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特别容易暴躁?

作者&投稿:才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之前看到一个关于家庭教育的段子和大家说说:说孩子在上小学阶段家长对知识体系驾轻就熟,所以对待孩子学习脾气暴躁,连吼带教--这个时候孩子委曲求全一声不吭,到了中学家长开始焦虑了,要偷偷翻很多资料才能辅导孩子,很多家长到这个时候说不行了,你去找老师或者报一个课外辅导班,那么孩子在一次次的失望中摸清楚了父母的真实文化水平,原来你并不是我眼中看到的那么高大,他开始轻视父母了,到了高中阶段怎么样?家长开始干瞪眼了,连题目都看不懂了,只能退居二线,说你好好学习,我不懂了,我只能给你洗衣做饭了,这个时候孩子怎么样呢?孩子开始逼自己独立学习了,学习已经跟父母彻底没关系了,因为他们发现他们的父母在他们的眼里最多只算个文盲,听到这里,大家感觉怎么样?

实际上大多数家长在小学的时候陪伴孩子的时候会有很多情绪,那是因为我们自己知识水平有限,还有可能想表达一点自己的权威,但是到了初高中以上,很多家长只有咆哮只有表现出那种无力的状态,所以回头想一下,我们很多家长真的是自己不管当年读书有多么大的荣耀,可是到了这样三四十岁的时候,除了加减乘除,学校里学的那些东西真的早就忘的差不多了。这个真相是不是很扎心?

那今天我们主要探索一下父母心灵深处关于孩子写作业时的情绪动力:

第一个部分:就是我们中国人太重视孩子,太重视教育和学习,我们父母们一致认同的是: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孩子是父母的作品,孩子是父母的面子,孩子学习好可以让自己在家族亲朋好友被夸赞会教导会教育孩子,可以让自己在孩子老师面前,学生家长面前有光彩。我们经常会说这是亲生的亲生的,实际这3个字已经说明一切了,对待不是亲生的孩子我们不是这样,因为他不是我们的,而这个孩子是我们的,他的作业,他的未来,他的学习都跟我有关,所以操心就是应该的,跟着他着急上火陪着写作业都是应该的。

到底是谁在学习?我们会说当然是孩子在学习,实际情况是学习成为了父母的事情,孩子被每天督促着,盯着,打着,骂着被动的在学习,后果也很常见,孩子学的不好,甚至厌学或者辍学,这就是父母代替孩子学习的证据。

以上那些对待孩子写作业的种种刑具我们家都用过,在我儿子刚上小学的时候,我真是比他都焦虑着急,其实我知道孩子现在还小,可以慢慢来,可是看看人家的孩子,字写的那么好,坐的那么直,上课那么认真积极,报那么多的课外班,再看看自己,好像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一样,这样下去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会让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等等那些对孩子未来的恐惧的一拥而起。直到孩子和我抗争嘶声裂肺的喊着:这是我的人生,学习不好能影响我的一生吗?这是我的人生,我说了算;也看到孩子对自己的沮丧:说自己是个学习不好的人,也看到孩子对我的控诉:说你从来都看不到我的进步,你不要做我的妈妈了。在那一刻,我恍然大悟,我到底是要孩子还是要面子?

那我们每一个父母都要自我觉察,在与孩子学习有关的事情上,我是否过度焦虑,或者说比孩子还焦虑,在孩子做错题后,你比他还挫败,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你比他还伤心,孩子学习成绩不如其他孩子你比他还痛苦等等。

只有父母有足够的清晰的要改变的想法时,才会愿意做出反思,重新定义关于孩子的学习,并训练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巧,真正的把学习的事交给孩子自己。

第二个部分:就是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陪孩子写作业,太多的标准是:你越来越不耐烦,孩子也越来越注意力不集中,你们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大。你也为孩子的学习“牺牲”了很多,比如放弃自己的事业,没有自己的娱乐时间和交友时间有的家长甚至气到心脏搭桥也要天天陪伴孩子写作业;还有就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你主动的做了很多事情,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变的越来越被动;

