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天的诗句你有什么感受

作者&投稿:濮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关于春天的诗包括感受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创作于公元761年。

诗中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其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绘声绘形,是一首入化传神,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的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平朴如话,因此有人认为跟小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别(参见《鹤林玉露》)。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

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

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

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

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

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

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

2. 收集那么多关于春天的词语你有什么感受

春天是美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令人陶醉的.当我们欣赏古代诗歌中有关描绘春天的那一句句传神妙笔时,更会感受到春天的浓浓气息.

朱熹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花朵是春天的最佳作品,诗人们当然十分钟情这些美丽的花儿.元朝诗人周权在《晚渡》中就有“灼灼山花烂欲然”的句子,意即火红的山花艳丽得像要烧着了的一般.而袁枚的“春衫不用金炉制,自向百花香里熏”,则令人仿佛顿感花香扑鼻而至.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白居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欧阳修的“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李商隐的“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芳心向春尽,所得是粘衣”,晏殊的“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就容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繁花似锦的秀丽景象.而最令人产生丰富想象的要数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和宋祁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两句了,光是一个“关”字,一个“闹”字,就让你感受到全身仿佛被春的浓浓气息紧紧地包裹着.

花儿不是春的独生子,野草、麦苗、春树等绿色植物也是春这个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古诗中有关这些植物的优美描述俯拾即是.关于野草的描写,就有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白居易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周权的“离离野草生绿烟”,曹豳的“绿阴冉冉遍天涯”……杨万里在《麦田》中则描绘了早春雪融,麦苗返青的美景:“无边绿锦织女机,全幅青罗作地衣.此是农家真富贵,雪花消尽麦苗肥”.至于对春树的描写则有司空图的“绿树连天暗”,李白的“秦桑低绿枝”,等等.柳树的袅娜婆莎最受诗人们宠爱,这里就有王安石的“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白居易的“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还有杨巨源的“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春雨、春风当然也逃不过诗人们那双深情的眼睛.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徐俯的“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荫来”,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动态和静态对桃花汛的速急量大进行了传神的描述.韩愈把初春细雨描绘得这般润滑可爱:“天街小雨润如酥”,而白居易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刘长卿的“细雨湿衣看不见,闲华落地听无声”,则把春雨写成是无声无息的.春风拂面舒适惬意,于是宋朝诗人志南说:“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可爱的春风比喻成剪刀,惟妙惟肖.杜甫的“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则是一幅风吹花落的春夜美景.

春天当然离不开人和动物的活动,鸟叫,虫鸣,蛙噪,蝶飞,农人的春耕……等等这些更能显示出春天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于是孟浩然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韦应物说:“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谢灵运说:“池塘生绿草,园柳变鸣禽”,杜荀鹤说:“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而黄宗曦干脆认为啼鸟声可以概括春光的来去,他写道:“春从啼鸟来,啼是春归去”.日有鸟叫,晚有蛙噪鸟鸣,春天的夜晚也是喧闹不宁的.刘方平写道:“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曹豳也如此描绘:“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而姚鼐的《山行》则是一幅繁忙热闹的春耕图:“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千层石树通行路,一带水田放水声”.

爱春爱得最深的恐怕要数程颢了.你看他在和煦的春风中悠然自得,快活得如小孩子一般:“云淡风清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3. 写一首关于“春天”的诗的感受

《春光好·苹叶软》

五代:和凝

苹叶软,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

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鉴赏:

此词作于《花间集》结集之后,所以不见于《花间集》。作品描绘的是成都的的风光和生活。词中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此词发端以淡淡的笔墨点明时令:“天初暖,日初长。”成都四季分明,冬尽春始,景象不同。这两句写春天来了,用两“初”字,而且都是就感受着笔的。天初暖,写气候特征;日初长,写昼夜特征。两句看似平易,却是咏早春的不可移易之语。大地经过沉睡的冬季之后苏醒了。无边的春色使词人情不自禁地叫出一声“好春光”。紧接着以“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来补充“好”字的内容。万汇,包括各种竹木花树。它们新叶不同,颜色不同,花儿不同,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处处给人以竞相比美之感。词人先用一个“得意”,再用一个“竞”字,像以浓墨重彩在表现热闹的春意。

