力仿效唐太宗,以“至乱未尝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为座右铭。
他将《贞观政要》书于屏风之上,每每正色拱手拜读。
他处理天下事务,明察果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其大中年间所施之政,直到唐亡,尤被入称颂,时称为“小太宗”。
唐宣宗时代,帝国虽然称不上是太平盛世,但起码也算是承平之局。
十九、李漼(唐懿宗)
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在位14年,终年41岁。
李漼初名温,是唐宣宗的长子。
宣宗病死后,被宦官迎立为帝,是为唐懿宗,改元“咸通”。
死后葬于简陵,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
唐懿宗是唐朝最后一个以长子即位而且是最后一个在长安平安度过帝王生涯的皇帝。
然而,懿宗在位14年,骄奢淫逸侏儒俑,不思进取,宠信宦官,迎奉佛骨,面对内忧不知其危,遭遇外患不觉其难,把宣宗在位期间重新点燃起来的一点希望之光彻底熄灭了。
二十、李儇(唐僖宗)
唐朝第十九位皇帝。
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
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唐僖宗生活的年代是唐王朝各种矛盾空前激化的年代,大唐帝国已经不可避免走向灭亡。
因此不管僖宗是否贤明,他也不能扭转不利的局面。
很遗憾,相比于好似骄奢天子的父亲懿宗,僖宗的腐败程度不仅没有减少,乾符年间以来的统治反倒黑暗了几分。
由此,王仙芝和黄巢起义的原因也就变得非常好解释。
僖宗生于深宫,宦官拥立为帝,虽其天资禀赋高超,然并无治国之道,光启之后虽打算励精图治,摆脱宦官,重振唐威,但为时已晚,唐王朝已经支离破碎。
二十一、李晔(唐昭宗)
原名杰,又名敏,是唐朝第二十位皇帝(889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
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弟。
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唐昭宗李晔是僖宗的七弟,和许多朝代的末代皇帝一样,昭宗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
他颇想有番作为,整顿内政,想对藩镇采取强硬态度。
他杀了宦官杨复恭,虽然没有彻底改变宦官的拥兵地位。
但也打击了宦官。
昭宗虽然有心,但唐朝此时已经积弱难返,回天无力。
纵观昭宗的一生,他颇想有番作为,整顿内政,但是事与愿违,大唐事实上早已经支离破碎,任何一个手中有些兵力的藩镇几乎都能随心所欲地置大唐于死地,昭宗所做的,只是勉强使大唐多存在了几年而已。
二十二、李柷(唐哀帝)
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
在位3年,被废。
次年被朱温毒死,享年17岁,葬于温陵。
唐哀帝死后谥号为昭宣光烈哀孝皇帝。
哀帝当国,一切政事都由朱全忠决策。
他即位以后甚至都没有改元,一直在使用“天佑”年号。
然而,不幸的是,天不佑唐,大唐帝国近300年的基业注定要在他手里倒塌了。
唐哀帝即位时,不过是藩镇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
天祐二年(905年),掌握实际权力的梁王朱温(朱全忠)见废帝灭唐时机已到,便先将唐朝朝臣全部杀光(见白马驿之祸),接着在天祐四年(907年)又逼李柷禅位,降为济阴王,自己做了皇帝,改名朱晃,是为后梁太祖,建国号“大梁”,史称“后梁”,改元“开平”。
至此,立国总计290年、传21帝的大唐王朝灭亡,中国进入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又一次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

~

唐宋元明清这皇帝按顺序排列
答:一、唐朝(618-907,共290年,22位皇帝)1、唐高祖(李渊),武德,9年 2、唐太宗(李世民),贞观,23年 3、唐高宗(李治),永徽,34年 4、唐中宗(李显),嗣圣,1年 5、武则天,垂拱,21年 6、唐中宗(李显),复辟,神龙,5年 7、唐睿宗(李旦),景云,3年 8、唐玄宗(李隆基),先天,43年 9、唐肃宗(李...

唐朝皇帝的排列顺序是什么?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答:后事不详。 8 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年间,是唐代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 9 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去武则天...

历史上有多少个皇上?在位分别多少年
答:唐朝立国73年武后武曌武则天临朝执政7年公元690年灭唐朝建立自己的武周王朝武周王朝690—705年首都长安 第1任女帝武曌武则天690—705年在位16年 武周王朝共1帝立国16年唐朝复辟 第6任中宗李显705—709年在位5年 第7任少帝李重茂710年6月在位几日 第8任睿宗李旦710年6月—712年在位3年 第9任玄宗李隆基712—...

唐朝,唐玄宗之后的皇帝是谁?在位多少年?
答:唐朝,唐玄宗之后的皇帝是唐肃宗李亨,在位7年。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初名李嗣升、李玙,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不算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756年—762年在位。初封忠王。公元738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安史之乱起,被玄宗任为...

唐弦宗后一位皇帝是谁?
答:回答:唐玄宗在位时期国号开元,使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也是唐朝最繁荣的时期。但是由于贪恋美色“杨贵妃——杨玉环”,才被李林甫、高力士、安禄山、史思明等发动“安史之乱”,唐朝开始走下坡路。正因为唐朝在此时的衰退,人们对此以后的皇帝便知道的很少。唐玄宗李隆基之后是唐肃宗李亨,然后是唐代宗李豫,再...

唐朝有几位皇帝
答:据史书记载,共有二十八位皇帝。分别是,1.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唐武德元年(高句丽婴阳王二十九年,隋天寿元年,隋皇泰元年,高昌义和五年,618年)至唐武德九年(高句丽荣留王九年,高昌延寿三年,626年)在位; 2.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高祖第二子,唐武德九年(高句丽荣留...

李隆基后面的皇帝是谁
答:李隆基后面的皇帝是唐肃宗李亨。李亨初封为陕王,开元十五年,徙封忠王 。开元二十六年被立为太子安史之乱起,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唐玄宗西逃,他在马嵬坡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至德元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尊父亲玄宗为太上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