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掌握了知识?

作者&投稿:孟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很多学习者认为,掌握知识的标准就是记忆知识,其实并不是这样。

更为合理的标准是: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而是取决于你能够调用多少知识。

刘未鹏在《暗时间》书中说:“ 学习的有效性显然应该这样来衡量,当遇到需要用到学过的知识的时候,相关的知识,是否会自动从你地脑海中‘蹦出来’,最起码—— 能通过有意识搜索把他们提取出来。”

「记忆知识」与「能够调用知识」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人的记忆机制并非像储存硬盘一样,可以拷贝粘贴。不是说,我们记忆了多少知识,等在需要时就可以原封不动的提取出来。  认知心理学已经有大量研究表明, 一个曾经被调用过的知识和从未调用过的知识相比,在今后更有可能被再次调用。换言之,调用起到了记忆修改器的作用,它会不断强化调用次数多的知识,淡化甚至遗忘很少被调用过的知识。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学过的很多知识,如果不应用很快就会忘记。

那如何做好知识的调用训练呢?

下面展开来讲一下。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做中学

采铜在《精进》书中说  “ 心理学在学习领域可成定论的东西不多,但毋庸置疑,做中学它一定是最有效的方法。”

做中学是对所学内容的立即运用,当然就是最有效的调用训练。

并且,知识在经过长期反复调用后,最终就可以达到自动化调用的效果,此时知识就成为了你的技能。

李善友在《第一性原理》中说:“人脑是怎么掌握一个技能的?大脑中的神经元如果经常被一起激发,它们最终就很会被连在一起。于是,不同技能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了不同的网络结构。”

换言之,技能是生生 " 长 "在大脑之中的!高手与普通人的本质区别就在于,高手拥有长期训练所获得的特殊神经结构。

作家连岳也有相同观点:“  只要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没有根本性改变,比如通过直入芯片或者吃药,仍然只能通过艰苦的重复训练在大脑神经元之间建立固定的反应,那么,知识的获得的成功率就必然低,正如学校里的好学生永远是一小部分。” 

由此可以看到,知识的掌握并不是记忆和谈资,而是行动,是一个漫长的重复训练的过程。

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能够「做中学」,有些领域天然就具有「做中学」的条件,而另一些实施起来就比较困难。比如学习办公软件,画图软件,学习的过程本身就具有实践的过程。可是如果我对历史感兴趣,想成为历史学家,那该如何调用训练呢?

讲授和写作也是有效的学习方法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在他的学习金字塔理论中表示,可以对原知识掌握 90%以上的学习方法是,对「所学内容的立即运用」 或「 向其他人教授。」

向其他人教授是之所以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因为老师在教授前,必须要对知识的深层结构以及知识的组织做反复严谨的梳

理,否则学生就无法听懂,而这一系列的教授过程,就是很好的知识调用练习。

但是很多人没有这种条件怎么办?

那就用写作带代替教授。

两者的本质其实相同,都是进行观点的说服,只是输出形式不同。

在写作时,我们必须要思考知识的本质,以及知识之间的关联,否则我们无法在不同环境下把它们运用并组织起来。

想要说服别人,必须要有慎密的逻辑,严谨的论证 和 详实的依据,这些都足以逼迫你不断提高知识的调取能力。

因此,写作也是门槛最低,每个人都能运用的有效学习方法。

任何有效的学习方式,必然要给大脑带来挑战,带来痛苦。相比较而言,那种只输入不输出的学习方式轻松太多,还可以让人误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知识,只可惜,轻松的学习是无效的。

备注:这是自己写的第一篇文章,虽然知道质量非常非常差,但是我还是会继续写下去,因为完成永远好过完美。

~

了解、理解、掌握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答:总之,了解、理解和掌握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了解是起点,是对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是过程,是对事物本质的探究;掌握是终点,是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地从了解向理解转变,再从理解向掌握迈进,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

学习的第一步是“理解知识”还是“记忆知识”?
答:很多世界级记忆大师,我觉得他们记东西有理解的成分,他们过人的记忆力也是靠平时训练来加强的。举一个我身边学霸同学的例子,他每科成绩都很优秀,学习知识也很快,特别是背诵的时候,看几遍就会了,我向他讨教如何提高自己记忆力的时候,他说最重要的就是理解,理解了想忘记也忘不了。人之所以和超级...

理解和掌握有什么区别?
答:理解即是明白、知道,是掌握的前提。掌握是熟知并能运用,是理解的把控。理解 lǐjiě:据理了解。指了解,认识。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六合之内,固无奇不有,而此则尤难理解者矣。”毛泽东《实践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近...

考试大纲中的理解、掌握和了解有什么区别?
答:了解:拼音为 liǎo jiě。理解:拼音为 lǐ jiě。掌握:拼音为 zhǎng wò。2、含义不同。了解:指对考试大纲范围的定义、公式、运算性质、定理、公理等回忆和再认。理解:指对考试大纲范围内的概念、定义、公式、运算法则、定理等有一事实上的理解,要求知道概念的内涵,以及内部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知识,技能,技术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其次,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一个能力强的人较易获得知识和技能,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比较小;而一个能力较弱的人可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掌握同样的知识和技能。所以,从一个人掌握知识、技能的速度与质量上,可以看出其能力的高低。综上所述,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又是...

到底什么才算知识?
答:知识 知识到底是什么,目前仍然有争议。我国对知识的定义一般是从哲学角度作出的,如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知识”条目是这样表述的:“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

想补充自己的知识,开阔眼界,请问看什么书才能提高自己,让自己懂得更 ...
答:读书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我们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读书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

关于学到新知识的诗句
答:译文: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5、宋代陆游的《读书》: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译文: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是为了黎明百姓。 6、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专业知识和技能?
答:⑦ 作为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新形势新要求下,作为教师应具备以下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专业知识 1)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学科内容知识,不只是对课本上的内容的熟悉,一系列有关的知识要不断的更新且熟练掌握,这样才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2)要了解课和改革的动态,认真学习好课和改革的要求与知识,才能更好地...

怎样才能学好物理?
答:如何学习物理方法如下:一、深入理解能力:学习物理必须做到深刻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的应用;能清楚的认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达形式和数学表达式!能够辨别各种概念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能理解相关物理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二、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