其实这些实际都是为了满足我们自己内心深处的“好妈妈”“好爸爸”的标准,这个好爸爸妈好妈妈的标准也许是父母们在孩子面前的自我定位,好妈妈就该重视孩子的学习,好妈妈就应该陪他写作业,因为对孩子来讲写作业就是最重要的了,你陪他写作业做最重要的事就是负责任,这样就可以让老人安心,也让老师们觉得这个家长很负责任,如果不陪孩子写作业还有什么资格做母亲呢?所以,为了证明我是个好妈妈好母亲,我就要每天陪孩子写作业,这是我们自己的内心的那份需要。

那这里有两个建议:1是针对孩子写作业经常发生冲突的和孩子的学习已经出问题的父母们,邀请你跟孩子的学习保持距离,不主张由父母亲自解决,这个问题应该由专业课老师或者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来解决。2,是鼓励父母们自私一点,把自己当成和孩子一样有价值的独立的存在,有权力享受自己的人生和有自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孩子的人生榜样,给孩子空间让孩子不至于被爱窒息。

第三个部分:我们所有在陪孩子写作业里受得这些苦,都是因为妈妈们内心有一个很强的内在观点就是:现在社会环境竞争激烈,压力这么大,我要好好培养他;孩子只有学习好,将来才能有个好的成功的人生;还有这是我亲生的孩子,孩子的作业经常会出错,我必须帮他把关,不能出错;还有如果现在不好好重视,我怕耽误了孩子;别的家长都在这么做,我也应该这样做;要让孩子在别人面前有个好的表现;等等。这里面就有很多局限性的观点。当孩子写作业磨蹭的时候,当孩子作业写的不好的时候,当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我们就无法爱我们的孩子了吗?孩子只有有优点的时候我们才会爱他吗?社会压力大我们就要这样逼迫着孩子扼杀孩子的学习欲望吗?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不会有成功的人生吗?还有我们经常也会自我批判和反思要做一个明主的有教养的妈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可是当实在忍不住的时候我们就会发作,我们心底那个明主有教养的妈妈具备的那些观点是不是一直让我们很纠结呢?我们的这些局限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行为。

第四个部分:就是我们作为父母的策略是不是够用?比方说:你明明发现孩子他的叛逆就是你越催他他越是不做,可是你为什么还是日日重复呢?为什么你重复旧的做法却想得到新的结果呢?

孩子都知道重复旧的行为只能得到旧的结果,要想效果不同必须尝试新的做法,可是我们很多时候都很无奈的除了讲条件,宠溺,发泄然后就是逼孩子叛逆越催越不写,看他在那抓耳挠腮,吃东西上厕所跟你各种的讲条件,这个时候你就又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要么发泄要么发疯要么自黑要么抱怨。

那感谢现在收听本节音频的你,你正在学习一些更有效的技巧和方法,了解孩子在乎的趣味性,用刺激的,好玩的,肯定的,有变化的活动把孩子枯燥无味的作业变成他自动化的一个行为过程。那上一讲我们讲到0-18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用游戏的方式陪伴孩子更愿意与父母配合和合作,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听上一讲。

第五个部分:就是妈妈们也有很多无辜和无奈,我也学习了很多亲子知识,也听了很多讲座,也有很多妈妈群一起在学习,可是亲,这些也都是一些理论停留在大脑的层面,都停留在知道应该如何做的层面,就算是我们去和那些好孩子的妈妈们去取经了,你看到的也都是一些人家父母外在的一些行为,而不知道他内心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态支配着他现在的行为,我们经常也会苦恼,为什么我家的孩子不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我猜我们的孩子也会想为什么我的父母不像别人家的父母那样。或许我们该反思一下:我是怎么做的,让我的孩子重复着这些无效的行为。我怎样改变做法让我的孩子也改变他的行为。

那在这里我也推荐三本书给大家一本是《父母的觉醒》和《爱的五种语言》和吴文君老师的《陪孩子一起慢慢长大》

那我们现在来思考二个问题:孩子为什么学习和孩子到底该学什么?

