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音字有哪些字? “岗”字有哪些多音字?

作者&投稿:连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将”:jiāng(可作动词或副词等),动词可作“带领”解,副词可作“将要”解;jiàng(名词),作“将帅”或“大将”解;qiāng(动词),作“愿”“请求”讲。

  2. “薄”:báo,不厚的意思,一般单用,薄饼、薄纸;bó,一般用于合成词,薄礼、厚古薄今;bò,薄荷(专有名词)。

  3. “给”:口语读gěi;书面语读jǐ,给予、给养。

  4. “行”:xíng行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háng,行列。

  5. “难”nán困难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nàn患难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扩展资料

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

我们学习文言文也会遇到多音字,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叫做“异读”。人教版全国高中语文课本把文言文的异读分为三类: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古音异读。这种分类反映了异读的规律,有利于学生准确地诵读文言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多音字



1. 阿①ā :词语有:阿罗汉 、阿姨;②ē:阿附、阿胶。
2. 挨①āi :挨个、挨近;②ái:挨打、 挨说。
3. 拗①ào:拗口;②niǜ: 执拗。
4.扒①bā:扒开、扒拉;②pá:扒手、扒草。
5. 把①bǎ:把握、把持、把柄;②bà: 印把、刀把、话把儿。
6. 蚌①bàng:蛤蚌;②bèng:蚌埠。



多音字有:都-dū首都 dōu都是 差-chā差别 chāi差事 单-dān单位 shàn单县
漂-piāo漂流 piào漂亮 好hào好学 hǎo好人 重-zhòng重要 chóng重庆
少-shǎo多少 shào少年 奔-bēn奔跑 bèn投奔 处-chù到处 chǔ处方


部首: 女
五笔: VBG
笔画: 6
hǎo
1.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 2.身体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 3.友爱,和睦。 4.容易。 5.完成,完善。 6.表示应允、赞成。 7.很,甚。 8.便于。 9.反话,表示不满意。
hào
1.喜爱,与“恶”(wùㄨˋ)相对。 2.常常,容易(发生事情)。

  A:发音:hé
  (1)平稳,和缓 (2)协调,关系好,均衡 (3)和解,媾和 (4)不分胜负,如和棋 (5)数字之间相加的结果,也叫和数 (6)整个儿地,如和衣而睡 (7)日本民族与服装,如和服,大和民族 (8)跟,如和你商量 (9)介词,表示相关、比较,如和他比 (10)并列,如理论和实践 (11)或者,如无论数量和质量都有提高 (12)古代的姓氏之一 (13)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14)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B:发音:huó
  混合,如和面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C:发音:hè
  (1)响应,如曲高和寡。 (2)回应他人的诗歌,和诗一首。 (3)姓氏之一,和姓。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D:发音:hú
  麻将用语,成功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E:发音:huò
  (1)混合粉状或液状物 (2)次数,多洗几和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F:发音:huo
  无字义,仅为衬字,在字典中不作一读音 用于词语“暖和”、“软和”“掺和”等。
  G:发音:hàn
  在台湾地区国语中,“和”字作为连词使用时,在日常口语中读作hàn,但正式读音中读hé。(源自老北京口语,不过在大陆已基本绝迹。)
  H:发音: hè
  〈动〉 (1) 应和;跟着唱 [join in (the singing)] 荆轲和而歌。——《战国策·燕策》 拊石而和之。——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当哭相和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唱和;曲高和寡;和歌(应和他人之歌声而唱歌) (3) 附和;响应 [follow;echo;respond to]。如:和从(附和顺从);一倡百和;一唱百和 (4) 以诗歌酬答;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作诗词 [compose a poem in reply to one by another poet using the same rhyme words]。如:和章(酬和他人的诗章);和答(酬答别人的诗);和酬(以诗酬答他人) (5) 答应;允许 [agree]。如:和应(犹应和)

多音字有多少个?~

《新华字典》中所列多音字有六百多个,个别字的读音有五个之多。
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

扩展资料
多音字有以下五种常见用法:
1、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这种类型的多音字在文言文中叫做“破音异读”,约占到全部多音字的80%。对这类多音字,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读音加以辨析、记忆。如“将”:jiāng(可作动词或副词等),动词可作。
2、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如“薄”:báo,不厚的意思,一般单用,薄饼、薄纸;bó,一般用于合成词,薄礼、厚古薄今;bò,薄荷(专有名词)。
3、语体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区别语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如“给”:口语读gěi;书面语读jǐ,给予、给养。
4、方言词汇的存在造成多音。这类多音字比较少,仅限于部分地区。如“忒”:tè,差忒(差错之意);tuī(方言),风忒大、房子忒小(忒:太)等。
5、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延续使用到现在而形成了多音字,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多音字