下片写园林春色,是特写,是近景。一场春雨,竹林中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里迸发出来,第二句“花偎雪坞浓香”与首句“笋迸苔钱嫩绿”对仗,景致互相映衬,香色纷陈,更为突出。繁花,花团锦簇,如绰约少女依偎着雪坞,浓香四溢。词人在迷人的春色中流连忘返,不觉到了黄昏。天空泛出彩霞,他举目望去,柳丝夕阳,构成了天然图画,词人忽发奇想问道:“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春柳嫩叶初萌,色如金线,故白居易《杨柳枝》说:“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均匀的柳丝,两两相对的柳叶,像天工剪裁而成。贺知章《咏柳》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后二句人称神来之笔,欧阳炯化用其意以写早春园林夕照,创造了新的意境,余味无穷。

4. 描写春天的诗加感受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

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唐 杜甫《春运》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唐 杜甫《腊日》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春城而色动微寒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朝:早晨。唐 杜甫《清明二首》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汀:水岸平地。唐 戴叔伦《苏溪亭》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半;多数。

未匀:参差不齐。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 张籍《春别曲》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芳菲:美盛的花草。唐 韩愈《晚春》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 韩愈《感春五首》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一夜风:一夜春风。唐 王涯《春游曲》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飒飒:风声。

唐 李商隐《无题四首》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唐 史青《应诏赋得除夜》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唐 丘为《题农父庐舍》不觉春风换柳条唐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唐 赵嘏《喜张沨及第》《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南和尚《绝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谚语: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2.春雨贵如油3.春打六九头4.七九河开”5.未吃端午粽,棉被不要送6.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7.春无三日晴8.春寒多雨9.春天多雨气10.一场春雨一场暖11.台湾有句谚语「春天后母面」,还满能形容春天多变天气的特性,可见自古以来,先人即对春天天气有所体认而留下这句立春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阴晴冷暖无常。春曝死鬼,夏雾。

5. 收集那么多关于春天的词语你有什么感受

春天是美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令人陶醉的.当我们欣赏古代诗歌中有关描绘春天的那一句句传神妙笔时,更会感受到春天的浓浓气息. 朱熹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花朵是春天的最佳作品,诗人们当然十分钟情这些美丽的花儿.元朝诗人周权在《晚渡》中就有“灼灼山花烂欲然”的句子,意即火红的山花艳丽得像要烧着了的一般.而袁枚的“春衫不用金炉制,自向百花香里熏”,则令人仿佛顿感花香扑鼻而至.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白居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欧阳修的“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李商隐的“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芳心向春尽,所得是粘衣”,晏殊的“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就容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繁花似锦的秀丽景象.而最令人产生丰富想象的要数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和宋祁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两句了,光是一个“关”字,一个“闹”字,就让你感受到全身仿佛被春的浓浓气息紧紧地包裹着. 花儿不是春的独生子,野草、麦苗、春树等绿色植物也是春这个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古诗中有关这些植物的优美描述俯拾即是.关于野草的描写,就有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白居易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周权的“离离野草生绿烟”,曹豳的“绿阴冉冉遍天涯”……杨万里在《麦田》中则描绘了早春雪融,麦苗返青的美景:“无边绿锦织女机,全幅青罗作地衣.此是农家真富贵,雪花消尽麦苗肥”.至于对春树的描写则有司空图的“绿树连天暗”,李白的“秦桑低绿枝”,等等.柳树的袅娜婆莎最受诗人们宠爱,这里就有王安石的“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白居易的“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还有杨巨源的“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春雨、春风当然也逃不过诗人们那双深情的眼睛.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徐俯的“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荫来”,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动态和静态对桃花汛的速急量大进行了传神的描述.韩愈把初春细雨描绘得这般润滑可爱:“天街小雨润如酥”,而白居易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刘长卿的“细雨湿衣看不见,闲华落地听无声”,则把春雨写成是无声无息的.春风拂面舒适惬意,于是宋朝诗人志南说:“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可爱的春风比喻成剪刀,惟妙惟肖.杜甫的“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则是一幅风吹花落的春夜美景. 春天当然离不开人和动物的活动,鸟叫,虫鸣,蛙噪,蝶飞,农人的春耕……等等这些更能显示出春天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于是孟浩然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韦应物说:“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谢灵运说:“池塘生绿草,园柳变鸣禽”,杜荀鹤说:“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而黄宗曦干脆认为啼鸟声可以概括春光的来去,他写道:“春从啼鸟来,啼是春归去”.日有鸟叫,晚有蛙噪鸟鸣,春天的夜晚也是喧闹不宁的.刘方平写道:“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曹豳也如此描绘:“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而姚鼐的《山行》则是一幅繁忙热闹的春耕图:“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千层石树通行路,一带水田放水声”. 爱春爱得最深的恐怕要数程颢了.你看他在和煦的春风中悠然自得,快活得如小孩子一般:“云淡风清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6. 有关春天的诗句,有赏析的