之前在我线下的课程里,我问中学的孩子们,你们为什么学习?有的孩子说:是为了以后考个好学校有好工作而学习,有的说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从来没想过,有的说是为了妈妈而学的,我考的好妈妈就开心。。那我想问问父母们,你有和孩子谈起过为什么要学习吗?未来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立足于社会呢?

那孩子到底学什么呢?

狭义的讲:学习是学习教科书里的知识,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

广义的讲:是学习任何东西,尤其是学习如何跟人打交道。

我非常认可曾奇峰老师说的:为人父母要有战略家的眼光,竞争到最后是全部知识的竞争,以及人格层面的竞争。一味把人生看成是竞争的战场,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它也剥夺了一个人享受生活的能力。我猜现在那些年纪轻轻就很佛系的人,估计是在反抗从小不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内心的抗争和精神压抑的释放。

那孩子在和父母的关系中,是学习如何跟人打交道的最基本的知识,主要包含:

1.确认哪些是我的事,哪些是我要为自己负的责任,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我们经常会看到父母总是以:我是为你好,而为孩子做很多决定,也会以学习为名不断的侵犯孩子的界限,没有尊重孩子的自我,就是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冷。我们父母们经常想的就是我现在这样逼迫你都是为了你好,经常打着爱孩子的名义不断的操控着孩子应该如何, 那孩子也慢慢的丧失了反抗的力量,就是你说什么我做什么,这样孩子就不知道哪些是我的事,哪些是别人的事。长大了以后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成年人,要么就是典型的就是啃老族,不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总是抱怨经受不了任何的挫折;要么就是不能对别人说不,明明我心理很不愿意做一些事情,可是我还是会逼迫自己说服自己去做那些不喜欢的事情,只为了能得到他人的认可。一个自我边界被摧毁的孩子他是无法储存和应用知识的,一个没有被尊重过的孩子,他也不知道尊重别人,尤其在亲密关系中更是会非常受挫。

2.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里有两个方面

首先父母培养一个孩子良好的性格,好的性格比智力教育更重要,良好的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如果我们说一个人聪明那是智力型,如果我们说一个人脾气急那是气质型,如果我们说一个人自私,那就是性格。良好的性格是什么呢:有责任感,能合作,能付出能自制的人。

钱学森老师曾经回忆他的父亲曾讲到:他自己在上中学的时候,年轻气盛曾经有一段时间很狂傲,把谁都不放在眼里甚至对老师都有不敬,他的父亲看在眼里做了一件事情,有一天他在家里看书的时候,他的父亲坐在他的身边:父亲问他:你忙不忙,他说:您有什么事吗,您说吧,这时父亲给他一根筷子,说你把他折断,他不明白为什么,他拿过来就掰,一使劲筷子就折了,他正要问父亲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他的父亲另一只手拿出来一把筷子,一把筷子谁能折断,他不明白说爸爸为什么要折断这一把筷子呢,爸爸说你折折试试,他说我折不断,要不我找据吧,父亲说你折不断吧,你这不断就要明白一个道理,你一个人在有本事你就是那一支筷子,你要想做成大事不被摧毁,那就必须学会和别人合作一起做事。我们是不是由衷的感到钱爸爸太伟大了,他教聪明的孩子的孩子是这样教的,一定学会与人合作。

