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请按要求填空:(1)利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图中a、...

作者&投稿:朱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该装置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药品一般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能反应,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锌难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当将装置中的导气管关闭后,生成的H2使装置中的气压增大,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使反应停止,所以能用图中的装置制取氢气;金属铜能稀硝酸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即3Cu+8HNO3=3Cu(NO32+2NO↑+4H2O,属于固体和液体混合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所以能用图中的装置制备,
故答案为:H2、NO;
(2)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极易溶于水生成盐酸,盐酸和品红溶液不反应,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将氯气滴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实验Ⅰ结论合理;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气和水反应也生成盐酸,所以实验Ⅱ无法判断是哪部分的盐酸,所以不合理,
故答案为:实验Ⅰ结论合理,实验Ⅱ结论不合理,因为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产生气泡,不能说明酸性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产物造成的;
(3)①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故答案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二氧化氮能和水反应,则烧杯内气体的压强会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烧杯中的溶液会倒流于试管丁,所以先关闭止水夹 ab,再打开止水夹 c,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
故答案为:ab;c;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二氧化氮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到试管丁中.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请按要求填空:?(1)利~

(1)B装置为块状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并不用加热,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有:H2、CO2、H2S 等,故答案为:H2、CO2、H2S 等;(2)实验室制得的氯气中有杂质气体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要进行干燥的氯气不具备漂白性的验证试验,再进行实验Ⅰ才能得到结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也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一定是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的酸性,故答案为:不合理,没有事先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不合理; 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气体,HCl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产生气泡;(3)验证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可根据反应Cl2+2Br-=2Cl-+Br2设计实验,在A装置中制备氯气,生成的气体通入到装有溴化钠溶液的C中,如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生成,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可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故答案为:在甲、乙、丙中分别装入浓盐酸、二氧化锰、溴化钠溶液;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生成,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可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4)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故答案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5)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氮收集于试管丁中,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要先关闭a、b,然后用微热法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中,故答案为:a、b;c;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中;(6)NO2和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 最后剩余气体可能为氧气,也可能是NO气体,设NO2和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0mol,若剩余气体为氧气,设参加4NO2+O2+2H2O=4HNO3 反应消耗的氧气为x,则有消耗的NO2为4x,即:5x=9mol,x=1.8mol.即氧气为2.8mol,V(NO2)=7.2mol;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为7.2molNO2与2.8molO2的质量之和为7.2mol×46g/mol+2.8mol×32g/mol=420.8g,平均摩尔质量420.8g10mol=42.08g/mol,平均分子量42.08;若剩余气体为NO气体,试管9/10充满水,则剩余1molNO,根据3NO2+H2O=2HNO3+NO,说明过量的NO2为3mol,反应4NO2+O2+2H2O=4HNO3消耗的气体总体积为7mol,设反应消耗的氧气为y,则有消耗的NO2为4y则有5y=7mol,y=1.4mol,即此时氧气为1.4mol,V(NO2)=8.6mol;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为8.6molNO2与1.4molO2的质量之和为8.6mol×46g/mol+1.4mol×32g/mol=440.4g,平均摩尔质量440.4g10mol=44.04g/mol,平均分子量44.04;故答案为:42.08或44.04.

(1)B、C、E相连后,应选择固体和液体不加热的方法制取氯气,如可以用次氯酸钙和浓盐酸,故答案为:次氯酸钙、浓盐酸(或其它合理的答案);(2)实验室制得的氯气中有杂质气体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要进行干燥的氯气不具备漂白性的验证试验,再进行实验Ⅰ才能得到结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也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一定是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的酸性,故答案为:不合理;没有事先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不合理; 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气体,HCl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产生气泡;(3)氯气的制取原理方程式为:MnO2+4H++2Cl- 加热 . Mn2++2H2O+Cl2↑,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氯气可以将溴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涉及的反应为:Cl2+2Br-═2Cl-+Br2,故答案为:MnO2+4H++2Cl- 加热 . Mn2++2H2O+Cl2↑;Cl2+2Br-═2Cl-+Br2;(4)①铜和浓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故答案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②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ab,再打开c,然后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中,故答案为:a、b;c;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中.(或其它合理的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答:(1)如图装置中使用注射器的可以随时控制过氧化氢的使用量.给量筒中的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从表中分析可知:①②是过氧化氢浓度不同而其他的反应时各种量均相同,可知这一过程是考查反应物的浓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③④则是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明显是对温度影响...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有关二氧化碳气体性质的实验:(1)甲...
答: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烧瓶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压强随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外面的空气进入气球中,气球膨胀.故答案为:(1)试管内液面上升,同时试管内液体变成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图所示顺序摆放着6瓶不同的无色溶液...
答:故答案为: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②不合理;因NaOH溶液变质也会产生Na 2 CO 3 ;③Na 2 CO 3 +BaCl 2 =2NaCl+BaCO 3 ↓;【反思与评价】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应该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而不应该浸入待测液,否则会造成试剂的污染;实验室盛放NaOH等碱性溶液的试剂...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光亮的铁丝做如图所示实验.放置1~2周后,可...
答:由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可知,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空气中氧气约占15体积,不能确定铁生锈是否与二氧化碳有关,用表面镀铬的铁丝进行实验丙,放置1~2周后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试管内液面不上升.故选A.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CO 2 气体的实验:(1)甲同学将...
答:(1)①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故填:试管中的液体上升,石蕊试液变红色.②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对应产物是碳酸,其化学方程式为:CO 2 +H 2 O=H 2 CO 3 .(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得烧瓶中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慢慢膨胀.故填:氢...

某学习兴趣小组利用如图仪器或装置进行气体制备,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
答:反应装置中原来有空气,刚开始制取的氧气不纯净,用该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未等到气泡均匀冒出后再收集气体;(3)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B、C进行组装,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湿润,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答:故答案为:C;B;(3)SO2是酸性氧化物,也是大气污染物,所以用NaOH溶液吸收,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故答案为:吸收尾气,防止污染;(4)铜和浓硫酸反应时,当硫酸稀到一定程度时,该反应停止,可以加入氧化剂,铜能继续溶解,如NaNO3与稀...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该装置...
答:(1)甲池为原电池,燃料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碱溶液中生成碳酸盐,甲池中通入CH3OH电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CO32-+6H2O,故答案为:CH3OH-6e-+8OH-═CO32-+6H2O;(2)乙池是电解池,A为阳极,B为阴极,电池中是电解硝酸银溶液生成银,硝酸和氧气,电池反应为:4...

...浓硫酸 .△CO2↑+CO↑+H2O.某化学兴趣小组同
答:(1)在连接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会出现浑浊,除去二氧化碳选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吸收效果较好,要先检验水的存在,除去水分要放在最后,但是此题要求粗略知道每种气体的质量,所以应该将浓硫酸干燥气体放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吸收之前,所以应该前置,...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浓硫 ...
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必须从短管进入,所以b端连接c.故答案为:(1)气 体药 品装置组合化学方程式氧气 (纯净)氯酸钾和二氧化锰B、C2KClO3MnO2.△2KCl+3O2↑高锰酸钾B、C2KMnO4 △ . K2MnO4+MnO2+O2↑氧气(干燥)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A、E、D2H2O2 MnO2 . 2H2O+O2↑(2)b;水.