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循环 内陆水文循环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宁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地球表层存在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中的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和生物体中的水,构成一个巨大的系统,处于这一系统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形成地球上的水循环。

发生在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称为水文循环(图3.1)。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地表水(包括海洋水、湖泊水、河水等)和浅部地下水通过蒸发或蒸腾进入到大气圈中成为大气水,大气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降水(包括降雨、降雪等)的形式又落到地球表面返回到地表水和地下水之中。地球表面每年有577×1012m3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到大气中,大约有458×1012m3的降水落到海洋中,约有119×1012m3的降水落到陆地上。

地表水和部分地下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水汽随风漂移,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降水。落到陆地的降水部分汇集于江河湖泊,部分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受到地形起伏等的影响,总的来说降水和地下水均向着海洋汇流。江河湖泊中的水部分重新蒸发返回大气,部分以地表径流的形式回到海洋。渗入地下的部分,部分滞留在包气带(这部分中有一部分通过士壤表面蒸发或被植物根系吸收后通过叶面蒸腾返回到大气中),其余部分渗入饱水带,通过地下径流直接返回海洋中,也有部分泄流到江河湖泊,或者蒸发返回大气,或者通过地表径流返回海洋。陆地上通过蒸发和蒸腾进入大气的水约为73×1012m3,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返回海洋的水分别约为45×1012m3和1×1012m3(Fitts,2002)。

总体来说,陆地上平均降水量超过其蒸发蒸腾量,而海洋上的情况则相反。总体而言,有更多的大气水从海洋转移到陆地。

图3.1 水文循环示意图(剖面图)

(据Bear,1979)

水文循环大体上可以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水从海洋经蒸发成为大气水进入陆地上空,以降水的形式落到陆地地表再返回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循环称为大循环。水从海洋进入大气再返回海洋,或者从陆地进入大气再返回陆地,这种海洋或陆地内部的水循环称为小循环。

地球表层周而复始的水循环,从多年来看,水量保持一个平衡状态。对于一个具体地区来说,不同时间进入和流出的水量是不同的,但是多年内进入和流出的水量基本保持一个平衡状态。只有少数地区,例如在沙漠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而在多雨的热带海岸带,降雨量大于蒸发量。人为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定范围内的水循环状况,例如过量开采水资源或滥采植被,但仍无法改变大循环条件。

水循环使陆地上地表水和地下水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使水资源可以持续利用,成为维持地球生命繁衍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

大气是水循环最活跃的因素,大气水总量小,更新快,循环更新一次只需8天。地表水参与地球上的水循环比较积极,河水更新期是16天,湖水是17年。海洋水体积巨大,全部更新一次约需2500年。地下水参与水循环的活跃程度取决于其埋藏条件,浅层地下水的更新周期为几个月到几十年,深层地下水由几十年到几十万年不等。一些埋深数千米的沉积盆地地下卤水是沉积物沉积时保留下来的,被认为是不参与现代水循环的。也可以用地下水停留时间的长短来说明地下水参与水循环的活跃程度。地下水停留时间是指水分子从进入地下开始到排泄出地表或者到采集水样时的时间。地下水停留时间也称为地下水年龄,采用地下水动力学的方法可以估算地下水的年龄。最近几十年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3H,14C,36Cl等)的方法也可以测定地下水的年龄。



什么叫做水文循环?分为几类?~

中文名称:水文循环 英文名称:hydrologic cycle;hydrological cycle 其他名称:水循环(water cycle) 定义1:地球表面的水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蒸发上升,遇冷凝结,在一定条件下,以降水形式落到地球表面,在重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又重新产生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等循环往复的变化过程。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水文学(二级学科) 定义2: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往返于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周而复始的运动。包括全球水循环和局部水循环。 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水文、水资源(二级学科);水文学(水利)(三级学科) 定义3:大气降水通过蒸发、蒸腾又进入大气的往返过程。 应用学科:土壤学(一级学科);土壤物理(二级学科)

从海洋蒸发的水汽,其中一部分被气流带至大陆上空,遇冷凝结降雨,在海洋边缘地区,部分降雨形成径流返回海洋;部分水汽则蒸发上升,随同海洋输送来的水汽被气流带往离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上空,遇冷凝结降雨,其中一部分形成径流,一部分蒸发上升,继续向内陆推进循环。这样愈向内陆水汽愈少,直至远离海洋的内陆,由于空气中水汽含量很少而不能形成雨雪。这种循环过程称为内陆水文循环,又称大陆上局部地区的水文循环。


这种局部地区的水分循环对降水的形成和分布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对河川径流等水文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局部地区的水分循环过程中,水汽不断地向内陆输送,但越往内陆,输送的水汽量越少,这是因为有部分水汽变成径流,最终将流入海洋,对内陆水分循环不起作用。也就是说,从海洋吹向大陆的水汽因沿途损耗而越来越少。所以,远离海洋的内陆腹地往往比较干旱,降水量较少,径流量也较小。从陆地蒸发的水分,一部分将借助气流向内陆移运,但这部分水汽量往往并不大。气候潮湿水量丰富的地区,蒸发量较大,水分循环也比较旺盛和活跃。与不活跃地区相比,降水量将增大。活跃的水分循环不仅对本地区的内部降水,而且对相邻地区的水汽输送都是很有利的,使水分有可能较多深入内陆腹地,形成该处较大河流。