第二个是我们父母要教会孩子在人际关系中面对被拒绝和发生冲突时的处理,因为这两种情况是我们最不希望出现的,被拒绝和发生冲突也是最难过的时候,孩子会希望从我们身上学习到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怎么做呢,首先我们父母愿意倾听孩子的心事和不愉快,不是先否定是我们孩子做的不好,也不绝对的判断一定是人家孩子的问题,而是更客观的帮助孩子先理解孩子此刻内心的感受,同时教会孩子尊重、谦让和仁爱。也让孩子早一点知道一个事实就是:我们自己也并不是喜欢所有人,所以被他人拒绝也是很正常的,锻炼孩子的受挫能力;允许自己做自己,也允许他人做自己;也可以把我们自己是如何处理此类事情告诉分享给孩子。

同时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孩子有作为一个人基本的需要:比如自己做主的需要,游戏的需要和被尊重的需要,孩子也自然知道他人也有这样的需要。没有被父母尊重过的孩子,自然学习不会自尊和尊重他人;没有被父母理解过的孩子,长大以后要么重复的取悦他人而攻击自己,要么因为为了回避人际冲突而变的自闭,不愿意出门。

3.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面对问题的时候,你的态度以及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如何从挫败感里走出来,孩子完全都会从你身上学到;孩子的眼睛就像是录像机一样,时刻记录着父母的语言,行为和声音。父母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孩子的模仿对象,是我们每一个父母都要深思的智慧。

举一个例子:当孩子在学习上不能满足父母要求的时候,父母们可能会有很多情绪,就会很生气的大吼或者打骂,以为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也会学到这一招,以后就会对父母,他人,以及其他事情达不到自己理想状态的时候就用这一招,所以在这里父母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很重要,情绪往往都是由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我们往往会说是孩子逼得我没办法了,我只能咆哮,其实深层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没有其他更智慧的方法了,只能使用情绪来吓唬解决问题。

那父母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我们的情绪并不是由外在的孩子的行为而产生的,而是因为我内心对孩子的那些行为的标准孩子没有遵守而产生的:比方说我们一看到孩子写作业时不认真的行为就会有暴躁的情绪,那么其实并不是因为孩子不认真引发了我的暴躁愤怒,而是在我认为写作业就应该要一板一眼的坐姿标准这样的认真努力才能学好,还有可能就是要求孩子一板一眼坐在那里写作业的标准是我们父母从小一直要求我们的,所以我们到现在一直沿用着这一标准。而孩子恰恰违反了我这一标准,所以我就会特别暴躁愤怒;有的家长听我这么说可能会觉得难道坐的不好就不是在认真学习吗,太挑剔了。对吗?所以每一个的观点都不一样,出现的情绪也不同,但爱孩子心是都是一样的。

那我给大家分享二个简单的管理情绪的方法:

就是当我下一次看到孩子的某些行为又激活了我内在的某种情绪的时候,那么邀请你迅速的离开孩子身边,自己先缓和一下情绪以免发生冲突让自己后悔。这也叫转移技术。

第二个方法就是:数颜色,当你下次在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孩子某些行为让你心中怒火直窜的时候,邀请你迅速的拿起一本书,从最后一页最后一个字倒着往前读,这样就不会让情绪冲昏头脑而失去理智。

只有父母用智力而不是用情绪解决问题的时候,这样才能成为孩子可以模仿的好榜样。

最后送上美国著名心灵导师狄巴克-乔布拉一段话与大家共勉:我一次又一次告诉我的孩子们,你们存在总有个理由,这个理由得你们自己去找出来。从4岁开始,他们对这个道理就耳熟能详。我告诉他们:我绝对不要你们担心如何谋生,如果你们长大之后还没有办法赚钱,我会供养你们,所以不用为这件事担心。我不要你们在学校费尽心力去表现,也不要你们费尽心力拿第一或考进好大学。我真正要你们在意的是自己如何才能造福人类,你独特的才能是什么。你一定有别人所没有的独特才能,你也有别人没有的独到的方式来展露天分。”

结果乔布拉的孩子们上了最好的学校,得到了最好的成绩,甚至在大学里他们也因财务独立而与众不同。这是因为他们一心一意地贡献自己的所长,这就是生命的目的,是发现自己的真我法则。

崔美娟心理学,请情绪,悦人生,下周三再见。

~

孩子写作业,家长该如何陪伴
答:孩子还在成长阶段需要家长陪孩子养成写作业的好习惯‍陪伴练习低年级的学生需要父母在家里辅助练习,以便更好的掌握学习技能,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培养孩子逐渐掌握了学习能力,也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这个阶段就需要孩子独立地完成作业了。家长的陪伴就不再是具体作业上的辅导,而是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完成...