1)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

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

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

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

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联系想象之辞,诗人目睹春雨绵绵,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凝而成……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

“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游程中所见。

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

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这联和上联是此诗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这更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尾联写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从孤山北面到现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诗人一路走来一路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刚绿,诗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

诗人赞美西湖的春色,并且指出他最爱在白沙堤上行走。白堤的两边是水,堤两旁种满了柳树、桃树。

春天走在白堤上,澹澹的湖水就在你的脚边,你仿佛走在水面上;初春的柳枝如烟如雾,如丝如缕,飘拂在你的脸上,使你心中涌生无限温柔无限爱,你像在梦境、在仙境。当春天走在白堤上时,你就更能体味到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感觉和心情了。

全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扣紧“春行”二字来描写景物的。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

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

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了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3)杜牧《江南春绝句》赏析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江南多么迷人,多么令人向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已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但那只是宏观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具体一些,似乎领我们参观了几个景点,印象也就更深刻了。

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首先诗人把我们带入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

你看,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帝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多么令人心驰神往!“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

7. 写一两句积累的关于春天诗句,并说说从诗句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春夜喜雨

唐 ·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描绘了春夜雨景表现了作者喜悦的心情。通过诗中的‘好’体现出来的。一个“好”字赞美“雨”。为什么好呢,因为它“知时节”。这里就是把雨拟人化,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 ·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这句诗描写了诗人伤感的心情。



~

要10首有关春天的古诗及赏析
答:当春天走在白堤上时,你就更能体味到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感觉和心情了。 全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扣紧“春行”二字来描写景物的。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

关于春天的句子,还有心得
答:2009-05-14 关于 春天的感受作文 762 2015-04-05 春天给你带来怎么样的感受用优美的语句表达出来 303 2014-10-05 怎么写对春天的感受? 1040 2017-12-02 关于“春天”的诗有什么?读完有什么感受? 6 2016-03-14 春天美文心得体会 1 2017-09-11 关于春天的感受400字 6 更多类似问题 > 为...

春的消息读完诗句有什么感受
答:而此诗歌给我们展示了一副有“风”,有“绿树”,有水,有鸭,也有蝴蝶和雏菊的春天。所以春天,所以春天在儿童的眼睛里自然是美丽的,自然美好的。 这让我明白了,儿童诗是为孩子而创作的,就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培养儿童的情操。在教孩子的时候也要注重他们对情感的积累和感受。注重几种美的教育,...

为何赞美春天的诗句有那么多?你都知道哪些赞美春天的诗句?
答:正是春天的韵律带来了希望。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会欣赏到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的新景象,于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文人开始用文字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独特感受,优美的诗篇代代相传。谷山寺北西,水位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爱湖东不...

三月的诗句有哪些?这些诗句让人感受春来了!
答:自古以来关于三月的诗句不少,也就是春天的诗句,诗人从春风吹开早梅的描述,继而到樱花梨花杏花相继绽放,这让人能够感受到生机盎然,这也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写出了三月的景色,对春天的向往,同样的,春天的来临也会给人们送来了欢笑,当春风吹过,田野里的花儿在盛开,人们在欢呼取悦,这是多么美好的...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四句中哪些词语感受春天
答:迟日江山丽 ………1、这首《绝句》是“诗圣”——唐朝大诗人杜甫描写春天美景的诗歌。春天阳光明媚,江山秀丽如画,春风送来阵阵花草的芳香。衔泥筑巢的燕子飞来飞去,暖暖的沙滩上睡着鸳鸯……诗句相映成趣,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诗人用简短的诗句描述了春天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饱经离乱...

关于春天的古诗3首,要有主旨和赏析,赏析150字以上,谢谢!
答:惠崇原画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本题作《春江晚景》,现已无从考证。 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

引用春天诗句写作文
答:1. 描写春天的古诗——引用于作文开头 1、《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赏析:该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

朱熹的春日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春天感受的诗句是哪句?
答: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

谁能告诉我有关春天的诗,并且说明它好在哪里
答: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出峡 ,先是漂零湖北,后转徙湖南 ,大历四年正月由岳州到潭州 。作此诗时,已是第二年的春天了,诗人仍滞留潭州,以舟为家 。因此诗一开始就点明“湖南为客动经春”,继而又以燕子衔泥筑巢来形象地描绘春天的景象,引出所咏的对象——燕子。“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这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