岗的读音:[gǎng][gāng]
1站岗 [ zhàn gǎng ]
站在岗位上守卫或警戒。
2岗楼 [ gǎng lóu ]
一种有几层楼高的碉堡,上有枪眼,驻守士兵可以居高临下,向外射击。
3换岗 [ huàn gǎng ]
把在岗位(如岗哨)上的人换下来.
4门岗 [ mén gǎng ]
设在门口的岗哨。
5岗位 [ gǎng wèi ]
1.原指军警守位的地方
2.也泛指职位
[ gǎng ]
①(—子、—儿)高起的土坡:黄土~儿。
②(—子、—儿)平面上凸起的一长道:肉~子。
③守卫的位置:站~。[岗位]守卫、值勤的地方。也指职位:工作~。
[ gāng ]
同“冈”。

急求:有什么汉字中含有“音”字?比如黯,愔这样的。
答:意、章、障、彰、璋、樟、漳、嶂、瘴、蟑、幛、獐、鄣、嫜、暲、傽、慞、墇、鱆、騿、瞕、蔁、遧、鏱、镱、噫、臆、薏、癔、亿、忆、嬑、譩、繶、醷、澺、燱、檍、镱、韵、韵、喑、窨、愔、噾、瘖、堷、偣、谙、隌、揞、湆、暗、腤、韽、黯、戠、歆、鶕、萻、罯、窨、韾、...

音字有哪些字?
答:1、“音”加“日”日字旁组成:暗 组词:黑暗、灰暗、暗淡、暗示、暗火等。2、“音”加“讠”字旁组成:谙 组词:谙达、熟谙、谙闲、谙晓、不谙世事等。3、“音”加“扌”字旁组成:揞 组词:扑揞、揞揜、揞青盲、揞藏、揞住等。4、“音”加“心”字旁组成:意 组词:愿意、心意、创意...

音可以加什么偏旁
答:“音”可以加偏旁:心、口、氵、讠、日 分别组成新字:意、喑、湆、谙、暗 分别组词:同意、喑哑、湆沞、谙熟、暗淡 基本释义:1.声音;读音:~律。~乐。口~。乐~。杂~。把这个字的~读准。2.消息:佳~。~信。3.指音节:单~词。复~词。4.读(某音):“区”字作姓时~欧。...

部首是音的字有哪些?
答:读音: [yīn]部首: 音 释义:1.声音;读音:~律。~乐。口~。乐~。杂~。把这个字的~读准。2.消息:佳~。~信。3.指音节:单~词。复~词。4.读(某音):“区”字作姓时~欧。5.姓。图解

音字旁的字有哪些
答:韵 歆 韶 韹 音 韷。带音的成语有:靡靡之音、天籁之音、遏密八音、空谷足音、泮林革音、弦外之音、北鄙之音、正声雅音、弦外遗音、瘏口哓音、一口同音、袅袅余音、笙磬同音、亡国之音、一锤定音、正始之音、水月观音、郑卫之音、众啄同音、绕梁之音、弦外有音、异口同音、金口玉音、...

「音」音字旁旁的字有哪些
答:《新华字典》中,音字部的字有:章、竟、歆、韵、意、韶、赣。这是从“检字部首”的角度列出的,为了便于检索,但按照传统的两分法,赣字中的音字不能视为偏旁。此外,黯、喑、暗三字,虽不属音字部,但从偏旁的角度看,也应是音字旁的字。因此,音字旁的字有:章、竟、歆、韵、意、韶...

音字加边旁有什么字.要几个的
答:1、音+匀=韵 yùn:韵母yùn mǔ,韵母是指中国汉语音韵学术语,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音韵yīn yùn,和谐的声调、韵律;诗文的音节起伏转折。2、音+心=意 yì:意思yì sī,思想;心思 意气yìqì,指意态、气概;恩义、情谊;馈赠财物 生意shēng yì 就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商业...

音字旁的字有哪些
答:总笔画数9:音 总笔画数13:韴 韵 总笔画数14:韷 韶 总笔画数16:韸 总笔画数17:韺 总笔画数18:韹 总笔画数19:韼 韵 总笔画数20:韾 韽 响 总笔画数22:頀

含有音的字有什么?
答:歆,谙

“音”字旁的字有哪些?
答:韵 歆 韶 韹 音 韷。带音的成语有:靡靡之音、天籁之音、遏密八音、空谷足音、泮林革音、弦外之音、北鄙之音、正声雅音、弦外遗音、瘏口哓音、一口同音、袅袅余音、笙磬同音、亡国之音、一锤定音、正始之音、水月观音、郑卫之音、众啄同音、绕梁之音、弦外有音、异口同音、金口玉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