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正确方式
答:小学低年级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做作业,主要是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不要过多干涉。注意力集中大部分时间是让孩子自己完成作业,很少干涉,主要是帮他们集中注意力的作用。‍‍不要指手画脚孩子作业写错,作为家长,不应该直接指出,而应该让孩子自己检查。都指正了,他们反而会形成依赖。肯定和...

孩子写作业:如何正确陪伴
答:孩子写作业时,家长的陪伴是好事,但过度的陪伴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压力。我们应该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独立完成作业。本文将探讨如何正确陪伴孩子写作业,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和支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相信他们有能力完成作业。过度的陪伴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压力,让他们感...

想要孩子成绩提高,在陪写作业时都有哪些技巧?
答:不能一直盯着孩子写作业 有家长喜欢盯着孩子写作业,或者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每隔一会儿就去检查一下,但这样做很容易让孩子分心,总怕自己是不是哪里写的不对,或者担心错误的答案和做法会让家长失望,从而小心翼翼直到不敢写下去。我们真正要做的其实是要充分相信孩子,并给他们一个相对安静独立的空间,...

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总是发脾气,这是为什么呢?
答:一、孩子写作业的习惯不好很多孩子小的时候都没有什么自制力,在写作业的时候非常喜欢拖拉。家长在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表面上是在教孩子的知识,但是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的,比如家长要纠正孩子的坐姿,还要给孩子讲解知识,还要帮孩子分配好写每一门作业的时间。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习惯是非常不好...

陪孩子写作业的技巧
答:陪孩子写作业是需要讲究技巧的,因为孩子的年龄不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所以就需要一个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去推动,这时候家长就发挥作用了。理清思路首先帮孩子理清思路,今天布置了哪些作业,哪些是比较难的哪些比较简单,然后轮流着做,这样陪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培养孩子对自己的任务的基本规划能力,同时也让孩子...

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正确方式
答: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间,个人觉得不用陪,当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有的家长习惯在身边陪伴,并认为陪伴孩子写作业是极其负责任的一种表现,甚至有的时候男家长和女家长还会争抢陪伴的这种权利。樂换位思考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大人可以换位思考,当我们学习的时候,如果你发现身边的那个人就是监督你的学习,你会觉得很不自在...

孩子学不进去,写作业的时候很容易急躁怎么办?
答:家长该怎么办?家长应该先冷静,不要说狠话,只是作业而已,你的孩子是个什么学习态度,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家长是最清楚孩子产生问题的原因。所以,当亲子关系因为写作业开始发脾气的时候,家长不妨这么说:我知道,咱们两个现在情绪都不好,我们换个时间来讨论。你可以不写作业,我也可以不督促你了,...

你陪孩子写作业为什么会发火?
答:想必每一个家长都经历过类似的情形,在陪娃写作业的时候总是会发生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尤其是以下三种情况最为常见。 一、嫌弃孩子反应迟钝。 很多家长在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都会嫌弃孩子太笨了,其实这是由于家长的认知出现了问题。在家长的想法里,觉得加减法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却疏忽了孩子不会和成年人一样具有...

正向陪伴可以让孩子精力更集中,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吗?
答:这样家长的陪写作业反而让孩子更不能够集中精力在学习上面,这样家长反而是干扰,这样的陪伴不如不陪。建议家长在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将注意力用在作业本身而不是孩子身上,这样能够给孩子起到一个好榜样,从而让孩子也原意多花费精力在题上而不是其他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说,孩子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