影响水文循环的因素很多,但都是通过对影响降水、蒸发、径流和水汽输送而起作用的。归纳起来有三类:


(1)气象因素:如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


(2)下垫面因素:即自然地理条件,如地形、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


(3)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包括水利措施、农林措施和环境工程措施等。


在这三类因素中,气象因素是主要的,因为蒸发、水汽输送和降水这三个环节,基本上决定了地球表面上辐射平衡和大气环流状况。而径流的具体情势虽与下垫面条件有关,但其基本规律还是决定于气象因素。下垫面因素主要是通过蒸发和径流来影响水分循环。有利于蒸发的地区,往往水分循环很活跃,而有利于径流地区,则恰好相反,对水分循环是不利的。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改变了下垫面的情况,通过对蒸发、径流的影响而间接影响水分循环。水利措施可分为两类:一个是调节径流的水利工程如水库、渠道、河网等;另一个是坡面治理措施如水平沟、鱼鳞坑、土地平整等。农林措施如坡地改梯田、旱地改水田、深耕、密植、封山育林等。修水库以拦蓄洪水,使水面面积增加,水库淹没区原来的陆面蒸发变为水面蒸发,同时又将地下水位抬高,在其影响范围内的陆面蒸发也随之增加。此外,坡面治理措施和农林措施,也都有利于下渗,有利于径流。在径流减小、蒸发加快后,降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增加,从而促使内陆水循环的加强。

以下不属于水文循环的是( )。
答:【答案】:D 自然界中水文循环有蒸发、降水、下渗和径流四个主要环节。海洋上蒸发的水汽,被水汽带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成云致雨,降落到地面,称降水,其中一部分被蒸发,另一部分形成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最后回归海洋。

影响水文循环的气象因素有哪些
答:蒸发的影响,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称为蒸发。空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植物的蒸发。有了蒸发作用,水循环才得以不断进行。降水的影响,降水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之一,一个地区降水量的大小,决定了该地区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对地下水资源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蒸发与降水...

循环文化特点
答: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中传扬,在世界传扬,没有停息。文化循环是指循环文化的周期,文化循环的概念是在原始时代的概念中产生的。文化周期是一种文化经过类似有机体的生长、成熟、衰老、死亡等发展过程,文化循环一般来说都是持续的有规则的历史过程。

水文循环的时空分布变化有哪些特点
答: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统称为水文现象。特点如下:①水循环永无止尽 ②水文现象在时间变化上既具有周期性又具有随机性 ③水文现象在地区分布上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特殊性。

水文包括
答:水文包括水文循环、水资源管理以及水质和水量评估。1、水文循环 水文循环是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的过程,包括从陆地到大气,再从大气到地球表面的不断循环。这个过程包括降水、蒸发、地表径流、地下渗透和水的存储。这个循环是水文研究的基础,对于理解水的运动和分布,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至关重要...

文本循环怎么设置数量
答:使用循环计数器和利用条件判断。1、可以定义一个循环计数器变量,通过每次循环时对计数器进行自增或自减操作来控制循环的次数,在达到指定数量时跳出循环。2、可以使用条件语句,for循环或while循环,并设置一个退出条件,在每次循环中,检查数量是否达到预设值,如果达到就退出循环,否则继续循环执行。

水在自然界怎样循环
答:水文循环(hydrologic cycle) :地球上的水从地表蒸发,凝结成云,降水到径流,积累到土中或水域,再次蒸发,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大气降水通过蒸发、蒸腾又进入大气的往返过程。全球水循环是由太阳能驱动的,水是地球上一切物质循环和生命活动的介质,没有水循环,生态系统就无法启动,生命就会死亡。水...

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水文循环?
答:人类活动(如水利措施和农林措施)对水循环可产生如下有利影响:调节。径流,加大了蒸发量和降水量。水利措施中修筑水库、堤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径流,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修梯田、鱼。鳞坑、谷坑、截水沟和平整土地等能增加人,削减洪峰,增加土壤水分,也可加大蒸发;...

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的影响
答:百度百科: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人类构筑水库,开凿运河、渠道、河网,以及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等,改变了水的原来径流路线,引起水的分布和水的运动状况的变化。农业的发展,森林的破坏,引起蒸发、径流、下渗等过程的变化。城市和工矿区的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也可改变...

什么是水循环
答: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的运动与转化过程。水循环是自然界的重要循环之一,它涉及到地球上水的存在、分布和转化。以下是详细解释:一、水循环的基本概念 水循环,也称水文循环,指的是地球上水体通过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等过程,不断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循环和转化的现象。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