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

作者&投稿:肥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阳明先生说“花不在你的心外”定然是对的,所以心内自有乾坤,花花草草不过是心内之物而已,因为自己念及此花,此花此时方有颜色,自己若不念,此花便与心同归于寂,但是花如何开,花又如何寂灭,并不知晓。

上面这句名言出自《传习录》。据说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当然是自开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扰动我心,却是由我来决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电闪雷鸣、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远是在桃花源、艳阳天。

这就是佛所说的“万法唯心造”。心灵的一切问题,追到根子上,其实都只是心自己的问题。世间种种无论怎样险恶,只要我心不动,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扩展资料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

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

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续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评朱子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与理为二。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

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道德的自觉性。

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道德的实现。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认识论方面的意义,但它首先讲的是道德修养,对于后者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他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这就是本心的“明觉”,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传习录》中对人心的“虚灵明觉”有很多讨论。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也讨论了程颢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他指出,圣人有这个境界,因此他们看天下的人没有内外远近之分,均施之以仁爱之心。他进一步提出,天下之人的心和圣人之心是相同的,只因为有了私欲,所以反爱为仇。

在王阳明看来,仁不仅是修养要达到的境界,也是人心之本体。王阳明对仁的解释偏重在道德修养方面。程颢所谈的仁和张载的“合内外之道”一样,兼有知识论的意义。

《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

这四句话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的本意是说,作为人心本体的至善是超经验界的,它不是具体的善的行为。有所为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间具体的善恶。

具体的善行只是无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发用流行。王阳明说人心之无善恶是要人们不要去执着具体的善行而认识本心。王阳明的学生钱德洪说,王阳明这样说是针对那些“先有乎善者”的。王阳明本人也说过:“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与黄诚甫》)四句教对人心本体的界说和理学开创人程颢的思想是一致的。程颢说:“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王阳明说的无善无恶就是无心无情,没有先入之见。有了这种心,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四句教显然是针对才质高的人说的,一般的学生是摸不着头脑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习录



~

男人有钱了,就开始花心了,怎么办?
答:有管他的空不如好好经营自己,让自己也成一个有钱的女人,让离开你的成本增加。 一、男人有钱了,就开始花心了 说“男人有钱了,就开始花心了”,这句话是不对的,其实男人一直很花心,之所以在穷的时候不花心,是因为他们没有资本,男人的花心是需要用钱来实现的,他们没有钱怎么花心呢? 花心是很多男人的天性,管...

“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是什么意思?
答:“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即只要心中只留下满怀美好的愿景,你到哪里都能感到幸福快乐。从这句话中,不难感悟到人生哲理。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外部环境是怎么样的,只要自己内心坚守自我,那么对自身的影响就不会太大,自身也能够很好的发展。不仅仅是学习还有工作甚至是做人,都...

文案|35句花店の氛围感文案
答:1.见山是山,见海是海,见花便是你。 2.手捧鲜花,为你而来。 3.你说的每一句漫不经心的话,全在我心上开成漫山遍野的花。 4.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5.看到花,我想到你。 6.打开灯,看见花,房子就变成了家。 7.想要成为你众所周知的欢喜。 8.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9.我携满天星辰以赠你,仍...

布偶猫的生活习惯有什么特点?那些人不适合养布偶猫?
答:这种人本身就不是真的因为爱二区养的,又怎么会愿意花心思去了解布偶猫的习性以及一些喂养常识呢,我隔壁的邻居就是,开始养布偶猫就是为了晒照片,后面发现布偶摸经常的掉毛而且总是拉屎粘屁股之后,房租到期之后立马搬走了,布偶猫也没带走,就丢在了出租屋里。 4.没有稳定收入的人 如果你现在连自己的生活过的都有...

如何评价“男人的钱花在哪,心就在哪”这句话?
答:好多人都说男人的钱花在哪心就在哪,这句话的确的,爱你的人给你钱花,不爱你的人,钱你看都不能看到,所以这句话根本就没有什么矛盾,的确是这样。

孕妇上火怎么办?这几款凉茶适合你
答:但记得要在饭后1小时饮用,以免影响铁的吸收。温和的凉茶虽然大多数凉茶都含有寒凉药材,如金银花、玫瑰花、苦丁茶等,可能会让孕妇体内血流滞涩缓慢,引起腹痛宫缩。因此,孕妇在选择凉茶时要特别小心。加工好的凉茶还可能含有添加剂,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如果你实在想喝,可以选择一些较为温和的凉茶,或者咨询医生的...

大学和女孩见面吃饭聊这些能拉近关系
答:那么一见面,你从装扮、形象、气质上适当的赞美一下对方,她肯定会心花怒放,为接下来开了一个好头。 之后再自然的聊一聊见面感觉和想象中有什么差别,线上线下聊天有什么不同,这话题不就慢慢展开了吗? 2、不要只表现自己 不要有太强的表现欲,而是把表现的机会给到女孩子 真诚的问问他,工作之余你都喜欢做些...

夫妻生活“如胶似漆”3大法宝
答:两人即便天天都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躺在一张床上睡觉,一天下来,跟伴侣没说上十句话。这样的生活,怎么不会越过越糟心呢? · 放下忙碌和手机,多跟对方闲聊。可以是茶余饭后,睡前十来分钟,简单关心ta最近的工作或者心情,聊聊邻居亲戚家的八卦,倾诉心中的郁闷。你会发现,两人的心会越来越近。 · ⚠️2、不管...

男人面对情感的矛盾第一反应是逃避?
答:我们女生可能会比较悲观地看待男人逃避这件事,觉得对方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离开,或者就是喜欢逃避。 其实呢,哪怕再爱对象的人都会有逃避的行为,一时的行为并不能断定他这个人就如何,我们更该去注意是什么导致了他不停逃避,才能治本。那为什么男人总是“逃跑”? 第一:过多的负面情绪触发了他的自我防御机制。 每个人...

暖到双鱼座的4个小细节!
答:双鱼座的人骨子里是自卑的,自尊心又强。总是希望身边的人都能够更多的关注到自己以自己为中心。当你们的相处中双鱼座发现自己无意说的某句话某个喜好还能被你牢牢铭记的时候会比较感动。双鱼认为你是真的在乎他的,你愿意在他身上花心思。你能真正的做到不忽略他,关注他。你满足了双鱼的存在感,双鱼看清了自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